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Chapter 3 — Miro ...


  •   新赛季开始前,克洛泽接受了《图片报》的专访。

      与相对权威的《踢球者》比起来,《图片报》只能算是以体育——特别是足球——作为卖点的八卦小报。他一向不喜欢《图片报》为了销量不择手段的风格:耸动的标题,夸张的叙述甚至主观的臆测;然而很多事情不是不喜欢就可以拒绝的——接受访问是职业生涯必须经历的部分,这一点他早已明白。

      果然,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刚刚过去的欧洲杯。
      对拉脱维亚的比赛最后一分钟无人盯防下错失的那个近在咫尺的头球已经被谈论了整个夏天,而现在人们依旧没有丝毫要放过他这个“德国头号罪人”的打算。
      可是他还能说什么?说就凭那支队伍的实力和精神状态即使小组出线也注定走不远?说他被匆匆换上场时准备活动还没有做好?说没有人能够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说队中的主力前锋库兰伊连续三场比赛都形同梦游?说自己不过是排在35岁的博比奇和18岁的波多尔斯基之后的第三替补,凭什么要求他力挽狂澜拯救球队?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坐在替补席上的前锋都是比埃尔霍夫,奥利弗固然实力出众,但倘若少了最关键的那一点运气,他也不会是现在的“金球先生”。

      这些固然是事实,却绝不是可以对媒体说的话——更何况,他从来不是喜欢推卸责任的人。因为性格内敛的关系,他几乎从不为自己辩解,而更倾向于让球场上的表现说话。后悔吗?当然是后悔的,但事情早已过去,与其反复纠结那个“如果”,不如加倍努力向前看——只是媒体和球迷都不懂得这个道理,又或许他们懂得,却还是不愿意放过他。幸好,他现在不会像以前那样想得太多了。

      或许是看出了他的不耐,《图片报》的记者转而聊起了他的新东家不莱梅。只是提出的问题依旧犀利——克洛泽和埃尔顿的比较。
      瞧,即使他在热身赛中接连进球状态良好,人们还是不相信他能够填补埃尔顿离开后的空缺。
      于是他不得不继续重复那些早已重复过无数遍的答案——他不害怕埃尔顿的名声,也不担心两个人之间的比较;不莱梅有很多优秀的球员,适应新环境一点也没问题……

      然而事实上,他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看一看不莱梅这个北方小城。
      他是普法尔茨的孩子,克洛泽一直这样认为。尽管他出生在奥波莱,9岁时才与父母一起搬家来到德国;尽管他的母语是波兰语,尽管劳滕并不是他的第一支球队——然而如同他的偶像和忘年交弗里茨□□所说的那样,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那是他的贝岑山,他的凯泽斯劳滕,那里的球迷会永远无条件地站在他身后——03-04赛季,他状态低迷前途未卜的时候,球迷们高举“MIRO,BLEIB BEI UNS”的标语;而当他选择离开,没有谩骂没有指责,一句“Perhaps he would come back again, where his career began”便道尽了所有的理解、支持与不舍。
      他知道再也不会有一座城市,一支球队像劳滕一样;然而从他决定穿上绿白色球衣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一心前行。

      8月6日,德甲的揭幕战,同时也是他加盟后的首场联赛——云达不莱梅vs沙尔克04.

      这是一场吸引了所有球迷目光的比赛。
      其实不莱梅和沙尔克之间算不上死敌——所谓的“死敌”通常情况下都处在同一个地区,比如不莱梅与同属北方两强的汉堡,比如沙尔克与同在鲁尔区的多特蒙德,比如拜仁与同城的慕尼黑1860——虽然后者已经降到了乙级联赛。
      然而这场比赛却仍然火药味十足——两支球队在争冠途中早已积累了多年恩怨,更何况沙尔克04的当家前锋,正是上赛季带领不莱梅加冕双冠的巴西人埃尔顿。无论是 “埃尔顿面对旧主”还是“埃尔顿与克洛泽的直接对决”,都为这几天的足球杂志增添了不少销量。

      希腊人查理斯特亚斯在赛前的训练中受伤,虽然伤势不重,但主教练沙夫保险起见还是没有将他的名字加入大名单。于是首发前锋的选择再一次变得简单:11号克洛泽,17号克拉什尼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Chapter 3 — Miro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