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送过桥的米线心尖上的暖 ...

  •   如今风靡全球的过桥米线发源于云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小村子里。说起来,倒是一个暖心的故事。

      这是一个不怎么富裕的家庭,过着原始的男耕女织的生活。男人在桥那边耕种,女人在家中纺织,每天中午妻子会给丈夫送一碗米线作为午餐。可是两个人相隔太远,每每送到丈夫手中的米线都已经凉了。有一次,家中的碗都被占用了,妻子只好用陶罐盛了米线去送,却惊讶地发现陶罐的保温效果十分不错。渐渐地,这个方法就传了开来。

      妻子为什么每次送饭都要送米线呢?除了米线是当地的传统食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米线的做法简单省时。即便在有而是多种米线的花样的二十一世纪仍然可以做到不出二十分钟米线上桌。

      例如番茄过桥米线。首先烧一壶水,将米线煮熟,放入小碗中。再准备西红柿、鸡蛋、还有加了盐的佐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韭菜、葱末、香菜、甚至白菜。肉食主义者可以酌情加入午餐肉、羊肉、牛肉、猪肉卷。口味重的人,可以加上半勺番茄酱。食材不必太多,控制在三至五种最佳。

      如果是在米线馆,那便不必操心了,会有服务人员将食材和佐料全都端上来,先把米线倒进滚烫的汤里,再放刚去了壳的生鸡蛋,然后按照你的口味加入西红柿和调味料,过几分钟就可以吃了。

      在家里自己做的话,则可以直接准备中意的食材,食材备好了,基本上水也烧开了。看着打进热水里的鸡蛋花,一开始就像是海里的波浪似的,默数十个数之后,波浪就凝成了一座雕塑,惊奇中竟也有几分惊艳。

      如今的保温技术暂且不提,凭借着便利的交通就可以不必再用陶罐,可是仍然在用陶罐、陶碗的人实在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吃米线时吃的不仅仅是米线,更有陶碗陶罐中蕴含的浓浓的亲情。热乎乎的米线“哧溜”一口吸到口中,再顺着食道一路滑到胃里,不只暖在了肚子里,更是暖在了心里。

      送过桥的米线啊,心尖上的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