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去看了《2012》。 怎麽说呢?基本上属於一部值得在电影院里看得的片子。罗兰大导演的几部重量级片子如全球狂收八亿票房的《独立日》和五亿票房《the day after tomorrow》(直译後天,其实是明天以後……)我都蛮欣赏的。他的灾难场面很大而且又兼煽情和恶搞。在2012里又把充分调动欧亚,南美与非洲这种全球性元素,算是打破在经济危机前美国一统天下的局面,导演打了张全球牌。 国内引进时传说非常顺利,几乎一刀未剪,还有取材汶川地震後的救灾场面。相信不少人走进电影院都是为了看解放军怎麽拿著话筒喊『党和国家一定会帮大家重建家园的』。
但是细细的品位一下,2012在情节上略显单薄里一点,在科学性依据不及《the day after tomorrow》,那部片子里两极冰雪融化导致海洋稀释,暖流破坏所以北半球出现暴雪天气。这极符合现在澳大利亚马尔代夫被淹而北方的雪灾天气。因而当年这部片子一出来的时候,美国官方就宣布让NASA和北美的气候学家都『不予置评』。 2012的科学性则差了很多,不够有说服力。就破坏性而言,如果说《後天》针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那麽《2012》则针对了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