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Chapter46 ...

  •   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鲁迅《影的告别》

      洛与我有个很大的不同点:她不上课外补习班,而我却要上数学物理两门课。
      从初中开始,教育局就明文规定禁止在职教师在外带课,可是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些事情都是周瑜打黄盖,两情相悦的态度——只要校外补课都是自愿参加交钱,而且不影响课堂内教学就行了。初中时由于我们班本身任课老师就能力强进度快,跟得上的同学基本上不需要再额外补课,但是到了高中又不同了……
      因为高考难度是足够的,只要学有余力大家就愿意花课外时间去更上一层楼,而我校又是教学天花板,家长们也宁愿找在职教师补课——于是,一个庞大的神秘地下组织就出现了。高中周围可以说是居民密度极大,有很多的居民楼和废弃的办公楼,可以看出几十年前这一块也曾有过繁华富饶的过往。
      由热心家长牵头,在这一片落魄拥挤的区域租下了大大小小许多房屋改造成简易教室——几排摇摇晃晃的桌椅加一块白板就是一个窝点。高二短短半个学期,我已经换了好几次教室的位置了——在不起眼的宾馆楼上,穿过狭长的楼道;在废弃的写字楼里,唯一一间亮着窗户的房间;在招不到学生的教育机构最里面,低矮的适应小学生身材的课桌椅……
      老师们虽然都是同一个高中的,大家都认识,但在家长群以及所有能留下证据的地方,他们都用的是别的名字——比如如果在学校身为五班班主任的张老师,在群里就被称为五中赵老师;也有直接就不叫名字,只喊“数学老师”,“英语老师”这种的;也有直接用微信名称呼的,比如“花开富贵”老师……反正光看群聊,绝对猜不出是哪个老师来上课。老师本人也不在家长群里,都是牵头的家长“代传圣旨”,卷子讲义也是每次家长打好送来的。家长进群都是同班同学家长一个拉一个,大家都认识,就害怕有检查人员卧底进群。
      我上的物理课的老师,是年级里教得最有趣的老师,不过有次他有事请假,来代班的竟然是我的班主任——于是我在外面补课这件事瞒不住了。不过苏小老头也无所谓:只要成绩能上去,什么手段都是可以允许的啦。
      之前,我总觉得这些故作神秘挺好玩的,但没啥实际意义,好像只是家长们的“假想敌”,直到这天周六——数学课上,老师正在讲着讲义上的题目,突然负责的两个家长走进来,一个跟老师低声说了什么,带着老师拎着包从这栋楼的后门溜走了;另一个阿姨则是说:“要有人问,就说是我在上课。”学生们就只好低头继续刷讲义上的题目……仿佛又生活在谍战风云的年代里了。
      至于学校集中补课嘛……虽然教育局也明令禁止了,但是除了我们高中的各大学校都是在校园里正大光明地继续着,因为虽然老师不给在周末加课,但是家长到学校去看班上同学写作业是可以允许的。至于我们学校,因为有大批竞赛生需要课外时间来刷题,高一高二并不安排周末补课。
      这一章到目前为止看似与洛无关,实际上……确实好像跟她本人没啥关系,她们班倒是有不少女生跟我一同上课,原因似乎是3班数学老师跟他们班同学水土不服,好老师和好学生却造成了1+1<2的后果。洛说过他们班家长在积极张罗着求学校换老师,但是这能成功吗?家长与学校似乎有着天生的权力不对等。
      今天补课“惊险刺激”这一幕发生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洛,并问道:“为什么这件事家长、学生、老师都你情我愿,却还要被广泛限制呢?”
      洛说:“可能……因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接着,在她的叙述中,一个我毫不知情但就在今年暑假时发生的故事缓缓展开了……

      给这一章节起这个名字时,我真的感觉天塌下来了。我家长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件事。它发生在今年的六月末,也就是高一结束前。洛说,这件事完美展现三方冲突,没有谁是谁的盟友。
      你知道388对10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但一定是压倒性优势。
      6月20日,附中年级家长群“情系未名湖”发起一项匿名投票,问家长是否同意暑假补课——补前后各20天就可以了,中间还是会留20天给大家放假的。这个家长群是民间组织,强实名,一户一人,理论上没有老师混迹其中——除非他同时也是一个家长。校家委会本意是如果票数有压倒性优势的话,他们就可以用全校家长的名义向学校上书要求补课。投票持续了一周左右,最终的结果是388票赞成,10票反对,剩下的都是弃权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不在群里——我们年级一共624人,这么算下来弃权的也不过226人。
      我问我妈妈投了什么票,她说她弃权了。
      我说:“我暑假不是要出国吗?难道你希望我留在学校里补课?”
      妈妈说:“肯定还是会让你出去玩的……主要你成绩也不是很好,我不敢公然违抗家长们的意愿……”
      的确,我妈妈在这件事情上比较自卑。如果自己的小孩成绩都不好,那自己教育方面的意见就是无足轻重的。对不起妈妈,我会努力让你抬起头来。
      抛开中间摇摆的家长们,光是剩下那只有10个反对的家长也令我们心痛——更难过的是,家长们守口如瓶。当然,我们暑假的确放满了60天,原因是校方还是坚决拒绝了家长们的请愿。洛说,那天投票结果出来后,家长群全员解禁,第一条消息是群主发的,重新申明了两条:“1、本群除了家长外其他人员(尤其学生)一律退群;2、本群消息不需外传。”
      第二条消息是来自一名学生,我无从得知他是谁。他发了近两千字长文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对于家长的麻木的无奈,对附中传统模式的坚决维护。他说出的是我们的心声。从洛转发的文字中,我截取几段:
      “我们放下期末复习的时间去谈教育,是因为我们相信教育本身的价值远大于成绩单上的几个数字。”
      “把社会带进课堂,何有此必要?把天真的活泼的少年加工成只会埋头死磕书本却披着社会的外衣的零件,再拼装成雄伟的教学楼、枫杨树、未名湖?钱文忠先生有言,‘应该是教育来教育社会,而不是社会来教育教育。’我们面对着一种贪婪的文化侵略,不仅毫无防备之心,甚至只看中眼前的短期利益而迫不及待地想要,或者说渴望,被污染——不亦悲乎!”
      “应试教育的功利性造就了县中模式,而理想中的‘附中模式’却似在被无情侵染。打着‘愿望一致’的旗号去给淳朴的学校和教师洗脑,以一代人的命运为赌注赌一场注定失败的骗局,不知道最终何来‘皆大欢喜’呢?”
      “所以,如果真的要这么做的话,我建议将我们学校的校名改成‘数字中学附属中学’或者‘县中附属中学’。我们学生不承认一坚决不承认、不相信,我们热爱的附中会变成那种样!”
      看完这篇长文,我知道,没用的,家长们不会看完这个文章,看完了也不会有一丝丝触动的。毕竟最终结局还是家长跑去找学校要求补课了,不是吗?洛说,这篇长文的下一则消息是群主发的,短短五个字——
      “学生,已移出”。
      冷漠又无情,跟被不配拥有这个群名。何来的情,系住学生和老师们热爱的、留恋的、充满了关怀力和优秀的未名湖呢?洛在最后又抛出了没法回答的问题:
      “家长们的利益很明显,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上一层楼,就像你们课外补课那样,把一切都打点好了就等学校同意,这事就能开始。那学生和老师的利益点在哪呢?学生是只想着过一个长长的暑假吗?老师是只想维护那个近乎‘虚妄’的学校传统吗?”
      “或者说,其实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我们还是在冲突碰撞呢?难道说,利益本身并不能构成冲突,而是观念?”
      令人眩晕的问题。洛没有继续抛出问题,只是又说了一句:“抛开勇敢不谈,这篇文章写的好浮夸啊,我不喜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Chapter46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