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3、第 113 章 ...
-
虽然秋月明说不给他治,但是华佗还是来了。
跟曹操的礼貌寒暄不同,一见到华佗,秋月明脸上的笑意就真实生动了起来。
“华先生,久仰大名。”秋月明迎了上去。
“哈哈,张仲景说的能剖腹取子的就是你?”华佗马上就想起了好友信上赞叹不已的女大夫。
秋月明颔首:“对。”
华佗马上来了兴致,他精通内科、妇科、儿科、针灸,但是他最有天赋也是最痴迷的却是外科。
他游历时用曼陀罗花制成了麻沸散,可以在开刀时麻痹人的知觉,不至于被活活痛死。
因为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所以他开胸破腹的手术方法不被世人接受,听到好友说有人给产妇剖腹取子,可不就是想交流一番吗。
秋月明带他到郭嘉身旁,细细说着她打人时打的经络和穴道,以及怎样使巧劲儿不留内淤。
华佗听着连连点头,上手查看过后确定这真的只是皮外伤,不用上药也没什么。
但是曹操坚持,华佗只能拿出了治疗外伤的金疮药。
郭嘉见秋月明没有阻止,直觉不对,还没来得及阻拦,曹操就亲自给他上药。
郭嘉只觉得后背上的疼痛猛然加剧,疼得他实在是忍不住叫出声来。
秋月明笑着跟华佗解释:“我的鞭子上浸着药水,上药没效果不说,还会加剧疼痛。”
众人看着郭嘉的眼神更加怜悯了。
郭嘉含恨捶床,他就知道,他姑姑不会留这么大的破绽的。
秋月明补充道:“你也可以试试别的药,但是,痛感是会成倍增加的哦。”
郭嘉麻了,他还是老老实实趴着吧。
秋月明在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正好躺着休息休息,你现在看着有点虚。”
秋月明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曹操。
经常让郭嘉等一众谋士熬夜批公文的罪魁祸首:咳咳。
秋月明跟着华佗去讨论外科手术的事情了,玉冥就留下了看着郭嘉不要作妖。
但是郭嘉这个人精从小就不怕话少冷脸的玉冥,现在难得秋月明不在,他当然要诉诉苦。
郭嘉声情并茂的说着这几年多么想他们,工作又是多么辛苦,他的同僚们又是怎么欺负他的。
“他们这些大老粗骂不过就只会动手,欺负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抗的,姑父,我现在想学绝世武功会晚吗?”郭嘉希冀的问道。
玉冥言简意赅:“从小学也学不成。”
说的好像他小时候没学过一样,只能说他那根骨废柴的连猴子都不如。
秋月明说她教林子里的猴王练两年也能教出个森林之王,但是郭嘉,别提了。
郭嘉哽了一下,然后就冲着那些来看他笑话的武将炫耀玉冥的武功是多么多么的厉害,他们连玉冥一个手指头都比不上。
武将们大多脾气不好,来的人也不例外,几句话就被激起了火气。
玉冥虽然知道他的小算盘,但是只要不涉及秋月明,他对郭嘉也算得上是有求必应。
所以在武将们提出比试一番的时候,他顺势答应了下来。
本来想回去继续工作的曹操荀彧等人也好奇的留下来围观。
曹操问荀彧:“文若觉着这位玉先生能不能赢?”
荀彧也不知道,他也就多年前见过两人一面,更多的印象还是从郭嘉口中听到的他被压迫的日常。
对曹操的问题他也只能摇头:“彧不知。”
郭嘉兴致勃勃的指挥人把门窗打开,伸着脖子准备看那些大老粗们挨揍。
武将都是曹操的心腹爱将,有本族的曹洪、曹纯、夏侯渊,还有他的虎卫典韦和许褚。
因为戏志才的病已经被治好,所以他也没有和历史上一样早早去世。
也因为他,在张绣投降又反水的时候有了防备,典韦和曹昂也没有和历史上一样战死。
“一吕二赵三典韦”中的大将典韦,此时正兴致勃勃的挑选趁手的武器。
典韦看着身姿纤瘦匀称的玉冥,再看看自己小山似的身子还有铁打的腱子肉,有些迟疑:“要不咱们点到为止?”
玉冥点头:“你们一起来吧。”
典韦错愕的用手指指向自己:“我……我们一起?”
玉冥拿着一柄最普通的剑,剑尖随意的指向地面,长身玉立、风姿难寻。
对面的武将脸色都不好了起来,一起上,这是看不起谁呢?
曹纯委婉地说:“要不还是一个一个来吧。”
一个一个来也没什么,玉冥让他们一起上只是想节省时间而已。
然后曹操就见证了他麾下的几员大将,一个接一个的败下阵来。
先是武器飞走,再是自己飞走,无一例外。
简直就是一刀一个小朋友。
郭嘉笑的捶床,连后背上的伤仿佛都不…….
不对,还是很疼。
玉冥轻松收剑:“承认了。”
典韦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起来:“厉害啊,兄弟,你这是什么武功?”
郭嘉在屋里大声道:“老典,错了错了,你该喊一声叔叔。”
看,这就是他们武将看不上郭嘉的原因。
扫兴。
典韦只当自己没听到:“兄弟啊,你在哪学的剑术,这可比那劳什子天下第一剑客厉害多了。”
输了的武将们都围着他问东问西,他们武将可不像那些叽叽歪歪心眼儿忒多的文官,拳头大就是硬道理。
曹操也控制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爱才之心了,这样的武功,谁不想要啊。
但是这不是他想要就能有的,玉冥也绝不会上战场的。
虽然被打了,但是他们还是热情的邀请玉冥去演武场,让他们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兄弟们也开开眼。
呼啦啦一大片去了军营,剩下的一部分回去继续加班。
郭嘉看着空荡荡的院子一个人开始唉声叹气,随后不停的想着怎么才能起床走动。
郭嘉本来就聪明,跟秋月明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还能不知道从什么方面打动她吗。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秋月明还在和华佗相互论证外科手术的一些要点。
华佗制作麻沸散的曼陀罗花有成瘾性,所以用量需要慎之又慎。
秋月明倒是发现了一种有相同效果的植物,还没有成瘾性,只是比较难种植,对生长环境挑剔的很。
倒是就这也很让人惊喜了。
说完医学上的事情,两个人就开始谈论共同认识的人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介绍他们两个认识的张仲景。
张机,字仲景。
主张“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编写的《伤寒杂病论》一书足以传世千古,里面记录的大量方剂就算是千年以后也是良方。
他曾亲身历过瘟疫之祸,发誓要制服伤寒症,并且一直为之努力。
秋月明是在一次瘟疫中认识的张仲景。
不同于那次投毒,这是真正的瘟疫,传染性极强,发作很快,秋月明到的时候已经死了不少人了。
染病的人被集中在一起,里面只有张仲景一个大夫。
他们两个不断地交流想法更改药方,秋月明用金针给他们吊着命,结果倒是还不错。
在研究出了真正的药方,他们心里松了口气的时候。
两人交换姓名之后都还挺惊讶的,一个是惊讶明月夫人的医术,一个是惊讶张仲景。
不过惊讶也就转瞬即逝,秋月明还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留了几张药方。
秋月明笑言:“我自己不打算写书,那就只能把我的医术写进你们书里了。”
她也是这么做的,碰到有人写医书,她就把适合的东西加进去,然后留上自己的名字。
华佗听完之后也道:“我也打算写书的。”
疯狂暗示.jpg
秋月明闻弦歌而知雅意:“那我这里关于开刀的东西,就拜托华先生了。”
华佗这才满意道:“好说,好说。”
除了张仲景之外,秋月明还说了曾经见到过的一个隐居大夫——董奉。
“他医术高明,治病不取分文,只是让重病的人痊愈后为他种五棵杏树,轻症则是一棵。”
“我去的时候,那里的杏树何止万株。”
董奉在杏林周围建草仓储杏,用来跟人交换粮食,再用所得赈济贫民,供给行旅。
华佗叹道:“这是不求名利,医德高尚,可惜不能一见。”
要是董奉想出名,他的事迹很快就能传出来,但是他只在家乡一带有好名声,华佗走遍大江南北都没有听说过。
这还不能算是不慕名利吗?
秋月明自然也在董奉的医书里留下了不少内容。
这就让后世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人很奇怪。
很多记录都说三国时期是有四位神医,有三位很好确定。
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还有杏林董奉,他们三人都有自己的著作流传下来。
只是第四人,相传是一名女子,却找不到她的任何笔墨。
有人说她的形象只是杜撰的,有人说另外三人书中的明月夫人就是她。
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前者是对的,因为明月夫人他们还是很熟的,她是一个农学家,是粮食增产研究的奠基人。
至于华佗几人书中的明月夫人,可能是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隐情吧。
反正过往种种,都消逝在了历史的滚滚浪潮之中。
真相如何,他们都无缘得见。
现在的秋月明也想不到,未来她在医学上的功绩会被她的副业掩盖了。
她当初种地只是因为不能拿出红薯土豆而已,她不是真的喜欢种地,也不想当什么农学家。
就听听农学家这个词吧,她就不信在后世眼里她的形象能好到哪里去,肯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矮胖妇人。
虽然医生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看看华佗那凸起的大脑门,还有沟沟壑壑的皱纹。
还是得想办法留下自画像。
兼职种地的医生其实是个小仙女。
可能这就是,天才的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