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038 ...

  •   邹建民与汪土法在老菜仙家,与扑克牌进行了一下午的“鏖战”。待到晚餐时间,邹建民原本计划回家享用晚餐,但外面的大雨却如同一道天幕,将他的归途封锁,他只好无奈地继续与伙伴们在牌桌上“厮杀”。

      吴香女投身于烹饪晚饭的“战场”,而邹梅花则如同一位贴心的“侍女”,为大家端来一碟“美味”的瓜子。

      汪土法等人一面打牌,一面嗑着瓜子,那清脆的“咔嚓”声仿佛是这场牌局的伴奏。

      随着瓜子的“消失”,雨也停歇了。邹建民如脱缰之马,迫不及待地奔回家中。然而,前脚刚踏入家门,雨又像个调皮的孩子,再次倾泻而下。

      这天,仿佛是个善变的“顽童”,让人哭笑不得。

      晚餐过后,由于降雨的“纠缠”,邹建民并未外出。他回到房间,翻看着曾经翻阅的小说,感觉它们如同“过期”的食品,索然无味。

      于是,他如同一位画家附体,拿起一张洁白如雪的光纸,开始了自己的创作。邹建民对于绘画,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浓厚的兴趣,他对着镜子,仔细地描绘着自己的模样。

      画作完成后,他如获至宝地将其贴在板壁上,独自欣赏着。那画面,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他内心的世界。

      呵呵,累了的他,甚至忘记了洗脸刷牙,便关灯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晨光依旧,一大家子如往常一般,踏上了上学读书的征程。

      中午,同学们在寝室里吃饭,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一则新闻。

      这时,余树贵看见邹建民回寝室,赶紧问道:“建民,你们西山和际头山是不是紧挨着的呀?就像背靠背的亲兄弟一样。”

      邹建民回答道:“没错,西山和际头山是背靠背连着的山村。从西山去际头山,翻过山那边就是际头山了,不过也就三里路程。”

      余树贵紧接着说:“那你听说过际头山狗熊吃人的事吗?”

      邹建民想了想说:“哦!那应该是前几天的事了吧……”

      余正荣和几个同学也凑过来,好奇地想了解大家议论的新闻,尤其是狗熊吃人事件。

      余正荣迫不及待地说:“你快讲讲,具体是怎么回事?”

      于是,邹建民把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同学们……

      那是上个礼拜五发生的事情……际头山生产队的几个放牛娃去狐狸槽放牛,没想到,可怕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呼呼啪...呼呼啪..."
      一阵急促而又沉重的喘息声伴随着熊掌拍击地面的声音传来,让人不禁毛骨悚然。

      "啊...狗熊,救命啊..."际头山林中的妹妹的姐姐付凤英惊恐地尖叫着,声音响彻整个山林。她拼命挣扎,但那只巨大的黑色夹子(狗熊)却毫不留情地向她扑去。

      刹那间,付凤英被狗熊狠狠地扑倒在地,脸部和脖子都遭受了残忍的抓伤,鲜血淋漓。狗熊张开那血腥狰狞的大口,正准备朝着她的喉咙咬下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际头山上唯一的放牛老头——付梦林及时赶到。他手握长刀,毫不畏惧地冲向狗熊,用尽全身力气猛地一刀砍向它。

      狗熊察觉到有人袭击,立刻松开了地上的付凤英,转而向付梦林冲扑过来。付凤英趁机连滚带爬地往山下逃窜,嘴里不停高喊:"救命啊!狗熊吃人啦…"

      其他几个放牛的女娃见状,早已吓得四散奔逃,甚至连那个傻乎乎的付正和也跟着一起逃跑了。

      面对凶猛的狗熊,付梦林毫无退缩之意。尽管年事已高,但他紧紧握住手中的刀,与狗熊展开一场生死搏斗。然而,体力逐渐不支的他最终还是感到精疲力竭......

      他面临危险,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救人!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信念——救人!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

      狗熊张开它那血盆大口,死死地咬住他的脖颈,锋利的獠牙刺穿皮肤,深深嵌入血肉之中。伴随着阵阵低沉的嘶吼声,狗熊贪婪地吮吸着他体内流淌的鲜血。

      每一次吸吮都让人毛骨悚然,仿佛能感受到生命正逐渐从他身体里消逝。一口接着一口,狗熊毫不留情地从脖子开始向下啃噬,血肉横飞,场面极其血腥恐怖。

      就在此时,几只年幼的小熊闻风而来,它们似乎也想分一杯羹,纷纷加入这场残酷的争夺之战。这些小熊争相撕咬着尸体,原本完整的身躯瞬间变得支离破碎。

      当全生产队的社员们手持各种工具匆匆赶到事发现场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们震惊不已。地面上布满了鲜血和残破不堪的衣物,而那堆曾经属于人类的白骨则散落四处,触目惊心。

      付梦林的亲人们目睹这一幕,悲痛欲绝,他们呼天抢地,哭声回荡在山间。然而,无论怎样的哭喊都无法挽回失去的生命。

      与此同时,受伤的付凤英也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她身上的伤口让人不寒而栗,不难想象当时遭遇的险境有多么可怕。

      同学们静静地听完整件事情的经过,一个个面色凝重,沉默不语。这样残忍的场景实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心中充满了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熊掌的恐惧。

      后来,听闻那只作恶多端的狗熊终于被猎人捕获,这个消息令人拍手称快。人们相信,正义终将得到伸张,而那些逝去的灵魂也可以安息了。

      在学校的某个偶然瞬间,邹建民发现有几个同学在厕所里抽烟,那模样,在他眼里简直酷到不行。

      于是,邹建民也向那位同学要了一支烟尝尝。烟没什么特别的味道,抽过后嘴巴里只有一股淡淡的烟味,还带着些许苦涩,唯一的优点就是那种酷酷的感觉……

      而抽烟的同学中,有曹根和、江建民等人。只要他们抽烟,就会叫上邹建民,就这样,他也成为了他们的烟友之一……

      真是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邹建民本来就处于叛逆期,如今又学会了抽烟,再加上爷爷奶奶的宠溺,常常会给他一包烟。

      如此一来,邹建民更是将抽烟当成了一种乐趣。

      礼拜六放学回家后,他就跑到山上找了一棵带刺的空心小树根,拿回家后仔细地雕刻起来。然后,装上一小截比烟稍粗一点的水竹管,做成了一个烟斗。

      这个烟斗做得有模有样,邹建民还跑到爷爷那里要了一支烟装上去。呵呵,这烟斗的档次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

      晚上,他去汪土法家玩,把做好的烟斗拿出来把玩。汪土法看见后,立刻抢了过去,装上一支烟,抽了起来。他口吐烟圈的样子,简直酷毙了!

      汪土法口中吐出的烟圈,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又似一条条飘逸的绸带。邹建民把烟斗要了回来,也学着汪土法的样子吐起烟圈来。

      起初,他还有些生疏,但在明白了其中的诀窍后,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汪土法夸赞道:“老建古,你这烟斗做得真好看,这材料是从哪儿搞来的?”

      邹建民得意地说:“就在牛廊那边的山沟里发现的。”

      汪土法说道:“老建古,你明天做一个和老菜伯一样的水烟斗瞧瞧。”

      邹建民应道:“焖子,那把你做的那个水竹烟斗拿出来我瞅瞅呗…”

      汪土法将其取出,邹建民顿时灵光一闪,有了新的想法。

      邹建民在小玩意的发明创造上颇有水平,这一点,汪土法自愧不如。

      次日,邹建民上山砍回了大小水竹,开始了新的钻研。

      他先将一节大的竹子放置中间,周围用几节小竹子围绕,每节都用小竹管串连起来。接着,他在前后两端较小的竹子上方分别装上吸管和烟斗。

      如此一来,便大功告成了。再往粗竹管里灌满水,然后从爷爷那里要来一支烟插上去,点燃后抽吸。烟从前方细管进入中间的大管,再被吸入后方的小管,进入口中,竹管里的水发出呼呼的声响……真是有趣极了!

      他又制作了一个与汪土法相同的烟斗。

      午餐过后,邹建民前往汪土法家玩抽烟。

      汪土法看到邹建民做的水烟枪,觉得趣味十足。

      他装上一支烟,吸了几口,口感宜人,于是效仿邹建民也做了一个。

      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做得像邹建民那样美观。

      就这样,汪土法常常带着烟斗到生产队里抽烟。

      有些抽烟的大人对汪土法的烟斗赞不绝口,纷纷回家动手制作烟斗。

      没过几天,西山生产队的烟民们都用上了自己制作的烟斗,再也不使用那古老而笨重的老烟斗了……

      年关将至,学校的老师们也开始忙碌起来,筹备着过年的年货。而他们最为惦记的,自然是猪圈里那几头肥猪……这可是老师们的专属福利啊!一年到头,除了茶叶和茶籽,就数这些猪最让人期待了,其他的福利真是少得可怜。

      对于生产队的社员们来说,年终的分红才是关键。这分红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农民们这个年过得是否舒心。一年的收入全靠它了!
      可对邹水金家来说,分红跟他们毫无关系。无论分多少,他们家都分不到,只能每年盼望着生产队能多借给他们一点。那笔还不清的冤枉债,压得邹水金喘不过气来,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不过,这几年姜论标从部队转业回来后,在区委工作,每年都会给邹水金一些支助,好歹让他们的日子还能撑得下去。

      邹小红一直惦记着大哥家里的困难,今年早早地就给大哥备好了一些年货,比如用钱买的带鱼、油等等。

      本来姜论标在区委工作得好好的,可因为小姑妈和他妈妈之间的婆媳矛盾,他毅然辞去了区委的工作,回到张湾乡办起了企业。

      张湾乡的汽水厂就是他一手创办的。不仅如此,他还开始经营乡里的木材生意,小料加工厂也归他管理。真是能者多劳啊!

      日子好过了,生活条件也好了起来,于是姜论标决定盖新房。毕竟家里人多,四个房间要住下八个大人和两个小孩,实在是太拥挤了。

      这天,邹小红携着老公姜论标,伉俪二人来给父母送年货。大包小包的年货,不仅是给父母的,当然也有三位哥哥的份额。

      晚饭后,大家开始商讨建新房的事宜。

      姜论标说道:“几位哥哥,咱家的情况你们也都了解,我打算建新房,想和大家商量一下……”

      邹水根立马回应道:“建新房是好事,咱们家最不缺的就是劳力,建房根本不需要借助外力,咱们自家人就能搞定。”

      邹小红感激地说:“那可就辛苦大哥二哥小哥了。”

      邹水金拍着胸脯说:“冲墙(建土墙)的活儿就包在我和水根身上了,木匠咱家不缺,我们也都会,粗工更不在话下,大家都能胜任。”

      邹森田看着儿女们如此齐心,满心欣慰,感慨道:“我看见大家如此团结,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

      邹水根接口道:“我看,论标过完年,就选一个好地基,再选个黄道吉日动工吧……”

      姜论标应道:“位置我早就选好了,就在岭背光玉家隔壁我家那块菜地上。”

      邹水根赞道:“那个地方不错,视野开阔,是个建房子的好地方……”

      邹森田吩咐道:“水根,你看看,帮小红他们选个建房的好日子……”

      邹水根仔细地翻阅着历书,目光停留在正月二十一这一天,他暗自思忖:“这可真是个好日子啊!”
      在客家人的习俗中,正月二十意味着满灯,也就是说,过完正月二十,人们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初一到二十这段时间,是充满喜庆和走亲访友的美好时光。正月二十一,恰好是新年开工的首日,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日子。就这样,决定自然而然地做出了。

      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姜论标和邹小红就带着他们三岁的儿子,从娘家西山赶回了自己家桐声,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建房前的各项工作……

      转眼间,春节将至,这个节日大家都过得格外开心。

      人们的生活如春花般绽放,越来越美好……

      正月里,走家串户,喧闹异常,好不热闹。

      正月二十这一天,邹水金、邹水根、邹水山三兄弟,偕同妹夫付正元、方家炎,外孙女婿余石有,侄女婿邹连坤,还带着子女邹华英、邹风英、邹杏英,吃过午饭后,陆陆续续来到了姜论标家。

      邹小红喜出望外,热情地接待着娘家人,将家中美味的果品摆满了桌子,沏好香茶,让哥哥们品尝。

      邹水根端起茶杯,轻啜一口,说道:“论标,等会儿你带我去地基看看,测量一下,把位置定好,明天就可以动工了。”

      此时,亲家公姜经顺从外面回来,听到邹水根的话,接上话头说道:“水根啊,你们来了,我就放心了。论标建房,可就靠你挑大梁了。”

      邹水根连忙站起身来,说道:“亲家公您太客气了,妹夫建房,我们义不容辞啊!”

      众人闲聊了片刻,品完茶后,便一同前往建房地基,进行拉线定位……

      告读者,耐心的往下看,越后面越精彩…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下集更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谢谢!
      真实故事作者:天外小神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真实的故事,不一样的感觉 ,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