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9、第八章 分享 ...
8.10分享想说就要说出来
舒兰所以对安翔说她想写点什么,基于这么几点:
1,她的情况比较特殊。一个最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却成了近似极端的一个典型。比如,初次化疗就把白细胞打到了600,二疗后的四五个月里,白细胞死活恢复不到正常值。
2,她遇到了好医生。西医,诊断做得迅速准确,手术做得干净彻底。中医,以独特的角度进行治疗,以精巧的药方治疗大病。两位医生的做法殊途同归,都在不断地给她填充知识,都在不断地对她进行精神鼓励。医生的辛苦起了作用,不仅让她得到了及时治疗,还让她得以迅速地康复。以术治病,以德治心,舒兰在感恩的同时,更想赞扬。
3,还是在上班的时候,她就有做工作笔记的习惯。从住院开始,她就天天做治疗记录,没有抒情议论,完全都是干货。现在真想写东西的时候,这些记录提供了最真实的过程信息。
开始,舒兰就是整理笔记:把事件补充完整,把过程写个清楚。当时她的目的非常单纯,将来留给女儿看。毕竟这病还是有些隐私,毕竟治疗的细节女儿不全了解。万一自己预后不好,独生女儿可以更详细地了解这些历程。舒兰没想过要给女儿留什么念想,只希望女儿可以更有效地做好预防。
舒兰动了写作的念头之后,还是听了安翔医生的话,感觉体力可支的术后一年,她才开始动笔。下笔后的前半年,全写事件的发生发展,凡是涉及到她内心感触的章节,先写了题目空在那里。她也怕回顾往事而复习痛苦,更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再起波澜,她知道此时的自己还很脆弱,经受不起触及心灵深处的那些伤痛。
大概写出轮廓以后,她把一些篇章发给了几个病友。病友们看后反响不小,不但鼓励她继续写下去,还给她提出了很好的修改建议。此时,巧遇了两个外界因素,适时适度地促使舒兰把零散的笔记变成了系统的长篇。
其一,舒兰成了《觅健》的用户,在互助君的组织下,乳腺癌频道很快地就云集了几千觅友。她们多是患者,很多人还处在初始治疗之中,相比之下,舒兰就成了老资格。在她热心轻松地回答病友疑问时,她也有了一个发现:病友们许多共性的问题都是她曾遇到过的。于是,她萌生了把她的文章与大家分享的一种意愿。
其二,住院前,舒兰把一个还未修改的小说投了稿。八个月后她接到了通知,那个稿子居然获了二等奖。这让舒兰有了自信,相信自己还有点能力去写东西。
既然目标变成了分享,文章的范围就要扩大,文笔的风格也要改变。
她重新审视她写的文章。
首先,她发现了笔记这种形式的局限性。在她与两位医生的交往之中,慢慢对他们有了比较深广的了解:除了她看得见的工作行为之外,还了解到了他们的一些经历,一些理念,一些做法,一些思想活动。而这些,正是舒兰敬重他们的重要原因,更是舒兰想让读者们了解的。
笔记,可以直接写上:“我遇到了什么,我是怎么想的,医生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至于医生是怎么想的,你不是他,你怎么可能知道?换个形式就方便的多,以第三人称为主人公,这样的写法就显出了优势,就可以站在客观的角度描写事实,就能方便地展现各个人物的全面风貌。于是,舒兰把写过的东西重新整理,便成了现在的这个形式。
其次,舒兰做事通常都在贯彻一个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她知道,即使“笔记”变成了“小说”或者“纪实文学”,文中的“我”也变成了书中的“她”,但是,文章的实质还是没变。还是客观真实地反应事实,而不是合情合理的虚构描写。舒兰有这个自信,不论是患者还是陪伴患者一同经历了治疗的亲属们,在他们读过她的作品之后,一定会在某时某处发生共鸣。间或还会有所感悟或者引发思考。
舒兰把病友们对她的建议进行了梳理,消化之后她做了这样的决定:
1,不写励志。她确实不如许多病友那么顽强,因而也就写不出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励志文章。也好,咱就避短,干脆不写励志。一来,自己没那么深的切身体会和优秀表现;二来,自己的文笔也不怎么精彩新奇。
2,写点知识。不论哪个病友,得病时的惊恐茫然,治疗中的痛苦困惑,全因她对此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舒兰也是事前无知、事中迷茫,所以她才在遇到各种事件的时候全无准备,不仅遭受了更多的痛苦,且还时时处处都显得非常被动。既然自己吃了这个苦头,为什么不让他人减少痛苦?为了让其他的病友早有思想准备并坚定治疗信心,舒兰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事后恶补。虽然她写出的点滴知识仅仅属于皮毛,但她还是想启发大家尽早学习。
3,分享体会。现代医学的发展已走向精准时代,乳腺癌也进入了个性化的治疗阶段。把自己的遭遇展示给大家,病友们看了可以借鉴;把自己的体会分享给大家,这便是非常实际的抛砖引玉。舒兰明白,她只是一孔之见,文章中肯定包含着很多错误。但她还明白,一人一个见解,千人万人就有千万种高招。舒兰希望她的作品能引起大家的呼应。作为作者,她不怕失败不怕批评,她希望别人能站出来给她纠正错误,更希望别人的正确意见能够得以推广和落实。作为读者这个群体,如果人人都来参加互动,便是人人都在为乳腺癌的治疗康复做着努力,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积极的天大好事。
说到社会,绝对不是夸张。舒兰根据相关报道进行过估计,中国大陆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将近30万,死亡人数不到10万。且这组数据,还存在着每年3%左右逐年上升的趋势。又,乳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在90%以上,由此推算,现在存活在世的乳腺癌患者大约一百六七十万,并且以每年20万的速度在上升着。
一位患者,身后就是一个家庭,都加起来,那也是一个很可观的群体!将近一千万人与乳腺癌发生了亲密接触,这还不是个社会问题吗?
舒兰想,如果她写出的东西对大家有用,哪怕错误百出,哪怕只是提醒一下大家的关注,哪怕只是启示了大家积极学习、认真求是,这也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4,纠结顾虑。关于写不写医生,舒兰真的纠结了很久。不写,治疗疾病怎么能够离开医生?写,死活也赶不走心里一直挥之不去的那份顾虑。
通过倾听病友们的述说,通过对多人组化报告的粗略分析,通过与病友们交流各自接受的化疗方案,通过观察各人中医治疗的药方,舒兰发现,医生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就有病友在看了舒兰的文章之后,对自己的治疗产生了怀疑。这,绝对不是舒兰想看到的。
舒兰感恩她的医生,理解医生的诸多辛苦,也希望天下的医生们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舒兰不是医界的权威,舒兰不可能对医生做出医术上的客观评价。她只是一个患者,她只能从感性方面对给她治疗的医生有所认识,并通过文字给予客观真实的详尽描述。
舒兰害怕对安翔与袁大夫的赞扬会伤害到了其他的医生,她绝对没有想批评哪一位医生的一丁点意思。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她都仅是一位患者,她没有一点对医生品评的任何资格。但她还是有个怯怯的担心,她不想给安翔和袁大夫惹来同行们的异样目光,她更不愿意因为她的这份嘚瑟,让她的作品给她的恩人惹出任何范围的任何麻烦。
5,几个案例。所以要写案例,起因是一个病友在读了她的文章之后,向她提出了一个建议:“乳腺癌发病的年龄有向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很多病友都集中在了精力体力最旺盛的三四十岁,且多数人既是职场的精英骨干,又是家里的中流砥柱。你若把主角换成四十岁的精英,可能更具有感染力。”这话说得非常中肯,细想起来,她所说的,也正是能够读到这书的主体人群。正因为她们年轻,疾病给她们带来的身心压力才显得更大,还是因为她们年轻,她们对生命的渴望才更加强烈。她们今后的日子还长,她们还要继续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贡献。只有写出她们的经历精神,才能彰显乳腺癌患者的抗癌风采,只有写好她们的品格特性,才能让病友们以昂扬的姿态回归社会。
难度在于:舒兰是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作为蓝本,即使成书,她也并不是在用艺术手段去雕琢一部煽情感人的文学作品。一句实在话,主人公她换不了别人。
庆幸,舒兰结交了不少的病友;庆幸,舒兰的真诚让病友们对她十分信任。舒兰发现,在整个确诊、治疗、康复、回归的历程中,每个人都会在不同阶段堕入不同的误区。舒兰懂得,及时勇敢地走出这些误区,必将提高我们治愈疾病和长期生存的机会。
舒兰决定,选出几个典型的病友,以故事的形式写成案例,以此弥补主人公应是年轻人的那个遗憾。舒兰还希望这些典型能对我们的生活形成启发,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现状中的不和谐成分做及时的调整。于是,这些案例便形成了本书的下半部(由于身体情况,暂时未完成)。
6,舒兰阅读过于娟的《此生未完成》,也看过熊顿的漫画《滚蛋吧肿瘤君!》书随令人感动,事实却是作者都去了天堂。舒兰想以康复者的作者形象出现,不为出名,只为鼓励更多的病友好好活着,快乐地活着,有意义地活着。
全书写完之后,舒兰一边重读一边修改,她发现自己也被深深感动。无论是她的治疗过程及感悟分享,还是病友们各不相让的抗癌经历及生活转变,其中都饱含着对医生的由衷感激,对自己的心迹洗涤,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对他人的诚挚友善。
舒兰又一次获得了启示、坚定了信心、开阔了胸怀、增加了力量。舒兰相信,病友们看完此书也会禁不住地联想到自己,她们的感受一定会比舒兰的还要丰富多彩。
敞开襟怀,把自己的心路向大家展现。舒兰把她想说的都说了出来。
感谢您能耐心地读完。
截止到此,故事和体会就讲到这里,上篇结束。
下篇《归宁》,写了几个病友如何在完成基本治疗后回归社会。敬请关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9章 第八章 分享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