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四章 归楚 下 ...
-
天佑二年冬,蔡萱任命冯瑗之兄冯臻为为轻车都尉,任职左威卫,几天后,册封冯瑗为婕妤。至此,苏长安后宫中的冯才人在经历了四个国家、四代君王后,终于爬到了距离皇后一步之遥的位置。
蔡国冯婕妤春风得意,她在留国时的“旧识”,和她一样,在苏长安身边踏出辉煌生涯第一步的林晴朗则远离了后宫生涯,奔波在北程州百里土地上。
冯瑗和林晴朗两人几乎从第一次见面起就互相看不顺眼,在冯瑗,当时她正拼命逢迎王皇后,自与王琼同仇敌忾。而在林晴朗,大概是微妙的“吃醋”心情在作怪。冯瑗的样貌比王皇后和蔡瑶都出色许多,在苏长安的后宫中出类拔萃。她的聪明才智更是王琼和蔡瑶无法匹敌的,所以当年一经王琼引荐就获得苏长安宠爱。这些经过,乃至她在苏长安面前争宠的小花招,林晴朗也辗转听到过,她敏感的体会到,苏长安对冯瑗的宠爱与对刘淑妃、蔡妃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美色之好,而是喜欢着她的聪明。恰如当年,他对晚香的迷恋有着美色之外的东西。这种意识让晴朗十分伤心,对冯瑗自然生出了敌意,一直到一年后再见苏长安,在他的眉目之间依然捕捉到对她的爱恋,这才再度释然。第二次产生敌意,则是在跟随赵军攻陷豫阳之后,晴朗从宫人那里得知冯瑗在王仲道篡位过程中所作的事。晴朗一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在苏长安去世后附逆王仲道,并且一连杀害苏春、廖江城、刘丞相等一系列名将高官的人。在她看来,王琼的作为是身为母亲对于孩子疼爱,可以原谅;冯瑗的行为却是不折不扣的背叛,这个背叛名单里当然还有蔡萱。
当年,晴朗曾指望通过赵元戎杀了冯瑗,不料适得其反,元戎迷恋上那个风情万种的女子,并想纳入后宫,最后还是皇后刘氏阻止了冯瑗进入赵国后宫的脚步。这件事倒让晴朗从此对冯瑗有了新的看法,痛恨依旧,却佩服这女人在对待男人上的手段,以及那种出人头地的渴望和为此不惜一切的勇气。她对冯瑗的关心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冯瑗被赐给蔡萱,继续在一个男人的内宅中耗尽心力;林晴朗则走在官员的道路上,她有身为官员“为百姓撑起晴空万里”的构想,更有“看到扶朗统一”的愿望,冯瑗这样的存在,不过是偶然想起的时候咬咬牙,骂一句:“那个贱人!”
十一月上旬,林晴朗抵达宋县。此时的宋县已经不是十日前内忧外患的困顿景象,北程州冬煦节有条不紊的展开。对汉南宋县的百姓,冬煦节是闻名未见的东西,一开始看着神宫押运着插着各地捐献者名号旗帜的车子觉得好奇。紧接着,宋县地方官发布命令定于某日冬训律令,安菀长春宫的神官和地方庙宇一起劝导百姓加入冬煦敬神献礼。宋县百姓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一切,对着神官们唱起的冬煦歌谣,他们相互说:“我们春耕秋收,每一次的祭典都尽心尽力参加了,这个什么冬煦节,根本不是正统的祭祀,真的有用么?”又有说:“把那么多东西都献给神宫,真的能给到需要的人手里么。再说了,我们对神宫有长年的奉献,神宫又有自己的田地,要救助灾民,就拿那些东西去好了!”
面对村民的冷漠,神官们却很平静,他们微笑着对颇感尴尬的当地官员说:“没关系的,冬煦节在程州有八十多年历史,才到今天规模。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艰难。”
不管宋县的百姓怎样将信将疑的看着冬煦节,聚集在宋县的难民的确从中受惠,长春宫为难民搭建帐篷,施粥救助,同时他们劝动了城里的一些医馆药房,为灾民诊治施药。时间仓促,加上宋县没有冬煦习俗,单靠长春宫从安菀带来的物资的确是杯水车薪,可是,这些援助给了难民活下去的信心,也让他们重归安定。宋县县府也拨了一些粮食,维持着一日三餐的清粥供应。
李娘一家也是冬煦节的受惠者,男人抛掉了“落草为寇”的念头,眼神又恢复了良民的顺和。那个少年也得到医治,尽管他的情况依然很不容乐观,可他们总算不用眼睁睁的看着他死。李娘不分日夜守在少年身边,她已经把这个少年当自己的儿子看待,仿佛想把对那夭折婴儿的愧疚与不甘从这少年身上找回来。
男人走进来低声道:“阿苏好些了么?”
少年说自己姓苏,没有说名字,众人便叫他阿苏。
李娘叹了口气:“好像好些了。”
“能好起来的。”
“嗯。”
男人领了稀粥来,分给妻儿,一家人合计将来的日子。男人说好歹城门开了,明日就到城里看看,能不能寻份短工。李娘也说待阿苏好了,她也去城里找个缝缝补补的活。夫妻俩合计了一阵,李娘忽然笑了笑:“祥哥,我们逃难到北程州来终究还是没逃错。”苏祥笑笑,正此时一人跑了过来叫道:“苏大哥,官府在城门口贴了告示,快去看看,好像是要给我们活干呢!”
苏祥跑了出去,只见城门口已经人山人海,有人告诉他这是官府向难民征召工匠进行筑城的公告。在太平时候看,这个征召的条件很不怎么样——没有工钱,仅仅是管饭、发放工具和服装,但对这些衣食无着的难民来说,已经很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一旦被录取,将来受田的时候能比别人多分一份。大喜过望的苏祥马上去报了名,登记处也是人山人海,幸亏他在老家就是泥水匠,立刻被录取了。苏祥喜滋滋的要回去报喜,挤出人群后下意识的朝城墙上看了一眼,却见城墙上站了一群人,为首的身穿绯色衣衫,他知道这是三品官的服饰,而在这里唯一的三品官就是北程州刺史林晴朗。
苏祥全身一震,心想:“这就是丈人和妻子口中常常念叨的‘林秀娘’了吧。”他又想到逃难途中,每每他们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妻子便说:“等到了北程州就好了,秀娘是北程州的大老爷,她会帮我们的。”现在他终于见到了林晴朗,苏祥心想“但愿从此一切都能好起来。”
宋县招募民工是为了两个大工程,这两项均是州府在夏天就开始筹谋的,分别是对宋县、青芜县城防的加固,以及在青芜县大青山隘口修筑关城这两项工程。州府看中了这两座城池独特的地理位置,汉南从来以地势复杂为特征。不同于北程州沃野千里,汉南山峦起伏,州城南屏被称为晋都锁钥,三州咽喉。林晴朗计划将青芜、宋县城防加固,成为北程州的门户。同时,在大青山隘口,这个汉水分水岭,汉南至险地,修建关防。一旦关城完成,汉水以北通往北程州最重要的道路就被牢牢封锁住。最初构思的时候是为了加固北程州防卫体系,现下却有了更复杂的计划。按照林晴朗的考虑,两州联军攻占汉南后,她将把汉水以北,也就是汉南州城的管辖交给长霆军,而这三座关防就是在一旦北程州要脱离楚国时,用以避免双面夹击的关键。工程浩大,时间紧迫,州府正为征调徭役烦恼,晴朗听了扑哧一笑:“宋县、青芜城外那么多人不用上干吗?”
于是三处城防同时动工,两县城防加固仍以征调徭役完成,大青山关城则自难民中征召,尽管州府给不出多少钱,但能让这些人度过冬天,待到春日受田,又是北程州的良民。州府官员本就觉得此次难民蜂拥而至,要全部安置需要很长时间,怕他们因此不稳,如今能将他们组织起来给活干到也是个方法。
林晴朗抵达宋县的时候,前线捷报传来,召县和平归顺,大军一路疾行,前锋已抵达临水城。晴朗皱皱眉:“现在开始才是硬仗!”李毅然点点头:“临水城守将卢瓒号称晋国第一名将,勇不可挡。”晴朗点点头,邢昭向她介绍过这位卢将军,他是名副其实的名将,比起南屏城,他更有资格被称为“晋都锁钥”,然而,晋国内乱中他投靠了叛臣。其后,赵杀晋国叛臣,晋国灭国。卢瓒心怀恨意的投降了赵,司徒文茂一叛,他毫不犹豫投靠。在邢昭看来,这位卢大将军本事虽好,在立身之道上却不可理喻到了极点。
晴朗预备在宋和青芜两县留一段时间,亲眼看大青山城防开工,州府日常事务依旧交给丁源、邢昭。丁源这位昔日的楚国官员在北程州抵抗司徒清的过程中再度出山,此后尽心尽力,晴朗也对他颇为倚重。而邢昭,这位晋国公子得到的则是林晴朗百分之百的信任。在安菀的那几天,北程州众送走了一位和他们并肩作战年余的人,那就是刘呈之。
楚帝圣旨,宣刘呈之进京。呈之在众人劝说下依依不舍的告别北程州的同僚,邢昭还笑着说:“到底是刘尚书,无论何处皆是君王座上宾。”临别时,众人送到长亭,刘呈之高举酒盏,朗声道:“此去无论间关万里,刘呈之永远记得自己是程州官员,曾与诸君同生共死。”
呈之走前嘱托了一件事,他的祖籍是汉南南屏上河镇,赵元戎征楚之战他竭力反对,曾托辞说先父托梦,要回乡祭祖云云。赵元戎自不准许,可呈之那先人托梦的鬼话已经说出去了,于是刘夫人带着孩子们回乡。呈之辗转得知司徒文茂并没有像司徒清那里胡乱杀人,故而请齐燕之到汉南后代为打探,若妻儿安好就让他们到安菀定居。
自沅江之战后,这还是北程州官员第一次有离开的,晴朗禁不住有些伤感,邢昭策马过来,柔声道:“刘尚书也说了,纵千里万里,曾在北程州同生共死过的这些人永远都是程州众,这是你林美人的本事啊!”晴朗嫣然道:“呈你夸奖。”邢昭侧头看着她又道:“呈之飞黄腾达去了,可还有我陪着你啊。”晴朗一震,过了一会儿才望向他,缓缓道:“是啊,还有你们陪着我。”
到宋县的前几天依然忙得头昏脑胀,城防图纸、大青山关城图纸,还有民政刑律,一州刺史就是一州百姓的全部,生老病死、春耕秋收都要他操心。
这日,正与李毅然等人议论难民的授田安置之事,从人拿了张帕子进来呈递给她。晴朗看了一眼“啊”的一声,立刻吩咐请入来人。李毅然问原因,晴朗顺手将帕子递给他:“一个故人来访。”李毅然见帕子上写了一行字——见字通禀,林晴朗。
不多时,衙役带了一个妇人进来,这妇人一进来就扑倒在地,哭着喊了声:“林大人,救命啊——”李毅然见此人衣衫破旧,形容惨淡,看样子是城外难民中的一员,也不知怎有林晴朗的信物。一时又想该不会是昔日赵国官员落难来投,给从人使了个眼色,让他们上茶侍奉,免得怠慢贵宾。
这一次确是李毅然想多了,这个妇人自然就是在宋县城门外困顿了月余的难民李娘,也就是林晴朗昔日的邻居,李实李木匠家的大女儿。前一日晚上,少年阿苏的病情忽然恶化,苏祥夫妻两个深夜里四处求人。好不容易熬到早上,一连几个郎中看了都摇头,夫妻俩苦苦哀求,终于有一个郎中诊了半晌,对他们说:“有一张方子能试试,只不过……”一边摇头一边写了方子,苏祥识字,拿来一看就傻了,方子里用了好几味药都是贵得出奇的,断不可能有人施舍。他叹了口气对妻子说:“罢了,这是命啊。”李娘知道原委后愣了许久,忽然整了整衣衫,从苏祥手里拿过方子道:“我要救他!”说完拿着方子跑出帐篷,朝着城门方向飞奔,苏祥愣了一下忽然领悟过来,也跟着追过去,一面追一面喊:“别去了,没用的,没用的!”
夫妻俩决定逃难的时候,老丈人李实把当初林晴朗留给他们的信物交给了大女儿,对他们说:“要是没个去处,就逃到北程州去吧,林家大妹子在那里当官,真活不下去了,拿这个去求求看。”过了会儿又道:“还有口饭吃,就别去麻烦人家。非亲非故的,说起来,她爹娘逃难的时候,咱也没帮上忙。”李家人到底是平民,并不知道林晴朗留给他们的信物虽然就几个字,可当时她在赵国如日中天,朝廷上下有多少人想要奉承她就恨没门路,可以说李实手上那张帕子拿出来,赵国大半地方都能找到求援的地。
李娘哭着求她救阿苏,她心情激动,又从没见过官,说得毫无条理,晴朗好半天才知道个大概,于是请李毅然派人去将这一家子接入县衙。李娘千恩万谢的带着衙役走了,晴朗这才回过神来,喃喃道:“怪了,她什么时候多了个十三四岁的儿子?”到了晚上,这个疑问才获得答案,李毅然感慨万千的评价说:“落难之时尚能相互扶助,尤为不易。”晴朗也颇为感慨,心想李娘与她同年,乃是幼时玩伴。昔年家人为了救重病的小弟将她卖掉的时候,人人都觉得她实在可怜,现下她却是这些人里过的最好的一个,人生际遇实难言述。
得到林晴朗帮助后,阿苏的病情终于好了起来,几天后,这个少年已经能够在李娘搀扶下慢慢走动。
“李婶,我们这是在什么地方啊?”少年看着四周陌生的景象,心生疑惑。
“这里是宋县的衙门,县老爷住的地方。”
“啊?”
“阿苏啊,我们遇到贵人了。”
阿苏在逃难路上几次听她提过“在北程州有贵人”,只当是她家有什么有点家产的亲戚,从没放在心上。正想着,见众人拥簇着一个女子远远行过,少年一愣:“那是什么人?”
“那是北程州刺史林大人,就是她救了我们。”
“那个……那就是林晴朗?”
李娘大惊:“别乱叫,这哪是我们能乱喊的。”
少年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是,是……”
阿苏康复得很快,当苏祥跟着一群人到大青山上工的时候,他已经恢复了大半。李娘一直惦记着出去找份活干,那日好容易晴朗有空,她去说了一下,后者笑笑道:“李家姐姐,若是不嫌弃,就先安心住下。等我返回安菀,给你找个好人家去帮工,可好?”
李娘自是高兴,心想林晴朗介绍的人家必是非富即贵,一家人终于能结束逃难的日子。她将此事告诉阿苏,又说:“改天求林大人在她府里给你找个活,咱一家人好好过。”
这一次陪晴朗前来宋县的是司马肖归雁和北程州工曹,肖归雁知道这件事后笑话她滥好人,亲朋好友来一个捡一个,自己养了不算还让塞给别人养,又说:“这次准备塞给哪家?”晴朗一脸严肃道:“秋娘子那里不是正缺几个人手?”
肖归雁大笑,晴朗白了她一眼道:“归雁,举目无亲的滋味,你该和我一样清楚。”肖归雁顿时无语,两人默默走了一阵子,忽然听到一人喊:“晚香——”
晴朗一愣。
“苏晚香——”
晴朗猛然回头,见廊下站着一个衣衫破旧的少年。少年双手紧握,目光炯炯,见她望过来,仰头又叫了一声:“苏晚香!”
“你——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