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震惊与思考 ...

  •   是的,不得已嫁给布兰登上校。从第一次见面,布兰登上校就爱上了弹琴的玛丽安,但是这种爱有多少是对玛丽安本身的爱情,亦或是仅仅对于旧日遗憾的缅怀?就像布兰登上校后来提及的一样,玛丽安和他之前的恋人有着相似的性格。也许正是这种相似让布兰登上校在玛丽安被抛弃后还继续付出他的感情,因为对于他来说,玛丽安就像是旧日恋人的影子,他的付出正是为了弥补旧日恋情的遗憾。人和人的交往不可能完全没有功利性,那么,在婚后,这种对于旧日的弥补还能持续多久?
      而玛丽安,尽管她接受了布兰登上校,但是布兰登上校并不是她开始爱上的人。两人之间的交往完全是弥补玛丽安之前处事后果的一个备案。于是,尽管有婚礼上的笑脸,之后的日子也不知道会如何。毕竟这两人之间有着年龄的差异。
      不对不对,现在不是感慨原著的时候,石缌停下了思考,我就是玛丽安。那么,刚才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感慨,它有可能是即将面临的未来!想到这里,石缌震惊了。如果说刚刚知道自己身份只是惊讶的话,现在则是对于未来的惶恐。嫁给一个年纪比自己大的男人在现代社会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也会接受与理解。在18,19世纪,嫁给比自己大的男人也是人们可以理解的。但是,尽管没有社会压力,其他客观的因素也会使这桩婚姻不美满!
      首先,年龄的差距意味着死亡导致婚姻破裂的可能。基于布兰登上校的年纪和18,19世纪的医疗水平,很有可能,他是死在玛丽安之前的,如果他们结婚的话。一旦布兰登上校去世,如果他们没有一个男孩子,玛丽安是不可能拿到任何财产的。达什伍德太太的经历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年轻时因为缺少嫁妆嫁给了已经有一个继承人的达什伍德先生。然后达什伍德先生去世,尽管他死后有遗嘱希望他的儿子约翰照顾达什伍德太太及他们的女儿们,但是死了的人总是拿活人没有办法--所以玛丽安和她的姐姐,妹妹,妈妈即将被赶出去!
      当然,玛丽安的情况比达什伍德太太好一些,因为布兰登上校现在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养女最后也是会离开的。然而,想想布兰登上校的年纪吧,虽然石缌已经不记得原著里关于它的描写,但是电影里的布兰登上校可是看上去最起码35岁了。然后他又曾经受过伤,这又是医疗水平不高的18,19世纪。那么,自己如果嫁给他,能生下继承人吗?如果没有,她可是记得布兰登上校有亲戚的,虽然多年没有联系,但是背不住富在深山有远亲呀。自己当然可以想办法存钱,在布兰登上校没死之前。根据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献,18,19世纪欧洲妇女虽然没有继承权,但是可以带走一些随身的财产。如果寻找一个代理人或者领养一个男孩,以他的名义做一些投资,存入银行,或者干脆分红,也许作为遗孀的日子不会比达什伍德太太现在的日子差。想到这里,石缌稍微松了一口气。
      好吧,财产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这一桩婚姻仍然不太可能幸福,正如刚才感慨的,布兰登上校娶玛丽安是基于对于昔日恋情的怀念。在大学里的一节心理学课上曾经有一个理论:人总是倾向于完成未完成的事,换言之,弥补遗憾,正像是布兰登少校所做的。那么一旦他完成了梦想呢?完全没有办法预料婚后的生活。是会对于婚姻的厌倦?包养情妇?不想了不想了,反正绝对不是什么“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最后,玛丽安的身体已经被自己占据了,不可避免的,玛丽安的性格即将被改变,那么,布兰登上校有可能爱上一个不“热情奔放”的玛丽安吗?有可能的,石缌对自己说,不是说男人是视觉动物,美女做什么都能得到宽恕吗?谁知道他爱的是这个青春美丽的□□还是其中的灵魂呢?刚刚镜子里的人绝对是一个美女呢!石缌阴暗地想。
      总结一下,如果嫁给布兰登上校,需要做的就是首先领养一个男孩,努力生下继承人(当然,对此石缌完全没有掌控权),努力存私房钱,然后想办法保养布兰登上校的身体(作为一个传统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石缌同学还是希望能和丈夫白头偕老的,但是这个方面石缌也没有办法掌控)。这样看来,四个需要努力的条件可以完成的有两条,剩下两条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在争取结婚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布兰登上校的性格,然后想办法让他爱上自己(这一条也没法掌握)。
      计划一--嫁给布兰登上校
      不确定性:两颗星
      风险性:两颗星
      收益性:两颗星
      除了布兰登上校,威乐比是完全可以不考虑的。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他就是一个见钱眼开,为了金钱抛弃爱人的人。当然,也有可能玛丽安完全不是他的爱人,只是一个愚蠢的被玩弄的对象而已。接着,一个很重要的让自己生存下来的方式是另外寻找人嫁掉,这之中很重要的就是米德顿爵士和他的岳母。虽然在原著中这两位经常使达什伍德一家尴尬,但不可否认,他们热心助人。尤其使那位女士,非常乐于介绍男士。那么,很有可能,自己可以找到另外一个人嫁掉。毕竟,玛丽安还是很美丽的。
      但是在这之中需要仔细考察未来丈夫的人品,哪怕他并没有什么财产。年纪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定要找一个年龄差距不是很大的。身体健康,人品好,年纪差距小,如果可能的话,有一些财产,这就是石缌对于未来相亲对象的全部要求。嗯,其他都比较好把握,就是人品好不太容易。不过实在不行就嫁给牧师,相信这个年代大多数牧师都是比较善良的吧。
      计划二--嫁给年轻人
      不确定性:一颗星
      风险性:一颗星
      收益性:一到两颗星
      最后一条路,是自己终身不嫁人,当家庭教师或者写小说维生。是的,这两条是石缌唯二可以想出来的路。现代社会对于社会学,生物学,历史学的知识基本上没有办法应用在18,19世纪。更重要的是文化差异。对于石缌,从到美国念本科她都差不多花了两年理解美国人的处事方式,思维习惯,更何况是2,3个世纪前的英国!当家庭教师的话,这个身体本身有着优美的嗓音,自己在现代社会也会弹钢琴。另外本科时也修过四年的法语课。写小说的话,对于历史系的学生,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是必备的,当然也可以参考参考书房里的一些书。
      但是这一条路需要付出许多,不仅仅是一个人工作的辛苦,更重要战胜孤独感和不安全感的恐惧。还有养老问题。就连在现代社会,孤寡老人的日子也是不是很好过的,何况在18,19世纪。当然这一条路如果走好了,自己将享受到自由。没有人管,关门一个人过日子可比天天应付一个不知所谓的丈夫来的好多了。更别提这个时代丈夫有权接收妻子的嫁妆了。
      计划三--终身不嫁人
      不确定性:两颗星
      风险性:三颗星
      收益性:两颗星
      是的,可以选择的路有很多,但是每一条都有不确定,就像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为选择的路》中的: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原谅石缌吧,从她的思考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思维跳跃,喜欢歪楼的文艺女青年。又由于学习文科许多年,学习理科一些年,变成了一个喜欢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一切,想办法保持理性思考,但是时不时情感外露的扭曲人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震惊与思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