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6、第 116 章 ...
-
要说熊,曹操才是更熊的。
郭嘉他们只是偶尔皮一皮,但是曹操熊起来真的是头铁。
袁绍带领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的消息传到曹营的时候,许多部将都认为对上强大的袁绍他们是没什么胜算的。
但是曹操的顶尖秘书团确认为局势未必偏向袁绍。
袁绍是“四世三公”,雄踞“青幽并济”四州,麾下良臣猛将无数,将公孙瓒打到毫无还手之力的猛人。
而且袁绍的军事集团实力浑厚,就连郭嘉第一次出山就是奔着袁绍去的,也就是被郭嘉评价不想跟傻子共事的那个人。
袁绍出身高,虽然他也有着礼贤下士唯才是用的口号,但是细究起来他还是更看重出身的。
而且人多了之后竞争也多,谁也不服谁,搞得袁绍也不知道定哪个计策。
曹操跟袁绍也算得上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对袁绍这个人知之甚深,深以为此战可以打。
荀彧、郭嘉等人在分析了双方的优劣之后,也赞同曹操的想法。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算得上是正统的一方,地盘上也坐拥“兖豫徐司”四州,对上袁绍毫不逊色。
虽然他们的根基不如袁绍深,但是曹操手底下做决定的那批人关系都不错,能一起喝酒吃火锅,还能大声嘲笑别人的黑历史,虽然偶尔有摩擦,但这问题都不大。
而且他们刚刚大败吕布,正是士气高涨军心团结的时候,所以商量了两天之后,曹操一拍桌子:“打。”
轰轰烈烈的地盘之争开始了。
虽然两边儿都开始各自备战了,但好歹还能有个面子情,真正让他们撕破脸的是那个事儿精——刘备。
郭嘉脸色有些不好:“主公,陛下用鲜血写的诏书被藏在衣带中被带出。”
曹操原本带着笑意的眼睛也沉了下去:“消息属实吗?”
其实他这是白问,要是不属实,郭嘉也不会拿来说。
“是伺候陛下的小太监传出来的消息。”郭嘉垂下了眼睛。
他就说不能留着刘备,那个人可比吕布还要不可控。
吕布“三姓家奴”的名头虽然不好听,但是他好几次都是被逼着反了的。
再看看刘备,这就是一个毫无底线的二五仔。
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曹操肯定对那些参与的人不会有什么怜悯之心,他不可能让自己的大权旁落到皇帝手上的。
至于文若,郭嘉想着劝他的事情有些难办。
他们都知道荀彧的志向是匡扶大汉,但是郭嘉早早地就意识到,大汉已经扶不起来了,必须要破而后立,这个国家才能获得新生。
所以他知道曹操的想法,或许他一开始没有取而代之的意思,但是权力是个好东西,谁还舍得把到手的权力拱手让人呢。
至少曹操是做不到的。
郭嘉其实还是赞同曹操的,所以曹操才能说出“唯奉孝能知孤意”的话来。
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察觉,荀彧也有,只是他假装忽略了,以此维持着虚假的平静。
但他们都知道,冲突不会就此消失,这不就来了吗。
荀彧在曹营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他算是最早跟着曹操打天下的,如今曹操重用的许多人才也是他推荐的,就连郭嘉戏志才都是他拉来的。
在跟袁绍大战之前,两个人要是闹气矛盾来可是大大的不妙。
郭嘉虽然知道荀彧是外柔内刚的脾气,但还是觉得要跟他谈谈。
又想着秋月明很会骂人,不,是很会劝人,所以也请来了她和玉冥。
“奉孝,你们来了。”
他们到的时候,荀彧正在院子里饮酒,显得有些寂寥。
郭嘉也不客气,随意坐了下来,“文若,你应该知道上午的事情了吧?”
几乎所有的密信都会经荀彧的手,他当然也得到了消息,他更清楚曹操的性格,所以才会在这里喝两杯酒。
荀彧的声音里藏着极浅的叹息:“司空变了。”
明明一开始说好的,他们会一起匡扶大汉,怎么会成了现在的模样呢。
他们世家更知道汉室以前的辉煌,所以荀彧一心想着能重现以前的荣光。
但是让郭嘉印象更深的是百姓们被压迫之后无奈的奋起反抗,秋月明很少给他灌输忠君的思想,所以他也没觉着曹操自己想当家作主有什么不对。
本来嘛,他们刘家把大好河山折腾成这种破烂样,结果我辛辛苦苦打下了江山,收复了人心,你一句话就要让我拱手相让。
凭什么呢?
“凭什么呢?”郭嘉问道,“主公凭什么要听小皇帝的话?文若,就因为他是皇帝吗?”
郭嘉也知道劝不动荀彧,这些年他明里暗里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但是荀彧的性子也不是能轻易说服的。
郭嘉看了一眼戏志才。
戏志才端起了酒杯避过,他也不是没劝过啊,但荀彧执拗的性子在这上面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也做不到。
郭嘉略过了沉默寡言的玉冥,把希冀的目光看向了秋月明。
秋月明很稳的接了话:“文若,你是因为什么觉得心里过不去的?”
她的声音很温柔,说的话却毒辣无比:“是因为大汉江山要姓刘?是你们世家起源于大汉?是你们的底蕴荣耀都牵扯在刘家?是因为你的主公背弃了誓言?”
荀彧是传统的士族子弟,他把宗族看的比性命更重要,家族的荣耀绝不能由他抹黑。
虽然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那是宗族从小灌输到他脑子里的,然后影响着他的方方面面。
但是荀彧却又不认同家族的理念,他想走自己的路,却又被困在家族里。
秋月明继续说道:“文若,你自诩君子,那你告诉我,因为他们老刘家水深火热这么多年的百姓,难道他们就得欢欢喜喜的接受所有不公吗?”
“就因为他们是百姓,就因为你是荀家子弟,就因为那小皇帝姓刘?”
秋月明一声声的质问如利剑般刺入荀彧的心底,他仿佛支撑不住般的开始发抖。
“你告诉我,文若,凭什么呢?”
看着几年都没有被打动的荀彧被秋月明几句话说得节节败退,甚至怀疑起自己的荀彧,郭嘉和戏志才安静如鸡。
郭嘉知道他姑姑骂人挺厉害的,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厉害啊。
她一个脏字都没有,但是硬生生的把荀彧说成了沽名钓誉的伪君子,甚至他一直以来都坚信的理想都只是他自私自利的遮羞布。
郭嘉以前深恨好友固执,现在又怕被打击到不想活了。
秋月明知道荀彧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如美玉般晶莹剔透,芝兰玉树、温文尔雅,他最大的错也不过就是理所当然的认为那些百姓会对汉室毫无芥蒂。
只是他的信念太过坚定,秋月明只能先狠狠地把它打碎了,她说话的时候带着些内力,引起他的动摇不是什么问题。
觉得自己刚刚说的话有些重,秋月明缓和了脸色,“文若,你有王佐之才,为百姓多做点事不好吗?”
荀彧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现在就看是,在他心里,是保护汉室的尊严重要,还是百姓们的安居乐业重要。
曹操固然有很多缺点,但他是真正的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惜才的厉害,对有才华的人都很包容,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不看重出身的上位者。
就连刚刚搞出一个衣带诏的刘备,在被曹操打跑之后,断后的关羽也能被以礼相待。
关羽虽然不肯背叛刘备加入曹营,但也深感曹操仁义,在大战袁绍一事上出了不少力。
要是曹操败了,那最后的大权还是得世家贵族把持,所以秋月明不介意帮曹操一把。
看荀彧陷在自己的思绪里出不来的模样,秋月明跟玉冥就先走一步了,相信剩下的郭嘉和戏志才都能搞得定。
荀攸在门口等着,看到两人出来之后,他正了正神色对二人行了一礼,“多谢夫人。”
荀攸跟这个比他小几岁的叔叔关系很好,他自己不是一个死忠汉室的人,对荀彧的固执也没什么办法。
虽然秋月明说的话不太好听,但是却能让荀彧换一个方向思考。
荀彧是真正的愿意为了理想献身的人,他以为曹操是他的同路人,但是以前那个无惧无畏的曹操早就开始变了。
他变得让荀彧陌生,但是却让荀家满意。以后即使是荀彧和曹操闹翻了,荀家也会支持他。
和主公的分歧,和家族理念的不合,这些都是荀彧内心矛盾痛苦的根源。
反正经此一事之后,荀彧绝不会再因为曹操的改变而郁郁寡欢。
其他的曹操心腹要不就是像贾诩这样不管怎么损害别人的利益只要自己得利就可以的利己主义者,要不就是无所谓,要不就是恨不得曹操马上称帝的人。
反正只要荀彧不出言反对,就没什么阻力了。
而且曹操自己没有打算称帝,想这些还早了点。
荀彧的作用很重要,他和郭嘉是这次主战场的军师,只能希望他尽快调整好心情。
秋月明问荀攸:“听说奉孝写了一个‘十胜十败’论?”
荀攸笑道:“是,主公心有犹疑,奉孝此论也让主公真正下定决心。”
“十败十胜”论有着很强烈的主观色彩,虽然分析的也不错,但是秋月明还是觉着郭嘉只是暗戳戳的损人。
郭嘉最大的功绩应该在此战之后,劝曹操不要担心刘备刘表等人的骚扰,远征乌桓,留下遗计,彻底收复北方。
曹操也曾在赤壁之战败后痛哭:“若奉孝在,何使孤至此。”
郭嘉是聪明,但是难道其他的谋士都是摆设吗?当然不是。
赤壁之战时大部分的谋士都不同意,曹操也已经在打败袁绍的胜利中被冲昏了头脑。
他觉着自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所以他输了。
他在哭郭嘉,只是因为郭嘉对他有独一无二的说服力,他能知道曹操的心意,知道他真正的顾虑。
在郭嘉的谋略之上,是他精准的识人、读人的能力。
至于他说的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秋月明只能说他看人挺准的,孙策的性格是这样的没错,但是后面加上的那一句只是顺手黑他一把,结果谁能想到孙策真的死了呢。
还真的是死在“小人”之手。
曹营因为孙策之死士气大增,郭嘉也是一副尽在他掌握之中的模样,但是他私下还问过秋月明,是不是他也有预言的能力。
秋月明都不想理他。
郭嘉也只是玩笑话。
他说的时候只是觉得孙策的性格会惹事,而那些不起眼的人往往又是最不能小看的,所以才会有这么一说。
但是生活就是处处充满了惊喜和刺激,谁能想到他说的话没过多久就成真了呢。
郭嘉看着那些对他投以怀疑的同僚,他真的想解释一句:孙策的死真不是他干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