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及笄礼成 ...


  •   朝暾初露,一抹绯红轻染天际。

      齐朝金汴城内,舒家三进小院幽静深远,高墙围合间,绿意葱茏,亭台水榭错落交织。

      薄薄金光斜斜洒入二进的祠堂内,照出一道修长身影。

      舒苒华正身姿挺拔地跪于祠堂中央,抬眸凝视着壁上的历代先祖画像。

      舒清正立于供桌牌位前,恭恭敬敬地将三柱清香插入炉中,舒彦博紧随其后,面容肃穆,躬身祭拜。

      舒清正缓缓转身,神情庄重:“华儿,今朝你已及笄,步入成人之列。身为舒家唯一血脉,你务必铭记祖训——‘身怀仁心,悬壶济世’,以此承继家业。”

      舒苒华郑重地点了点头,目光坚定:“祖父教诲,孙女铭记于心。”

      接着,舒清正从供桌上轻轻拿起一本医书,神色间尽显肃穆:“这本医书,乃我舒家世代相传之宝,今日我便将它交付于你,望你能勤学不怠,精研医术,不负祖宗之望。”

      舒苒华恭敬接过医书,俯身一拜:“孙女定不负祖父厚望。”

      舒清正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目露期许:“来,给祖先磕个头。”

      “列祖列宗在上,晚辈舒苒华定不负家族所托,勤学医术,济世救人,以报祖宗之恩德。”舒苒华深深伏地长拜。

      祭拜过后,在去往正堂的路上,舒清正提起来年的春试:“等过了今日,你便年满十五,可以参加明年的太医学春试了。过几日我便为你寻一位医官作你的保人,以便你顺利进入太医学深造。”

      舒苒华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高兴极了:“多谢祖父,孙女定会努力。”

      “你的学业我可从未担心过。”舒清正爽朗地笑道。

      虽高祖遗诏特敕女子可入翰林医官院为官,但目前女医品阶止于无品的翰林祗候,太医学女子更是寥寥可数,行医之路远比男子难,更是多遭偏见和质疑,跟你在边境时的境况大相径庭,你定要坚韧不畏。

      舒清正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想着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暂且不说这些败兴的话,以后再提也不迟。

      *

      舒家自西北边陲跋涉来京刚满一月,原是舒清正医治疫病有功,特擢升为翰林医官之首,官居正四品和安大夫。舒彦博亦得晋升,官至正六品保和大夫,舒家一时荣耀满门。

      但因抵京时间尚短,且舒家行事向来低调,此次舒苒华的及笄礼只是小办,只请了京城的亲朋与主持及笄礼的正宾刘老夫人。

      刘老夫人是光禄卿之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在京城中颇有名望。这次来当正宾还是因为她夫君颇为赏识舒清正,故而欣然应允了舒家的邀请。

      舒苒华刚步入正堂,便在祖母的示意下,走到刘老夫人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晚辈舒苒华,见过刘老夫人。”

      刘老夫人仔细打量了她一番,眼中满是赞许:“舒家小娘子果然生得极好,举止端庄,真是难得一见的佳人。”

      舒苒华脸颊微红,略显羞赧地说道:“老夫人谬赞,苒华不过一介平凡女子,能得您如此夸赞,实感荣幸。”

      刘老夫人被她小女儿家的娇羞模样逗得笑出声:“你这孩子,真是谦虚得紧。”

      众人又寒暄了几句,见吉时已到,便纷纷移步,由刘老夫人主持及笄仪式。

      刘老夫人在净手后,拿起玉梳为舒苒华梳发,高声祝颂:“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①”

      “及笄之礼,乃女子之大节,亦为家风之显。尔宜承家训,继世德,慎始而敬终,内修其心,外正其容。愿尔智足以燮理阴阳,仁足以福泽苍生,勇足以决断万事,贞足以固守一心。”

      言罢,她将玉梳轻轻放在托盘上,拿起一支镶宝嵌玉花蝶簪,轻轻地插于舒苒华的发髻上,“笄礼之庆,家国之喜。愿尔承此吉兆,福泽绵长,德音永誉,光耀门楣。”

      舒苒华满怀感激之情,恭敬地行礼道:“多谢老夫人的慈爱祝福,小女定当铭记于心,永不忘怀。”

      刘老夫人的祝辞明显花了心思,且不把她当成一个普通的女子看待。

      舒彦博立于一侧,看着眼前这一幕,他眼中充满慈爱与骄傲,轻声对舒清正说道:“父亲,华儿自幼聪慧过人,医术天赋异禀,必能光耀门楣。”

      舒清正也大为欣慰:“我舒家后继有人,实为大幸。”

      及笄礼成,宾客们纷纷向舒苒华道贺,舒苒华一一含笑回礼,同娘亲一起招待他们落座。

      舒家的庭院中,红绸曼舞,灯笼高挂,满庭喜气,盎然若春。

      宴席上,舒清正欲举杯致辞,感谢众人的亲临。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房匆匆进来禀报:“老太爷,宫中使者至,说皇上召您与老爷即刻入宫。”

      舒清正闻言,面色微变,旋即恢复沉稳,他放下酒杯,向众宾客致歉:“诸位,今日舒家大喜,不料宫中有召,老夫和犬子需即刻进宫面圣,请各位继续畅饮,恕老夫失陪。”

      说罢,舒清正向刘老夫人和诸位宾客行了一礼,便携舒彦博匆匆离去。

      各位宾客面面相觑:皇上突然召见,难道出了什么大事?

      这时,祖母出声打圆场:“诸位,皇上召见,必有要事相商,我们且尽兴而饮。”

      “美酒佳肴,岂能辜负?”刘老夫人也跟着笑道,举杯邀众人同饮。

      闻言,宾客们面上重新扬起笑容,纷纷举杯共饮。

      舒苒华目送祖父与父亲踏上廊道,直至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转角之后,心中骤然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沉重,冥冥之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

      夜幕低垂,原本繁星点点的夜空,忽而被厚重的乌云所吞噬,如墨汁倾泻,幽暗而压抑。倏然间,狂风骤起,肆虐于庭院之间,草木狂乱地扭动着,发出阵阵呜咽之声。

      电光猛然划裂长空,继以雷鸣震耳,瓢泼大雨霎时倾盆而下,如天河决堤,天地间瞬息陷入一片混沌之中。

      舒苒华站在门前,蹙眉望着外面的狂风骤雨,风裹挟着雨丝侵入檐廊,吹得她的罗衣猎猎作响。

      而今已至子夜,祖父与父亲仍杳无音讯,舒苒华忧心如焚,只能暗自祈祷,期盼父亲与祖父能够平安归来。

      宋婉宁方劝得婆母安歇,此时步至厅堂,却见女儿独立于寒风之口,她心下一紧,急步上前,牵住女儿的手往里走,温柔责备:“怎么站风口里?瞧你这手冷的,仔细着凉。”

      言罢,宋婉宁即命侍立一旁的丫鬟速去取热茶来,接着说道:“华儿,你先去歇息吧,这里有娘亲守着。”

      舒苒华摇了摇头:“娘亲,我没事,您快去安歇吧。”

      宋婉宁蹙起眉,忧色难掩:“我也再等会。”

      于是,母女俩一同守在厅堂里,静静地等待着消息。

      夜色愈浓,风雨之势未减反增,愈发狂暴,“噼里啪啦”地砸在屋瓦之上。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家丁匆匆进来,面色苍白,声音颤抖地禀报道:“夫人,宫里来人了!”

      来的是位内侍,他身着宫中特有的青色长袍,头戴乌帽,神情严肃,一进门便躬身行礼:“宋夫人,皇上特命小人前来传话,舒老太爷和舒老爷已被留在宫中,一切安好。”

      宋婉宁闻言,心中稍安,但仍旧忍不住问道:“不知皇上召见有何要事?”
      “为宫中贵人诊病。”

      “敢问公公,是哪位贵人?”
      “小的只负责传话,其他一概不知。”

      心顿时又提起,宋婉宁蹙眉问道:“那他们明日能否回来?”
      “自然要等贵人痊愈后。”

      舒苒华听闻此言,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她从未怀疑过祖父和父亲的医术。

      她向内侍行了一礼,同时示意女使递上荷包,微笑道:“有劳公公传话。”

      内侍颔首以示领受,随即告辞离去:“咱家还要去别处传话,先行告退。”

      “不知是哪位贵人,竟然要召集这么多医官。”见内侍身影消失在转角后,宋婉宁轻声自语,眉头紧锁。

      舒苒华心底隐隐有所猜测,这般阵仗,不是中宫就是太后。

      为避免娘亲忧心,她温柔安抚道:“娘亲,既然皇上已经派人传话,说明祖父和父亲安好。我们不妨先回房歇息,待明日再做打算。”

      宋婉宁点了点头,二人遂各自归房安歇。

      雨声渐稀,而风声犹自呼啸,呜咽作响。

      舒苒华辗转于床榻之上,难以入眠。

      她一会想着到底是什么病情这般棘手,一会又想着祖父他们是否已有良策,心绪纷扰,直至天际曙光初现,方沉沉睡去。

      与此同时,翰林医官院内灯火通明,上至舒清正,下至无品的翰林祗候,齐齐聚于正堂,紧张地讨论着皇后的病情。

      舒彦博立于舒清正身旁,眉头紧锁,面色严峻:“父亲,皇后虽陷昏迷,但脉象、面色皆无异样,恐怕另有蹊跷。”

      舒清正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深思:“的确,皇后之病非同寻常,需得仔细辨证。”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一位年长的翰林医官身上,沉声问道:“李大人,您有何高见?”

      李大人沉吟片刻,缓缓言道:“皇后面色红润,呼吸平稳,不似有疾在身。依老夫之见,此病或与情志有关。”

      方大人端坐于酸枝木椅之上,闻言摇头道:“圣上与中宫伉俪情深,皇后娘娘更是贞静端淑,懿德昭彰。再者,太子殿下孝顺端方,长乐公主冰雪可爱,怎会因情志而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及笄礼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