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悠悠大公桥(8) ...

  •   悠悠大公桥(8)

      ▲《东湖县志铺》
      从上面这张《东湖县志县疆域图》中可见,当时宜昌府有三十六“铺”,除了作为府治的“东湖铺”(东湖县城),就是北面的“社林铺”、长江对岸的“河西铺”和前文提到过的“青草铺”比别的“铺”位置更近、区域更大一些。
      在《东湖县志》中,对青草铺的介绍是:“去城南十五里,东联盘石(铺),南联临江(铺),西抵大江,北抵南关(大南门)”。也就是说,上到东山、下到长江,从当时的县城南关(现在西陵区的环城南路)直到白沙溪(现在伍家岗区的白沙路)都是青草铺的地盘。明清朝代,宜昌是个靠近蛮荒之地,人口不多,商业活动也不多,连不大的县城里也有不少菜地和草丘,到了民国,也不过就是沿江一带因水路繁荣而增加了一些新商埠区。和1984年版的《宜昌市地名志》(以下简称《地名志》)所说一样:“一马路至大公桥街西北口一带主要有招商局、三北轮船公司、美孚油栈,盐局等,大公桥以下至十码头多为农田”。
      彭国忠整理的《宜昌地名十字歌》中与青草铺有关的有“拖刀岭,烟袋包,南门外有天官桥。”“三字下面横三笔,东山寺下绿萝溪。”“五字下来盘脚坐,白沙垴,宝塔河。”“七字下来把腰扭,太平桥在大溪口。镇镜山,桥儿头,大南门上关圣楼。”“南湖旁边燕子窝,豆芽湾旁屯甲沱。”
      因为写的是大公桥的故事,就可以将范围缩小,那样各位看官就会发现,可说的就只剩“南门外有天官桥”了。《东湖县志》对天官溪和桥的介绍是:“天官桥溪在青草铺,去城南五里,发源于东山寺左青龙嘴,经江家塝、石垸子,会南湖水,出天官桥入江。天官桥在南关外五里,旧名常家桥。乡官王篆重修,改名天官桥,有碑记。”
      《地名志》在“江、河、溪、沟”中没有对常家溪的解释,对天官桥记载的是:“夭官桥位于万寿桥街道办事处大公桥街南端。旧名常家桥,明定部左侍郎王篆重修,改名为天官桥。以后曾多次修缮,1 9 4 6年前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桥面呈弧形,中部向上凸出。长约9米,宽约3米。解放后桥面两侧又加修了护拦。由于该桥为名人所修,历史又较悠久,因而虽然桥梁规模很小,但其名称却远近闻名”。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清代文人写下的诗词,来遥想一下宜昌当年的湖光山色美景。
      喻大寿在《东湖杂咏》里写道:“妾家旧在绿萝溪,溪上花飞草色低。偶向南湖闲荡浆,鸳鸯惊起藕塘西。”马毓桂在《东山寺步壁上诸公原韵》留下墨宝:“寺前图画仿荆关,点缀天然景亦闲。滩影萦回青草外,溪光隐现绿萝间。访僧湖引东南去,留客竹邀左右攀。贪坐上方归且缓,晚霞晴拥对门山”。
      严思睿的《东湖竹枝词》说的好:“南湖荷叶覆鸳鸯,五月开塘雪藕尝。依爱藕丝终不断,劝郎休恋野花香。”原注:“地多种莲,土人以开花者为野藕。”肖绍祖的《九日登东山寺》写的是:“何处登临纵远眸,东山古寺足淹留。南湖几点残荷碧,西塞千秋落木秋。次日高咏怀六一,当年盘石障飞流。徘徊还需邀明月,醉摘黄花插满头”。
      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原来南湖也有荷叶连天的美景的。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那首《荷塘月色》里的优美文字就要醉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