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千红一窟十二钗 ...

  •   话说宝玉在薄命司里目光所及,一片宏大的景象展现在他的眼前,令他的心情随之起伏,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他踏步入门,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眼前的一切使他瞠目结舌,惊叹不已。

      只见司内陈设古朴典雅,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上面摆满了厚厚的命运册。这些册子上都贴有封条,封条上的字迹工整而庄重,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十多个大橱,一字排开,每一个都被封条紧紧封闭,仿佛在守护着某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宝玉的好奇心如同被点燃的火焰,熊熊燃烧。他逐一查看这些封条上的字迹,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丝线索。封条上赫然写着各个省份的地名,那些熟悉的地名让他的心跳加速,他更加确信,这里藏着的秘密必定与自己的家乡有关。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找到代表自己家乡的封条。他对其他省份的封条视而不见,全神贯注地寻找着。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仿佛正在寻找着一件失落的珍宝。终于,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特别的封条上,那上面清晰地写着七个字:“金陵十二钗正册”。

      宝玉不解其意,心中满是疑惑。他转向警幻,好奇地问道:“‘金陵十二钗正册’是何意?”警幻轻轻一笑,解释道:“此册乃贵省中十二位最为杰出女子的命运记载,她们或出身名门,或才情出众,各有不凡之处,因此被尊称为‘正册’。”

      宝玉听后,心中不禁泛起涟漪。他反驳道:“我常听闻金陵地域辽阔,女子如云,怎会仅有十二位杰出女子?我家中便有众多女子,各有特色。”警幻听罢,轻笑一声,道:“贵省女子固然众多,但‘金陵十二钗’所记,皆是命运最为独特、影响最为深远之女子。至于其他女子,虽各有风采,但或许命运平凡,或未及这十二位之显赫,故未列入正册。”

      宝玉听后,心中稍感释然。他转头望向其他书架,果然看到其中两个标有“金陵十二钗副册”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字样。他心生好奇,便走到“副册”前,伸手轻轻推开了厨门。

      厨门一开,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宝玉取出其中一本册子,轻轻翻开。只见首页上画着一幅奇特的图画,既非人物肖像,也非山水风景,而是一幅水墨滃染的乌云浊雾图。图中云雾缭绕,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

      宝玉仔细端详着这幅画,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他转而看向画后的文字,只见上面写着几行诗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悲凉与无奈。他轻声读着这些诗句,仿佛能听到那些女子在命运漩涡中挣扎的叹息声。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宝玉的目光在那些字句上徘徊,心中的迷惑如同浓雾般愈发浓厚。他不甘心于此,继续向后翻阅,眼前的画面却让他更是不解。画中是一簇鲜艳的鲜花与一床破旧的席子,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旁边的诗句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些诗句让宝玉陷入了深思,但他仍旧无法领悟其中的含义。于是,他将这本册子暂时放在一旁,转而打开了副册厨的门。他取出另一本册子,翻开后,画面上的一株桂花树下的池沼已经干涸,莲花枯败,藕断丝连。背后的文字仿佛在叹息: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宝玉的眉头紧锁,他感到这些诗句中蕴含着深深的悲哀与无奈。他再次放下册子,决定寻求更为根本的“正册”。他翻开第一页,两株枯木映入眼帘,木上悬挂着一围玉带,而雪地中有一股金簪。旁边的四句言词似乎在描述一个悲伤的故事: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宝玉的心被这些诗句深深触动,但他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他渴望得到解答,但他知道警幻不会轻易透露天机。犹豫片刻后,他决定先放下这本册子。随后,他翻到了一幅描绘弓和香橼果的画面,旁边的歌词似乎在讲述一个关于是非、荣辱和命运的故事: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后面又细细描绘出两人放风筝的愉悦场景,仿佛能听到那欢声笑语,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温暖。画面上,一片蔚蓝的大海波涛汹涌,海面之上,一只雄伟的大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船头之上,一位婉约的女子身姿绰约,她掩面而泣,泪水滑过玉指,滴落在甲板上,化为点点晶莹。旁边还有四句写云的诗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后面几缕飞云轻舞,如同仙女挥袖,优雅而飘逸,又似古人笔下的泼墨,淡雅而高远。它们悠然地漂浮在天际,似乎在诉说着天边的秘密,又像是守护着这一方天地。而那湾逝水,则如同一条银带,静静地流淌,带走了一切的忧愁与纷扰。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天空的云彩,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美得令人心醉。旁边有一句断语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紧接着,画面上呈现出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的情景。那美玉晶莹剔透,温润如玉,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精华。然而,它却不幸地陷落在泥垢之中,被污浊所包围,显得那么无助和凄凉。

      美玉周围的泥垢,黑沉沉地堆积着,仿佛要将它吞噬。那美玉虽然质地坚硬,但在这泥垢的侵蚀下,却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光彩。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默默承受着命运的安排。旁边有一句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随后,他的视线落在那更为惊心动魄的画面上。只见一只恶狼,眼神凶狠,獠牙毕露,正疯狂地追逐着一位美女。那美女容颜秀美,身姿曼妙,然而此刻却面色惨白,惊慌失措地逃窜着。恶狼紧随其后,欲啖之意明显可见,仿佛随时都会扑上前去,将美女撕成碎片。

      这画面中的紧张气氛几乎让人窒息,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动感与力量。恶狼的凶残与美女的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为美女的命运捏了一把冷汗。旁边,一句诗静静地刻着: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后面,一座古朴的庙宇映入眼帘,红墙青瓦,岁月的痕迹斑驳在其上,显得庄重而神秘。庙宇内,一美人静坐其中,她身着素雅长裙,面容清秀,气质脱俗。她正独自翻阅着经书,神情专注而虔诚,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了这片宁静之中。判词静静地刻在一旁,字迹古朴而深邃: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后面展现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冰山。那冰山巍峨耸立,晶莹剔透,仿佛是由无数纯净的水晶雕琢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冰面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

      而在那冰山的巅峰之上,孤独地站立着一只雌凤。它身披五彩斑斓的羽毛,宛如天边最绚烂的云霞,高贵而优雅。它的眼神中透露着一种超然的气质,似乎在俯瞰着世间的一切。

      旁边的判词静静地刻着:“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字迹苍劲有力,仿佛带着几分命运的沉重与无奈。

      画面一转,后面展现的是一座荒凉的村庄和一间简陋的野店。这村庄似乎已经被人遗忘,只剩下断壁残垣,杂草丛生。野店也是破旧不堪,门扉半开,似乎随时都会倒下。

      在这荒凉的背景中,一位美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纺绩。她身穿粗布衣裳,但难掩其天生丽质。她的动作娴熟而优雅,仿佛在这荒凉之地,她是唯一的□□。

      旁边的判词静静地刻着:“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画面再次转换,展现出新的景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盆茂盛的兰草,其叶片青翠欲滴,生机勃勃。在这盆兰草的旁边,站立着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她气质高雅,容颜绝美,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仙子。判词静静地刻在一旁:“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这判词似乎在赞美兰草的清雅高洁,同时也暗示了美人命运的波折与无奈。

      紧接着,画面转至琼台楼阁之间。这里有一座华丽的建筑,但氛围却显得沉重而压抑。一位美人悬梁自缢,她的身体在风中轻轻摇晃,如同一片凋零的花瓣。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令人心痛,也让人对这位美人的命运充满了好奇与同情。判词刻在旁边:“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几句判词深刻而沉痛,道出了情感世界的复杂与危险,同时也揭示了这场悲剧的根源所在。

      宝玉还欲深入探寻那卷册中的奥秘时,那仙姑仿佛洞察了他的心思,深知他天赋异禀,性情聪慧,唯恐他将仙界的秘密泄露出去。于是,她轻轻掩上卷册,笑盈盈地向宝玉说道:“你何不随我一同去游赏那奇景,何必在此苦思冥想这些不解之谜呢?”

      宝玉被仙姑的话语所吸引,恍恍惚惚中,他放下了手中的卷册,跟随警幻仙子来到了后面。只见这里珠帘绣幕垂挂,画栋雕檐耸立,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阳光洒在金色的门户上,熠熠生辉;白雪映照着琼楼玉宇,宛如仙境。更有仙花异草,馥郁芬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

      这时,警幻仙子又笑道:“你们快些出来,迎接这位贵客!”话音刚落,只见从房中款款走出几位仙子。她们身着荷叶般的衣袖,轻盈飘逸;羽衣飘飘,宛若仙子下凡。她们的面容姣好如春花绽放,媚态横生似秋月皎洁。

      一见宝玉,她们都纷纷埋怨起警幻仙子来:“我们不知这位是何等‘贵客’,竟忙不迭地出来迎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神瑛侍者和绛珠妹子的生魂会前来游玩,所以我们一直在此等候。为何反而引这浊物来此,玷污了我们这清净的女儿之境?”

      宝玉闻言,心中一阵怅然。他深知自己非是仙客,更非什么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生魂,却误入此境,面对仙子的盛情与期望,竟不知如何回应。他低眉垂首,轻轻道:“仙子盛情,宝玉感激不尽。只是,我身陷迷雾之中,不知何以自处。”

      警幻仙子紧握住宝玉的手,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深沉与慈爱,仿佛能洞察宝玉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挣扎。她向众姐妹娓娓道来,声音轻柔而坚定,仿佛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姐妹们或许不知其中缘由。今日,我本欲前往北静王府、荣府接引神瑛侍者和绛珠妹子,却不料途经宁府时,偶遇宁荣二公之灵。他们那苍老而庄重的面容上,透露着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期望。他们对我嘱托道:‘自国朝定鼎以来,我家功名显赫,富贵绵延,历经百年风雨。然而,运数终有尽时,此乃天命难违。子孙虽众,竟无堪继大业之人。唯嫡孙宝玉,虽禀性乖张,生性怪谲,却聪明灵慧,略可望成。奈何家运将尽,恐无人能引导其入正途。幸得仙姑偶来,望能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许能助他跳出迷津,步入正轨。此亦吾兄弟之幸也。’”

      警幻仙子说到这里,微微叹息了一声,仿佛也被这沉重的嘱托所感染。她继续道:“这宝玉原是补天遗石下凡,现迷失自我,因此,我怀慈悲之心,先引领宝玉至此。先以他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其熟玩,然其仍未觉悟。故再引至此地,令其亲历饮馔声色之幻,期冀他将来能一朝顿悟,也未可知。”

      警幻又轻抚宝玉之背,柔声道:“贵客莫忧,太虚幻境乃清净之地,非尘世所比。你既来之,则安之。且与我一同领略此间风光,或许能解开你心中之惑。”

      宝玉抬头,见警幻仙子眉宇间透着慈爱与关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暗下决心,既来之则安之,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探寻这女儿国的奥秘。

      于是,他随警幻仙子漫步于奇花异草之间,观赏那流云变幻、仙鹤翱翔之景。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仙境,每一景都令人心驰神往。宝玉心中的困惑与迷茫,在这奇异的景色中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平和。

      警幻仙子携带着宝玉走进了一个房间。然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雅的香气,让人不禁好奇这香气究竟是由什么所散发出来的。宝玉对此产生了好奇,便向警幻询问了起来。警幻冷笑着回答道:“这种香气在尘世间是闻所未闻的,你又如何能够知道它是由什么所散发出来的呢?这种香气是由名山胜境中初生的异卉之精和各种宝林珠树的油所制成的,被称为‘群芳髓’。”听到这里,宝玉不禁感到羡慕不已。

      大家入座后,一个小丫鬟端上了茶水。宝玉闻到了茶水的清香味道,觉得非常纯净美妙,于是又向警幻询问这茶的名字。警幻告诉他:“这种茶叶产自放春山遣香洞,是用仙花灵叶上带宿露的茶叶烹制而成的,名为‘千红一窟’。”宝玉听了之后,连连点头称赞。

      接着,宝玉环顾四周,发现房间里摆放着瑶琴、宝鼎、古画、新诗等各种物品,这些珍贵的艺术品让他心生喜悦。他还注意到窗台上有一块柔软的绒毯,奁间还残留着一些粉污的痕迹,显然这里的主人非常注重生活的品质。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着:“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宝玉看完这些,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此时,宝玉心中涌起一股好奇,他想起之前未曾细问众仙姑的芳名,于是向警幻仙子请教道:“敢问仙子,这诸位仙姑都是何名何姓,可否告知?”警幻仙子微微一笑,一一为宝玉介绍起来。

      “这位是痴梦仙子,她常常沉浸于梦幻之中,寻求人生的真谛;那位则是钟情仙子,她深谙世间情缘,对爱情有着独到的见解;还有引愁仙子,她善于引导人们反思生活的苦楚;以及度恨仙子,她则擅长化解人们心中的怨恨。”

      警幻仙子娓娓道来,每介绍一位仙姑,便讲述一段她们的传说与神通。宝玉听得如痴如醉,对这些仙姑充满了敬仰与好奇。

      这时,一个小丫鬟轻盈地走了进来,开始调整桌椅,摆放酒馔。宝玉这才注意到,桌上已经摆满了琼浆玉液和各种美味佳肴。那琼浆满泛在晶莹剔透的玻璃盏中,玉液浓斟在琥珀色的酒杯里,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而那些佳肴更是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宝玉闻到了酒水中散发出的清香甘冽的味道,觉得与寻常的酒有着明显的不同。他忍不住再次向警幻询问这酒的名称。警幻告诉他:“这酒是由百花之蕊、万木之汁以及麟髓之醅和凤乳之曲酿制而成的,因此得名为‘万艳同杯’。”听到这个名字,宝玉更加赞叹不已。

      在觥筹交错的欢声笑语中,十二位舞女宛若仙子般轻盈登台,她们身着流光溢彩的华服,身姿曼妙,舞动间尽显婀娜。众人见状,好奇之心顿起,纷纷向警幻仙子询问:“接下来,可有什么新奇的词曲,让我们一饱耳福?”警幻仙子微微一笑,眼波流转间透露出一丝神秘,她轻启朱唇,柔声道:“今日,便请诸位欣赏我们新创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吧。”

      舞女们闻言,齐声应和,她们轻抚檀板,细拨银筝,悠扬的乐声随之响起。警幻仙子解释道:“此曲非比寻常,它既非尘世间的传奇曲牌,又融合了生旦净末的戏剧元素,更有南北九宫的音乐精髓。每一支曲子,或咏史,或抒情,或叙事,皆有其独特之处。”

      她继续道:“这些曲子,或歌咏佳人风华,或抒发人间悲欢离合。若得妙手偶得之,便可谱入管弦,流传千古。然而,若非亲历其境,深谙其情者,恐难领略其中真意。诸位即便聆听其歌,若不先睹其稿,亦恐觉索然无味。”

      言罢,警幻仙子回头吩咐一位小丫鬟,取来《红楼梦》的原稿。小丫鬟轻盈地走来,双手捧着那卷泛黄的古籍,恭敬地递到宝玉面前。宝玉接过原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他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泛黄的页面,只见字迹娟秀,墨香扑鼻。他沉浸在这传世之作的字里行间,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而又悲凉的大观园中,与那些鲜活的人物共同经历着荣辱兴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