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阿婵一月中旬跟着公孙弘认字,到了二月中旬,她已识得一千多字,但她还来不及骄傲,便进入了下一个难关。
      书房里,公孙弘将一摞厚厚的故事书摆在阿婵面前,冷冷道:“三月之前,把这些书看完。等入了三月,你要开始写文章。”
      阿婵挑了一本《二郎神劈山救母》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公孙弘手指轻轻叩桌,提醒她:“看完一本书以后,写出你的感受,不拘多少字,不拘文笔,就像你平时跟我说话一样。”
      阿婵敷衍的回答,“知道了,老师。”
      她的心神,早已被吸进书里,哪里还听得到公孙弘讲什么。

      阿婵看书速度很快,不到一个时辰,便将一本《二郎神劈山救母》看完了。
      但她写不出读书的感受,从早上想到下午,也没写出来。

      公孙弘在阿婵桌前盘腿坐下,看着阿婵面前的白纸上,只写了“杨戬”两个字,并不感到意外,“既写不出来,那你便用嘴说。”
      阿婵措辞谨慎,言简意赅:“嗯,杨戬是个孝子。”

      公孙弘眼睛微微眯着,眼神洞若观火,嘴唇轻抿,嘴角似有笑意。
      阿婵被他看得有些紧张,心砰砰跳个不停。
      公孙弘的声音仿佛有些兴奋,不像是在生气:“你大可直抒胸臆,我不会怪你。”
      阿婵眼睛一亮,不敢相信:“真的?”
      公孙弘点头,“真的。”

      阿婵此刻的高兴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像是重获自由的金丝雀,亦像是秋日干旱时的一场及时雨,更像是炎炎夏日吹来的一丝凉风。
      公孙弘竟然懂她!
      他洞察了阿婵的言外之意。
      想到这一点,阿婵心里比吃了蜜糖还高兴。

      阿婵毕竟年纪小,开心时不免有些得意,说话时眉飞色舞:“杨戬很好,他劈山救母,是个大孝子。但我对写这个故事的人有意见,杨戬当了神仙这么久,难道除了劈山救母,他没有别的成就?他因劈山救母,被玉帝贬为凡人后,除了孝顺就没有做过别的善事。”
      公孙弘有些意外,她竟然会这么想。

      阿婵见公孙弘没有生气,才继续说:“这个故事看完,让我觉得荒谬。孝顺父母,是为人之本。若要推行孝道,该说父母为了养育孩子,吃过多少苦头。将心比心,待父母年纪大了,孩子理应照顾年迈的父母。但这本书却告诉人们,只要孝顺父母,死后就能成为神仙……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我看完这本书,心里有些不舒服。”
      公孙弘点点头,道:“把你刚才说的这些,一句句写在纸上。不会的字,可以问我。顺带想一想,若你来执笔,写杨戬救母,该如何写?”

      阿婵听到还要写,丧着一张苦瓜脸,却只敢在心里悄悄埋怨公孙弘为何要故意刁难她。
      她刚才说的,他明明很满意,不是吗?
      都已经说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再写一遍?

      公孙弘见她满脸不服气,道:“你以为我耐心坐在这里听你说,是因为你见解独到?不,那是因为你在我所有学生中,是最差劲的是一个。”

      公孙弘起身,走到书房角落里,打开一个梨花木箱,又在木箱里拿出一个竹盒,他从竹盒的一叠厚厚的纸张中,小心翼翼地抽出几张泛黄的旧纸。
      公孙弘回到阿婵对面坐下,将这几张旧纸小心轻放在阿婵面前,“这是我其他学生的作业,你可以看看你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阿婵看完,把旧纸还给公孙弘。
      公孙弘仍旧小心翼翼将旧纸放回盒中,收入木箱。
      “你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吃晚膳,别想偷懒!”

      傍晚时分,马仲文赶在晚膳前来了公孙府。
      前阵子,公孙弘交代马仲文去办一件事,他今日前来复命。

      用晚膳时,阿婵和袁三娘一起坐在膳厅的角落里。
      袁三娘偶然会起身给马仲文倒酒,她也会将自己面前那盘阿婵喜欢吃的羊肉饼放在阿婵桌上,她见阿婵有些无聊,便跟阿婵说:“仲文和阿弘小时候一起在白鹭书院念书,同睡同吃,这两兄弟感情非比寻常。”
      阿婵不这么认为,“老师总嫌他蠢。”
      袁三娘笑了笑:“在他眼里,谁不蠢?”

      袁三娘以为,阿婵失落是因为读书时被骂,温柔宽慰她,“你现在还小,等你到二十岁时,你的学问不一定比他低。到时候,你也可以嘲讽他!”
      袁三娘凑过来,小声在阿婵耳边说,“到时候,你也嫌弃他,一定要狠狠嫌弃。把我们被他嫌弃过的那份,都嫌弃回去!”

      阿婵闻言浅浅一笑,她遥遥看向主桌上的马仲文和公孙弘。
      他们两个坐同一桌,并未分桌而食。
      两人聊得投机,举止亲密。

      马仲文说话的时候,公孙弘耐心地听,会将桌边上差点被马仲文衣袖扫落的酒杯放到桌子中间去。
      马仲文也会在公孙弘说到某句话时,拊掌捧腹大笑,或将手拍向公孙弘的肩膀。

      “你看他们两个,好的时候,就好得跟一个人似的。”袁三娘摇摇头,哼笑一声,“不好的时候,你是没瞧见。两人吵得谁也不肯认输,互相掐着脖子,拽着耳朵和头发,从书房一路打到门口,谁都不敢去劝。就跟小孩一样!”
      阿婵默默收回视线,安静地吃着餐盘中的羊肉饼。
      袁三娘察觉她兴致不高,以为她是读书太累了,想着吩咐厨房,一会儿给阿婵送一碗羊乳羹过去。她现在正长身体,必须多吃点补的。

      转眼便到二月底,正是莺歌草飞的季节。
      又到了公孙氏一年一度祭祀祖先的日子。
      兄长去世后,公孙氏族长之位传给了公孙弘,需由他领着公孙氏全族人去家庙祭祖。
      公孙弘没有儿女,但阿婵作为公孙弘的嫡传弟子,也参与了本次祭祖。

      祭祖诸事繁忙,公孙弘作为祭祖仪式的重要参与者,袁三娘作为祭祖仪式的女人,都忙得没法看顾阿婵。
      阿婵见没人留意她,便偷偷溜走了。
      她没参加过祭祀,不知道第三日的祭文会念到她名字。
      所以当庙祝念了三遍“公孙婵”,阿婵却没有回应时,公孙弘气得脸色铁青。
      庙祝显然也经常遇到这种事,念了三遍,没人上前磕头便跳过她,念了下一个名字。

      祭祀仪式暂告一段落,大家开始休息,公孙弘满脸怒气朝阿婵房间走去。
      彼时,袁三娘被本家的妯娌拉住了在说话,没法阻拦公孙弘,只能眼睁睁看他从自己身边走过去。
      公孙弘推开阿婵房间的门,却愣了下。
      只见阿婵带着阿羽和本家的几个孩子在玩耍,阿羽见到公孙弘,笑着扔下纸牌,迈着小短腿飞快地朝他走去,“咻父~”
      显然玩得很高兴。
      公孙弘抱起阿羽,捏捏她柔软地小手,说:“乖,去玩吧!”
      阿羽又重新和其他小孩玩起来。

      公孙弘走到阿婵面前,扫了一圈屋里的孩子们,皱眉问:“这是怎么回事?”
      “昨日祭祀时,庙祝念祭文,几个小孩一直在吵闹,大人们哄不住。”阿婵歪着脑袋,打了个哈欠,满脸疲惫地说:“我听庙祝说,今日的祭祀祈福是最重要的,若孩子这么吵,怕惊扰了祖先,打不来好卦,便带着几个小的来房间里玩。”

      公孙弘把原本要骂阿婵的话,憋了回去,淡淡夸了一句,“你有心了。”
      阿婵调皮地向他伸出手,眨巴着眼睛说:“我帮老师解决了个大问题,老师不该有所表示吗?”
      公孙弘望着她:“你要多少?”
      “五两银子!”
      公孙弘嗤笑,“你卖身去金珠歌舞坊,也才得五十两银子。”

      阿婵不跟他生气,她头脑清晰,口齿伶俐地反驳道:“这五两银子不是我的身价,是这些小祖宗的身价。老师,今日祈福,祖先们高不高兴?卦象是不是很好?其中有没有我的功劳呢?您替公孙氏的祖先们赏我五两银子,也不算过分吧。”
      她一句接一句,有理有据,公孙弘知道她最怕吵闹,却愿意辛苦带这群孩子,帮他解忧,心里也有些感激她,便给了她五两银子。
      阿婵满意地将银子收回荷包。
      她荷包里的银子鼓鼓囊囊,已经攒了二十多两。
      公孙弘说:“下午的祭祀不要缺席了,这些小孩子,我会派人专门看顾。你是我的嫡传弟子,祭祀时,你必须在场。”

      “我知道了。”
      阿婵扬起甜甜的笑脸,心里却偷偷在哭泣。
      这群孩子们玩在一起后,就不用她管了,她也能躲在一旁偷偷睡会懒觉。
      祭祀就不同了,她必须和公孙皓在一起,站在众人仰望的阶梯前,哪怕偷偷打个哈欠都能被人看到。
      还要不停的跪拜,膝盖都快秃了皮。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 1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