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鞋带都要爸爸绑的巨婴(14) ...
-
赵章加班加点在清明节前降低了全息舱成本,将其控制在八十万左右,还做出了存在影视和小说中的全息头盔。
虽然全息头盔在此之前都是大众想象出来的,但也有一定逻辑基础,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感官都传递到大脑。
如果说哪里最适合全息传导,无疑是大脑。
它比全息舱更先进,但好用还是全息舱好用,可以百分百模拟现实,还能进行营养液输送,而全息头盔最多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十,而且一次也只能使用两个小时,输送营养液想也知道不行,更没必要。
只能说有的东西先进改良只是方便普及罢了。
而全息头盔的成本在五万到七万之间,相比全息舱可以说很低廉了,何况它还有压缩的空间。
清明节过去后他们就要在一个月内将其压缩到一到两万。
这是目标也是任务。
造出来就是要给大众用的。
像是全息舱在压缩成本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几台都被送去军部了。
已经成为军部热宠,毕竟这么真实又节省资源的宝贝他们怎么能不爱?
幸亏机器耐用,不然这一天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使用中怕是不出一个月就得被他们干废了。
不过就这几台全息舱哪怕一直没关对于军队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军部那边是没少向上申请要全息舱,这样培养军人的神兵利器怎么能不先想着他们军部你说是吧?
这话没毛病,但问题是没有啊,都还没进入量产,就是量产这成本也太过高昂,还人人一台想都别想,做梦都不敢你这么做。
那话噗噗喷到过来讨要的军部老将军脸上。
军部老将军表示:我可以漫天要价你可以坐地还钱,不要这么激动嘛。
还?十台。
军部老将军:“……”
这还的太狠了。
怎么也得万字为单位不是。
然后又被问候了一遍,张口八十亿以为钞票是想印多少印多少吗?
没说想随便来个七八九万台的军部老将军:咳咳。
扯皮好几天许诺了两千台,还是等量产后先给一半,主要先要生产全息眼镜和全息头盔。
没错全息眼镜,就赵章做的二代全息眼镜,没有一代那么鸡肋,但也依然够鸡肋。
放出来就是要挣钱的,挣外国人的钱。
中国人么,价格高高的定在那里,买的起那是有钱没地儿花这钱国家挣了怎么了?
买不起正好不是目标客户。
赵章并不关心这些,赵康熊还不知道,两人带着明面上俩朋友实则警卫,暗中六个警卫回到了老家玉安县。
玉安县发展不算快,但也不是什么落后县城,拆了一大片,建起了高楼,路面更是挖了修修了挖,造了好几回。
赵康熊和赵章住在玉安县的一个小镇上,是真的小,走一圈也就十几二十分钟。
这边房子也有拆了新建的,不过不包括他们房子那一片。
是以那一片大家都是老熟人,有闲暇的还会凑一起唠唠嗑。
尤其是前面不远处还造了一个小公园,现成的场地给他们唠嗑。
这个时节雨多,难得出了大太阳,他们出来晒晒,这不就唠上了。
“我都要在屋子里待的发霉了。”
“谁不是呢,不只我发霉家里也发霉了,让我儿媳妇趁着天气好里外擦擦,晒一晒才舒服。”
“我家都没整,一个个都是大忙人,连孙子都是我去接。”
“让你家老头子收拾啊,他不是退休了?”
“就知道下棋钓鱼我哪使唤的动他。”嫌弃的直撇嘴。
旁边的老大爷慢悠悠的喝了口手里的茶水,反正不是说他,听着也怪有意思的。
话题一会儿一个样,还能转回来,又跑走,没过多久就变成了,“我孙子说什么眼镜要两万多,非要我儿子儿媳买,嘶~你说现在这东西咋那么贵呢?”
“谁说不是呢,工资没见猛猛蹿那物价是一个不落后的飞涨,就说以前咱们吃的海蜇吧,捡都不惜的捡现在卖三十一斤,这还是今年便宜,还有那大黄鱼,以前卖一块多一斤,现在几百块,这年头哦啥不涨价?”
“别提了,以前咱们一家一个人的工资就能养活,现在是四口养下头那么一个。”
“你那啥眼镜啊,正常配副眼镜只要几百块,度数低就更省钱了,不对啊,我记得你孙子不近视。”
“好像不是管近视的,叫啥叫啥……哎呦我想不起来叫啥了。”大妈一拍大腿,那个重的还好不是脑袋。
“小心别叫人骗了。”
“就是,两万多呢,不是小钱。”
“放心放心,我儿子儿媳没同意。”
“那就行,你和你那口子也别心软,你孙子都快读大学了,有这钱不如到时候给他多买点东西,上大学也体面。说起来不知道赵家那小子怎么样了?他我记得上的南大吧,那可是好大学。”
“上南大又怎么样,过年都不回来肯定是不好意思回来。”
“也是,就没见过谁上大学带着爸爸去的,这也是我们这开天辟地独一份了。”
“别说我们这,我们市都就只有他一个。要我说啊这学习可以差一点,但这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定不能缺的。”说这话的是孙大妈,她的孙子小学还和赵章一个班,小学被压了一头,初中在一个学校不同班又被压了,高中分别去了一中和私立学校。
结果去一中的赵章考上了南大,去私立学校的孙子只上了一个重点大学,和耳熟能详的南大根本没法比。
一提起赵章孙大妈那话就咔咔往外蹦。
“他这么高分低能,以后出了社会咋办?学校里只要学习好,他爸还能照顾的过来,进了社会……啧,谁会惯着他?”
这话虽然难听,众人心里没有一个不赞同的。
“这赵康熊以后老了赵家小子才是真的苦,可没人把他当宝宝养着了。”
“别说赵家小子了,赵康熊不也苦,赵家小子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照顾他?”
孙大妈:“这就是作孽哦,好好的孩子给惯成个巨婴,咱们说了那么多回他也不听,好心当做驴肝肺,以后有的他苦头吃。”瞧着吧,上了南大又怎么样,以后赵家还是比不过他们家。
他们聊的热火朝天,没看到一辆车子开进了巷子停在了赵家门前。
赵康熊晕车,车一停下就着急下车了,赵章下来他都掏钥匙开门了。
半年多没回来里面都是灰尘,以后回不回来两说,该打扫还是要打扫的,不能看着越积越厚,而且这都不打扫房子才坏的快。
两个警卫过来帮忙和赵康熊一起打扫,赵康熊推让过,但两个都是行动派,赵康熊又是个老实的没推掉。
三个人很默契的没让赵章动手,赵康熊不用说他是深知自己儿子的破坏力,亲爸眼都没用。
两个警卫则是了解过他一点,不说这,也没有让一个研究员用他那双手去干打扫卫生的活的道理。
他的手应该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三个大男人,都是干活麻利的,用了半天时间上上下下都打扫了一遍,被子都晒的暖烘烘的铺上就可以睡觉。
房子是收拾好了,吃的是一点没有,所以他们从饭店打饭菜回来吃。
赵康熊和一个警卫一起去,赵章和另一个警卫就待在家里。
孙大妈那一伙人早就散了,孙大妈住前面那条街,因为说到赵家就往这边路过看了一眼,没想到就看到赵家门开着,还停了一辆车。
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有车,赵家却不在这个基本里面,这上了个大学还弄了一辆车回来。
散了就是要回去忙活了,孙大妈也就这一眼,心里就跟揣了只猫一样在心头挠。
一忙完她就过来了,绕着车子走了两圈,下结论,看着不是什么新车,应该是二手车,那就不值钱,果然赵家富不了。
孙大妈心里舒服了,往里望,里面打扫过了但东西还是那些东西,寒酸哦。
回来了又怎么样,不过是他们没事儿闲磕牙的。
她正准备走人,看到赵康熊和警卫回来,多瞟了警卫几眼,“这是……”
“我朋友。”赵康熊不会说谎回起来就干巴巴的。
孙大妈没发现,她本来就随口一问,没有刨根问底的意思,转而苦口婆心的说:“小赵啊,你也别太惯着你家那小子了,你说说你,为了他连过年都不回来,再过两年是不是就再也不回来了?咱们做人不能这么忘本。”
赵康熊这人性子她了解,这过年不回来肯定是他儿子的主意,孙大妈这么想有些出入,但也不算错,的确是因为赵章没能回来。
不过她是怎么都不会想到赵章进了国家研究所忙不过才导致回不来。
赵康熊想要反驳被孙大妈堵住了嘴,“我知道你既当爹又当妈的辛苦,什么都想给他安排的妥妥当当,还事事顺着他,但你这样不是为他好,是害了他,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你就听我一句劝,趁现在没出社会把这毛病改了,不然……”
“你知道的现在网上都流行什么社会教做人,这话是一点都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