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心理学概述 ...
-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
(一)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有的心理现象。
1.传统心理学观点
传统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包括:
①认知(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②情绪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2.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心理学把个体心理分为信息加工过程,行为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特性三方面。
(1)信息加工过程,就是认知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
(2)行为调节和控制,包括动机、情绪情感。
(3)人的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行为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从这个意义上也把心理学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三)个体意识
1.意识由人的认知、情感、欲望等构成,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意识具有目的性,能觉察到外部事物和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具有自我意识。
2.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四)社会心理
由于社会团体的客观存在,就必然会产生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团体之间由于其心理特征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团体。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1.适用范围: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2.优点:
(1)适用范围较大;
(2)简便易行;
(3)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4)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3.缺点:
(1)观察法存在偶然性,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2)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3)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4)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5)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二)实验法
在控制的情境下,研究者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系统地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之改变情况,这就是实验法。实验法的目的在于寻找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分类:
(1)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实施的实验。
(2)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往往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即实验情境更符合现实。
2.优点:
(1)可以揭示因果关系;
(2)可重复,可检验;
(3)数量化指标明确。
3.缺点:
(1)主试效应,研究者的期待和态度等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2)被试效应,被试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也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3)对于复杂行为无法测量;
(4)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三)测验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1.分类:
(1)按内容,可分为:①智力测验,②成就测验,③态度测验,④人格测验;
(2)按形式,可分为:①文字测验,②非文字测验;
(3)按规模,可分为:①个别测验,②团体测验。
2.基本要求:
(1)信度: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2)效度: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
(3)标准化:编制心理量表的过程和施测过程要系统化、科学化,对结果的解释也要严谨、客观、符合科学。
3.优点:
(1)简便省力,易于实行;
(2)种类多,灵活方便;
(3)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量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
(4)所得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
(5)有常模进行比较,便于对照。
4.缺点:
(1)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
(2)一般是间接测量,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心理,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所得结果就很难准确;
(3)对施测者要求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测量技能;
(4)测量成绩只表明“结果”,不反映过程。
(四)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通过对他回答结果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1.分类:
(1)访谈法;(2)问卷法;(3)测查法;(4)评价法;(5)书面材料分析法
其中较为常用的是访谈法和问卷法。
2.优点:
(1)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运用起来比较容易;
(2)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速度快。
3.缺点:
(1)不够严谨;
(2)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3)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4)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五)个案法
对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与研究,即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方法。
1.优点:
(1)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
(2)能够详细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
(3)用个案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到重要作用。
2.缺点:
研究案例过少,结果可能只适用于个别情况,因此在概括结论或推广结果时,必须持谨慎态度。
(六)相关法
不同变量之间相随变动的关系,称之为相关。对不同心理现象进行量化,求取其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就是相关法。
1.分类:
(1)正相关:一个变量变动时,另一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同;
(2)负相关:一个变量变动时,另一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
(3)零相关:一个变量变动时,另一个变量作无规则变化。
2.优点:
(1)通过相关研究可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预测;
(2)相关研究可以进行验证;
(3)数量化指标明确,且具有方向性;
(4)可反映变量间关系的具体情况和程度;
(5)往往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以便进行进一步研究。
3.缺点:
(1)无法确定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