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为本
关于教育问题,民国政治家陈果夫曾经批评当时的学校教育制度时,指出:“多抄袭欧美,未加融化,违背国情,不适需要”。
黄问岐更是直言:“时而抄袭日本,时而模仿美国,近更诱人主张效法欧洲,凡此皆皮毛之谈而非根本办法”。
雷沛鸿说的更明白:“中国民众的大多数人,虽散处于各处乡村,从未曾集中于都市。然而,国内学校辄集中于城市所在地。至于城市以外的农村,则甚少有任何学校。唯其如是,学校在中国只成为政治上之一种装饰品,而未能有多大裨益于大多数农民大众”。
这些教育家的观点足可以表明,民国的学校教育侧重城市化,这与当今的社会是何等地相像啊?
除了以上弊病,民国的学校教育还存在实用性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
民国的学生学习只求当官,不求实用,“毕业即失业”。
当时的教育家纷纷批判,教育只是换汤不换药,陶行知在1927年曾表示:“卖尽力气,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
古人说:做人不能忘本。何况,当政者呢!
如今的教育有本吗?它已经受到了多少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西方的教育核心理念,是注重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尤其是当他们介绍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著名学府时,总是会强调学校出了多少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科学家。尤其是总统,哪怕,不是这所学校毕业的,也给你发个证书,成为名义上的同学。
学校的教育,是以一种“榜样”的力量来影响着社会,却少有提及他们的思想对社会及人类的影响。
强者思维,确实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精神带着与生俱来的“阶级性”。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现如今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及社会教育,偏重的都是授业方面的教育,也就是知识的教育。
而传道?道是什么?思想,信仰,人生的意义等等,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人生意义的缺失,让学子们就如同高飞的没有线的风筝,随风飘浮。于是,我们的年轻人当中就出现一种心理疾病,我叫它‘心灵空虚症’。是一种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价值观过于单一而造成的心理疾病,这种病无药可治。
从小在竞争机制下长大,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失去竞争能力,面对必然的挫败从而迷失人生的方向。因为从小接受的人生观的狭隘性,以及生活环境的单一性,他们不具备多种生活方式能力的选择,个人价值无法实现,也彻底的失去了意志力。
既便是在这个机制下成长起来的某些成功人士也会出现焦虑不安,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始终无法摆脱。有钱人以及一些名人搞迷信活动,一点不比无知的群众少。
多学一手吧,青年人!
要学会,在最坏的基础之上建立我们的生活。有多少人接受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又有多少人有坚定的人生信仰?
越是在“百年之大变局”的复杂多变的社会形态当中,信仰越是生活的定海神针。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所谓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只是生命过程的一小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而真正的人生意义,要广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