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年表和考据 ...

  •   寒鸦劫的年代背景不是架空的,虽然除了“且听风吟”一节,故事本身与历史没什么关联,但为了自己叙述方便,还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年表。

      [年表]
      1192年(绍熙三年):风雪相遇。赵扶风出发寻找底野伽。江快雪思念成疾,葬于连氏墓地。赵扶风时年十九岁,江快雪时年十六岁。
      1195年(庆元元年):剑花堂规模初成。徐辉夜迎娶连秀人。
      1196年(庆元二年):连秀人产子,取名锦之。
      1201年(嘉泰元年):赵扶风至耶路撒冷,逢列奥。宋临安大火,焚五万三千余家,连氏旧宅也在其中。
      1204年(嘉泰四年):十字军攻破君士坦丁堡。赵扶风取得底野伽。
      1212年(嘉定五年):赵扶风归来。

      [劫]
      关于题目的劫,是梵语“劫波”(Kalpa)的略称,意思是“远大时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偶取这个意思,而不是通常所指的劫数、浩劫或厄运。

      [底野伽]
      关于底也迦,《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这样描述:667年(乾封二年)拂林国使臣向唐朝皇帝献“底也迦”,这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万能解毒药。据普林尼记载,这种丸药有多达六百种不同的成分。据汉文史料记载,底也迦“出西戎,彼人云用猪肝作之。状似久坏丸药,赤黑色。胡人时将至此,甚珍重之。”苏恭也说,底也迦主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至于这种万能药的制剂中是否会有诸如没药、鸦片以及大麻——中世纪□□的解毒药中通常就有这些药物——之类的成分,我们还不清楚。
      汉文“底也迦”是从“theriaca”翻译而来。这是《旧唐书》、《唐会要》以及《本草纲目》中都有明确记载的药物。学者们指出它是一种万能解毒药,对具体的成分和功效却语焉不详,那么它到底有多神,自然由得偶去乱写了,嘿嘿。

      [拂林——拜占廷]
      当时中国与拜占廷的来往并不频繁,但确有使节、医生、僧侣和商人在两国间穿梭,这在中国的正史和笔记中均有明证。
      ——《旧唐书》中有《拂林传》,讲到拂林国进贡底也迦之事。

      ——印度僧人跋陀,相传是少林寺的创始者。他先游历到拂林,而后从拂林经丝绸之路到达中国的平城,魏孝文帝对他给予了高度的礼遇。而拜占廷的宗教在唐太宗时由阿罗本传入中国,被称为景教,到德宗时还立了著名的景教碑。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提到产自拂林的奈柢,即水仙花。水仙是在中世纪传入中国的地中海植物,奈柢这个名字应由希腊名“narkissos”转来。提到了底称实(即无花果),不消说也是地中海特产。亦提到产自拂林和波斯的野悉蜜,就是茉莉油了,非常香滑,野悉蜜的波斯名字是“yasaman”,又译成耶塞漫,记得偶以前写一个长安市中的胡姬,便是把这个名字篡改成伊丝曼。(参见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该书直译是《撒马尔罕的金桃》)

      ——拂林犬(古典时代的叭儿狗,马尔他种,尖嘴丝毛犬系)是希腊妓女和罗马主妇珍爱的宠物,也为唐朝宫廷贵妇所豢养,这在唐朝的仕女画中可以瞧见。

      ——松赞干布时,一位拂林医生噶列俄赴西藏,被任命为太医或医师长。欧阳修《新唐书》亦指出,拂菻有“善医能开脑出虫以愈目眚”。能够开颅,医学是相当发达了。

      到宋明,拂林国仍有使节到达中国。所以,写一个宋人到拜占廷溜达溜达,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可行的。
      对了,关于是先有拂林国而后有珐琅器之称,还是先有珐琅器尔后有拂林国之称,简直像鸡和蛋的问题一样让偶迷糊。为了行文方便,偶假定后一种说法成立。拂林(珐琅),属翻译名称,其音应该源自希腊文吧?若有懂得希腊文的高人,诚恳请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年表和考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