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


  •   自己的爹爹竟然拿着唐朝的古琴换宋朝的一把不太之名的古琴,简直是暴殄天物啊,这个和林如海不是很精明的?难怪书里面林如海一个大松心的把林妹妹扔在贾家自己撒手人寰,连点后手都没准备真是坑死人了。黛玉对着子瑜说:“谁?一定是个奸商无疑了,白白的得利便宜还卖乖!爹爹把唐朝的九天风雷换出去了?”那个才是绝世好琴,黛玉现在身量没有长足,两只胳膊够不着。林如海倒是真的爱女心切,直接换了一把短些的。银子啊,黛玉心里嘲讽的想着,自己还是没有真正的林妹妹那样洒脱啊。

      伸手在琴弦上拂过,水声泠泠,不愧是叫绿漪,也是一把好琴了。看着妹妹的样子子瑜笑起来“还是爹爹看的清楚,刚才爹爹叫我吧这个送来的时候讲了,你妹妹一定是嫌弃咱们把九天风雷换掉了。其实你一个女孩子还是这个琴合适你。换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张相公子,他来江南是跟着江南名家念书的。后年的时候也要进就那个成考试的。人家可是个正经读书人,别看这自己父亲是当朝的宰相,可是为人谦逊刚才见了一面没有深谈,单单看言谈举止就是超凡脱俗的。等着那天叫你见识一下。他的琴艺浭水了得。”黛玉听着这话瞪着眼睛说:“哎 ,这就是大哥讲出来的话。什么人我都见?这成了什么了?”

      子瑜忽然发现自己讲错了话,赶紧一笑上前赔不是:“只想着学问上的事情了,我和衡臣还是同年得的举人,也算是同年了。忘了这些事情还请妹妹宽恕,衡臣看你比编写出来的东西赞不绝口的。我哪里敢说是妹妹的手笔,只是敷衍过去了。”子瑜想着衡臣看着自己超级教材的时候那个羡慕吃惊的样子心里一阵痛快。虽然早熟可是孩子心性还是有的。林如海事前和子瑜反讲那个张廷玉是多认真,多厉害的,子瑜心里存着不服气的念头,谁知见了面一下子就服了张廷玉的认真和老城。两个人详谈甚欢,张廷玉被林如海和子瑜邀请住在家里一起研究学问好明年一起进京城去赶考。

      听着子瑜的话,黛玉沉默一下,从明朝开始,朝廷的科举考试,比较发达的南方考上的人都是很多的,以至于挤占了别的省份的名额,甚至要闹出全国性的事件出来。张英是安徽人,张廷玉也算是京城的高干子弟了,高考前的复习冲刺阶段还要来江南,可见是这里的教学水平是相当高的。那个张廷玉可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红人,自己的爹爹真是有眼力啊。

      黛玉看着这张琴对着子瑜说:“人家来咱们家里当客人,你上来就是要跟人换东西这不是明摆着趁人之危?还是换回去算了。我刚刚学琴随便找一张新的也好那里要夺人所爱!”说着黛玉叫秋雁把这张琴包起来交给子瑜。“君子不得夺人所爱,哥哥讲的那个人能够从京城把它带在身边,可见是心爱的东西,咱们这样子岂不成了土匪了?哥哥还是还回去!”唐朝的一定比宋朝的值钱,黛玉跟着贾敏这些天总是有点经济头脑了。爹爹的算计错了,就算是拍马屁也不能这个样子。

      看着子瑜闷闷不乐的样子,黛玉接着说:“哥哥和爹爹的心意我领了,刚才厨房做上来的小点心不错哥哥带回去尝尝。人家既然是来咱们家做客的,住的地方可安排了?母亲怎么说?”张英的儿子住在林如海的家里,宰相的儿子算不算一个特派专员检查林如海的工作?黛玉拿不准主意,看着子瑜说:“衡臣有自己的地方,那里真的住在咱们家里?人家可是谨慎的很。既然是这样,我回去和爹爹商量一下,看看爹爹的意思。”子瑜觉得今天的事情自己也是有点冲动了,三个人聊天讲学问,谁知一转就聊到古琴上了。看着张廷玉很喜欢那把九天风雷的样子,又想着黛玉用这一张有点大了。随口冒出来交换意思。爹爹也在一边同意了。难不成自己老爹是要求张家的事情?

      带着那张琴,子瑜满腹心事的出去了。黛玉被子瑜这一闹,也没心思练习针黹,但是教养嬷嬷们才是不管这些,接着穿着花盆底练习走路请安!

      几天之后贾敏带着黛玉和子瑜吃饭,林如海忽然进来了。往常林如海上班的话,对然都在盐政的衙门里面,也是不赖后院和家里人吃午饭的。今天怎么忽然进来了?贾敏和黛玉子瑜全站起来看着林如海有点惊疑不定。但是林如海神情自若还带着高兴的样子,贾敏放下心。亲自的捧杯:“老爷几天可是得闲了,进来吃饭。也不知道老爷进来什么都没准备,你们赶紧从新摆上来!”那些伺候吃饭的下人赶紧传饭菜不提。林如海很轻松的坐下,拉着贾敏在自己身边坐下说:“没什么要紧的事情进来看看你们。你们就吃得这样简单?难道咱们家就到了这个境况了?”看着桌子上的全是些新鲜的蔬菜,只有一个鱼,一个酱肉的拼盘。林如海看着贾敏有点不满意了。

      “这都是玉儿闹的法子,说现在天气越发的热了了,老是油腻腻的不舒服。叫厨房不要拿着荤油做菜,这些都是庄子上新鲜的东西,清清淡淡的做出来我尝了味道也好。天气委实热些,老爷也要注意身子才是这些清淡的东西正合适现在先吃。”贾敏觉得自己的女儿很有美食家的天赋,每天恨不得转圈子的弄出来美食。反正自己这样的人家不就是讲究这些的?将来玉儿出门子多陪送些庄子和果园湖面的不就成了?谁家姑娘出门子连厨子也不带着?

      黛玉指着一碟子龙须菜说:“这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父亲尝尝。那些淮扬菜看着精致,可是天天吃未免油腻些。爹爹现在天气热了尝尝这些。”说着待遇亲自端来一个苦瓜核桃仁,看着青翠碧绿的苦瓜和雪白的新鲜核桃仁,林如海尝尝满意的点点头。一边的子瑜捧上一道羹,“这是松仁玉米羹,听着妹妹讲是补脑子的东西。”林如海满意的吃了一顿饭,一家人在一起气氛融洽。

      等着吃了饭,拿着白菊水漱口之后,稍停片刻端上查来。林如海漫不经心的对着子瑜说:“琴的事情,你先头过于孟浪的,后来听着是你妹妹说了你才醒悟过来。我看着你是书本读的太多了,说话做事之前要仔细想想,你看看人家张相的公子,比你就是大几岁,可是看着老成不少。那个琴的事情也就是算了,没得来来去去的叫人以为你轻浮!”

      林如海一发话黛玉和子瑜前站起来听教训,贾敏知道这个事情,赶紧出来护着孩子,“子瑜年纪小,也是以前就是念书,这些事情要慢慢的讲了。老爷讲的很是,玉儿以前何尝不是更骄纵一些。现在跟着我还好些,只是担心孩子被教坏了。以后子瑜不要没事只念书,跟着你父亲学习一二还是要的。”顿一下看着林如海摆摆手,“罢了你们坐下吧。天气热了,咱们家里的荷花开得不错,你请了人家来赏花吧。”

      屁股刚坐在椅子上的子瑜赶紧站起来答应下来。贾敏说:“定下来日子我好好地安排一下。”林如海点点头看着妻子和儿子如临大敌的样子,说:“那里这样严重,我只是教导子瑜为人处世之道 ,你念书倒是认真就是时务上差些,以后跟着我出去走走,省的娇生惯养的一身纨绔气息。”黛玉和子瑜都点头应是。

      也不知道子瑜和张廷玉怎么讲的,反正是定好了六月二十这天荷花生日在了林如海的盐政衙门里面举办赏花会,林如海约来一帮的江南名士一起赏花讨论学问。请的人多,贾敏自然是忙上加忙,贾敏见黛玉现在跟着自己学习管家,也要经历一些。便把那排筵席的事情交给黛玉了。黛玉明白这些人都是江南名士,一个个不管家资几何都是有些些名士脾气的。筵席肯定是不能和盐商们的商务宴请那样,天上飞的,地下跑的,专门捡了最贵的最难得的端上来。扬州这个地方本来就讲究吃食,太招摇富贵了,毕竟还是国家公务员,要注意影响啊。

      好在贾敏给黛玉几天时间,不用跟着嬷嬷学习了,好腾出时间来安排筵席的事情。黛玉倒是不急着叫厨房的拟菜单子,只是问清楚了能够用的材料就忙着翻书本子去了。身边伺候的丫头们都是觉得奇怪,姑娘真是看书看的迷住了,筵席不找来厨房当差的人问清楚,自己翻书干什么?

      但是等着黛玉把菜单子拟出来的时候,那些厨娘什么的都是大为叹服,黛玉这些东西原材料都有限,既不是很名贵也不是很难的,都是一些当时的新鲜东西。可是难在每一道菜都是有来历的,当然这些厨娘们有的是知道的,有些就不知道了。可是黛玉身边的丫头一样样的说了一遍这些人全记住了。原来每天做的菜里面还有不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或是风雅的传说。

      黛荷花池边上按着黛玉的意思修改的曲水流觞也赶在六月二十钱弄好了。在请客的前一天一晚上的大雨之后第二天早上碧空如洗,水面上的荷花更加精神,天气里面的燥热也不见了。林如海带着子瑜应酬客人在临水的花厅里面吟诗赋词也是风雅一时。

      子瑜在众人面前一番古琴论述叫人刮目相看。等着大家全认真的看着以为名士新编的戏文的时候,子瑜和张廷玉两个站在曲水流觞的边上讲话。张廷玉不肯收回那张绿漪,就连原来的九天风雷都完璧归赵了。子瑜赶紧谦让只是说自己以前太鲁莽了。“上次的事情,我是惦记着家里的妹妹,妹妹现在年纪小学琴不方便。叫年兄误会了。琴者心也,年兄品格高洁这样的东西放在小弟这里也是糟践了。我那些的外话都是跟着妹妹听来的,年兄不要当真!”子瑜赶紧表示自己没有任何的风雅细胞,叫自己看看热闹西还行,弹琴好像不是自己长项。

      “这张琴也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只是路上在偶然得到的。子瑜何必这样过谦,能够讲出来刚才一番话的,一定不会错待了这张琴。”张廷玉觉得林子雨年纪小但是心思纯正,比起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是指挥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好的多了。两个人慢慢的成了好朋友推心置腹起来。

      那张绿漪还是放在黛玉的琴几上,连带着基本难得的琴谱和理论书籍,这些都是张廷玉的=送给子瑜的,又被子瑜送给自己妹妹。

      时间过得很快,三十八年的春节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这一年江南的春节还是和往年一样热闹,这几年,风调雨顺,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到处都是一片太平景象。但是今年的春节更带着隐隐约约的不安和兴奋,皇帝要南巡了。林如海和江南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新年都是在惶惶不安和紧迫的准备迎驾的事情里面度过的。

      那个张廷玉和林子瑜的关系越发的好起来,终于是搬到了林家的外书房和林子瑜整天在一起切磋学问,倒是叫林子瑜功课长进不少。林如海现在那里有时间管家里的事情,一门心思的找盐商谈话,安排接驾的事情。有些盐商财大气粗一副暴发户的样子,林如海为了避免到时候谁一不小心给康熙留下为富不仁的坏印象和盐商们商量着开仓放粮的事情给那些实在没钱过冬天的人饭粮食和钱财。忙着帮着各处的义学修建房屋,修桥补路等等事情,家里的事情全在家门和黛玉这里管着。

      黛玉对着这些事情很感兴趣,一门心思的跟着贾敏身边看着难得意见的康熙南巡是个什么样子。贾敏的娘家贾家以前就接驾四次,对这些事情倒是见怪不怪的,每天除了管理家里的事情,就是教导黛玉,并关心自己儿子和张廷玉的生活。

      春节的时候张廷玉竟然没回家,自己跑到了寺庙里面念书去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林子瑜在家里只是过了初一也跟着上山到寺庙里念书的。谁知第二天,两个人就被寺庙里面烧香的香客闹的不胜其扰回来了。

      这天林子瑜被黛玉派遣着出去买东西,张廷玉一个人坐在书房看书,看到无趣的时候,看着外面已经是有燕子飞来了,忍不住想起这个时候京城恐怕还是寒冬天气。信步走到外面看看泛起浅浅绿色的柳条,一个小厮进来对着张廷玉说:“给张大爷请安,好像府上的信差来了。”张廷玉一听立刻是问那个小厮现在信差在哪里。那个小厮向来是跟着子瑜的,对着郑廷玉笑着说:“大爷别急,那个信差见我家夫人去了这一会就来了。”张廷玉点点头,向着书房花园走去。

      外书房的花园连着里面的内院,被一道高高的花墙隔着上面隔着一个小小的垂花门。张廷玉早就听说林家还有个女孩子,为了避嫌自己很少去后面的花园的。这次惦记着家里的信件,想着自己也就在花园站站,林家的家规严谨,哪里能叫小姐没事到前院站着来?

      刚转过一个太湖石,耳边忽然传来几个女孩子的生气,张廷玉立刻站住闪在假山石后面,天气还是阴晴不定,树木花草多事枯萎,借着掩映的花草能看见一个穿着浅粉色的衣裳的女孩子身后跟着不少的丫头正站在门口看着园子里面。这个天气园子除了松柏剩下的花草都是枯黄或者是浅灰色的干枯枝干,那个浅粉色的衣裳好想是初春的桃花一样,叫人眼前一亮,断断续续的声音传过来,娇嫩好像是清澈的山泉。张廷玉脸上一阵发热赶紧离开了。

      黛玉站在园子门口,有点踌躇的说:“等一会叫人问问哥哥回来没有。咱们还是回去省的被嬷嬷念叨。”身边跟着的白芷年纪大些,听着黛玉的话舒一口气:“外院现在住着客人,姑娘咱们还是回去等一会叫人过来看看就是了。那个东西大爷不是讲一定能淘换到,姑娘有什么不放心的。”说着白芷和雪雁扶着黛玉回去了。黛玉眼睛尖看见远处的太湖石边上一个青色的衣角一闪而过,黛玉心里想着可恶的封建社会,自己失去了看看未来皇帝心腹的机会了。看着背影那个张廷玉倒是个翩翩书生。

      康熙皇帝终于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南巡了,黛玉自然是不能出去看看,林如海完全是低调行事,贾敏好像对着外面喧天的热闹完全免疫,只是一门心思的管家每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黛玉眼看着在眼皮底下的热闹自己看不见,林子瑜倒是能出去转转,从林子瑜对着皇帝出巡的描述里面,黛玉知道这次出风头的是皇帝上一年分封的皇子里面年纪最小的八阿哥。八阿哥的风采和学识完全叫江南的读书人倾倒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五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