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入职书院 ...

  •   “哦?原来是想到我这里谋个差事啊,哈哈!”老者大笑起来。
      王浩不禁脸色发红,内心紧张不已。
      “哪里人氏?叫什么名字?”
      “城北清阳洼的,姓...王名浩。”王浩本想报个假名,但又觉得没有必要,便脱口说出真名来。
      “清阳洼?恩...好像听说过。”老者说罢不语,转过身去,似乎正在考虑。
      王浩见状顿时紧张得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
      “小伙子,”老者转过身来对王浩道:“你来得可真巧哇!我这里刚好缺一名助教,你就先留下,干一段时间再说!”
      “多谢先生!”王浩不禁喜出望外,赶忙行了个大礼。
      “哎,严重啦!”老者伸手扶起王浩:“老夫姓秦名若望,是清州书院的教授,你就叫我秦教授吧。”
      “是,秦教授。”
      “时候不早了,且随我来。”
      说罢秦教授领着王浩向拱门内走去,里面又有一个小院。
      “孙超!过来。”
      随着秦教授的叫声,一个小伙子应声从一旁的厢房跑出来。
      “老师有何吩咐?”
      “这是王浩,新来的助教,你带他安排一下住宿。”
      “是。”
      秦教授说罢径直向前走去,前方又有一道圆形的拱门,原来这是一个三进的院落。
      “王兄请随我来。”见秦教授已走远,那个叫孙超的年轻人领着王浩向一侧的厢房走去。
      “有劳孙兄了。”天色渐晚,王浩看不真切孙超的面容,只是感觉他大概二十左右年纪,高高瘦瘦,为人很谦和。
      孙超先回房取来烛台,打开隔壁厢房,王浩在烛光下环顾四周,这是间普通的卧室。
      “王兄,这间本是苏助教住的,他家做药材生意,去年家中出了变故,他的兄长收货途中遭强人打劫,不幸丢了性命,他便回去接了兄长的差事。”
      “哦,真是可惜!”王浩摇头叹道,接着问:“请教孙兄,这书院有助教几名?”
      “王兄有所不知,根据清州署衙核定的职数,清州书院有教授一名,助教两名,如今你既补了苏助教的缺,职数也就满了。”
      “原来如此,那眼下有多少学生呢?”
      “只有五十几人了,去年大战前还有九十几人,这一打仗好多学生就回家了。这里的学生大都是平民子弟,虽说在官学读书不用花钱,但老百姓家的孩子早晚还是要当家的。”
      孙超叹了口气,忽问:“王兄可曾用饭?”
      王浩不好意思的摇摇头:“尚未。”
      “你看我,只顾和你说话,忘了带你用饭了。来,王兄这边请。”
      说罢孙超引着王浩出了卧室,向后面的小院走去,进了院门左拐便是伙房。
      孙超指了指右侧三间厢房道:“那是秦教授一家住的地方。”
      王浩扭头看去,只见中间的厢房亮着灯,应该是秦教授一家正在用膳,随后孙超将王浩引入伙房。
      “李嫂,这是新来的王助教,有饭就给他安排点吧。”
      一个中年妇人热情的迎上来,将王浩让在桌旁坐下。随后在灶台上盛来一大碗米饭,又端来半小盘炒菜,王浩谢了一声便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半个月来,王浩第一次吃到香喷喷的米饭,感觉美味无比,炒菜中竟还有些许肉末,吃得王浩满嘴油滋滋的,心中感动得快要落泪了。吃罢虽是半饱,却已十分满足了。
      谢过李嫂后王浩独自回房。铺好被褥,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遭遇,王浩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上午还食宿无着,焦灼无比,晚上便吃上米饭肉菜,睡在有被褥的床上,真是天差地别啊!
      “看来这一切冥冥中早就注定了!否则哪有这般巧的事?我先前是清州大学的老师,如今做了清州书院的助教。”想到这他心中坦然许多,于是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日清晨,孙超叫醒王浩同去用早饭,随后回到学堂。
      大约七点半钟,学子们陆陆续续来到书院,照例是一个时辰的晨读。
      秦教授很快也来了,先是安排一天的任务,上午由孙超讲授《中庸》,下午由秦教授讲授《春秋》。王浩因为是新到,暂不授课,只负责批改学生的作业。
      孙超将昨日学生课堂上的作业拿来,王浩看了看,主要是默写四书五经里的段落。这些内容他都熟悉,只是都是用繁体字书写的,他虽认识一些,但却认不全。
      于是待秦教授和孙超走后,他将书架上的四书五经拿来,对着书卷批改起来。
      用毛笔对他来说也是轻车熟路,小时候老家村东头有个叫白云庵的寺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书法极好,当地不少官员都来向他求字。
      王浩打小跟老和尚学习书法,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他父亲隔三岔五送些面、油、蔬菜去寺庙。
      老和尚看他很能吃苦,也用心教他,初中时他参加市里的书法大赛就获过奖。后来上大学了,他还坚持周末练习,一手欧体书法颇有几分神似,所以功底还是很扎实的。
      “看来学过的东西不白学,早晚会有用着的一天,技多不压身,古人诚不我欺也!”王浩暗自庆幸起来。
      如此一个月,王浩天天负责批改作业。同时,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恶补古文,真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拿出了读博时的劲头。
      凡是书院书架上有的书,几乎都被他读了一遍,有不认识或不理解的便向孙超或秦教授请教。
      好在他本就有较深的古文造诣,经过这一番强化训练,古文已然不在话下,无论是读还是写都十分熟练了。
      秦教授对他赞许有加,也因发现了他这个人才而颇为自得。
      这期间秦教授跟王浩闲聊,问起他的过往,王浩只说自幼和家乡长辈修习过一段时间,后来便是自学的,如今家中只剩一个老舅,生活难以为继,所以只身来清州寻个出路。问及年纪,便说今年22岁。秦教授都深信不疑,从此不加多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