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赵云逃学 ...
-
东汉末年,常山真定。
阳光斜斜地照在石板路上,路旁的院落里传来琅琅书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赵家学堂内,规规矩矩坐着坐着一群孩子,俱是十岁以下的垂髫童子,睁大眼睛看着教书先生。
先生捋了捋花白的山羊胡,倒背着手,说:“先贤的话说得多好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几百年前的话今天听来仍然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可见真正有道理的话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恩,”先生看了看众学生,“这句话什么意思,谁知道?给大家讲解一下。”
众人低头,都没声了。
“怎么都不说话了,没人回答我要点名了,夏侯兰。”
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孩站起来,说:“爷爷,我也不知道啊。”
先生笑笑:“呵呵,不知道也没关系,这是新内容,不知道是正常,知道了是你聪明。你坐下吧。”
夏侯兰说:“可是爷爷,我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说说看。”
“您点名的时候能不能不要老叫我啊,您昨天前天和大前天都一直叫我,您也应该给其他同学机会嘛。”
众人大笑。
“呵呵,我不是刚来这里教书没几天嘛,还没有记熟大家的名字,等记熟了一定多多提问大家。”
众人心说你不叫我们才好。
先生往下看看,从脑海中搜索为数不多的记的住的学生的名字:“我们继续上课。还是刚才的问题,谁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继续点名,恩——赵云。”
没人吱声。
先生提高了声音:“赵云。”
还是没人吱声。
“赵云!”
底下有人小声说:“赵云没来。”
“恩?为什么没来?生病了?”先生问。
“好象没病,其实他早上来过了。”
“什么时候?”
“上课之前。”
“上课之前来干什么?”
“来摆花盆。”那个学生往角落里指了指。
赵家学堂屋角荫凉处常年摆着几盆兰花,取个“芝兰之室”的意思。赵云的座位离花架很近,此时桌上的笔墨早已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一盆兰花,冷眼看去就好象那里本来就是用来放花的而不是坐人的,故此先生刚才并没有发现有人缺席。
先生气得“怒须冲天”,道:“这小子,居然想出这招来唬我,欺负我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吗?太不象话了,我要向他哥告状。”
夏侯兰说:“爷爷,你不能这样,这样小云一定会挨打的,你还吃过小云掏的鸟蛋呢。”
“闭嘴,我这是为他好!”
教书先生复姓夏侯,单名琛,一个月前携孙儿夏侯兰来真定投亲不遇,而盘缠又所剩无几,幸得赵霁、赵云两兄弟收留。赵家兄弟早年父母双亡,赵霁身有痼疾,而赵云还是个小孩子,夏侯琛不好意思一直麻烦兄弟俩,于是几天前让赵霁拜托赵家族长,在赵家自家开的私塾里谋了个教书先生的职位,专教十岁以下的蒙童。夏侯兰与赵云同岁,一并进入赵家学堂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