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功成名就1 ...
-
随着照相机快门,咔嚓一声响起,李铭宇终于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涯。这也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他将以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身份,主动扛起民族复兴的这面大旗,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倾其所有。
人呐,说到底就是贱皮子。上学的时候,就跟厌世一样,厌恶学校里面的一切事物,包括但不局限于阻挠学生放飞自我的人民教师。而毕业以后,又像怀念初恋一样,特别怀念学校里面的一切美好时光,其中的一点一滴,都仿佛被岁月打了伤感的烙印,使之每每回味,深衷便不禁泛起几丝酸楚。
在李铭宇有限的记忆里,倘若回顾学生时代的整个生涯,他仅仅只为个人的前程奋斗过两次。其一,是高三冲刺的最后一个月;其二,便是大四冲刺的最后一个月。
高三临近尾声的时候,全班同学为了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同时也给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地句号,无一例外地背书刷题,即便说夜以继日也不算为过。李铭宇受同学的影响,也开始玩了命地努力学习。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当时他妈李桂香,还挺支持儿子的这一壮举,菜都不卖了,每天晚上,就一心一意地陪读李铭宇至后半夜两三点钟。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偶尔也会给大儿子,锤一锤经常犯病的老寒腿。当然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铭宇的这一壮举,也深深地打动了班主任。他和班主任的家,就是前后楼的距离,所以,每天放学以后,班主任都会免费地给李铭宇辅导两小时,其目的就是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彻底改变李铭宇今后的命运。事实胜于雄辩,作用并不算大。因为其他学生充其量是偏科,而李铭宇是偏全科,至于最后的结果,大家有目共睹,若不是日本人投资兴建了这所大学,现在的李铭宇,应该继承了他爸的衣钵,在某一家饭店,给人切墩颠大勺。指不定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大四临近尾声的时候,李铭宇不学习都不行。因为,从大一直至大四,李铭宇累积挂科5门。除了马哲和高数,最让李铭宇头疼的莫过于珠算考试。现代社会,计算器完全可以取代算盘,成为会计人员一种便捷的计算工具,但这所日本人创建的大学,似乎对中国的传统情有独钟。不仅把珠算作为一门考试科目,而且监考老师,肩膀上都是带星的。换而言之,各位同学,连作弊的机会都没有。就因为这件事儿,李铭宇还特意报了一门珠算的辅导班,才勉强达到了及格标准。
当然了,挂科对于大学生而言,实属正常。只有经历过挂科,你才算真正地体验到了大学的生活。即便像李铭宇这样,累计挂科五门的也大有人在;但像王政军这样,夜以继日地连续补考一星期,纵观全国各大院校,非他一人莫属。所以,世人也封他一个响当当地绰号——挂科小王子。对于王政军而言,这一绰号倒也合乎情理,毕竟他回寝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上课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整个大学四年,他就是在网吧里度过的。学校没有把他当成杂碎给开除了,有他自己的造化,但更多的是校长的仁慈。最后经过学霸的言传身教,再加上他自己的一点学习天赋,才克服了补考之路的重重难关,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书。只不过相较于其他人的真才实学,大军手上的毕业证书,其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可谓不值一提。
大学毕业前的最后几天,毕业生会非常地忙碌。除了收拾行李,给新生腾地方,1/3的毕业生会忙着处理感情上的事宜;1/3的毕业生会辗转于各大饭局;而剩下1/3的毕业生,会踟躇于校园的每处角落。毕竟,大学校园在学生眼里,属于其人生中的第二个家,总会有几处地方,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地印象。倘若再不抓紧时间,故地重游一番,日后的这种遗憾,有可能会演变成心理顽疾,伴随且折磨着本尊一生一世。
前两样和李铭宇,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虽然他在大学也广结良友,但最交心的朋友,却只有杨贺和赵峰。杨贺是本市人,有事没事都可以相聚;赵峰是山东人,但他目前就职于吉林市的北方银行,前脚毕业,后脚他便可以签上正式合同,完全没有必要,放弃眼前旱涝保收的工作,然后回到山东从零开始。要知道,人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要么就出人头地,要么就混吃等死。从零开始虽然符合普世价值观,但却严重违背了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尤其,现代社会,即便是年轻人,也着实折腾不起。
要说这所大学,最值得令李铭宇故地重游的地方,莫过于柴华耍酒疯的那间教室。这不,大学毕业照,刚刚拍完,李铭宇顾不上和其他同学合影,便马不停蹄地走向了那间教室。当李铭宇推开教室大门的刹那间,曾经彼此发生在这间教室的一幕幕场景,仿佛投影仪一样,瞬间映入他的眼帘。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以及彼此间的每一句对白,都仿佛昨日一样,清晰可辨,且不时地触动着李铭宇的心弦。柴华说得没有错,爱情的剧本,出自于谁的手笔,那么谁愈加忘记,谁便愈加伤感,直至痛到无法呼吸。其实,不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而是美人本身,就是他们人生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