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万松会馆 ...

  •   次日,到了京都,皇城根下,果然是与众不同,高楼大宅林立,街道宽阔,到处熙熙攘攘,还间杂了各色异域人种和摊贩,一片繁荣景象。陶舟从小在南方长大,江南灵秀,不似京都这般大气,所以一进京都,他就流连忘返,东看看西瞧瞧,全然不顾墨竹在一旁的催促。就这样边走边看,傍晚时分两人才赶到住宿的万松会馆。
      万松会馆在京城久负盛名,因为地点靠近会试地点——礼部贡院,更有传闻说老板与内阁大学士阮贺相交甚厚。慢慢地,各路关于会试的小道消息都流往此处,其中也不乏一些旁门买卖。
      总之,万松会馆是各地而来的考生首选的投宿地点,每年年初都是一房难求,能住进去的,多半是像陶舟这样家底厚实,又早早铺好路子的考生,所以也有“住万松,入翰林”这样的话在坊间流传。
      到了万松会馆,两人立刻累倒在大堂的桌子上要茶要吃的,谁知道小二们根本没工夫搭理他们,正在围住旁边桌子上的一个人口沫纷飞,只听得他们七嘴八舌的说道:“客官你走吧,真的没空房间了。”“你赖在这里也没用,等到掌柜的报官就不好看了。”“就算让你住,你也中不了。”……
      到后来显然小二也不耐烦了,话越说越难听。忽然间只听一声巨响,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陶舟看过去,发现那人竟然徒手将一张桌子劈开了。
      陶舟不由得啧啧称奇,仔细打量那人,生得躯干雄伟,浓眉大眼,高鼻阔口,虽然衣着朴素,却掩不住浑身的勃勃英气。心想:“我要是有这身武功,早就去闯荡江湖了,还来考什么狗屁进士。”
      小二们也被他吓到了,一溜儿跑去找掌柜,那人坐在一堆碎木头面前,似乎有些尴尬。于是陶舟招呼墨竹把打坏的桌子踢到一旁,从隔壁搬来自己的那张桌子,一屁股坐在对面刚要搭话,掌柜已经被小二前后拥簇着火速赶来了。
      掌柜的过来一看,竟然有人敢在万松会馆闹事,简直是不想活,立刻就要报官抓人。陶舟连忙拍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权当赔桌子的费用,又拿出了礼部侍郎刘堪的亲笔书信和拜帖,还愿意将墨竹的房间让出来,这才化解了两边的僵局。
      事情平息后,陶舟便点了一桌子酒菜与他边吃边聊,交谈间才了解到原来这位壮士名叫吴阔,已经是第二次来京赴考,考的不是文举,而是武举。由于本朝武举的考制是“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上一次他虽然武艺超群,却过不了答策的笔试,自然也无缘参加接下来的武试。
      陶舟道:“既然是选拔将才,兵法谋略也是必需的,你已经一身好武艺了,要是能把这块补上,我赌你必能中个武状元。”
      吴阔看着陶舟叹一口气,苦笑道:“公子也以为我是有勇无谋之人,原来这天下尽是以貌取人之辈……”
      陶舟被他说的有些尴尬,心想:“你既然有勇有谋,那为何还考不中?”但看他失意的样子,也不忍心再说重话,只道:“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尽人事听天命吧。况且你一身武艺,到哪里都能安身立命,何须在乎这点功名。”
      吴阔刚才话一出口,已然后悔,举杯道:“我快人快语,公子休要见怪,刚才你仗义相助,我吴阔心中十分感激,有幸交到你这么个朋友,就算这次再考不中,也不虚此行了。”说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道:“我自小生在漠北苦寒之地,屡屡看到鞑寇滋扰我们汉人领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是那些守官的驻军却贪生怕死,视而不见!我学一身本领,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守疆杀敌,唉,可惜……”说到激动处,不由得抚掌叹息。
      于是陶舟也自干一杯,但因为他自小生于江南富庶之地,所见的都是一派升平景象,感应不到吴阔所说的国仇家恨,也只好轻言宽慰一番。
      酒阑灯灺后,三人便上楼歇息。进了房间后,墨竹才开始抱怨起来:“少爷做事情总是这么欠考虑,前两天无缘无故跟人结拜,这会儿又让房间给一个陌生人。”
      “什么陌生人?他叫吴阔。再说了,出门在外,交个朋友不是挺好。”
      “少爷是豪门公子,跟这种粗野莽夫有什么好交的?”
      陶舟听了直摇头道:“值不值得交朋友,跟出身有什么关系。好了好了,快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
      帮墨竹在地上铺好被褥,陶舟自己也脱了外衣躺了下来,摸到领口的那块古玉,不由得想起了不远之外的末空,又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家乡,此时应该已是春意缭绕了吧。
      正自想着,忽听得远处传来一阵笛声,音色清脆高亢,略带悲凉。陶舟循声下楼,走了不远,便看到吴阔靠在马厩的木柱旁,吹着一个小巧的笛子。
      陶舟怕惊动他,便停在几步之外,待听到曲终,才拍掌赞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吴兄不但知谋略,还通音律,妙极,妙极!”
      吴阔内功深厚,早知他在一旁听自己吹笛,转身笑道:“见笑了,我也只会这一首,是我家乡的民谣。看今晚月色不错,让我想起边塞风光来。”
      陶舟一边听他说,一边看他手里的笛子,只见那笛子约五寸长,两管数空,上端还有一个吹嘴,从未见过,觉得很是新奇。
      吴阔见了,就将笛子递给他道:“公子是江南人,想必没见过这个吧。”
      “这个笛子叫什么?我从未见过。”陶舟一边把玩一边喃喃道。
      “这叫羌笛,是我们北方的乐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就是这个。”吴阔一边答道一边看他摆弄羌笛,陶舟生于江南灵秀之地,本身肌肤细腻,加上又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贵公子,吴阔看他在月色下双手莹白如玉,十指纤长如笋,煞是好看,不知不觉间竟然看痴了。
      陶舟摆弄了一阵,便将羌笛拿到嘴边吹了起来。吴阔想到自己刚刚碰过此物,说不定尚留有余温,不由得心中一荡。
      陶舟全部心思都在这羌笛上,哪里知道此刻吴阔心中所想,他吹了几下,不成音律,便笑道:“这玩意形状虽小,声音却是高亢有力,要是改日能在大漠上听你吹一曲就好了。”
      吴阔心潮涌动,正在迷乱间,竟觉得口舌凝咽,不知如何回话才好。
      陶舟见他不语,以为他想起家乡百姓的苦楚,便安慰道:“吴兄放心,我见你文才武略,这次应考必能一举得中。”
      吴阔听他说起武举之事,这才收回心神,深感愧疚,心下自责道:“陶公子行事豪爽,不避嫌疑,我又在瞎想什么?莫说他是个堂堂男子,就算是个女儿身,我也……”想到这里,却又忍不住抬眼去看他。
      要说五官,陶舟生得细眉长目,鼻准唇薄,只能算得上中人之姿,但好在他肌肤白皙,细如青瓷,细长脖颈左侧生有一颗小小的红痣,月色下更是平添了一份妩媚。
      正在意乱情迷间,陶舟已将那羌笛递到他面前归还,吴阔怔了一下,便道:“这笛子就送给公子做个留念吧。我心里打算,若这次再不中,就回乡参军,一样报国杀敌……只是一别之后也不知何日才能见面。不过日后公子若来关外,一定要来找我。”
      陶舟见他说的慷慨悲凉,也就不加推辞,将羌笛收回,捏在手中摩挲。吴阔想到不久后也许就要别离,心中万分不舍,却不是从何说起,两人一时无语。
      陶舟正要提议一起回去歇息,忽然发现手上触感异样,拿起来一看,才发现羌笛末端写着一个“阔”字,字体虽小,却依然能看出……笔迹丑陋。
      吴阔连忙道:“这是我随便写上去的,公子若觉得累赘,我可以将它洗掉……”
      陶舟看着这个阔字,忽然心动一念,拉住吴阔的手道:“先跟我回房去。”
      忽然被他这么一说,吴阔未免心中荡漾,就这样被陶舟拉着回到自己的房间。两人一回房门,陶舟就翻出纸墨笔研来,倒上茶水,一边磨墨一边让吴阔写字。
      “写什么?”吴阔一头雾水。
      “写名字……啊,不,写那个诗吧,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吴阔依言提笔写下,陶舟拿起来一看,果然是行书潦草,笔画散乱。
      这么一来,陶舟心里已经明白。本朝一直以来都是重文轻武,本来武举已废弃多年,只是因为新登基不久的这位天子是藩王出身,好武喜功,这才重设武举来选拔武将。武举恢复不久,制度不全,人手也尚缺,所以与文举设在一处考试,阅卷的考官也是同一批人。
      本朝不但内阁重臣皆是文官出身,那些恩科考官也几乎个个都是文人墨客,风雅之士,不但诗文俱佳,书画也是一流。那些考官看惯了锦绣文章,吴阔这手字估计实在是难以入目,不取也是在情理之中了。却不知文章、书法于武将来说,实在是无足轻重之物,白白浪费了吴阔这等良才。
      “这书法要练好非一日之功,如今考期在即,恐怕是……”陶舟心里明白,却不忍心将实情告之。
      吴阔从刚才开始就一头雾水,可看陶舟在一旁低头沉思,却不忍心打扰他。
      陶舟沉吟半响,又站起来踱步,拿起手上的羌笛,再看一眼纸上“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终于下定决心,回过头看着吴阔道:“吴兄弟,我敬佩你是个忠肝义胆之士,这点功名对我来说,不过是充充门面,却能让你保家卫国,一展生平抱负,我又怎有不成全的道理呢。”
      “公子?”
      陶舟接着道:“我相信我没有看错人。明日考试,什么都不要管,只将这两个字写在第三行末尾,可保你必中。”说着便提笔在纸上写了“麟止”二字。
      见吴阔还一脸疑问,陶舟只笑道:“什么也别问,你若信我,照做便是。”说完起身回房去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万松会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