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再世为人 ...


  •   我自诞生之日起便有宿疾,皮肤溃烂无药可医,多少次寻死不得使我明白一件事,上天定是在惩罚我前世的罪孽,让我欲死不能。
      我住在黄粘土建成的窑洞式房屋里,每日里看着鳞次栉比、绵延不断的粘土屋我都会有种身在心死的感觉。
      我在自家的宅前屋后栽满了葡萄,只有在整理葡萄架时,只有看着那些色泽晶莹的葡萄时,我才会有种生在人世的知觉。
      葡萄成熟的季节我不得不看着乡亲们在“群结”②里忙碌而不得入内,因着我的皮肤不仅溃烂尚有恶臭。
      “群结”建在较高的坡地之上,土坯叠砌的四壁满布气孔,乡民们将新鲜的葡萄源源运至,他们将串串晶莹闪亮的葡萄挂于木杈停放在“群结”中晾晒。当新鲜的葡萄第16次变成黄绿绵软的葡萄干时,我背起行囊打算走出这片土地,走出这生我养我的吐峪沟。没有多余的负赘,惟有忠心的爱犬一路相随。
      一步一回首,我不明白自己何时对这片土地有了依恋之情。晨穆中的吐峪沟宁静淡泊散发着致命的静谧深邃,藤蔓交织,我的眼中只有黄色的土房、绿色的葡萄藤。
      吐峪沟本是王室的佛教圣地,蜿蜒的清溪已流淌近千年,清溪之水绕向房前屋后,润和万物,溪旁平坦的曲径上缓步行着王室成员、八方僧侣及善男信女。人说这里实乃“仙居之胜地,谅栖灵之秘域”,而我只晓得慈悲的佛并未赐予我丝毫的怜悯。都说三世因果,三世因果,可是我一介凡夫,如何知晓自己出生前的上一世,如何明了自己曾犯下何等罪孽要承受今生的恶报?!好吧,其实上天自始至终都是憎恨于我的,神与佛也已经是早早的将我抛弃,这便是我的命。可是,我委实不愿顺从老天的安排,也实难理解这诡谲的宿命。
      我漫步在生我养我的吐峪沟,想着过往种种,心绪难平。仆出沟,忽见异国行者五人立于沟前,他们见到我目露欣喜。
      领头的古也门国之人名为叶木乃哈③,传教士一词从他嘴中吐出。叶木乃哈言他历经艰辛来此传教,他说安拉是他们信奉的唯一之神,安拉为宇宙独一无二的主宰者,除却安拉再无他神,而穆罕默德则是伟大安拉的使者。
      “我信奉安拉便能被救赎不受皮肤溃烂之苦吗,如能,我信。”
      叶木乃哈传教士将其手捧的书籍交予我手,他说信安拉、信使者、信前定、信来世、信天使、信经典,只要有这六大信仰,万谜可解。看向手中的《古兰经》与《圣训》,我的心中百转千回,既然神佛不怜悯我,今世便信奉安拉吧。
      于是,我淡淡开口:“好,从此我信奉□□教。安拉真神是我心中唯一的明灯。”

      注释:
      ①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
      ②一种非常特殊的房屋,当地维吾尔人称作“群结”,汉语叫作“荫房”
      ③吐峪沟阿萨吾勒开裴麻扎,是世界□□教七大圣地之一,也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大□□教圣地。相传穆罕默德创立了□□教后,其弟子、古也门国传教士叶木乃哈等五人最早来中国传教,东行到吐峪沟后,终于有一位携犬的当地牧羊人成为第一个信仰□□教的中国人,因此,叶木乃哈等五人便在这长住此地继续传教。叶木乃哈等五人和第一个信仰□□教的中国人去世后,被埋在今吐峪沟的一个山洞中,即现在的麻扎。按照当地□□的说法,到中东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朝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