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上 ...
狐鬼(上)
郡南崔部郎旧宅,屡有戏人乱物之行,尝巫人鼓,曰狐精鬼魅故耳,因徙去。留苍头门之遭谑辱,数易皆辱,巫人技之而不达,遂废之。
崔氏旁族生逸民者,年廿六,喜豪饮,精剑舞,素日胆大,尤喜奇闻。生幼失怙,远投部郎,不识旧闻,请假废第,部郎以旧宅精怪故却之,生数次言圣人语⑴于部郎,且曰:“狐精鬼魅相安则有所不为也。”部郎故诺之。
生夜读搜神拾遗⑵,置书厅堂,返取他物,归之则书已亡。念部郎之语怪之,遂仰卧榻上,静伺其变。少顷,闻步履声杂,睨之,见二童自间壁出,所亡众卷送还案上,一为垂髫,一为束发,并皆清俊。双童归书而不离,见生静卧竹塌,相顾嬉笑,长者取袖中青叶做捻,细物以穿鼻,生奇痒,大嚏,张目不见双童,但闻暗处隐隐作笑声。生不语,假寐以俟之,二童复归,少者取案墨欲阴生面,长者做掩口葫芦状,生骤起,大叱:“妖魅敢尔!”二童大惊,骇奔而散,不多时复归。如是反复,皆作狎谑之戏,至鸡鸣方止,生白昼酣眠,终日无所睹闻。
薄暮日下,双童复出,百般游戏崔生,生遂夜读朗朗,直至达旦。一连多日,间壁出而戏生之童子日渐多矣,始龇总角,束发豆蔻⑶,皆有之,极幼黄口小儿甚或股拖一红黄毛物,以此轻批生颐颊侧耳为乐。虽无伤其性命,然生不胜其扰,摇头叹笑曰:“狐精妖魅幼时嬉戏玩乐,何故非阻吾求思之道也,数童玩劣,不若吾今日一并教诲了罢。”言罢取一细幼竹条,一一喝斥数童戏玩,令其习诵幼学琼林⑷,凡不服令者杖之。如是三五日,数童终不复玩闹,口呼“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语在旧宅中奔走,生亦以为之乐事。
一日夜半,生习教数童琼林文章令其自诵之,复见间壁立一男子,年可弱冠,风姿俊妍,遥揖笑曰:“胡某疏失管教,扰先生清静。”生遂知此胡生为数狐童之长,虽非族类,然见之心喜,亦大笑曰:“先生言重,吾自见先生心悦之,愿友之。”胡生亦笑曰:“先生不以胡某妖魅之身为异结交,胡敢不从。”二人相顾莞尔,击掌定交。
那胡生青响,虽年长而形幼,故伏低认崔生为兄,又令族下一众幼狐童皆晚间拜崔生为师,习人间文章,不得相扰生事。胡生常与崔生论道,间或二人对饮高歌舞剑,亦是美事。二人素日往来,常有食同鼎寝同床之行,胡生常携初时双童之长者为侍,日久,生知其乳名若临。崔生亦喜若临心思灵巧,性情温润略带机狡,又见若临常往来左右,戏言曰:“若临可记初时穿鼻青叶乎?”若临掩口而笑,答:“彼时胡知先生有竹杖童子之举哉?”生笑斥曰:“吾旧闻狐儿狡言诡辩,今日得见,方知山野村闻亦不欺吾也。”
生与众狐交往时久,见众狐童白日无出入,奇之,胡生笑而不答,令若临自间壁出,站于日光之下,生目见其头生双耳股露红尾,大惊,与胡生语:“这日光莫不相害于他?速回!”胡生大笑,召其入室,仍为束发之童子,双耳股尾不可视尔。生巡视数次,若临自是嬉笑不语,胡生方曰:“吾等山间兽类,收日月精华,幸而未尝有伤人掠魂之孽行,甲子方可修得开识,三百载方可脱去兽身,五百载方可炼得狐珠,千许数月方得窥天道。一众小儿不过两三百年,化形自不完全,不敢白日而出。法曰天道自然,吾放任小儿自寻修习之乐,加之吾常与众友往来,不曾严加管束,方才引得小儿们扰兄之举。这日光仅可视小儿们原形,并无他礙。”生长吁,笑曰:“闻君之语,吾虽生为人身,荒废度日,尚不如众狐童勤奋自持,不禁羞愧。”胡生复笑:“兄长之语差矣,生为人身与吾等修得人身,不过殊途耳。兄长有修行之心,天道亦不远矣。”
此日之后,逢胡生白日与崔生往来,若临亦不避跟从,生亦喜白日戏若临之耳尾,久之,若临常昼化原形卧生怀与之玩乐,生细查之,若临原身之右耳红尾花斑数处,状如红梅,甚喜生呵其耳颈肚腹。胡生数见,自由他去,偶提及此事笑言若临行若崔生小宠也。
生偶读野闻杂记之“墨猴”⑸,对若临啧啧语:“这阳朔金毛猴儿,拳大而曲身栖与笔筒,竟可于砚旁捧墨而磨之,使之止,即止。奇事奇物也。”若临色变不喜:“侍墨润笔之小兽,何奇之有?吾亦能耳。”言罢竟不化人形,跳上书案,展纸以长尾平之,复蹲于砚旁,两前足捧墨而摸之,又口衔狼毫以墨润佳,置于架上。生见之失笑,手抚狐额,曰:“不过奇兽异之,吾随口一语,怎与若临小童机巧比肩?自失身份矣!”若临闻之,方颜霁。胡生恰至,见之笑骂曰:“兀那小狐,何故气怒?”生相迎哈哈一笑,若临自归间壁。胡生自语崔生:“明日吾友拜访,欲引见兄长,可乎?”生喜而诺之。
次日定昏,胡生自间壁引一儒冠少年,行容秀美,言鬼友谢生。谢生自云名琋,不多时取一玉瓐⑹相赠。此瓐近崔生色碧,近胡生色璊,近谢生色珄⑺,言此瓐可鉴三界,崔生正色,曰:“重哉!”不欲取。复又言:“如不喜异族,何必兄弟相视?如乐相与之,何必见诸俗物?”胡生笑曰:“兄长不知,吾等众狐皆是活物,久近而无伤。谢兄已渡忘川,身有阴气,恐日久伤身,故而相赠此瓐以护。”生闻之,面有惭色,语谢生曰:“吾自妄语乎?”谢生相视而笑,口称无妨。三人亦结拜,以形容记,崔生行大,胡生二,谢生幼者,博古论今,互语言笑,崔生爽利,胡生机变,谢生侃侃。言至兴处,生大呼若临之名,令其取美酒若干,自持三尺青峰,月下弹剑而舞,虎虎有声。谢生叹曰:“长兄真乃当世之风流人物也!”遂常居此宅。
崔氏旧宅夜传众狐童琅琅书声,虽废日久,亦传得乡野皆知,因旧时巫人言狐鬼之语,无知村妇口传,此旧宅狐鬼作祟,谋害幼童性命,一时人皆惧之。生偶出旧宅置办物什,众人避之,不欲相贾,非返远集不得也。胡生劝曰:“村言无伤矣。”生怒,求易部郎旧宅,逢部郎迁京,忖数日,许之。
生自垦宅后荒田,若临伴之,胡谢二生谈笑,自其乐也。唯不足无酒,生常抚空樽叹曰:“癖于曲蘖,制于人哉!” 初时胡生往贾,村人尚易,时久村人知胡生所来,亦不赁之,三生无奈。后众狐童取野果效猴儿酒,涩而难咽,弃之;生取糙米自酿,苦而无味,弃之;谢生取阴浆草试,凛而味寒,弃之;若临曲诸柘汁所得,浊而寡淡⑻,胡生术以醇,味甘而香浓,生本喜烈酒,及乌若临,盛赞其美。是夜三生畅饮,生醉而不觉,夜醒转侧,忽觉似有人共卧,摸之茸茸,烛之,若临也,酣醉而大卧,狐尾自出下裳。生不忍惊,覆衣加臂,与之共寝。破晓若临呵困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若临复投生怀,笑而不语。
年至瑞雪,谢生请辞返家,胡生携众狐童亦返山中,共约二月归,生独居旧宅,倍感清寂。廿三夜,生大醉,卧榻假寐,醉不知时,觉热物舐面不止,触之似猫而巨,惊起烛之,狐也。舌舐生唇口,啧啧有味,眯眼做窃笑状,细查,若临之狐身也。生心喜,抚之,伪叹曰:“小狐骇人,何故夜惊吾眠?”复又疑曰:“汝非从胡弟归乎?”若临自理毛发,斗瑟数次,方化人形,其容大异往时,耳尾外露,目红牙尖,身有奇香,闻之欲醉。生急若临,问之不答,左右顾视,似无恙也,然触之高热,绵软无力。生惊以为寒侵,覆被暖之,异香愈浓。若临自解小衣,颤颤言曰:“吾等众童皆涂山氏之苗裔⑼也,虽已化形,岁幼未得狐珠,年近情期⑽,兄恐吾等无心控之,乃召而归山。吾今自返,君当知吾意。”生叹笑,曰:“若临小儿,本当无知,何存此心乎?”若临羞且喜,又问曰:“君知吾狐身,自不怪焉?”生未答,将小狐儿把臂入怀,口唇相贴,粉舌互缠,津唾吐哺。若临齿尖,伤生唇舌数处,红丝满口,生狎谑曰:“今本汝之成礼,因何伤吾耶?”若临俊眼乜斜,一时竟做女儿态,生心内荡漾,不忍再逗弄,遂与之礼成合卺⑾。细细抚之,只觉肤白若脂,温腻柔滑,眉眼未描如画,蜂腰窄臀,纤细亦非弱质。生自狎戏爱怜,抚之至股尾,反复不止,若临战战不由自禁,喑喑不住呻吟,风流宛转,嘤嘤细细,虽哀哀痛楚,然紧缚生肩颈,痴缠不愿稍离。恰恰耳畔,脉脉春浓,涓涓露漾,旖旎妖娆,红浪香宵。晨起生温水浴之,呵宠与旧时无二,如是四五日,若临之目齿方自如常。
岁首黄昏,谢生至礼,见若临,呵笑曰:“狐儿果返,汝兄所料不差也。”生笑曰:“弟即归乎?”谢生否,言拜候仪礼,复为胡生传书耳。崔生观之,胡生书云一方,内有蟠龙草、不老药、寸芸、枸杞、杜仲、五味子、山烟、银杏、山苋菜、胡麻诸药十数味,谢生亦赠九幽阴华、地精酪泉若干,言若临年幼,狐珠未成,恐伤生体。若临羞,化狐入生怀,生自抚狐额,谐笑曰:“至夜绵绵,今羞迟矣。”少顷谢生起辞,对生隐言,正月诸神巡天,人间妖鬼相避,若临于此,万望照拂,勿离身侧。生正色,答曰:“若临于吾,非狎娈妾童耳,实吾之潘章幼文⑿也。夭夭桃李,灼灼辉光⒀,族异而情真,至死可矣。”谢生感而泪流,怀取一瓶,语中有一红丸,可解阴劫,生长拜谢不止。
PS:想看小白喜剧的,可以到此为止了,大家可以认为本故事结局是小狐狸投怀送抱,白天磨墨晚上暖床,崔书生爱愈性命如珠如宝,总之快快乐乐HE就好。
下面开始进入俗套内容部分,反派即将出场,鬼怪开始乱斗,R U Ready~~
以下注释若干,权且当我在掉书袋好了~
⑴“圣人语”:
见于《论语•述而》一章,“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多断句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解释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之意,近年来也有学者考证应断句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译为“孔子不说话了,惟恐用力分散影响集中精神”。此处取前者。
⑵“搜神拾遗”:
“搜神”即东晋干宝编撰的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原本已散失。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拾遗”即东晋王嘉编缉的志怪小说集《拾遗记》,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共10卷,前9卷记自上古至东晋神话异闻,及少数汉魏后正史不载的传闻,最后1卷记载昆仑等8个仙山。
⑶“垂髫,束发,始龇,总角,豆蔻,黄口”:
按照年龄从小到大:“黄口”是二三岁的幼儿,“始龇”大约是幼年的孩子,“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指十五岁以上的少年。“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女。
⑷“幼学琼林”与“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幼学琼林”是指明末程登吉(一说是明景泰年间的邱睿)编著的一本儿童启蒙读物,清嘉靖时邹圣脉做增补,又名《幼学须知》、《成语考》、《故事寻源》。全书共分四卷,全部用骈体文、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为《幼学琼林》卷一“天文”部分的开头语。
⑸野闻杂记之“墨猴”
“墨猴”记载见于清代《武夷山志》及部分碑文所记,又名“珍猴”(“笔猴”),体重约200克,古代文人曾养墨猴为雅趣,据传今在武夷山区仍有存在。
⑹“玉瓐”:
“瓐”本意为碧玉,指深绿色的玉石,多数闪黄、闪灰或带有小黑点。后人有时也解释为美玉。
⑺“此瓐近崔生色碧,近胡生色璊,近谢生色珄”:
“璊”是赤红色的玉石,“珄”指金色。
硬玉中含有透辉石(主要成分为铝化物),透辉石的颜色从无色、黄、橙、绿、墨绿色皆有。有研究指透辉石的晶体结构不够稳定,一定条件下不同温度时会少量改变颜色。
文中崔生是人,体温约36~37度;胡生为狐狸,体温约38~38.5度;谢生为鬼,体温阴凉。结合上面所说的碧玉和透辉石——嘿嘿,这里算是我玩的一个带有幻想色彩的科学小把戏吧~~
⑻“众狐童取野果效猴儿酒,涩而难咽,弃之;生取糙米自酿,苦而无味,弃之;谢生取阴浆草试,凛而味寒,弃之;若临曲诸柘汁所得,浊而寡淡”:
小狐狸们、崔生和若临所用的三种酿酒方法,其实是我国古代酿酒的演变——最早原始社会时期,已有将果实有意识留存发酵得到酒类饮品的记载(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新石器晚期的大汶口文化,曾出土完整成套的酿酒工具,此时已经出现了使用粮食发酵酿酒,并且培养酒曲的工艺流程可能已经开始使用。
“诸柘”即甘蔗,甘蔗汁除了制糖、制醋,也可酿酒,见于《隋书•南蛮传》。蔗汁酿酒传到今日,就是著名的朗姆酒。
⑼“涂山氏之苗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尚书•皋陶谟》与《华阳国志•巴志》等文中均有记载,“大禹妻涂山氏之女”,根据近些年的考古研究和民俗研究,涂山氏是一个以九尾狐为图腾物的部族,此外,纯狐氏和有苏氏亦是以狐为图腾的部族,有苏氏便是献妲己给纣王的部族(见《史记•殷本纪》与《晋语》所记)。
汉代以前,并没有狐妖的传说,但是晋代开始的各种传说志怪中开始出现狐妖的记载,晋代葛洪《抱朴子》中记载狐狸满三百岁可以化为人形,此时的狐狸还没有那么明显的好坏之分^_^之后的狐妖志怪中,文人往往赋予她们雅邪之分,前者多作“涂山氏”,后者多为“有苏氏”。
⑽“情期”:
呃,这个纯属我一时恶搞……“情期”是发情期,狐狸是季节性一次发情动物,中国地域的几种狐狸的发情期一般都是在阳历1月~3月,少数种类在3月~4月。
⑾“礼成合卺”:
“合卺”是周代流传至今的婚礼仪式,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交杯合欢酒,后来以“合卺”借指成婚(见《礼记•昏义》所记)。“卺”是把匏(葫芦)剖开,新人各拿一个饮酒,匏有苦味,盛得的酒是苦酒,象征着夫妻合二为一,同结永好,同甘共苦的深意。
⑿“潘章”与“幼文”:
均见于明代冯梦龙所著《情史》,又名《情史类略》或《情天宝鉴》,是一部选录历代笔记小说和其它著作中的有关男女之情的故事编纂成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二十四类,计故事八百七十余篇。其中《情外类》选录了历代的同□□情故事。
潘章篇:潘章少有美容仪,时人竞慕之。楚国王仲先闻其名,来求其友,因愿同学。一见相爱,情若夫妇,便同衾枕,交好无已。后同死而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罗浮山。冢上忽生一树,柯条枝叶,无不相抱。时人异之,号为共枕树
张幼文篇(部分):张幼文与张千仞,俱世家子。幼文美如好女,弱不胜衣,而尤善修饰,经坐出,如荀令之留香也。千仞与之交甚密,出入比目。及院试发案,二人连名,人咸异之。既娶,欢好无倦。而妇人之不端者,见幼文,无不狂惑失志,百计求合。幼文竟以是犯血症。千仞日侍汤药,衣不解带。疾革,目视千仞,不能言。千仞曰:“吾当终身无外交,以此报汝。如违誓,亦效汝死法。”幼文点头,含泪而逝,时年未二十也。千仞哀毁,过于伉俪。
⒀“夭夭桃李,灼灼辉光”:
见阮籍《咏怀》其十二: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夙昔同衾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我向来被人说写文章喜欢掉书袋,乱用典故,好吧,这次就掉到底好了……
至于内容提要,呃……不是我想的……不是我说的…………我只是顺手把w的话贴过来…………
PS:大家看了注释觉得哪条最好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上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