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二十七 ...
-
显然我的答案没能让孟夫人满意,她思虑再三后到底还是选择了开门见山。
“我的意思是,定安侯她如今,可已有心意的对象?”
我对于她的问题感到有些不明所以,在我疑惑的视线下孟夫人的脸上慢慢泛起了红晕,那一年她就是这样含羞带怯地将那两只兔儿灯塞进来我的手里。
她并不像是会在长姐的亲事上动心思的人,可我却实在不明白她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于是我又再付搬出前几年用来搪塞旁人的话术,我语带歉意道:“我们不怎么过问长姐的私事,所以恕我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
孟夫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慌张,她连忙摆手强调自道己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她说她只是前几日出门时看见我长姐在长街上策马而过,一时有些好奇才会问我这个问题。
末了,孟夫人在话尾处接上了一句晃晃悠悠的叹息,她语带感慨道:“你长姐她和倒是与从前并没什么太大区别。”
她对我长姐的称呼一会儿是“定安侯”,一会儿又变成了“你长姐”。她为了逃避我落在她脸上的那道疑惑的眼神,只能顺手端起了面前的茶盏用以遮掩。我想起她曾经也是将天真烂漫写在脸上的姑娘,可如今取而代之的却是沉在她眼角那几道细纹里的化不开的疲惫。
这样的疲惫我在很多人的脸上见过,她们往往会在上面压上一层得体的端庄,在接人待物事后挑不出一点错处,可往往在转身的那一刹那,被盖在那一层倦意就会像是被风吹起的帷幔,透露出些许的端倪。
比如方才见到的微姐姐,又或是曾经那个活泼莽撞而现如今却变得沉静寡言的安王妃。
孟夫人放下了唇边的茶碗,像是鼓足了勇气般轻声道:“我其实还挺羡慕你长姐的,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她都过得肆意洒脱。不必去在乎别人的眼光,想要做什么便去做什么,也从来不会让自己受一点委屈。前两年你长姐回京时我还在想,若是当年嫁到孟家来的不是我而是你长姐的话,她是不是就会结婚生子,拥有更加幸福美满的人生。”
她将声音压得很低,从周遭的人声里透了出来带着难以忽视的惆怅。我有些诧异地望着她,关于孟家的事情我多少也听过几耳朵,她是清贵门第里备受宠爱的幼女,在随家人去护国寺上香的途中与曾经的孟公子如今的孟大人一见钟情。从古至今那些才子佳人们都必不可免的走向喜结连理的结局,尤其是当她与心上人之间还曾有过第三人的出现。
女子一旦陷入情爱便多少变得盲目,她们坚信有情饮水饱,所以在第一个妾室进门时,她们只能故作大方地坦然处之,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用“男人三妻四妾本就是寻常”来麻痹自己。
青儿也不例外。
用以佐证她贤惠美名的证据是孟公子府上妻妾和睦,他们说她大方,有容人的肚量,不仅善待庶出子女,还能将孟府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可如今我看到的她,没有了往日的鲜活,反倒像是一朵日渐衰败的花。
我问青儿:“你不快乐吗?”
她的表情明显愣了一瞬,出现了一块无法填补的空白。她的唇角习惯性地上扬,那样礼貌得体的弧度几乎刻进了她的骨髓。然而她的眉眼却没有一点舒展的迹象,倒像是坠了千斤重般沉甸甸的。
“很明显吗?”青儿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问道。
我点了点头。
旋即我看见她自嘲般地笑了笑,像是再回答我又像是在说服自己:“无妨,这过日子嘛,哪儿能总是顺心如意的呢?我若是能似定安侯那般活得自由肆意,想来也是会快乐许多吧。”
这是她第二次对长姐流露出艳羡之意,我听着她语带惆怅的叙述,记忆里的那场大雪便再次于我眼前纷飞:
“你看到的只是她在人前的潇洒,实际上她全靠着孤注一掷的勇气和小心翼翼的谋划才得以一步步走到今年。当年我阿爹死的时候,安王曾上门说要让我长姐去到安王府上做侍妾,我长姐不愿意。当时的她几乎可以说无路可走了,然而为了赵家的未来,她第二天便毅然决然地女扮男装去了北边。那年京城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在等着看赵家的笑话,他们说赵家这次是绝对爬不起来了,可是结果呢?谁也没想到我长姐连命都敢拿出来的赌,也没人会想到我们一大家子都把命出来陪着她赌。她之所以能成为定安侯,是因为她走的每一步都是关乎生死的博弈。”
“你可能会觉得她这样的人生太苦太累,仿佛处处都是险象环生。然而你以为的幸福美满,或许从来都不是她所追求的目标。”
青儿在我的话里沉默了良久,就在我端起面前的茶水准备润嗓之际,我听见她的声音在一次在我耳边响起:
“那你可知你长姐,当年是否曾对孟郎一往情深?”
我听了她的话,含在嘴里的那一口茶好艰难才忍住没喷出来。
不是,这话怎么耳熟?这些人怎么这么能说大话?
“从未有过。”我义正严辞道。
我话音刚落,随着一声尖利的通报声,所有人都纷纷坐直了身子,天子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姗姗来迟。他的身后依次跟着皇后还有贵妃。这么多年过去了,贾贵妃风采依旧,从她的身上根本无法窥探到她准确的年岁,她有着和走在前边儿的皇后如出一辙的雍容华贵,只是相较之下她少了几分严肃多了几分妩媚。
圣上端坐于龙椅之上,他先是唤了阿娘上前,同皇后一唱一和地将阿娘当年捐献出部分家产的行径又翻出来在人前美化了一番。他们夸赵家无愧“忠君爱国”之名,而我却想起了那块花费重金混来的写着“忠心赤胆”牌匾,如今还悬挂在祠堂里。
圣上说将当年阿娘捐献出来的家产加倍赏赐了回来,我听见了周遭响起的窸窸窣窣的动静,阿娘站在他们的视线之中,语气不卑不亢。
她说她做这些本就是出于自愿,这送出去的东西哪里有往回要的道理。
阿娘话音刚落,天子抚掌大笑,连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说:“既然赵夫人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朕也不好一味的勉强。”
圣上有心抬举赵家,于是又顺势唤了我与阿琰上前。他的目光在我与阿琰之间来回游走,我们二人七分相似的长相勾起了他脑子里回忆的线头,令他沉湎于过去难以自拔:
“朕还记得你两出生的时候,你们那个爹啊到处炫耀。那会儿他还破天荒地写了个折子特意从北边递到了朕的跟前,结果朕收到翻开一看,上头还画着你两的小像。”
回忆牵起了他的唇角,圣上视线停在了阿琰身上。
他问阿琰,可曾想过入仕。
在四下里再度出现的窸窣声里,阿琰的身形明显一僵,随即他言辞小心地拒绝了这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启禀陛下,学生才疏学浅,加之身子常年抱恙,实在难以担此大任。”
他苍白的脸色和消瘦的身形为他的推辞平添了许多可信度。圣上见状,便也不再勉强,反正在大周的朝堂之上最不缺的就是文臣,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
圣上的视线转而落在了我的身上,然而他看见不是我,而是谢小五。
他句句不离他的谢爱卿,他先是夸我与谢小五是郎才女貌,继而便顺势提及了谢小五近日在朝堂上的表现。
直到贾贵妃那柔婉娇媚的嗓音响起,打断了陛下的侃侃而谈。
她笑吟吟地开口道:“如若论及才学,谢少夫人比起男子也不遑多让。臣妾可还记得,她年仅十一岁便能通过国子监的入学考试。”
闻言,圣上顿时来了兴致,那两道锐利的视线这次终于停在了我的额头。
“十一岁便能通过国子监的入学考试?看来赵大牛的两个女儿,个个都绝非池中之物啊。”
我的手心里湿漉漉地一片,脸上却还噙着得体笑意,进退有度地回道:“陛下谬赞。”
天子的视线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将我从头到脚彻底审视了一遍,在经过了让人难以忽视的短暂沉默之后,我听见脑袋顶上的声音,用着近乎玩笑的语气,将方才扔在阿琰面前的问题,丢到了我的跟前。
“你可曾想过要同你长姐一样入朝为官?”
我摸不准天子这句话里的意思,就在我犹豫不决之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不小的喧哗。呵斥声与刀剑相触的铮当声很快便融在了一起,周围应声冒出了许多穿着盔甲的士兵,与护着皇帝的禁卫军们缠斗在了一起。很快,安王便领着一队身着银甲的兵卫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他提起手里的长剑,将染血的剑刃径直指向了坐在上首的皇帝。
——安王谋反了。
他这么做实在是预料之中。太子迎娶了谢家女为正妃,结果如今赵家的女儿又嫁进了谢家,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最后赵谢两家和太子都成了一条船上的蚂蚱。更别说我长姐并没能如安王所愿的那般死在岷州,她不仅完好无缺地回来了,还为天子带来了胜利的捷报。安王明白若是我长姐的手上有了兵,那他就更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因而从长姐回京那一日起,安王便在开始处心积虑地谋划着眼前的一切。
就在所有人尚且还未从惊慌中脱身之际,站在皇后身边的贾贵妃眼疾手快地拔下了头上的簪子,将其狠狠地扎进了皇后的喉间。
温热的鲜血溅到了她的脸上,宛若绽放在雪天里的梅花,令她原本娇媚天真的相貌里多了些妖冶狠厉的意味来。皇后难以置信地抬手触摸着自己的喉间,她瞪大了眼睛,伴随着急促的“嗬嗬”声仰面倒了下去。
圣上见此情景勃然大怒,他夺过身侧禁卫军的长剑就要戳进贾贵妃的心窝,可最后泛着银光的剑刃还是停在了她衣料上。
他问她为什么。
贾贵妃在圣上这狂风骤雨般的控诉声里站得笔直,她语气平静道:
“没有为什么,我既是他的母妃,就不能对他不管不顾不闻不问。”
在这剑拔弩张之际,我一早就左手拽着阿娘右手拉着阿琰混进了人群里。不过我这么做终究还是徒劳,因为安王实在是太熟悉赵家人的长相了,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又将我们三从人堆里给揪了出来。
他朝我笑道:“赵二姑娘,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