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第一章胡里胡涂回故乡
一
我八岁那年的一天,我正在教室里上课。
突然,一辆大货车停在了校门口。
只见父亲从车上跳下来,急匆匆地跑到教室,看都不看正在讲课的老师一眼,就跑进教室里对着我咆哮道:“走!跟老子回老家!”我一下子惊呆了。
我胡里胡涂地收拾起书包,胡里胡涂地上了车,车上还有我母亲。
我问母亲:“么回事啊?为什么呀?”
母亲一把把我拉到怀里,低声说:“别做声,你伯正生气呢。”
大货车在高低不平的山间沙石公路上颠簸着。
我的童年是在大别山下一个叫中馆驿的镇子上度过的。
我的祖父9岁那年投奔亲戚到中馆驿,后来就有了麻城享誉大别山区的“永兴商号”。
祖父的商号主要从事丝线生意,也被当地人称做“古家线铺”。
大别山区的姑娘媳妇们喜欢穿绣花的衣服绣花的鞋,“古家线铺”的绣花线最受当地人喜欢,所以生意越做越大。
后来又做上了布皮生意,再后来又做上了百货生意。镇商会里八大交椅还有了我祖父的位置。
我父亲当然就是少老板了,经常跑大汉口进货,也是汉口“大市场”的常客。当年的这个“大市场”就是后来的“民众乐园”。
我父亲最爱看关啸彬的戏,是关啸彬的终生粉丝,我父亲学唱关啸彬的唱腔那真是惟妙惟肖。到我父亲92岁去世,我父亲收藏的楚剧碟片有一千多张。
怪不得父亲那么爱看楚剧,总是津津乐道当年在大汉口看楚剧的情境,那是他非常怀念当年少老板的生活啊!
解放后父亲在麻城也很辉煌啊!现在怎么突然要回老家呢?
后来妈妈总是说父亲是读老书读多了,中老书的毒太深了。这话还真有些道理。
要问我父亲当年为什么要回老家,说起原因来,人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原因根本就不是原因。
公私合营的时候,我父亲是积极分子,带头把永兴商号的全部资产都交了出去,作为公商业界的代表当选县第一届人大代表,入选大会主席团,被选为公商联主席和县长一起坐在主席台上。
说起这当选公商联主席,还有一段笑话。
父亲当选公商联主席后,对祖父说,我不能再穿长褂了,要穿中山装。因为直到这时,我祖父和父亲一直是穿长褂。
祖父一听大怒,拿着棍子追着父亲满街打,搞得街坊四邻笑话了很长时间。我祖父直到1968年去世,一直都是穿长衫,戴瓜皮帽,留着长长的胡须。
后来这公商联主席终竟没当成,因为我祖父不同意,祖父坚决不许我父亲当官。
我父亲费好大地劲才把这主席的位子让给了一个姓吴的同乡,而这个同乡竟正是我父亲坚决要回老家的原因之一。
我奶奶从小就告诉我,这个姓吴的是我们全家最大的仇人。
二十年后,我和弟弟在大学放暑假期间回中馆驿玩,姓吴的硬拉我们到他家吃饭,席间,他反反复复地解释当年我们家下放的事,希望我们不要恨他。
大货车在高低不平的山间沙石公路上颠簸着。
这个大货车不知运过什么东西,车箱里很脏。
我和母亲蜷缩在车箱前的一个角落里,母亲身边只有一旧皮箱,这也是我们带着的唯一一件行李。
父亲则手扶着货车墙板站在车箱的另一边。
我父亲是1930年冬天出生的,现在是1960年9月初,父亲还不满30岁,外表看起来很年轻 ,比实际年纪还要年轻很多,好像20岁都不到,像一个未毕业的大学生的模样。
几年后我上初中时,父亲到学校去看我,同学们还说:“你哥来看你了。”
父亲皮肤非常白嫩细腻,五官清秀,只看脸庞,就像个大姑娘。然而,父亲的长相和性格却反差极大。父亲性情火爆急躁,疾恶如仇,又如同孩子般的率真。
大概是站累了,还是气消了一点,父亲走到我们这边来,靠近母亲坐了下来。
母亲刚满28岁,眉目清秀,留着齐耳的短发,低头坐在行李箱上,见父亲过来了,说:“我们走了,伯、妈、还有小儿子怎么办?”
“他们都不愿意跟我们回老家,我有什么办法!”父亲把头歪倒一边说。
“妈可是说过,宁可讨饭也不回老家的,妈恨老家那个地方。”
“二宝之瑜才3岁,那么小,伯妈怎么带?”
“我不是要把全家都转回老家了吗?过几天我再去把他们接回老家来,”
“你能转回来吗?妈会听你的吗?你只会听妈的!”
父亲不做声了。母亲接着说:“你这回走,我估计你连单位都没打招呼,是不是?”
“坏了!今天说好了给学校送课本的,”父亲突然显得有些不安的样子,转头问我,“之华,你们这学期的课本发了没有?”
“语文课本发了,算术课本没有发。”我说。
父亲是镇新华书店的经理,他也是这个书店的创办人,他的书店还是整个黄冈地区的模范标杆书店,刚刚得到地区总店的表彰。
父亲有些急躁不安了。皱着眉,低着头,不做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