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一)

      又是一年大雪封山时。??厚雪掩寒山,泠清绝幽处。??今日天光不错,雪落得倒比以往歇停了些。??崖前,青瓦凉亭囤积一身雪泥,静默远望这茫茫肃杀。

      亭内,炉火旺盛,一孩童披着厚毛裘,守在炉前,时不时抬头望向竹林里练武的身影。趁着守炉人看得入了迷的空档,偶尔几点雪碎子顺着升腾的白气偷偷飘进炉子,尝尝热酒的滋味。?
      亭后,竹林森森,纯白覆压幽绿。
      ?竹林里,一男子手握长剑,正练得酣畅淋漓,剑气行云流水,脚下的积雪早已踩实化水,青石板的纹理一览无余。??那男子用白绸蒙住双眼,朦胧恍惚之中,好似他又回到了四明山,穿过层层梨树,看到无遗剑在花雨中挥舞,听到剑刃破空的低沉嗡鸣。??屏息,一记斩杀,四周竹林应声而倒,激起雪雾四扬。??白绸滑落,南宫絮缓缓起身,收回起势,负手矗立,缓缓抬头,望向烟云氤氲的群山,手中携着无遗。??师父,我最终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座山,那片雪。

      这北方的万里皎洁,将他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春末夏初的晴雪天。

      (二)??南宫絮的记忆中,曾经在南方,和师父一起生活的山上,也会遇到这样大的雪,年年都有,但从不寒冷。??他本是个乞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是师父把他从死尸堆里扒出来,背回了四明山。
      ?师父乃南宫族人,师承清风派。
      ?师父看他年且尚幼,孤苦伶仃,自己身无子嗣,便收下他为徒儿,随姓南宫,赐名絮。
      ?在平常的日子里,师父练剑,他便在一旁生炉煮茶,浆扫落尘。
      他的眼睛从未离开过师傅手里那把无遗剑。得闲时,就拾起一丫梨枝,暗自模仿着师父的一招一式,一吐一吸。??无遗出鞘,发出古老沉重的嗡鸣。??这把古剑是南宫一脉襟袖相承。
      师父日日剑不离身。日里,师父背山面水,拔剑练武;入夜,南宫絮隔着窗牖纸,也会见师父盘坐在床前,挑灯擦剑。
      有人的精气神养润,即使历经千载,剑刃依旧锋利明亮。??立剑身前,双指追随剑身的流光,剑魂等待着主人的发号施令。

      第一式剑法如渊流,细腻而又危险,制敌于温柔乡中。
      剑法身法融为一体,以柔克刚,避实击虚,以静制动,慢稳不疾。
      一个流云步俯身探剑,继而随着剑指所向引身而起,吸膝而立,剑锋指月。??师父的身形一顿,轻挽一个剑花,剑风突然一转。

      第二式剑法起势强势,杀伐刚烈,如腊月狂风吞噬大地。
      一记旋身斩杀,剑光刹那映出师父那瘦削挺直的身影,四周梨花雨婆娑而下。
      只是一个起势,南宫絮额前垂髫便被迎面而来的剑气浮动。
      ?剑,舞得越来越快,身形,变幻莫测,剑光四溅,令人目不暇接。
      ?第三式剑法紧随其后,一式快过一式,衣决簌簌之声越来越急促,身形步法随着剑的气息灵巧多变。剑锋滋啦擦过地面,带出几许火星子,寒刃破空,浮光掠影,气势凌人。

      第四式剑法承袭杀伐,动作的轻重缓急又有所转圜,力量已经积攒到了极致。
      只见师傅连续抟身刺剑,继而站定,以剑带身画作一个大圆,探身向前一记斩杀,四周梨花簌簌而下。

      吐息,归元,侧剑傲立。

      习武之人都说,师父的剑法是天下第一。
      南宫絮也打心眼里觉得师父的剑法就是全天下最厉害的剑法,他也想有朝一日成为师父如此厉害的剑客。
      ?“好生厉害!师父师父,教我如何用剑吧!”
      师父不语,递出无遗。
      甫一握住,南宫絮一个踉跄。?师父摇摇头:“根骨不行。”?继而说道,力不得以聚,何以御剑?多久扫把拿稳了,再让南宫絮来拿这把无遗。??师父把剑往身后负立,拂袖,离去。??南宫絮还是一复一日地浆扫着,殊不知,手中的扫帚一日比一日沉。??在得闲之余,他看师父练剑实在看得心痒痒,便举起扫帚偷偷模仿师父舞剑的身姿。
      南宫絮便这样一复一日地重复着,模仿着。
      他把一招一式记了个雏形,以扫帚作剑,每日清晨,趁着师父还未早起,在山崖前完完整整地温习一整套剑法。

      这些天,一个板直的身姿隐匿在梨花林后,一手负无遗,一手负木剑,欣慰地点了点头。

      “絮儿,过来。”

      南宫絮闻言,动作一滞,立马收好扫帚,转身面向师父。
      师父一步步向他走来,他双手握着扫帚,头埋得很低很低,面颊绯红。

      “从今日起,你与我一同练习。”说着,师父把木剑抛给南宫絮。

      南宫絮猛地抬头,既惊又喜,下意识撒手,接过抛来的木剑,又马上在那把扫帚应声倒地前用脚勾住。

      于是他便用如此怪诞的姿势答到:“是!徒儿遵命!”

      师父摇摇头:“难成璞玉。”??“我本是顽石,质非玉,那就成一块儿石头,坚硬无比的山石。”

      南宫絮用脚挑起扫帚,一手接过,把它靠在一旁的梨花树下,嘿嘿笑着。

      (三)

      从此往后,南宫絮起得更早了。
      除了浆扫落尘花瓣、烧炉热酒,练剑习武也提上了日程。

      “我从头将这四式剑法打一遍,你看仔细了。”

      说罢,师父从腰侧祭出无遗。

      师父的力道强势,剑气四溢,洁白的梨花如雪纷飞,飘落泗零,落在了南宫絮的头上,肩上。

      一套剑术下来,师父负手而立,剑指悬日。

      南方从未下雪,但在四明山,每到梨花盛开的季节,就是一场四明山的初雪。

      “絮儿,你以为,何为剑?何又为剑客?”

      师傅的声音把他从对大雪的幻想中拉回。

      “千锤百炼锻造成剑,能握剑使剑法之杀招者为剑客。”

      “那你以为,何为世界上最厉害的剑法?”

      “师父,你的剑法定是全天下最厉害的剑法!”

      只见师父摇摇头:“不够。”

      至此以后,南宫絮更加刻苦地练习,汗水浸透青石板,长年累月,竟在那块儿地界渍成了陈印。

      对他而言,练剑的日子并不无趣,在四明山的山崖之上,有野马尘息奔腾作伴,有竹雀儿江河作陪。
      在四明山,总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致,休憩时向外看万物,练剑时向内看自己。

      一日,师父又来设问,还是那三问。

      “絮儿,你以为,何为剑?何又为剑客?”

      “剑,因杀戮而生。剑客,为驯化杀戮而生。”

      “那你以为,何为世界上最厉害的剑法?”

      “能以无锋之剑使剑法之杀招,方为最厉害的剑法。”

      师父点点头:“参悟到了些许皮毛。”

      此问之后,很长一段时日,师父再未曾提起过这三问。但在南宫絮的脑海里,这三问永远挥之不去。

      年年岁岁在扬起的落尘里起起伏伏。
      南宫絮每日朝伴云霞而作,暮随余晖而息。
      当年的懵懂孩童已经出落成了爽朗少年。

      是夜,南宫絮盘坐在山崖前,远望山下的灯火人间,星星点点,甚是美丽。

      师父挑灯走到他身旁,几年来,还是那三个问题。

      但就是这三问,困扰了南宫絮好久,他练剑时在想,扫地时在想,用饭时在想,就连梦中也久久被这三问萦绕。

      他曾无数次扪心自问,何为剑?何为剑客?何为世界上最厉害的剑法?
      答案有无数种,种种都被他自己成立而又驳斥。

      “师父,我想不出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答案。”

      “絮儿,你可曾想过下山游历?”
      ?“师父,我哪儿也不去,我就想在四明山陪着你。”
      ?“固步自封,画地为牢,鼠目寸光之辈。这山再大,也不是你南宫絮的山。你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山。”
      ?“我还要学习剑法呢!”
      ?“一招一式,我皆传授与你。”
      ?“我学艺不精,习剑之路还长着哩。”
      ?“不长,山脚到山巅,一共路十里。为师已伴你走了三里,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剑客,练就真正厉害的剑法,剩下七里,要你自己走。”
      ?“可是那三个问题,我还不知道答案。师父,你能否告诉我答案?”

      师父笑而不语,摇摇头,从腰间取下佩剑。
      ?“来,絮儿,给你换把剑。”
      ?师父将他的一生都传给了他——无遗剑。

      “若决心已定,明日即可下山,那三问的谜底,要你自己去寻。”

      ?(四)

      翌日,南宫絮辞别师父,开始下山游历。
      ?每过一处江河村庄,南宫絮都给师父寄信。起先还会收到师父的回信,但时间长久了,师父的回信变得隔三差五,渐渐就是杳无音信了。??师父本性闲云野鹤,南宫絮到后来也不求回信,只希望自己的信总有一封能送到师父手里,以求聊慰。

      这十年里,南宫絮身负一剑,游历四海,尝遍酸甜苦辣,靠近这人间烟火才知晓,其实并不如少时在山上远观的如此美丽。
      他和无遗一起斩奸邪,扶大道,匡正义,久而久之,他的剑遍成为了他手握的一把尺,在乡里邻间留下佳名。

      他在世间疾苦中重生。

      南宫絮带着那三问,一路重返四明。

      山路杂草丛生,似乎很久没有人步迹。
      才到山腰,远处传来悠悠笛声,一童子挽双髻,横坐牛背之上,闭眼吹奏竹笛。

      那黑牛通人性,看到南宫絮便停了下来。

      牧童见牛停了步,缓缓张开双眼。

      “侠客,前面没有路了。”

      “四明山南宫絮,回山拜见师父。”

      “姓南宫?那就是了。”那牧童拿竹笛抵着下巴自言自语。

      “吾有三问,汝以为,何为剑?何又为剑客?”童子把竹笛别在裤腰上,叉起双手,端着大人模样发问。

      “剑乃信仰,剑乃衡矩。剑客以天下为家,甘为大忠大义赴死。”

      “何为这世上最厉害的剑法?”

      “剑还未出鞘,不平事自息。”

      “善。”牧童点点头,“吾自会转告他老人家的。”

      牧童正掉头要走,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老人家也有话让吾捎带,他说:‘寒锋斩晴雪,人生命几何?胸中有丘壑,遍地为山河。流年经转,不可追忆矣’。”

      “客人请回吧。”语罢,又抽出腰间的竹笛,自顾自地吹起了不知名的小调,脚一蹬牛肚,掉头回山。

      南宫絮拱手辞别。

      (五)

      后来,柳絮随着清风,一路飘向了北方,在一座不知名的山上扎根。

      高处不胜寒,这里的雪从未化过。
      ?寒锋斩晴雪。人生命几何??心中有丘壑,遍地为山河...??“师父,这招叫什么?好生厉害!”一个脆生生的声音把南宫絮从大雪纷飞的思绪中拉回,双手递出杯热气升腾的梨花酒。??南宫絮愣了愣,回过神才发现,师父教与他剑法,却从未告诉过剑法的名字。??他接过酒盏,盏里的清酒倒映出他的脸庞,酌了一口。??“应是叫...东栏雪吧...”??他走出竹林,踱步进入凉亭,眺望远方曲折有致、厚重深沉的群山,它连绵不断地形成生命的纹理,把他带回了那个春末夏初的晴雪天。
      那场落在四明山的梨花雨,是南宫絮一辈子也不会融化的大雪。??南宫絮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颗心脏在掌心搏动得鲜明。??最厉害的剑法是在这儿了。

      像是在肯定,像是在回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