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崇祯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在坤仪公主一岁的时候,她终于等到可以出殿门的机会了。因为要举行她周岁宴了,她这个小寿星得出场让众人看看。
周皇后看她近半年了身体都还不错,没有再像出生不久那样病情时好时坏了,便终于同意她周岁后可以出西殿。而且坤仪公主出门意愿强烈。皇后觉得孩子大了,也拗不过她了。
朱徽娓在十个月大的时候,就自己扶着床边雕花围栏开始练习走路了。也没人教她,也没人催她,但朱徽娓对在雕花木床里走路很有热情,累了就休息,休息够了就继续走。
有时候强行想让她休息她还要闹,西殿的宫人们当然是不敢违抗她的了。
在她练习走路期间,坤仪公主还喜欢让宫女们在她附近说话聊天,而且坤仪公主不爱听神话故事,也不想听说给小孩子听的民间故事。
就喜欢听宫女们聊天说入宫前家里的事,家乡在哪、有几口人、家里务农还是做生意,家里人都用什么养活自己之类。特别是说到一些种田之类的农事,坤仪公主还会听得很认真。这让西殿众人都惊奇不已。
坤仪公主十一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想下床走路,不让她下来她就要哭。
周皇后被她搅得没办法,只得同意让坤仪公主在西殿内自由行走。皇后担心西殿众人会疏忽大意让公主受伤,还不放心的多次交代了奶嬷嬷们千万看好公主。
但是把西殿走熟了后,坤仪公主又不满足了。她时常盯着门外边,还拿手指着说‘出’,想要出西殿的愿望明显。
坤仪公主走到西殿大门门口,却够不到顶在门上的横条,让宫女们给她拿下来。宫女们没有皇后的吩咐当然不敢放坤仪公主出去。
朱徽娓叹了口气,也不为难宫女们,转身回去了。她知道要出门,西殿里的人做不了主,还要她爹娘同意才行。
她已经在她娘面前表达过好几次出门的愿望了,但是周皇后担心坤仪的身体,担心出去吹风会风邪入体,毕竟坤仪公主现在还小,身子弱,打算等她再长大些,身体大好了才让她出屋。
周皇后为着心里的担心,硬逼着自己硬下心肠来,不然恐怕在公主一次次的要求下,早就让她得逞了。
但到了朱徽娓满一岁,已经能很好的走路跑跳的时候,周皇后就知道再不能把她关殿内了,即使西殿很大,活动空间十分宽广,但小孩要出门的心已经日渐急迫了。周皇后怕再不让她出殿,这个鬼灵精要半夜自己叠椅子从窗户爬出来了,这样反而适得其反,更添危险。
周皇后只能吩咐西殿宫人们在坤仪公主出门时要时刻跟着,每次跟在身边的人宫女不要少于三人,宦官不少于两人。因为考虑到公主出门后,可能要打发宫女回来拿东西之类,宦官是力气大,有些东西有宦官拿着比较方便。
周皇后又让御医来给坤仪公主把脉看过了说没问题,才同意让她出屋。
其实周皇后最近对坤仪公主的关注,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一是最近几个月朱徽娓身体越来越好,不用像之前那样让周皇后整夜整日的跟着悬心。
二是周皇后又怀孕了。
崇祯皇帝和周皇后自成亲以来感情一直很好,成亲不久后就有了坤仪公主,在坤仪公主九个月左右的时候,周皇后又被诊出喜脉。
现今公主年已满一岁,周皇后肚子里的小不点也六个月了。
之前朱徽娓知道周皇后又怀孕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满头黑线的,她知道帝后感情很好,但没想到那么快就给她弄出了弟弟。
没错,她能肯定不出意外的话,皇后这胎生出来一定是弟弟。为什么她能这么肯定呢,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她头脑逐渐清楚。再加上听到周围人的谈话后,她确定现在是崇祯元年,然后也渐渐想起前世的记忆了。
她知道不出意外的话,皇后现在肚子里揣的,是未来的皇太子,朱慈烺。
她还知道之后的几年,宫内新生儿不仅有朱慈烺这个小太子,她还知道后面一连串的弟弟妹妹名字,如果没有发生什么蝴蝶效应,导致皇子女名字被改的话。
和明朝其他帝后冷漠相处的情况不同,崇祯和周皇后感情很好。之后宫里的新生儿大半是周皇后生的。周皇后身体应该也不错,可以抗住接连的生育之苦,健健康康的陪着崇祯直到李自成攻破皇宫,大明灭亡。
当她前几天从宫女们的闲聊中无意得知现在是在崇祯元年的时候,一时不知道该是喜是悲。
首先,能得到重生机会当然很好,自己在二十一世纪的身体应该已经在车祸中死得透透的了,想要回去是不可能了。
她很感谢老天爷能给自己第二条命,让她开作弊器再体会一次人生。
其次,能体验当公主的滋味当然也很好。古代的公主锦衣玉食,出门一堆护卫,在宫里一堆人伺候。这种一堆人围着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前世的她是体会不到的。
她觉得自己死后穿成公主的几率,大概比自己买彩票中一等奖的几率还低,这完全是狗屎运砸脑门上。
这辈子生下来就注定以后会有封邑,一堆钱粮等她长大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去继承,接下来的生活完全不用为银子这种东西操心。
不用像现代那样在公司里当社畜,给公司卖命累死累活,只为赚那一点糊口的钱,这不就是赢在起跑线吗?
但是!其他都很好,就是穿过来的时机不对!
现在是崇祯元年,她是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的女儿。
崇祯,是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自缢在煤山歪脖子树上的明末皇帝。
之后吴三桂迎清军入关,清军剿灭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企图反抗的联合军,明朝两百多年的国祚落在外邦手中。
崇祯皇帝死前为了不让两个仅存的女儿受辱,拔剑把一个六岁的幼女砍死,另一个十五岁的公主也被他砍断手臂昏厥。
知道自己穿到明末崇祯的女儿身上后,朱徽娓五味杂陈。她回想着明末史料,更加忧心忡忡了。
崇祯皇帝的一生可谓是倒霉透顶。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
母亲是地位低下的婢妾,五岁时,当时是太子的父亲不喜其母刘氏,下令把她杖杀了。
从此朱由检失去了生母,本人也被辗转于宫妃间抚养,幼年过得并不幸福。
直至1622年哥哥当了皇帝,才被册封为信王,出宫别居。
当信王的日子应该该是比较好过的,特别是有了信王妃和袁、田两个侧妃之后,娇妻美妾环绕在身边,朱由检应该在信王府过了段好日子。
可惜的是五年后皇兄病逝,且没有留下子嗣,十七岁的崇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接手明朝这个烂摊子了。
当时朝中和后宫都被九千岁魏忠贤这个嚣张的太监把持着,他这个皇帝当得可谓如履薄冰。
刚当上皇帝就要跟把持朝政的阉党周旋,直到几个月后智除魏忠贤,以为能有片刻喘息,没想到事情更多事情却一件接一件的就过来了。
从崇祯元年前就有的天灾、人祸、蝗灾、兵灾不断,一个个坏消息传来,即使勤政如崇祯,每天办公十几个小时,也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
特别是之后滋生出农民起义军的陕西地区,自从崇祯元年至崇祯十四年天灾人祸不断。陕西千里赤地,灾害接连而来,水涝旱灾蝗灾,连年上报灾情。
崇祯年间刚好遇上了小冰河期,国内灾情频繁,老天爷不给活路。其他侥幸没有受灾的省份,也因为努尔哈赤率兵南下劫掠,明廷为了多养军抵抗而要增收辽饷,明末税负越来越重,人民的日子越来越苦。
雪上加霜的是崇祯年间吏治已经败坏到无可挽回的程度了。
崇祯收到西北报上来的灾情后,下令下放粮食开始赈灾。
朝廷拨下赈灾粮食十万石,沿路官员每经一次手就要雁过拔毛,发到百姓手里的时候,赈灾粮食能剩下十分之一都算好的了。
崇祯收到探听出来的情报气怒交加,却也拿不出立即改变现状的方法。
就算撤掉负责的大臣,杀掉几个人,他也不能短时间找到合适的接替者。
崇祯年间的内阁是更新迭代速度最快的,执政期间的短短十七年就换了五十几个阁臣。这应该就是崇祯想改革吏治,却又无从下手的一种表现吧。
其实明朝从朱由检的爷爷万历年间开始就乌烟瘴气了,万历初期虽然出了个张居正,励精图治,出了个‘一条鞭法’的改革方法,想清除百姓身上大大小小各种税负。
但自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后,二十岁的万历皇帝犹如脱了笼的野马,被张居正压了十年的郁气开始肆无忌惮的释放开了。
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武,三次亲征,增加了许多财政损耗。
因为更喜欢贵妃生的三儿子,不喜欢宫女所生的大儿子,就任由朝廷陷入立太子的‘国本’之争三十几年。
万历十四年后,更是以足疾为借口,之后三十几年几乎不上朝。
到了后期,为了和官员们赌气,递交上来的官职任免请求都是‘留中不发’,把任免书截下不发下去,皇帝的批复没下来,朝臣也不敢擅自上任。以至于万历末期很多职位上的人退休后,没有接任者,造成很多职位空缺。
直道万历去世,大皇子朱常洛登基后,朝臣才看到了朝廷开始正常运转的希望。
可惜的是,因被父亲不喜而憋屈了三十几年的朱常洛,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在生病后就因食用了太监进上的‘红丸’而腹泻去世。
崇祯的父亲朱常洛仅登基一个月后就驾崩,之后便由崇祯的皇兄朱由校即位。
可惜的是朱由校对木工活更感兴趣,对奏章的批红大权,全权交由魏忠贤打理。
虽然天启帝仅在位七年,但朝堂的混乱是明朝之最,阉党肆无忌惮关押大臣,之前在皇帝面前还能犯上直谏的大臣们纷纷折戟沉沙,因为之前的皇帝都还有所顾忌,但魏忠贤可不管那么多,反正明朝姓朱不姓魏。
经过万历和天启的蹂躏,交到崇祯手里的大明朝政已经坏得不成形了。
从一个国家的兴衰来说,明朝传到朱由检手里时,已经经历过259年的风雨了。从之前朝代的经验来看,两百多年,对一个朝代来说,这已经是到朝代寿命的后期。都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明末经历过万历帝和天启帝这两个荒唐君主的摧残都不亡国,偏偏到了崇祯这个想励精图治的皇帝手里才亡国,只能说天不遂人愿,崇祯帝运气不好。
国运还在的时候,就算皇帝再是荒淫无道,沉迷炼丹二十几年不上朝,宠幸妃子大势加封,那国家该运转还是照样运转,不会因为皇帝不是个仁君就亡国。
只要是老天爷开始不赏饭吃了,十几年的饥荒不间断的砸下来。就算你这个皇帝再宵衣旰食,每天工作个十四小时,该有的农民起义照样还是会有。
人们或许不需要知道自己头顶上的皇帝人品怎么样,但却一定会知道自己家里的米缸明天还有没有米。
明朝本就处于小冰河期时期,明朝中叶(1500年)后气温骤降,北方酷寒旱灾频发,冬天愈发寒冷。有过一个统计,从朱元璋的洪武元年到朱由检的崇祯十八年,这两百五十多年间,一共发生了一千一百余次自然灾害。
大明已经过得如此艰苦,位于大明北方的极寒之地上的女真更不用说。
努尔哈赤在大明万历年间,就逐步统一了女真族部落。他建立金朝后,顺利征服蒙古,并开始南下抢占大明的辽东地区。
因为北方生存环境的恶劣,金朝众人对大明这块宝地早已虎视眈眈。金兵不时南下劫掠,在恶劣环境的逼迫下,金朝的掌权者抓住一切机会想侵吞掉大明这个宜居之地,这样的话金朝权贵就能南下在这个温暖的地方生活,不用再忍受北地的严寒。
北方有金朝这个外患虎视眈眈,国内又天灾不断。西北自天启年间就有频繁的灾患,只是当时魏忠贤的阉党和清流东林党正互相斗得头破血流,没有空理西北那地方的灾荒。
明末十几年的天灾导致西北农民吃不起饭,在朝廷赈灾又那么不给力,却仍旧需要纳税的情况下。被逼得没路可走的灾民们想要活下来,那就只剩下唯一的一条活路可走,拿起锄头起义造反。
明末有句话流传甚广:“吃他娘,喝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几千年的时间,一代代的朝政更迭,从没有逃脱过这个规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掌权者眼里没有百姓,任他们自生自灭的时候,百姓们也就不想向那个政权交税了。
崇祯三年,农民起义军形成规模开始惊动朝廷后,朝廷才开始重视起这支突然冒出的力量,只能先派人招降。
初期的起义军还是很好说话的,本来老实本分的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东西吃要饿死,拿上朝廷给的粮食钱银,利落投降。
招降成功后,起义军大部分人乖乖回家。但是西北天灾导致的没饭吃这个根本问题没解决,等朝廷给的粮食吃完后,起义军又野火重生了。
朝廷再派兵镇压,农民起义军随着军队到来迅速逃散,只是明军把其中一个好不容易打散了,另一股又起来了。
但只要农民没有东西吃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起义军的兵源就是滔滔不绝的。
李自成在崇祯十一年的时候被打得只剩下十八个人,逃到深山上躲着。等他再下山的时候,却能再次轻松召来几万人,在崇祯十七年攻入北京城。
只要人民还在经历灾荒,还在饿肚子,起义军就能轻松召到人。要是在和平年代,自家过得平安富足,谁会想不开的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嫌自己命长响应造反。
崇祯年间国内被灾荒和起义军搅得一团乱的时候,北边也不得安生。
在天启三年,努尔哈赤就开始在北边劫掠。当时魏忠贤的阉党正和东林党打得头破血流,努尔哈赤轻松占下大明东北的大量领土后,朝廷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直到孙承宗督师蓟辽,接手辽东这个烂摊子,建立‘关宁锦防线’,把金兵牢牢的挡在山海关外,金兵的威胁才稍稍缓解。
但努尔哈赤已经占下大明东北的大量领土,辽东人民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抵抗金兵,朝廷增加兵饷,兵饷一年的支出超出国家的年收入后,朝廷财政赤字严重,只能从百姓手中增收辽饷,百姓负担加重。
更棘手的是崇祯年间的无人可用问题,特别是文臣方面的人才短缺。崇祯在当政的短短十七年,就换了五十几个阁臣,轮换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直到大明灭亡,崇祯也没挑出个可以让他信任的文臣来帮他做事。
明末武将方面还有一些爱国将领如孙承宗、卢象昇、孙传庭、袁崇焕、秦良玉等留下赫赫威名的名族英雄。
他们无论打金军、还是农民起义军,都可以打得有来有回的,尽职尽责的充当明末的救火队员。
对于农民起义军,明廷还有好几次可以把他们彻底绞杀的机会。
只是明廷念在百姓是因为饥饿才反抗,所以每次起义军到了绝境关头,头领投降时,明廷一次次的心软接受了他们的投降,才给了起义军一次次复叛的机会。
特别是张献忠,投降装业户,在他起义造反的短短十四年里就投降过十几次。有一次从招降到再次反叛甚至只用了十几天。只要一打不过就利落投降,特别无耻。
相比于明末尚算争气的武将,文臣那里简直就是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在内阁中较得崇祯皇帝欣赏、待得最久的两个阁臣温体仁、周延儒,居然双双位列《明史奸臣传》,由此可见崇祯年间吏治的腐败。
而且明末文臣心里没数,个个自诩忠心爱国,骂人的战斗力极强。不仅敢骂位居高位的阁臣,皇上做偶感风寒不上朝也会被骂,竟连武将的事情也要管。
明末好几个有本事武将就被弹劾得辞官回家。
即使是史书上公认的爱国将领孙承宗,当时是天启皇帝最信任的老师,且坐在督师蓟辽这样重要的位置上,也被弹劾的辞职回家。
当时阉党和东林党正斗得激烈,身为东林党人的孙承宗丢下修到一半的宁锦防线交给袁崇焕,自己被弹劾得退休回家。由此可见,明末在党争方面的互相攻诘之风了。
在朱徽娓心里,武将中若还能挑出几个好的能臣的话,那崇祯年间的文臣皆个个不可留。
崇祯十七年,三十四岁的崇祯于煤山自尽,死前大呼:“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这也是他和王朝的悲哀吧,如果他能早几年当上皇帝,而不是从他哥那个万事不管的木匠皇帝手里,接手被魏忠贤祸害得千疮百孔的大明的话,或许他手中的文臣不会只剩下这些。
可惜天启朝大部分有理想有抱负的臣子,都已经在天启那短短的七年间,跟魏忠贤碰得头破血流了。
忠义之臣不是被阉党弄得死在狱中,就是被排挤得辞职回乡。能留在崇祯朝中的不是已经投靠阉党的两面派,就是头脑和手段都很圆滑的弄臣。
那些牺牲在阉党手里的忠义之士如果还在的话,崇祯或许就不会那么讨厌朝中大臣,十七年中挑挑捡捡的找不到满意的人才,直到死前还在大喊着诸臣误朕。
如果崇祯接手的大明没有连续十几年的天灾,或者吏治清明的话。
那赈灾粮食就有可能可以交到灾民手中,之后也就不会有来势汹汹的农民起义了。
可惜这一切都没有如果,种种偶然或者不偶然的因素叠加起来,就算明朝最后出了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宵衣旰食,每天工作十几小时。
他体谅百姓的辛苦,勤俭节约,穿带着补丁的衣服,但只靠皇帝一人也救不了岌岌可危的大明。
连年天灾,农民起义,金兵对南下虎视眈眈,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的结局。
崇祯只当了短短十七年皇帝就灭国,而身为他的大女儿,在崇祯元年前出生的坤仪公主朱徽娓,满打满算好日子也就只有十七年了。
要让知道明末历史发展的朱徽娓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享乐十七年后安然赴死,那是不可能的。
她好不容易才当上了公主,还想活久一点好好享受呢,死的时候都还未成年可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