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三十章回 ...


  •   “贤侄,张将军此番来请恐怕并非易事,还望三思啊。”
      若是张扬一人,金石知他性情,容易体恤下属倒也不会多加责难。但此番营帐中不止是他一人,还有吕布。吕布何人,建阳生前在世之时评价已十分中肯,虽有万夫莫当之勇,却是趋炎附势、贪图利益的小人。
      丁明让基才叔安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连点随机应变的能力都没有,如何能成就功业。
      一旁的马钧便可惜自己不善言辞,无法帮助元炳一二。适才丁明摇头笑了一阵,又道:“虽说如此,本事过人,便是他人迁就你,高人自有高人的傲气。”
      说罢,他便辑手一番,微微一笑后转身,大步流星向前走。

      另说一事,乃是昨夜,丁明正要入睡时分,忽然有人来访。
      那时丁明正在秉烛阅览兵书,早早劝了随行的段大先睡去,营帐外便只有夜间巡逻的士兵。忽然一道黑影照来,一人布衣似在外间彷徨。
      丁明见此,双眼一凝,放下手中兵书,将身旁的佩剑缠在腰上,出声问道:“何人来此?”
      那人站定,想来是胸中打好腹稿,便道:“丁小将军,董昭此番前来是为告罪。”
      见是军中人,丁明也放下几分戒心,反问他何罪之有,又将他请了进来。
      虽说白日宴席之上对方连数他数罪之论,丁明却知不过是身在位做其事,或许是代表了张大哥心中想法,又或许是张大哥的属下对他的不满。要论董昭有几分真心实意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丁明知晓对方原是袁绍手下,又知对方是被张大哥强留在此,便可知一二。
      此番董昭来此的用意,他见人只一身布衣入内不带兵器也明白了。
      “请。”
      董昭却眉眼一笑,没有落座,反倒是走上前与他一说。
      “昭不便久留,今夜深难免有损生气。既是前来告罪,又怎能当丁小将军的客人呢?”
      丁明也随了他的意,直言道:“不知董骑都尉来此是为何事?”
      “却是为今日宴席上冒犯之事”,说此,董昭嘴角笑意加深,竟然恭喜了一番丁明,叫人摸不着头脑又不得不为此人精明所惊叹,“吾在张将军帐下常常听闻丁小将军的美名,今日一见方知世上却有如此少年英才。世人弱冠才得举孝廉方入仕为官,历经数年积累才知为民生之计,而小将军年幼却能治理得当一方郡县,董昭实在惭愧。”
      丁明波澜不惊地嗯了一声,没什么想法,只说:“倘若骑都尉是来夸奖明一番,不如早早离去入睡为好。”
      董昭长叹一声,又道:“足下乃是英才,却困于张扬莽夫之流,何不可惜?今日吕温侯来此,他非久居人下之辈,迟早兵刃相见,在若不然,小将军在太原郡之战果,怕是难保。”
      “董先生此话何讲?”
      他却未曾多言,只辑手一笑,便要告辞了。
      丁明连忙喊住,问他:“董先生此来只为这一句话吗?”
      他回答道:“只此一句,丁小将军便已明了,董昭何必多言呢?”
      说话间,他又转身,多添一句:“今日宴席上多有得罪,还请小将军不要见怪,都是效命于张将军之人,彼此之间不应有矛盾才是。”
      “告辞。”
      他话到这里,丁明也不便强留,只好送他出去,又皱着眉头回来。这一番话的确令他心中涟漪不断,心道一事接一事,不知何时了。还须明日问过基才叔前线情况才知应当用什么法子。

      幸而,一切与他临行前所料的相差无几。
      他自有信心踏入营帐之中,向着两人拱手一礼。

      “张大哥,吕温侯,丁明来了。”
      “好好,贤侄快快过来。某这兄弟有话要问你,你可要如实回答才好,如实回答!”
      张扬见丁明过来了,便挥手叫人过来,又叫人在身旁摆了一个垫子好让人坐下。在这期间,吕布未曾多言,只是举起酒碗,又细细打量了这位义弟一番。
      等人坐好后,他才爽朗一笑,叫道:“义弟!兄长刚才听稚叔说你乃是统率攻打太原郡的将领。兄未曾想,义弟数年不见,竟成长如斯地步,着实令人惊讶,方才想了解一番。张兄,可是?”
      “自是,自是!”张扬与之欢笑,后又转到丁明这边,叫他说说。
      吕布也不是当年丁原旗下的一个小小主簿,这些年来屯兵在洛阳,统领了董卓军作战了大大小小不知多少次,也算身经百战,可惜长安事变不得已逃走,后又在袁绍之下与黑山贼打了一通。他所学浅薄,领兵打仗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当下问及了好几个关键处,若非丁明全盘通晓,反倒会被难住。
      这一问,张扬反倒先吃了一惊,道:“看来某是小瞧了元炳功劳,之前赏赐有失偏驳啊。”
      丁明摇了摇头,先回答了张扬的话:“非也,众位将校皆有功劳,明不过是决策一二,当不得此。封赏足矣。”
      “好,好。”
      张扬虽与吕布亲近,却也知晓此事应当私下商议,便浅浅带过。
      吕布又询问了一番丁明走之前的布局,待其阐明,方才表明自己的想法。
      “……弟虽指挥有方,可惜太过保守,事到如今,竟留下晋阳如此大城未取,不若兄长助你一臂之力,亲自攻城替义弟斩获此功,如何!”
      他哈哈大笑起来,手中酒水一动,便是一碗下肚。
      然而吕布所见却是丁明摇头,胸有成竹地对他俩辑手回话。
      “何须吕温侯大驾光临,此番晋阳之事,明早已料到,也不需去,只叫人送一封信给王将军,不日便可拿下晋阳!”
      “哦?当真?”
      吕布也道:“义弟可不要说了大话。”
      “明不做无为之事。”
      此话一落,张扬拍桌叫好,又追问丁明几日可取,他说送信去送信归,一月内甚至快到此月底。张扬便叫人过来,取来纸笔叫丁明写下,又叫一脚力飞快的探马送去。
      一番忙活,丁明也随即告辞。
      张扬也不留他,只要他早日取下晋阳。吕布也不恼,他提来此事也只是为了立功罢了。若无此便另想他法。

      果不其然,张扬派去的探马一到,接着便是一连串的大捷传来。没过多久,晋阳便被攻破,其中贼寇更是被生擒。既然此事尘埃落定,张扬便将人请来问他,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丁明回答道:“明离开之前曾有言在先,若有飞信传来,便可进行攻城事宜。这段时间,太原郡各地的百姓都已安置好,杨将军练兵有方,后勤粮草供应充足,军中资费不多,姑且欠了些奖赏,此番明在信中言道,商队外出带回金银无数,为首的商人更是愿意资助我等,故而可以奋力杀敌,拼搏赏赐了。”
      “哈哈哈,贤侄,说的是,说的是。”
      张扬没在此多谈,只因没有多加供给丁明军的银两是他明示的。
      此事,的确是万事俱备,只差那最后一事了。
      故此丁明才从金石口中得知这些日子以来士兵没有疏于演练,反而厉兵秣马,随时准备着最后的攻城时刻,方才有如此大的口气与张扬吕布说只要一封信就可攻破晋阳。
      便是如此。

      而丁明取下晋阳后没多久,吕布又与张扬告辞,昔日他就曾说过大丈夫岂能久居于人下,张稚叔安于河内一地,又有丁明等人,他留此反没意思,又被张邈派来的人说服,欲要前去兖州成就一番功业。张扬没留他,倒多送了些粮草与装备,叫这同乡之军壮大了不少。
      吕布走时,丁明不在河内,早回了太原郡去。这昔日赵地人杰地灵,攻下城池后还需要挑选上人来治理郡县。
      正好张扬见是丁明攻下太原郡,就提了他官职,叫他管理好太原郡。丁明领命而去,因他这一番功劳在手,其他人也没说他年纪太小之类的闲话。倒是他临走前劝说张扬前往长安勤王,却无果,只好离开。
      还有一事,是生擒的黄巾党首,有些与白波军交好,中途攻打太原郡之时,他们也曾派兵过来支援,好在先打下了界休,将通往晋阳的要道死死扼住,才不至于腹背受敌。见此,他们派人送来金银要求赎回胡才等人,张扬在后面同意了。丁明也只好叫王将军将人放了。
      王越暗中问他要不要偷偷派人过去做掉,丁明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反道:“白波军人多,胡才等人虽被赎走,却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而他一个寡头将领,势必要聚众起势,败军之将杀之只是一人头,放回或许能助我们收复河东之地。”
      王越了然,不再复问。
      然而丁明也知道自己这句话何尝不是一种安慰。倘若是放虎归山呢?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视乎情势而决定,这等事情又是战后纷争。
      他心道,董昭之言何尝不是真,然此天下向何人投去又或是自立为王,都需多加考虑,他尚且年轻,可父亲旧部既然跟随他,又怎能辜负?

      这时,长安城内传来了变故,樊稠被杀,昔日董卓残部四人稳固的势力终于出现了裂痕,很快猜疑纷争不断。等消息再传来的时候,丁明听到了献帝打算东归的传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第三十章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