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腊月赏梅入闺房 ...

  •   腊月梅香,在宁府东边的花园内,一场盛大的梅花盛开盛宴正在上演。今年的梅花比往年更加美丽,如云似雪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花香浓郁,香气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宁国府贾珍夫人尤氏深知梅花的美丽和香气对人们的吸引力,于是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邀请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来赏花品茗。贾母的出现无疑为这次聚会增添了庄重和尊贵的气氛。邢夫人和王夫人则是贾府到来更是让这次聚会显得热闹非凡。

      尤氏精心准备了各种美食佳肴,有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鱼等各种美味,还有新鲜的水果和茶水。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大家的口腹之欲,也让大家在赏花的同时,享受到了美食的乐趣。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花园里的景象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贾母和族人们围坐在一起,周围是盛开的梅花,它们的颜色鲜艳,香气扑鼻,为这个聚会增添了几分诗意的氛围。大家不仅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还品尝着精心准备的美食,那些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让人垂涎欲滴,每一口都是满足和幸福的味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轻松地聊着家常,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快乐,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

      贾母坐在其中,她的目光时而落在绚烂的梅花上,时而转向欢聚一堂的家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意和喜悦的笑容。她感慨地说:“今年的梅花真是美极了,我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她的这句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邢夫人和王夫人也纷纷表达了她们的赞同之情,她们说:“是啊,这里的环境真是好,食物也是美味无比。”

      尤氏站在一旁,听着大家的赞美之词,内心充满了欣慰和自豪。她知道,这一切美好的体验都是因为她的精心筹备和不懈努力。她谦逊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希望能让大家在这里过得开心。”说完,她又轻轻地为大家倒上了一杯茶,那茶香与梅花香相互辉映,让人感到格外的舒心和宁静。尤氏的细心和周到,让这个聚会更加完美,也让家人们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突然间,宝玉的身体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疲惫,仿佛所有的精力都在一瞬间被抽离。他的眼神开始变得有些迷离,显然是极度需要休息。看到这一情形,贾母立刻心生怜悯,她深知宝玉平日里的辛苦,便立刻做出了决定。她对周围的人吩咐道:“快,好好地哄着宝玉,让他去歇息一会儿,等精神恢复了再回来。”

      贾蓉的妻子秦可卿静静地站在堂前,她身穿一袭淡雅的碧绿色长裙,裙摆随风轻扬。她病后初愈,那原本略显苍白的面颊如今已恢复了红润,显得精神焕发。她温柔地回应道:“老祖宗,您不必过于担忧。我们早已为宝叔精心准备了一间舒适的屋子,只待他入住。您就放心地交给我吧,我必定会竭尽所能,确保宝叔得到充分的休息。”

      接着,秦氏转向宝玉的奶娘和丫鬟们,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嬷嬷、姐姐们,请随我一起,带宝叔到那边去。”

      贾母身为家族之长,对于秦氏的评价素来极高。秦氏的为人处世,总是那般的得体,不论是对待长辈的恭敬有礼,还是对晚辈的亲切呵护,都显露出她那份真挚的友善与真诚。她的言谈之间,总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既不显得过于拘谨,也不显得过于随意,使人感到舒适而愉快。

      在众多的重孙媳中,贾母对秦氏的满意更是首屈一指。每当提及秦氏,贾母总是赞不绝口,她常常对人说:“秦氏这孩子,真是我们家的福星,有她在,我这心里就踏实。”她的赞赏,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了秦氏的心田,也让她在家族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此刻,见秦氏主动请缨去安置宝玉,贾母的心中充满了安慰与放心。她知道,秦氏那细心周到的性格,定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宝玉,让他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宁。

      在贾家的大宅院里,贾蓉的媳妇秦可卿总是那般的安静,她犹如一朵静静绽放的幽兰,美而不张扬。然而,在她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深处,却总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忧郁,仿佛她的心底藏着一片深深的湖泊,里面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与秘密。

      谈及秦可卿的身世,在贾家这片天地中,始终笼罩着一层朦胧而神秘的轻纱。

      曾记当年,京城之夜,月色皎洁,如清泉流淌于街巷之间。然而,这宁静之下,暗潮汹涌,一场无声的风暴正悄然酝酿。义忠亲王老千岁,身负先帝长孙的荣耀与重责,与昌贝子、晈贝勒两位晚辈,在密室之中,细语轻谈,共谋大计。

      他们围坐一堂,筹谋着乱世的棋局。从军队的调遣,到皇宫的守卫,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完美无缺。然而,京城之中,无密不透风,他们的计划终究泄露,传到了圣上的耳中。

      圣上闻讯震怒,决定亲自出马,平息这场风波。他迅速调集禁军,封锁要道,将老千岁等人困于密室之内。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心惶惶。

      终于,在破晓之际,曙光初现,叛军被一一击溃,昌贝子、晈贝勒束手就擒。而老千岁,在得知叛乱失败的消息后,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的野心与梦想,在这一刻化为泡影。

      圣上亲临审讯,对义忠亲王三人施以严惩,以儆效尤。他誓要捍卫皇室的尊严与稳定,不容任何人对皇权构成威胁。至此,义忠亲王之乱得以平定,京城的夜空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而秦可卿,便是这位未曾入册的义忠亲王老千岁遗留在人间的瑰宝。她虽未载于皇家玉牒,却流淌着皇室血脉的荣光。她的一生,注定非凡,与众不同。

      当年,京城风云变色,老千岁坏了事,宫廷之中,权谋倾轧,危机四伏。可卿的母亲,那位名为蝶儿的女子,心如明镜,深知宫廷的险恶。为了保全女儿的性命,她不惜冒着风险,将年幼的可卿托付给了远离是非纷争的北静王府。

      北静王宅心仁厚,他深知这孩子的身世非凡,也明白蝶儿的苦衷。于是,他将可卿交托给了忠诚的管家秦业,以养生堂抱养的名义,将她精心抚养。秦业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悉心教导,传授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更教会她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在世间立足。

      在秦业的呵护下,秦可卿渐渐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才情出众。她的眼眸中,既有皇室血脉的骄傲与尊贵,也有民间女子的温婉与善良。

      成年后,秦可卿以贾蓉媳妇的身份,嫁入贾府。这贾府之中,红墙绿瓦,金碧辉煌,她如同一只初入尘世的小鸟,怀着好奇与忐忑,开始了新的生活。她以温柔善良、聪明伶俐的品性,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与尊敬。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她的眼眸如秋水含情,她的举止间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与优雅。

      秦可卿的容貌绝美,宛如画中仙子,但她的眼神却总是带着淡淡的忧郁和哀愁。她平日里深居简出,极少与人交谈,但每当她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总能引起一阵轩然大波。她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让人不由得对她心生敬畏。然而,秦可卿的内心却如同冰封的湖面,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无尽的忧伤。每当夜幕降临,她便会独自一人,站在窗前,遥望那皎洁的月光。她的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那些关于身世、关于命运的疑问,如同潮水般涌来,让她无法平静。

      贾家上下,对于秦可卿的真实身份,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猜测和揣测。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尊重并爱护着这位美丽而忧郁的媳妇。因为在他们心中,秦可卿早已是贾家的一份子,是他们心中的亲人。她的聪明才智和善良品质,早已赢得了众人的敬佩和喜爱。

      然而,秦可卿深知自己的身份始终是一个隐患。她害怕有一天,这个秘密会被揭穿,给贾府带来无尽的麻烦。因此,她更加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也在暗中寻找着能够揭开身世之谜的线索。

      话说这时秦氏领着众人,如行云流水般走入上房的内间。宝玉抬头间,只见墙上贴着一幅画,乃是燃藜图。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笔触细腻,却偏偏是宝玉最不喜欢的题材。他瞥了一眼那画,心中并无多少波澜,只是对这画的作者也提不起兴趣,心中隐隐有些不悦。

      房间的角落,挂着一副对联,字迹娟秀,内容却是深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看着这两句,只觉得满室生辉,却又不失一种压抑之感。他环顾四周,只见房间布置得颇为精致,但不知为何,他就是觉得这里的气息让他窒息。

      “快出去!快出去!”宝玉突然开口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决绝。众人皆是一愣,秦氏也是微微一怔,随即却是笑了。她的笑声清脆悦耳,仿佛能驱散这房间里的沉闷。

      “这里不好,还能去哪里呢?”秦氏轻笑道,“要不,就去我屋里吧。”她的话语中透着一丝无奈,却又带着几分坦然,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

      宝玉听到这个请求,他微微一笑,轻轻颔首,并未多言。眼中闪烁着深沉的光芒,仿佛能看穿世间万象。然而,此刻一个嬷嬷却面带疑惑地插话道:“那里有叔叔睡在侄儿房里的道理?”这话一出,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皆是一愣。

      秦氏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轻描淡写地说道:“婶婶何须担忧,宝叔乃是豁达之人,岂会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再说,他年纪尚轻,这些小事又怎能束缚得了他。上月你不是还见过我那兄弟秦钟吗?他与宝叔同龄,却还要高出几分,可见年纪并不能代表一切。”

      秦氏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瞬间化解了现场的尴尬。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宝玉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心中对秦氏的机智与善解人意感到钦佩。

      “我倒想见见他,你何不领他来?”宝玉突然提议道。此言一出,众人又是一阵哗然。秦氏略一思忖,微笑着解释道:“宝叔有所不知,秦钟家与咱们相隔二三十里地,岂能轻易带来?不过,日后总有机会相见,宝叔不必急于一时。”

      说着,众人便跟随秦氏来到了她的房间。刚刚踏足房门,宝玉便被一股淡淡的甜香所包围。这股香气让他的眼睛不禁湿润起来,骨头也变得柔软无比,他不由自主地连声赞叹道:“真是太香了!”

      进入房间后,宝玉的目光被墙壁上的一幅画所吸引。那是唐伯虎亲手绘制的《海棠春睡图》,画面中栩栩如生的花朵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春天的美好。两侧墙壁上挂着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着:“嫩寒锁梦因春冷”,下联是“芳气笼人是酒香”。这些字句似乎在为房间增添了一丝雅致和书卷气息。

      案几上摆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它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另一边则是飞燕曾经立过的金盘,盘内盛放着安禄山曾掷过的木瓜,据说这颗木瓜曾伤了太真公主的□□,因此也被赋予了一段传奇色彩。

      塌上陈设着寿昌公主在含章殿下休憩过的华贵卧榻,每一道细致的雕花都在诉说着昔日的宫廷风华。上方悬挂着同昌公主亲手制作的联珠帐,颗颗明珠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将整个房间映衬得如梦似幻。这些皇家气息的陈设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金碧辉煌的宫廷之中。

      宝玉望着这一切,眼中闪烁着惊叹与欣赏。他含笑连连,赞叹道:“这里真是美不胜收,宛如仙境一般!”秦氏听罢,也展臂一笑,打趣道:“我这屋子若是让神仙来住,只怕他们也要流连忘返呢。”

      在轻快的谈笑声中,秦氏已悄然展开那宛如西子浣纱的纱衾,其质地轻柔得如同天边飘浮的云朵,细腻得又如清晨的薄雾,微微泛着淡淡的光泽。她双手轻抚,如春风拂面,将那纱衾缓缓展开,细心地铺展在床铺之上。随后,她又轻轻移开那红娘曾经温柔抱过的鸳鸯枕头,轻轻放置在一旁,为宝玉精心布置了一个既舒适又温馨的床铺。

      宝玉躺在那柔软的床铺之上,只觉得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他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只留下一片宁静与安逸。他的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仿佛沉浸在这份难得的舒适与宁静之中。

      此刻,韩清清静静地伏侍在宝玉身旁,她的眼眸中充满了关怀与温柔。她细心地调整着被褥,确保每一寸都贴合着宝玉的身体,让他能够安然入睡。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是在呵护一件珍贵的宝物。

      而在廊檐下,袭人、媚人、晴雯等一众丫鬟则围聚在一起,她们的目光时不时地投向院中的猫儿狗儿,看着它们嬉戏打闹,脸上都洋溢着轻松与愉悦的笑容。她们偶尔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整个房间都被一种温馨而和谐的气息所笼罩,仿佛这里就是宝玉的家,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温暖港湾。他躺在床铺上,感受着这份温暖与舒适,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