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月出 ...
-
墙上挂钟的时针再次走过数字6时,日光已渐渐柔和起来。妈妈们开始吆喝自家玩疯了的孩子,杨若将刚刚做好的热腾腾的饭菜摆上桌,等着季青女士回家。
1982年的夏天,杨若爱极了这个临海小镇吵闹温情的黄昏。
余光瞥见茶几上薄薄的小册子,她想起来这是昨晚散步时候收到的广告宣传册,好像是镇上新开了一个绘画班。她走到沙发边坐下,顺手拿过小册子,漫不经心地翻看着。
忽而,杨若翻动册子的手指停下,神情认真了起来。
那页上印着的是一幅海上明月。
海是蓝色的,蓝到深处泛着黑,蓝到浅处泛着白。深得如吞噬一切的古老力量,浅得似轻盈舞动的裙角。
月悬于天,她温软的光像落在白处一般落在黑处,如抚过深处一般抚过浅处,她悲悯地谅解了尘世间的所有色彩。
杨若久久地望着那月,像是望着某种救赎,觉得自己似是在这个世界游离多年后,才终于第一次归于这个世界。
季青女士回到家时,见到的便是宛如入定了的杨若。
晚饭后,杨若与季青面对面坐着,两人中间的餐桌上放着那本宣传册。
“季青女士,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想去学画画,请组织批准,求组织支持”,说着,杨若将那本册子推到季青手边。
顺着杨若的动作,季青拿起册子,随便翻了两页,又合上,放回桌面,开口道,“开学你就要高二了,现在要分出心来学画画,你.....”
不等季青说完,杨若举起右手,急急打断,“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绝不会影响成绩的”
杨若这话是真心的。
她知道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她知道班上被喊回家就再也没有回来学校的女孩子,大多是家里给相看了对象,就匆忙办酒席结婚了,只等着年纪到了便去扯证。还有的不肯随便结婚,便出去打工补贴家用了。
季青女士不一样,她们最难的那两三年,季青女士也坚持要她读书。那几年的季青女士很少休息,什么脏活累活都干,终于攒了些本钱。又赶上政策的顺风车,做了些小本买卖,日子才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杨若清楚自己的幸运,也格外珍惜自己的幸运。尽管她其实也想象不到书一直读下去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但她还是一直拼尽全力地努力读书,她不想浪费自己的幸运,更加不想辜负季青女士的期待。
望着杨若清澈眸子中迸发着的渴望,季青像是望着时光深处的另一个人,那个因为贫穷而必须不断舍弃渴望的年轻的自己,良久,终于开口道,“好”
杨若几乎是冲过去的,她扑到母亲怀里,激动地大喊,“谢谢季青女士,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季青失笑,抬手摸摸她的头,“不过可别忘了,书还是要好好读的”。
“好的,遵命,没问题!”
杨若踏进那间画室,是在三天后。
那天的阳光充足而炙热,窗外蝉鸣声高高低低,仿佛永远不会停歇。
林希进来的时候,她刚从包里摸索出一把扇子,呼啦呼啦地扇着风。她先是听到林希的脚步声,舒缓地,节奏很好听。继而,是款款晃动的裙摆。
那天的林希穿着蓝色衬衣和绿色半裙,腰间系着咖色的腰带。衬衣是清浅的蓝,半裙同色的蓝底上是一团一团绽放着的浓烈繁复的绿。腰肢纤细,脖颈修长,目光澄澈。
“大家好,我叫林希,双木林,希望的希”
21岁的林希在她生命里出现的那一刻,杨若丧失了所有关于美的表达。林希好美,是她过去生命中从未见过的一种美,让她想起了那幅画里的月亮。
“林希,林希,林希”
缓缓地,杨若在心底将这个名字重复了一次又一次。
1982年的那个夏天,16岁的杨若第一次见到林希,蝉鸣静了一瞬,遥远而清冽的风刮进了杨若的生命。
她的月亮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