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茶香四溢拢翠庵 ...
-
在那个繁华的时代,贾府里的生活犹如一幅绚烂的画卷,热闹而又不失雅致。且说贾宝玉正与宝钗在花园中玩笑嬉戏,两人言笑晏晏,气氛甚是融洽。忽闻一阵清脆的笑声传来,随后便有人喊道:“史大姑娘来了!”宝玉闻言,心中一动,脸上露出几分欣喜,连忙起身,欲往那笑声处行去。
宝钗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道:“宝玉,你且等等,咱们两个一齐儿走,瞧瞧史大姑娘去。”说着,她轻轻拍了拍手,下了炕来,与宝玉并肩而行,往贾母这边而来。
行至近处,只见史湘云身着鲜艳衣裳,大说大笑,正与几个丫鬟玩耍。她见了宝玉和宝钗,忙站起身来,拱手施礼,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宝玉亦回以微笑,心中却暗自想着:“湘云妹妹总是这般活泼可爱,真是难得。”
正值此时,林黛玉从旁经过,见宝玉与宝钗、史湘云在一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醋意。她走到宝玉面前,轻声问道:“宝玉,你从哪里来?”宝玉如实回答:“我从宝姐姐那里来。”
黛玉闻言,冷笑一声,道:“我说呢!亏了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讥讽,宝玉听了,心中一紧,连忙解释道:“黛玉妹妹,你误会了。我只不过是偶然到宝姐姐那里去了一趟,并非有意冷落你。”
黛玉却是不依不饶,她撇了撇嘴,说道:“好没意思的话!你去不去宝姐姐那里,管我什么事?我又没叫你替我解闷儿!还许你从此不理我呢!”说着,她赌气转身,快步回房去了。
宝玉望着黛玉离去的背影,心中一阵无奈。他知道黛玉的脾气,也知道她是因为在乎自己才会如此。他叹了口气,转身对宝钗和史湘云道:“咱们也别在这里站着了,一起去那边坐坐吧。”
三人于是相携而行,往花园中的一处凉亭走去。周围的景色如画,花香袭人,却也无法平复宝玉心中的波澜。他暗自想着,或许这便是他与黛玉之间的宿命吧,总是难以平静,总是充满了波折。
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这三位千金小姐,她们的友情就像那满园春色中的一朵朵花儿,娇艳欲滴,芳香四溢。
这日,薛宝钗正坐在梨香院的绣榻上,专心致志地做着针线。她的手法熟练而优雅,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演绎着一段美妙的舞曲。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手中的针线,仿佛在这细微的针脚中,藏着她所有的心事和期待。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吹起了窗边的轻纱,也带来了外面的欢声笑语。薛宝钗抬头望去,只见林黛玉和史湘云正站在窗外,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薛宝钗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针线,款步走出了梨香院。她迎向林黛玉和史湘云,三人相见,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她们互相问候,又相互打趣,欢声笑语不断。
“宝姐姐,你在做什么呢?”林黛玉好奇地问道。
“我在做针线呢。”薛宝钗笑着回答,“你们呢?怎么有空来找我玩?”
“我们刚在园子里赏花,看到你这边窗子开着,就过来瞧瞧。”史湘云说着,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瞟向了薛宝钗手中的针线,“宝姐姐的手艺真好,这针线做得如此精细。”
薛宝钗谦虚地笑了笑,说:“哪里哪里,只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罢了。”
说着,她邀请林黛玉和史湘云一起去怡红院玩。三人一同走出了梨香院,薛宝钗走在前头,林黛玉和史湘云紧随其后。她们穿过曲径通幽的回廊,走过繁花似锦的花园,一路上欣赏着贾府的美景,聊着彼此的趣事。
不一会儿,她们便来到了怡红院。这里是贾宝玉的住处,也是她们经常聚会的地方。三人进了厢房,只见屋内布置得雅致而温馨,窗前的花瓶里插着几枝盛开的桃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厢房里,袭人正在专注地做针线。突然,她听到外面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原来是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她们来了。她忙放下手中的针线,站起身来,微笑着向她们问好。
袭人寒暄几句后就去倒茶了,大家便亲热地围坐在一起,开始聊起了天。她们的话题如同流水般潺潺流淌,从家常琐事到府中的大小事,无所不谈。林黛玉不时地被史湘云的趣事逗得捧腹大笑,而史湘云也总是能巧妙地接住林黛玉的每一个话题,两人之间的对话如同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史妹妹,你这小丫头真是越来越有趣了。”林黛玉笑着打趣道。
史湘云害羞地低下头,嘴角却挂着得意的笑容:“林姐姐才是呢,每次和你聊天都能学到好多东西。”
两人的对话轻松愉快,不时引来宝钗的侧目和微笑。她们的笑声如同春天的风,轻轻拂过每一个人的心田,让人感到无比愉悦和温暖。
史湘云突然眼睛一亮,提议道:“今日我们如此开心,何不喝几壶新酿的桂花酒助兴?”此言一出,林黛玉与薛宝钗纷纷点头赞同,心中想着这酒定能增添不少乐趣。于是,桌上酒壶被拿起,香醇的桂花酒流淌在精致的酒杯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众人轻抿一口,只觉甘甜入喉,回味无穷。喝到一半时,韩清清与贾宝玉也闻讯而来,加入了这场欢乐的盛宴。贾宝玉一进门,便笑道:“好香的酒气,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说着,便拿起酒杯与大家共饮。
酒过三巡,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贾宝玉突然提议道:“听闻妙玉那里珍藏了许多好茶,我们何不去她那里闹一闹,品品茶解解酒意?”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韩清清也点头附和道:“好茶确实可以解酒,我们确实有点醉了,去妙玉那里坐坐也好。”
于是,一行人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互相搀扶着往妙玉住处走去。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时而高歌一曲,时而吟诗一首,尽显贾府千金小姐与公子的风雅。
恰巧此时,贾母一行人从另一条路上走来。原来是贾府一个远房亲戚刘姥姥来贾府打秋风,贾母一时高兴,便带着她在园子里走走。史湘云眼尖,一眼便认出了贾母,忙上前行礼道:“老祖宗安好,我们正要去妙玉那里品茶解酒,不知祖母是否有意一同前往?”贾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道:“你们这群小鬼头,真是会找乐子。既然如此,我便随你们一同去吧。”
于是,众人簇拥着贾母,一路说说笑笑地往妙玉住处走去。这场欢乐的盛宴,也因贾母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热闹和温馨。
众人漫步至栊翠庵,妙玉早已等候在门口,笑容满面地迎了进去。刚踏进院子,只见花木扶疏,春意盎然,仿佛置身于一片人间仙境。贾母赞叹不已,道:“这些修行人真是有心,将这院子打理得如此秀美,比别处都要出色许多。”
一行人说说笑笑,跟着妙玉往东禅堂走去。妙玉含笑将众人让至禅堂内,又亲自奉上香茶。贾母品了一口,只觉得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不由得赞道:“好茶!妙玉真是有心了。”
妙玉闻言,脸上更是笑开了花,道:“老祖宗喜欢,便是小尼的福气了。”
宝玉在一旁留心观察,只见妙玉举止优雅,言谈得体,心中不禁暗暗赞叹。他想起平日里与妙玉的交往,虽然不多,但每次都能感受到她那份独特的清雅和宁静。
这时,贾母又开口了:“我们刚吃了酒肉,你这里供奉着菩萨,可别怪罪我们。你且拿出好茶来,让我们品尝一番就离去。”
妙玉闻言,立刻去烹煮上等好茶。不一会儿,便捧着一个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海棠花式小茶盘出来,里面放着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香气四溢。
贾母接过茶,轻抿一口,赞道:“果然是好茶!”又问妙玉这是什么茶。妙玉笑道:“这是金骏眉,老祖宗可喜欢?”
贾母点头称赞,又问这是什么水。妙玉答道:“这是旧年所积的雨水,用来烹茶最是清甜。”
贾母闻言,更是高兴,将茶饮了半杯,然后递给刘姥姥道:“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接过茶,一口饮尽,赞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此言一出,众人都笑了起来。贾母也笑道:“你这个庄稼人,哪里懂得品茶的妙处?这茶就是要清淡才好,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来。”
妙玉轻轻拉动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三人便跟随她出了禅堂。宝玉见状,也悄悄尾随其后。他们来到了耳房,宝钗优雅地坐在榻上,黛玉则盘腿坐在妙玉的蒲团之上。
妙玉亲自动手,点燃了炉火,烧起滚水,又精心泡制了一壶好茶。此时,宝玉也走进了耳房,他打趣道:“我就知道你们在这儿偷吃好茶呢!”话语间,带着几分顽皮与亲昵,黛玉闻言,掩嘴轻笑。
妙玉正准备取杯斟茶,只见道婆前来收拾茶盏。妙玉忙道:“那个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放在一边。”宝玉心中明了,那杯子定是刘姥姥用过的,妙玉嫌其脏了,不愿再用。
妙玉随后取出两只别致的杯子,一只杯旁带有耳状小柄,杯身上刻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下面还有一行小真字“晋王恺珍玩”,另有一行小字“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显得古朴而典雅。妙玉将此杯递给了宝钗。
另一只杯子形状似钵但较小,杯身上镌刻着三个垂珠篆字“点犀{乔皿}”,同样透露出一种别样的韵味。妙玉将这只杯子倒满茶水,递给了黛玉。
最后,妙玉将自己平常用的绿玉斗递给了宝玉。宝玉笑着推辞道:“常言‘世法平等’,她们两个用那么好的杯子,我就用个粗家伙吧!”妙玉微微一笑,道:“这就叫‘随乡入乡’,到了我这里,那些金玉之器反倒显得俗气了。”
宝玉闻言,哈哈大笑,道:“我听过‘随遇而安’,没想到到了你这里,就变成了‘随乡入乡’,连金玉都成了俗物。”一时间,耳房内茶香四溢,笑语盈盈,气氛温馨而和谐。
妙玉听了宝玉的话,满心欢喜,她取出一个形状奇特的大{台皿},那是用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的竹根制成的,精致非凡。她笑着问宝玉:“就剩了这一个,你吃得了吗?”宝玉忙不迭地答道:“吃得下,吃得下!”
妙玉正色对宝玉道:“这回你吃的茶,可是托了宝姐姐和林妹妹的福,若是你一个人来,可吃不到这么好的茶。”宝玉忙说:“我明白,我也不会白吃你们的,等会儿我就告诉她们两个,是她们的功劳。”妙玉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这样讲明白了。”
黛玉看着妙玉满面笑容,好奇地问:“这也是去年的雨水沏的茶吗?”妙玉冷笑一声,道:“我看你也像个俗人,连水都认不出来,搞不好连亲姐姐在你面前也认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的时候,收的梅花上的雪水。我特地收了一鬼脸青的花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里,今年夏天才取出来。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哪有这个味?那能喝吗?”
黛玉一时蒙住,感到妙玉话中有话,又觉得妙玉似曾相识,但未深究,只是纳罕。她深知妙玉性格古怪,不多言不多语,也不再多坐。喝完茶后,便与宝钗一同走了出来。宝玉则陪着笑脸对妙玉说:“那茶杯虽然被刘姥姥用过,但扔掉也怪可惜的。依我说,不如给那老婆子,她卖掉也能过日子。你觉得如何?”
妙玉想了想,说道:“这也罢了。幸好那杯子我没用过,要是用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只交给你,快拿了去。”宝玉说:“知道了,你快洗你的手去吧!”妙玉便命人拿来杯子递给了宝玉。
宝玉接过杯子,又说:“等我们出去后,我叫几个小童到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就更好了!只是你叫他们进来时,别进到里面去。”宝玉说:“这是自然的。”说着,就把杯子交给了贾母房里的小丫头拿着。
随后,妙玉轻盈地打开柜子,从中取出了三饼普洱茶,分别是班章普洱、易武普洱与冰岛普洱。她一一拿起,如数家珍般向众人介绍。
“这饼班章普洱,乃是源自云南勐海县班章村的瑰宝,历史悠久,承载了无数茶人的心血与期待。其茶树自然生长,古老而神秘,茶叶厚实,仿佛蕴藏着大自然的活力。品饮此茶,汤色红亮,初入口苦涩味重,但随即回甘迅猛且持久,仿佛山野之气韵在舌尖舞动,让人陶醉其中。昔日我家老爷对此茶情有独钟,总是舍不得饮用,故留得几饼,今日得以与众位分享,实乃幸事。”
接着,妙玉又拿起易武普洱,轻声道:“此茶香气浓郁,汤色橙黄明亮,犹如秋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口感细腻,回味甘甜,乃贡茶之极品。昔日和珅大爷赠予我家老爷,历经岁月洗礼,却仍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韵味。此茶珍贵异常,非有缘人不得品尝。今日能与诸位共饮,实乃缘分所致。”
最后,妙玉拿起冰岛普洱,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这款冰岛普洱,茶树品种优良,茶叶质量堪称一绝。汤色金黄透亮,入口苦涩不显,回甜迅速,令人陶醉。听闻贵妃娘娘也对此茶情有独钟,上次省亲时还特地带走几饼。今日诸位能品尝到此茶,亦是福气不浅。”
介绍完毕,妙玉开始娴熟地泡茶。她将适量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缓缓注入热水。随着热水的注入,茶叶在壶中舞动,宛如精灵般跃动。整个房间渐渐弥漫起茶叶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宝玉微微皱眉,鼻翼轻轻翕动,似乎在努力捕捉那若有若无的香气。他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妙玉,脸上带着一丝疑惑:“这香气,似乎并非大红袍所散发,究竟是何物所发?”
妙玉闻言,也轻轻皱起了眉头,她轻轻地嗅了嗅空气中的香气,脸上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哦,原是如此。这香气,乃是我方才调配的一种香熏,以茉莉花、桂花为主,又加入了一些珍稀的香料。看来火候尚未完全掌握,竟让香气提前散发了出来。”
宝玉听后,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他深知调配香熏之道,需得细心、耐心与技艺并重,稍有差池,便可能功亏一篑。而妙玉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调配出这般独特的香气,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此时,史湘云也好奇地凑了过来,她轻轻嗅了嗅,眼中闪过一抹惊艳:“这香气,真是好闻得紧。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令人心旷神怡,妙玉姐姐真是好手艺。”
妙玉闻言,谦虚地笑了笑:“妹妹过奖了,我也是试了多次,才勉强调配出这般的香气。其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仍需不断改进。”
正说话间,门外忽然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宝玉起身,走过去打开门,只见一个丫鬟端着一盘精致的点心走了进来。
“夫人知各位在此品茶论道,特地吩咐我送来这盘点心,请各位品尝。”丫鬟恭敬地说道。
宝玉接过点心盘,将其轻轻放在桌上。众人围坐一桌,品尝着美味的点心,茶香、花香、点心香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
此刻,窗外的阳光斜斜地洒进屋内,照在众人的脸上,温暖而柔和。这温馨的场景,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定格在了这一刻。
妙玉看着众人满足的神情,心中也涌起了一股成就感。她知道,只要用心去做,无论是调配香熏还是其他事情,都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这一刻的美好,也将成为她心中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