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青石巷 ...

  •   “死小子,你又出去晃悠了?!”清若坐在病床上,左手拧着崔言嘉的耳廓,脸上做出凶恶的表情,白蓝条纹的病服轻轻搭在身上,随着手部的动作,露出一截凝白的细腕。

      “哎,姐姐姐!轻点!”

      崔言嘉侧着脑袋被提溜起来,一时没有支撑力,猝不及防下他双手扑腾着平衡身体,却又不敢往床上放,怕摁到床上人的伤口。

      待平稳了会,他双手握拳讨饶,“二姐我错了,您伤还没好,贵体为重,不要为了小弟动气。”

      看着做出哈宝样逗趣的弟弟,崔清若很给面子地噗嗤一笑。

      她松开手来,逗小狗般薅了薅崔言嘉细软的头发,顺了两下,崔言嘉露出不忍直视的表情。

      这二姐,什么都好,就是爱动手戏弄人!

      看着手下小弟明显的坐立不住,崔清若心里叹了口气,这个弟弟有着一头青淡细柔的软发,但性格确是反着来的,哪里危险往哪钻,往上数一家子从医,都是性格比较温和的,这小子也不知道是像谁,难不成是像他们那个未曾谋面的逝去曾祖母?

      据说这个曾祖母可是个很厉害的人,父亲小时家道中落,父亲的父亲突然间离世,就是她一手照顾家事,一手操办外事,硬是凭一介独寡之身撑了起来,就连父母的婚事也是因此而来。

      套用母亲的一句话--要不是因为母亲推荐,一开始我可看不上你这憨货样,我俩没戏!

      想到父母这对冤家相处,崔清若不禁笑出了声。

      撇到一旁小弟惊悚的表情,崔清若白了他一眼。

      “说吧,是不是又和你那帮同学去游行了?”

      “那帮警署实在是软骨头,坐视无良商会欺压工人!大半年薪水不发,现在南京城物价飞涨,没钱怎么活得下去,工人上门讨钱他们却下重手!一帮子领着政府的钱却替商会干事。”

      “是腾辉商会吗?”崔清若皱了下眉头。

      “对,就是他们!”小弟说到这更义愤填膺了,“这些洋鬼子开的商会尽不干人事,在自己国家不好好呆着,跑到我们这来霍霍。”

      “这是大人的事情你不要瞎掺和,中学都还没毕业,你能做什么。”崔清若沉沉叹了口气,外边时局动荡,隔三差五来个大炮小炮溜溜,内有人心不齐,外有强敌窥探,乌云压在头上,让人喘不过气。在这样压抑的时局下,很难说会发生些什么。

      “这几天你老实呆在家里,妈妈发了好大一通火,头痛的老毛病又发作了,现在药材生意也不景气,大把时间在家里唉声叹气,外面太乱了,你歇会心在家陪陪她,也让她放点心。”

      ......

      叩叩叩...

      外边有人敲门,她放下手中的报纸,推醒了卧趴在椅背上的人。

      崔言嘉耷拉着耳朵,慢吞吞地站起来,病房不大,不过也才几米的距离,年轻小伙子的大长腿几步便从病床边迈到了门口,他开门。

      “昀亭哥!”

      崔清若抬头看了过去,哟,害她白等的老冤家!

      许昀亭一手提果篮,一手拿着一束鲜花,他朝着清若笑着。

      “今天气色不错,看来再过两天就能出院了。”

      “伤口本来就不严重,休息两天就好了。”

      他坐了下来,这次穿着的倒不是西装了,换成了中山服,倒显得年轻了几分。

      他实际年龄本来也并不大,不过长她几岁,可能是面容比较冷峻,锋利的眉眼让他和同龄人站在一起时要更为出挑。

      仔细说来,不算小屁孩经历的话,这是他们第三次见面,第一次是他初来南京拜访,第二次是咖啡馆门前,第三次便是今天了。不过听他话语,看样子在昏迷的时候也来探望过。

      想着问咖啡馆的女子,但又觉着不是时机,现在在病床上躺着太狼狈了,而且一旁还有小弟那个耳目,他知道了妈妈肯定也就知道了。

      “现在外面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盗匪横行,你住着的青石巷只有老管家看着,要不要雇些人保镖。”崔清若想了下,说着。

      “都是些贫苦人家,实在过不去了,给些银钱也就罢了。”

      看着崔清若不太赞同的目光,他又补了句,“我在家请师傅专门学过武艺,虽不像武术大家般从自小起日夜耕耘练习,但自保不是问题。”

      崔清若点头。

      说到青石巷,这是南京城的一条老巷,靠西,这一片都是古色古风的窑瓦建筑,在烟雨朦胧下最是美丽。当然,晴天下也别有一番风景。
      青石巷的巷道都是由块状的石头铺设出的,缝隙是清晰可见的,日积月累的雨水冲洗下,石板间隙间透出道道绿光,青苔蜿蜒攀附着挤满了每条缝隙。
      路道并不宽敞,时不时两边行人来来回回,走出这道巷口,在宽敞些的拐角处坐着三三两两小商贩,吆喝着生意。还有些商贩挑着篓框,一身短打,踩着双编织的草绳走街串巷。
      青石巷139号,是许家在南京的老宅子,许家自十几年前迁移到他省,几十年间宅子就由老管家老尤看护着,每隔几月会有一笔从广州而来的汇款,用以做来薪水和日常维护费。
      小时候两家关系非常亲近,比邻而居。
      许家老宅有一颗非常大的杏树,贪嘴吃甜食而长蛀牙的崔清若,在家人严防死守的禁甜食下,会偷偷跑到秘密基地来,攀爬到树上,躲在草叶阴蔽处,摘下几颗果子解解馋。
      当然,要防着许昀亭,他是会告状的。
      许家搬走的几年后,在一个大雨交加的夜晚,电闪雷鸣,白色的雷光从乌云中探出,落到了地面。
      宅子没有损伤,但这颗树却断了根,过了几天,再去看时,原先果树的位置已经换成庭院花植,每年春夏,大朵大朵的艳丽铺满花坛,也算是另一种风景吧。
      之后,由于崔家生意地盘的变动,崔家也从青石巷搬到了另一头的熙元路,回忆也就越来越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