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道高一尺 ...

  •   司行风坐在听雨轩内,望着平静的池面,怔怔出神。
      “侯爷,该吃药了。”巧儿端着一碗汤药和一碗甜汤进来,“您的病才刚有些起色,大夫交待了不可吹风。”巧儿将药放下,便将对着池面的窗户关上。
      欣赏不成美景,司行风低低地叹了一丝气,“丫头,我没有你说得那么脆弱。不是已经全愈了么,怎么今日还要喝药?”
      “这是最后一剂,喝完了就不用喝了。”巧儿将药端至他手中。
      他眉头深蹙,屏住呼吸,将药一口仰尽,然后很自然地又接过甜汤喝完。放下汤碗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门处,门外青色布衣的裙摆落入眼帘。
      脑中浮现前几夜的情景,入夜醒来,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这熟悉的青衫布衣,她伏卧在自己床前。以他的脾气,他应该立即叫醒她,并将她赶出去,也许是他烧昏了脑袋,看着窗外清冷的月光,听着寒风呼呼吹过窗台,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便闭上双眸,由着她去。到了次日清晨,再次醒来,已换做巧儿守在他的床前。
      他疑惑,忍不住便问:“昨夜是你守在这儿的?”难不成是他半夜病得糊涂,看错了人?
      巧儿乖巧又会说话,但毕竟还是年纪小,以为他不高兴,便立即跪了下来,道:“侯爷,昨日巧儿太困了,所以品妤姐姐替巧儿留在这里守了一夜。请别怪品妤姐姐,她是一片好心……”
      “我怪你了么?起来吧。”原来不是他头昏眼花。
      后来又过了几日,他却未再见到她,想来她是胆怯,原来是一直守在门外。
      他闭起眼,揉了揉微痛的太阳穴,复睁开眼,便对巧儿道:“让她进来。”
      “啊?”巧儿微愣,突然明白侯爷说得是什么,便开心地转身出了听雨轩,对一直守在外面的品妤叫道,“品妤姐,侯爷叫你呢。”
      巧儿的声音大得足以让这屋内屋外的人都听见。
      司行风听着那声音,不由得轻挑了挑眉,这丫头总是改不了毛毛燥燥的性子。

      品妤听闻微怔,那夜独自一人守着他,到了次日便见巧儿愁眉苦脸,说是他发觉是李代桃疆,不是巧儿守夜。侯爷是个阴晴不定的人,脾气说来就来,为了不给巧儿添麻烦,当日她便没再出现在南苑。
      除了煎药熬甜汤,所有事情绝不插手。方才只不过是将最后一剂药端来,谁知还是被他发现了。眼下,不知唤她何事,每次面对他,她总是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她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腰板,进了轩内。见司行风正端坐在棠木雕花椅内,便深深一欠身,道:“奴婢见过侯爷。”

      司行风抬眸,从上到下,将她仔仔细细地打量一番,依旧还是那件略嫌宽大的青衫,似乎从她来到府中,就没见穿过其他颜色的衣服。
      “你是太喜欢你这一身衣服,还是我平远侯府连件像样的衣服都吝啬于人?”
      品妤怔然,他唤她进来只是为了这一身衣服么?
      她双手紧捏着裙摆,不是她喜欢这身衣裙,而是原本出宫时装有衣物的包袱丢了,就连身上穿的那身衣裙,也早在百花堂里被他撕坏了,之后随车回府,也只是勉强遮体罢了。赵大娘见她衣衫破烂不堪,便将自己的衣服给她先穿着。赵大娘的衣服以青衫居多,换来换去,就这么两三件,都是这青衫布衣。
      她瞄了一眼巧儿,巧儿身上是一件鹅黄色衣裙,稚嫩的颜色衬托出她娇小的体态而更具灵气。似乎巧儿除了这一套衣裙外,还有几件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衣裙。这么长时间来,她觉得有衣服穿便可,其次添衣之事也不知该问谁,加之府中女眷甚少,她未曾想过是否要穿得体面一些,不至丢了平远侯府的面子。
      她只好说:“奴婢长时间待在膳房,适合穿这一身衣服。”
      司行风冷笑一声,算准了她会这样回答。
      这时,耿忠从门外进来,道:“爷,崔相来了,现下人在正厅,见是不见?”
      司行风下意识地挑眉,前几日因受风寒,他便告假数日在府中静养,每日都会有人前来探访,他索性以病重为由,一律不见。就连王上派人过来,他也一律拒之门外,只让御医进了府内看诊。只隔了一日,相府也派人来过,同样吃了个闭门羹,没想到这次崔相倒是亲自上门了。
      与崔征结怨,这要从三年前说起。自崔王后病世之后,王后之位空悬已久,崔氏一族自然盯得紧。当年崔王后病世不足三月,他们便迫不及待将崔氏家族年纪最小年仅八岁的女儿崔婧送进宫。三年之后,女孩不过十一岁,崔氏一族携朝中众臣提出选其为后。举朝上下,几乎全部赞同,唯独他司行风反对,一个十一岁少不经事的小女孩如何能担当起这母仪天下的重任。
      那时正逢他平乱未久,西陵川对他的区别对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又恰逢一些人懂得见风使舵,顺水推舟,便提出选太子之母花贵妃为后,当然此提议遭崔相一派严辞弹劾。为纳后一事争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他的反对,刚好给了王上借口,一切等日后再定夺。因而与崔相结下了这梁子,此后也因为许多事闹得不愉快,再比如开荒之事。
      虽然这几日未上朝,但他也知道这几日朝中发生了什么事,除了要进贡飞云剑之外,似乎崔相一派借此机会将旧事重提了。
      嘴角掠过一丝不明意味的笑容,他对耿忠道:“见,其他人可以不见,这崔相定是要见的。走!”说着便起身,走了不到两步,经过品妤的面前,又淡淡地看她了一眼,又道:“给你三日,若是三日后你还穿着这身衣服,你以后都勿须穿衣见人。”
      品妤先是一惊,然后脸颊微微一热,连忙应声:“是。”
      他勾了勾唇角,今日心情大好,大步走出听雨轩。

      就快要到正厅,司行风一改之前神清气爽的模样,以手握拳,捂着嘴连咳嗽几声,这才迈入正厅。
      崔征正喝着茶,听着咳嗽声,抬首便见司行风一副病蔫蔫的样子走入正厅。他仔细地打量着司行风,精神不济,脸色嘴唇苍白,眼窝深陷,尽显疲乏之容,于是笑道:“侯爷果然如传闻说得一样,这次风寒伤得颇重啊。看来老夫此次前来,带的一只千年人参有用处了。”
      随从立即将礼盒奉上,打开礼盒,里面摆放着一只粗壮的千年人参。
      司行风勾了勾唇角,看来这老匹夫为了来探探他的病是真是假,当真是下了血本了。
      他双手抱拳作揖,淡淡笑应:“多谢相爷在百忙之时还能得空来看望行风,行风感激不尽。这病来如山倒,都是难以预料的事。咳咳咳……”
      崔征嘴角一挑,皮笑肉不笑,“这年轻气盛,总是会自恃甚高,以为有许多事情都在自己掌握之中,其实不然。像我们这些老骨头,有自知之明,知道年纪大了,要多保重身体,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否则真的亏了身体,别说是千年人参,就算是太上老君的神丹妙药现世,也未必灵。侯爷现下可别自恃年轻,还是要得保重好身体才对。咱们做臣子的,一切以王上和黎民百姓为重,倘若久病不愈,未能替王上排忧解难,那便是罪臣了。”
      这老匹夫若是开口不夹枪带棒,便不叫崔征。
      司行风佯装又咳了几声,道:“咳咳咳,相爷说的是。相爷老当益壮,行风自叹不如。听闻前阵子相爷新纳了两房小妾,司某若是到了相爷这年岁,还能像相爷这般健步如步,气势如洪,便知足矣。”言语乍听称赞,实则更讽刺。
      整个京城,这是人都知道崔征妻妾成群,只可惜每房夫人生得都是女儿,老来无子孙继承家业,是崔征的一个心病。因此,既便是到了年过半百的岁数,依然不忘这香火之事。前阵子一口气娶了两房年轻貎美的小妾过门,成为整个京城街头巷尾百姓们茶余饭后最热衷的话题。如今两房小妾大腹便便,大伙儿都好奇这次是否能一举得男。
      司行风犀利的言语无疑是踩了崔征的痛处,当场一张老脸便挂了下来,尔后不久,却又冷笑一声:“想老当益壮并不难,难于年轻以色示人,身体亏空,老来悲哀。”
      举朝上下,王上偏爱平远侯爷已众所周知,就连每逢初五之夜司行风会在玉华殿内过夜,传闻的更是神乎其神。
      崔征暗指他以色示人,司行风并未动怒,只是笑应:“恭祝相爷早日喜得贵子。”
      “天色不早,老夫也不宜久留。侯爷多多保重身体,万事有命方能享受。哼!”崔征有些恼羞地拂袖离去。
      司行风看着他的身影,唇角轻抬。
      万事有命方能享受?这是在暗示他数月前的一场大雪中,他在城中街上遭人暗算的事么?人仰马翻,还真是差点小命不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道高一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