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引子 ...
-
本文原载于民国风月期刊《浮生记》小页,后《浮生记》因发表不利濒临破产。
小页连载以来好评颇多,遂抄录下来以让后人参考。
事后百般风情,不如当日初见。可见人生在世,感情二字是重也轻。
原文四百八十六页,字字句句,真情切意,实乃动人之作。然几经波折,终余二百二十六篇。余以拙笔填补,期现其往日光辉,但想来未必能一定如愿。
话说,当日鼎福班名盛一时,凡遇庙会或大户红白喜事,这一班是必要出来见客的。最后竟出现了生意人挑捡客人的局面。
常言道“树大招风吹、人喜引人妒”,鼎福班虽仰靠几位台柱一时风光无限,但终究引来同行妒恨。几桩杂事下来,班主便决定举班西迁,自开封府迁至西京。
此番声势浩大,又吞并了几个城内小班,因此遇见我们的主角之一,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大约四五年后,鼎福班便已立住脚跟。
班主姓王,通体润圆若瓜,别看其人生得壮实,年轻时也唱过刀马旦,甚至余下的几生几旦几花脸,竟也泛泛唱过。算是奇人一个,人称“豫南王”的。
不过那时班主,即使菩萨转生,也对班下众人呼来喝去,更别提打骂,细想来竟比吃饭还寻常。
约莫王班主五十岁上,出门喝了通酒,回来的时候就在后门拾了个孩子。孩子长得齐整,眼瞅着是个性格沉稳的。任谁看,也是个成角儿的好苗子。
从打扮上看,这孩子应该顾不上温饱,多半没有父母,就是真有,恐怕也不如没有。饶上一俩大钱,甚至只肖几句话,孩子就能归班里。这任谁看,就更是个成角儿的好苗子了。
约莫再晚上几年,城南边的土屋子里,另一个孩子也长到十几岁。
这地方接近城外,没有积蓄的,就长长久久租住在这里。
孩子没有心计,母亲却着急,她原是富户养在外面的人,算不上通房。原本想为着孩子挣个良妾,可有的是比她更合心的人。
那大院时常用枣红小轿抬进去人,可这人里面没她,也没她的孩子。
“瘦子,你妈喊你去吃饭。” 一个同样矮瘦的孩子跑到那个叫瘦子的孩子身边。
“阿喜,扯什么谎,我家早就没饭了。” 瘦子看着他 “再扯谎,我就不给你叠蚂蚱了。卖给少爷们,一个至少一文呢。”
叫阿喜的孩子就摇头:“不扯谎,要是我说了假话,头上就长疔死掉。”
阿喜的爹就是那么没的,所以他妈常这样吓唬他,似乎这真是什么毒誓。
瘦子就扯着阿喜跑回家。
原来是阿喜妈择了几根野菜,还有隔壁阿庆叔钓上来的鱼。
“阿呀,阿庆的孩子…” 瘦子妈捂着嘴 “这是真的?不是之前溺死了吗,这怎么……”
阿喜妈摇摇头:“听说是另一个呢。就是…之前受不住打,逃跑的那个。听说考上状元了。”
“考上了状元?真是出息,现在不是喊大学了吗?要是……我们家瘦子,唉。” 瘦子妈垂着眼。
“你呀…好歹让那个人接孩子进去。但凡有几个钱,就送孩子去读书了。” 阿喜妈就拍拍她 “你还年轻,孩子有着落,你也能早点为自己打算。”
瘦子妈就摇头:“不那么容易呢。那种人…只怕早忘了我和瘦子。”
“咱们好歹有个盼头。你还有个类似丈夫的人,又有孩子,我虽然死了掌柜的,好在有阿喜。” 阿喜妈把鱼剖开 “可你说,那个张寡妇,一个人操持家里,送走公婆,为此跌了一下,没了孩子。”
“就算时不时去帮衬,也怕她……” 瘦子妈咬着嘴唇 “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她是多好的人,要是想不开…”
阿喜妈也叹口气:“这鱼送去一半?”
“这鱼送去一半。” 瘦子妈点头。
彼时,鼎福班推出了个新角儿,这角儿艺名静官,原来是唱小生的,后来才改的旦。
据说进班前原本姓徐,不便跟班主的姓,全名就叫徐静官。又因为偶尔师弟们叫尊称,要取名字中间的字,就又叫静倌了。
头一次开脸扮彩后,城里大户请的那顿谢酒,才算是让他真正出了名。
这大户听过不少名家,捧过朱天水,创过三皇社。这样的人物肯为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请酒,可见戏之动人。
一时间洛阳纸贵,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后来,这股风潮渐渐也传到了那片土屋子。
“瘦子,你晓得吗。只要成角儿了,就能挣大钱。” 阿喜披着一卷席 “你瞧,我像不像戏里的将军。”
瘦子摇头:“我没看过戏,不知道什么大将军。”
阿喜挺起腰杆:“我看过南方上来的戏班,我爹扛着我,我能一眼望到台子。”
“咿咿呀呀的,好听极了。” 阿喜举着树枝 “嗨呀!到时候我唱将军,你就唱将军夫人,当个诰命的贵妇人。”
瘦子似乎有些困惑:“为什么我要唱将军夫人?”
阿喜就搂着他:“你唱歌好听,人也瘦小。咱一起唱,包挣大钱。到时候你娘和我娘就能住大宅子。”
瘦子没有说话,任阿喜搂着,似乎真的被说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