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阿洛的建议,对一些问题进行注解。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看明白,但是我希望至此之后我不会再对一些概念进行评论上的解释回复。
此为注解:
宗妇:
宗子的正妻。《礼记·内则》:“适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郑玄 注:“祗,敬也。宗,大宗。”
这是最早针对宗妇的记载,随着生产力、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以及文明的发展,宗妇的定义也有了改变。在汉朝的时候,对宗妇有了新的定义。汉代女性社会地位开始固定其在社会中的基本地位,很多女侯、女爵相继出现。很多家族,因为子嗣等问题,逐渐由家族最年长的嫡支正室夫人来管理。主要负责家族的内部管理、大型的祭祀等活动。毕竟在汉朝时期,中国依然保留着浓厚的社会性巫祭文化。很多祭祀,是需要女性来主持的。后来延续到魏晋,宗妇的意义被扩大化。从原本对一个小家族的支撑,到整个家族的内部协调等方面。因此,很多看韩剧的妹子,还有根本不看史实的妹子注意了,宗妇并不是什么本人特意弄出来的,而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宗妇最大权力的时候,都是集中在魏晋隋唐时期。很多时候,家族中作为族长的妻子的女子,所拥有的权利不亚于族长本人。尤其是在她的儿子还年轻,丈夫去世后她的权利会被最大化。宗妇规矩消失,实际上是从民国开始的。应该说从民国开始,我们削弱了宗族的力量。很多读者都是长在红旗下的,很少会注意这些事情。哪怕是老家有足够的宗族遗迹,也会因为父母的工作、自己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而忽略。可是在古代,宗族的力量有的时候是朝廷都不敢干涉的。看看那些贞洁牌坊。实际上,因为女性的数量在历朝历代都是少的,因此朝廷本身并不鼓励女子夫死守贞的。但是如果守了,也要从礼教上给予肯定。很多寡妇,哪怕都成了望门寡,也会被宗族要求守寡的。更不用说那些沉塘了!
顶房:
我知道很多读者对这个规矩,其实都是看着文章中的简单说词,都不是很清楚带着朦胧的。因此在这里特意说明一下。
>古代的家族对于孩子是否计入族谱,是有规定的。不是说你生了儿子,来年开春的春朝大祭上就会记入族谱的。而是当这个孩子的年龄在八岁以上或者十岁以上,才会记入族谱。有的家族会选择八岁,有的家族则会选择十岁。选择这个年龄,多数是因为古代孩子难养活成长。一般认为,过了八至十岁这个阶段,日后的成长就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了。小时候,很容易早夭。因此,不会对早夭的孩子记入族谱。同样的,早夭的孩子也不会允许入住主坟。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嫡系长房的嫡长子,可能会在开蒙后记入族谱。这种情况发生后,这个孩子就等于未来可以分作一房了。所谓的顶房,就是他虽然排上了序齿,但是却没有成年就死了连子嗣都没有留下。那么他的弟弟,嫡亲或者没有嫡亲弟弟,而是排序的弟弟有权利顶房。继承他那一房的权利,并且享受两房的权利和利益。这就是所谓肩挑两房。
但是这里有一点,我希望诸位能够注意。很多人认为,所谓的顶房就是在族谱上,大房是他,二房也是他。这一点是错误的。顶房,只能证明你继续延续并且享用这一房的义务和存在,但是不等于在族谱上大房记录的还是你。如果大房记录的是你,那么就不是顶房了,而是过继承嗣了。规矩不同,出现的状况也不同。
因此,如果你顶房了。那么你的长子就必须过继给你的兄长,成为他的继承人。但是如果你一直都一脉单传的话,这个顶房会一直顶下去直到你出现两个子孙,才会结束。当然,还有一种结束方式,就是我文中写到的顶房纳娶。
顶房纳娶,实际上是一种十分古老习俗。选择现存于福建一带的原因是,在中国魏晋之后,有多次的从关陇地区、河南河北地区进行的大型移民。当地的很多古老的鲜卑世家,都是在那个时候移民到今天的福建、安徽、云贵等地的。所以,我需要女主以及林家的鲜卑身份,所以才选择了这种古老的,并且可考得习俗。
这种习俗,规定了顶房者在宗族的要求下,同公鸡迎娶的一个女子结合。这种结合不是婚配的那种,只是单纯的上床。最初是一个月两到三次。这个过程是有要求的。男子进入女子房间内,入床前需要将头部带上罩子只留出眼睛和鼻孔的位置。然后干完事,立马离开在隔壁休息。早晨起床,要依然对女子行叔嫂礼。女子日后怀孕生了孩子,也不会同男子有任何关系。当然,如果男子在子嗣没有诞生前或者根本没有结合,那么女子有权利从族中过继一个不出五服的孩子作为嗣子。然后这个孩子会在序齿的时候,从他开始向上算一直到他的的曾祖等,过继他的曾祖给被顶房的那个最早的兄长。一般这种关系,会在宗族发现即将脱离五服的时候,开始提醒和谋划。
很多顶房的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继然后分房。因为所谓顶房,都是小的顶长子或者兄长的。那么从祭田的出料和家产来说,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古代财产分配有严格的规定,嫡系嫡长子,有权利继承家中一半以上的财产。每个宗族的规定不同,最大的可以获得三分之二。其他子弟才有权利分享后面的。但是顶房,尤其是顶了嫡长子的,那么就意味着之后那些财产都是自家的。所以很多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进行分房的。最后,都会如同林如海一样,被要求纳娶。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文学创作中的,不值一提!
女户承嗣:
在古代女户,指的是家中没有男人,全是女人的门户。有的是只有一个女子,也有可能是母女没有兄弟。这样的家庭朝廷会给予女户的身份,同时在每年的年节等方面会给予体恤。因为大多数的女户,多是因为战争的关系。女户的灭亡,在明朝和清朝期间。因为这两个朝代,一方面是前者对于女性的限制和要求达到顶峰,另一方面是因为后者鼓励女子再嫁。
在宗族中,女户的存在歧视很普遍。有的女子因为家族要求守贞寡,家中只有一个女儿。或者女孩儿父母去世,但是却因为其父独有一房的情况下,会允许其女户的存在。一般这样的女子,多是要招赘的。嫁人就等于失去了这一房的延续,不利于子孙。因此,宗族多数都不会同意嫁娶。在魏晋时期,女户的存在就非常的普遍甚至因为很多女性的独立特性,而娶夫纳侍。这种习俗沿袭与汉,或者更早的时候。因此,本文选择了这一点来作为后续的规则使用。
此次补充说明就这些,如果有任何疑问,请百度:中国国家图书馆 或者前往当地的资料馆藏机构,查询相关内容。本人不再对此进行任何形式的补充说明或回答读者的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