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Chapter33 ...

  •   过去与现在将永远互相给对方以启示。——布罗代尔

      联赛赛前集训,学校竞赛辅导老师的意思是“自愿参加”,但是又补充道,由于集训授课老师就是联赛出题老师,所以最好还是参加。总之高一高二生物竞赛生基本都参加了。
      集训在遥远的南大浦口校区,没有宿舍,只能包附近的旅馆。标间基本上都被嗅觉敏锐的家长抢光了,我跟洛只能挤一个大床房,旅馆给我们两床被子。其实我也没跟别人同睡过一张床,感觉这也是个不可多得的经历。收拾洗漱完,洛换上睡衣靠着床头看竞赛书,我想先刷一会手机就睡觉,毕竟明天6:30就得起床去上课。
      这房间的空调着实有些冷,我俩虽然不瘦,但都是小体型,房间开着空调,冷飕飕的,盖着厚被子依然能感觉不知道从哪来的冷气往被窝里钻,洛干脆钻到我被窝里,然后把两个被子叠着盖在我们身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披着头发,没穿校服的样子,挤在我边上,四肢冰凉,低头看着《遗传学》。我正在刷空间,说来奇怪,平日里大家发空间发得勤,真正到了我有时间慢慢看的时候好像就不怎么在空间里说话了,最多有一些追星的或者混同人圈的同学转发一些动态。
      洛突然侧过头问我:“你说,这课本说的内容都是一两百年前的发现了,最近的也不过是快30年前的技术,近几年的发现什么时候会编入课本呢?”好问题,我摇了摇头:“可能因为我们离科学前沿太远了,根本接触不到那些新兴的发现。”
      “或者说,科学在近几年都是一些隔靴搔痒的小发现,很难去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景,我们还是需要一个超越时代的发现来推动科学。”洛合上《遗传学》,放到书包里,“或许现在看来很难想象未来科学会有什么进展,但这很正常,达尔文之前鲜少有人知道自然选择,孟德尔之前也不会有人想到可以把统计学的方法应用在生物学。我们对于未知的世界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是完全合乎常理的,而天才就是要不停地去试错,去探索,去灵光一闪想象未知。”
      “睡吧。”我确定了一眼明天的闹钟,伸手够着关掉大灯。黑暗瞬间吞没我俩,这个现象否定了光是粒子。是啊,其实我们对于周围的一切具体是什么都不清楚,但是,等我们完全弄清楚光是什么,火是什么,黑洞是什么,量子是什么,我们就无所不能了吗?还是会被更多的未知问题纠缠吞没呢?
      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思考人类命运真的很容易睡着,毫无知觉地,我就睡着了,也忘了身边还有个人,直到闹钟把我拖起来。集训第一天,开始了。
      多年以后,当我回想起这个夜晚,一栋破旧小楼里的旅馆,隔音不佳的木门外不是传来踩在地毯上的、沉闷的脚步声,房间里的空调彻夜发出“咔哒咔哒”地噪音,第一次一个温暖而柔软的女孩子倚偎着我睡着,呼吸均匀起伏,在黑暗的房间里,是多么难得与珍贵的回忆啊。
      可惜,我甚至会怀疑这只是我的梦境。也许我真的当时因为太过疲惫直接睡着,什么记忆都没有留下。
      当然我得承认,竞赛本身不是我的重点,我成绩平平,在学校的阶段性生物竞赛考核也只能拿个中游的分数,我一方面想在高中阶段多体验体验生活,另一方面想陪着洛。因此,我估计不会写太多关于竞赛的内容,而是关乎生活见闻。

      “人和人是怎么认识的呢?“
      这是洛在集训课前抛出的问题。起因是午饭时我俩翻看初中青春仪式的照片,当时我们初中的仪式正好包含步行到附中校园。
      在一张随队家长抓拍的照片里,身着初中校服的洛路过了一位半秃的、手拎黑色皮包、身穿黑色西服的老教师,赫然是给我们班代过课的一位物理老师!老师姓金,年近退休,上课没什么特点,但是他右边的头发很长,染黑了,他把头发用发胶固定住遮住头顶秃了的一部分。有时讲课时这缕头发滑了下来,他就用脖子一甩把头发甩上去。
      令我没想到的是,靠着照片回忆起的两年前这次相遇,使洛感慨万千。
      “不容置疑的是,生物学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洛是这样开头的,“比如我们识别陌生人与熟人的面孔时采用的是不同的系统,因此在与同一人亲近程度不同时对他的面孔的记忆也会不完全相同。当然,就算我们完全理解了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如何构建联系以及如何放电的步骤,我们也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
      “你是说,人与人为何相遇然后熟识吗?”
      作文课时,老师让我们当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把它拆开来慢慢阐释,变成一个个小点一一解决。我很喜欢这种方法,“A为什么和B会认识,这既是概率问题,也可能有主观选择的参与。”
      “是的,前者我懂,应该也可以构建复杂的科学模型表达。而一旦涉及主观因素,也就到了现代科学难以精确定量的领域了。全都交给进化和自然选择估计不是明智之举。”洛倒是挺擅长把问题引到未知和无限领域的。
      “你觉得我们为什么会相遇然后成为朋友呢?”
      化抽象为具体,这也是作文课教会我的。具体无法直接解决抽象的问题,但是却能够用例子来提供相应的思路。数学里好像也有类似的方法,但是老师就是提了一嘴“演绎与归纳法”,还没详细展开教学,我也不太清楚其中的区别。
      “我们分到了一个班,这是概率问题。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刚分到同一个班就成为朋友的。事实上在那之前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周的军训、近一个月的课堂以及秋季运动会,我们认识彼此但并未相互熟识。”也许直到那次食堂偶然坐在一个桌边,我们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聊天。洛思路很清晰,用一个回答引出下一个问题,“但我们仅仅凭借一次聊天就奠定了之后会在一起相处的基础,这应该会取决于聊天之外的东西,比如说,你口语课按照学号跟芮之分在一组,但你就没有跟她成为朋友,依然仅仅是说过话的陌生人。那起决定性因素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发现其实洛并没有听课,她的理由是“我们才高一,联赛内容只讲了一半,生化、植物学、生理学都还没涉足,光靠我蒙答案考到江苏前40,得到国一,不太可能吧”。
      说的对。我不是走神,只是在思考时会想到一些别的问题,这很有利于我把作文字数凑满800。让我们回到洛的问题,此时我有了初步的答案:“取决于我们本来就拥有的性格、爱好,以及我们对于朋友的期许。”
      “这些东西的来源其实也有待慢慢深究。”洛示意我看老师的PPT,然后指了指讲义,已经是最后一页了。“赶紧去吃饭吧,这个学校的食堂好吃的真少,跟寒假时比不了一点。”达成一致,我俩开始收拾书包,溜出去。
      也许在遇见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就开始了转动,只等相互了解之后,相知相守。
      那时我们不知道的是,高二分班后,金老师成为了洛的物理老师,也是我后来的物理老师兼班主任最好的朋友。
      并且,他上课也并不是没什么特点——或者说,太有特点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Chapter3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