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初入建康 ...

  •   秋风起,一日更胜一日凉。

      萧冉没抵挡住秋意侵袭,病倒了。出人意料地,萧平却一天天好了起来,起先是在院中慢慢走走站站,后来巷中、田间阡陌都出现他的身影。

      萧冉病得越来越厉害,村人再没见过她。

      有嚼舌根子的:莫不是萧母重男轻女,救子心切,求了什么邪魔歪道作法,把儿子的病转移到了小女儿身上?

      旬日后,一辆牛车停在萧家门前,载了萧平去。

      村人问及,萧母答曰:“上京,跟他师兄佣书。”

      水村山郭渐次消失在地平线,马车辚辚,驶过陇间巷陌,最后停在码头。

      河上划来一帆,泊在码头,杨家小厮杨福扶着萧平上去。

      风和日丽,船行平稳,杨家小厮杨福手指河面:“萧郎君,顺着运河,就到建康了。”

      萧平眉间聚起波纹,低喃:“建康。”

      河到尽处,下船,乘车。

      车停驻,两扇红漆大门出现在眼前。

      杨济一家早早迎候。他与妻丁氏育有一子一女,总角之年,伶俐可爱。杨妹杨娇,与萧平同岁,幼时长于乡间,二人算是青梅竹马,而今再见,分外亲切。

      杨济将萧平安置在西跨院,萧平过意不去,想另寻住宅。

      杨济劝:“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亦无甚资财,且在这里住着,等攒些钱再搬出去另住。你若实在过意不去,日后把房钱补给我。”

      话至此,萧平再推辞就显得刻意了。“成。那我就厚着脸皮蹭吃蹭喝了。”

      杨济笑:“你比小时候开朗些了,挺好。”他今天高兴,喝得有些高了,话也跟着多起来。“你就敞开了心怀在我这儿住着,切莫说什么寄人篱下的话,不然我可就恼了。先前我初入京时,身无分文,好不容易谋了个差事,还被人坑了。唉,那可是一大笔钱啊,差一点我就露宿街头了。这不也一步步熬了过来。这年岁,只要肯熬,总有出头之日。”

      说着说着扯到了时局,杨济话里话外都是承平日久,江南富庶,好好奋斗,天道酬勤之类云云。又道:“当日沈约沈隐侯,少孤贫,为族人所轻侮。隐侯发奋读书,靠佣书以自立,终功成名就,一雪少年耻。”①

      一通话说得热血沸腾,仿佛下一个封侯的就是他自己。
      ***
      正值月末,书肆进新人一般都是在月初。杨济便吩咐杨福这几日带萧郎君在建康城里逛逛。

      萧平委实是不想去的。

      杨福苦着脸嘟囔:“郎主回来若知我没听他的话,还不骂死我?萧郎君,就一天,你就行行好吧。”

      念及来建康路上,杨福一路舟车辛劳,萧平便同意。

      杨福自幼随父亲长在建康,对都中风土人情颇为熟悉,加之进了杨家后识了些字,知道些掌故,胸中有了些点墨,一路上滔滔不绝向萧平说起。

      “建康城,以淮水为界,富贵人住北岸,尤其咱现在走的御道两侧,都是有钱人住的。建康人言,御道左右,莫非富室。郎主也是不久前才购得北岸这所宅院,早前住在南岸大长干一带,南岸住的尽是些市鄽平民,当然,除了乌衣巷和同夏里。”

      乌衣巷萧平知晓,同夏里就陌生了。

      杨福解释:“至尊先前就住同夏里,荣登大宝后,把旧宅舍给了阿秃,变成了光宅寺。”

      “阿秃?”萧平面露困惑。

      杨福做了个双手合十的动作,萧平没绷住。

      说到至尊,杨福突然问:“至尊姓萧,萧姓过江后合族居于南兰陵,萧郎也出身南兰陵,合该是至尊同族喽?”

      “至尊望族大姓,我之‘萧’与他之‘萧’,并无干系。”萧平尴尬。这不就是,金榜题名时——重名么?

      “这样啊。”杨福一勒缰绳,鞭指前方,“看,淮水!”

      淮水,建康的生命之水。舟船往来,南北辐辏,商贾云集,可以说,建康百姓和权贵的衣食所需,全仰赖此水。②

      到了岸边,舍车登船,恰遇开航。

      开航即开朱雀浮航。御道正对着的淮河上,本有一座朱雀桥,晋世王敦作乱,时任丹阳尹温峤为阻止叛军攻入建康,烧毁了这座桥。此后,原址上一直没有修建新桥,为便于两岸往来,便以浮船首尾相连,跨河南北,连舟为桥。如此一来,南北是通了,但河上舟船通行就被阻断了。所以,便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内,移开浮航中间几艘船,供河中船通行,这就叫开航。开航时,南北车马不能过,要等到开航后,浮船归位,闭航,方可通过。

      开航闭航本是建康百姓司空见惯的景象,然萧平乍从外县乡下来,头一回见到,不由看呆了。因此,纵使他们所乘游船已经驶过朱雀航,往东面富庶之地而去,萧平仍立在船尾,遥遥观看中间那几艘船合拢。那伸长脖子呆头鹅的样子,看得杨福捂嘴偷笑,差点忘了要果子点心,待到船上侍者提醒才想起。

      这是一艘双层的游船,专供客人游览秦淮景。今日天晴,游人甚众,后上者简直无落脚处。

      “郎君,别太靠外,当心掉下去。”

      萧平初来,见什么都新鲜,嫌船上人多挡了视线,也不顾杨福提醒,一个劲往边儿上挤,搜寻视野绝佳处。

      雕梁画栋,彩旗招招。乡下哪有此等风景!看得入兴时,身后人群一阵拥挤躁动,萧平被推撞了下,身形一歪,从船上翻了下去,扑通落水。

      被水一刺激,萧平扑腾着大叫:“救命!救命!杨福,我不会水!”

      “萧郎!”杨福冲到舷边往下望,看萧平那副样子,干着急又没办法,他也不会水,急得朝舱中呼救,“哪位好心人会水?救救我家——”

      话未说完,便见一道身影划入水中。

      看着那人拽着萧平划向岸边,杨福一颗心回到了肚子里。

      平安上岸,萧平对恩人再三鞠躬,问他尊姓大名,称定当重谢,恩公大笑而去:“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望着那洒脱的背影,萧平心想,不愧是京师,出得了这般人物。
      ***
      回到家中,丁氏见萧郎身上穿的不是出门时穿的衣袍,杨福手上还拎着湿漉漉的一堆衣裳,忙问怎么回事。

      杨福支支吾吾。

      萧平打圆场:“是我愚鲁,不小心落水了,杨福带我去成衣铺添置了新衣。”

      丁氏不笨,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将杨福一通责骂,急急吩咐厨房熬姜汤,催萧冉快去歇息。“快回屋歇着,衾被多盖几层,姜汤熬好就让厨房端给你。”

      萧平眼眶一热。
      ***
      月底一晃而过。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萧平连初一都没躲过。

      昨夜,他委婉问及杨济能不能再缓几天。

      杨济问:“你那日逛街回来,便没出过院门,可是落水身体不适?”

      萧平赶忙说:“绝无此事。我只是一想到要和一群陌生人共处,有些不知所措。”

      杨济恍然:“习惯就好。出来谋生,早晚的事。”

      话至此,萧平不好再推脱。

      玄通书肆开在朱雀航附近的东市,一条街全是书肆,门正对着街,两间开阔。令萧平诧异的是,经过书肆前,车夫没停车,而是拐进了一条小巷。

      杨济解释说:“前店是卖抄书成品,后院才是佣书人抄书的地方。建康文风浓厚,买书读书的人多,才养活了佣书人。”③

      “原来如此。”

      萧平又想起杨济在家时说过,建康市面,大多佣书人都是在家佣书,一册书抄完,交给雇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玄通书肆规矩甚严,要求所有佣书人必须全天候在书肆抄书。这么做,一是让抄书人专心抄书,二是防止他们将书籍拿去盗写——就是赁与他人抄写,或是自家多抄几份卖与他人或书商。

      杨济又语重心长地叮嘱:“书肆不比在家,人多口杂,什么能信,什么不能信,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你须有个分寸。切不可与人过分亲近,不可听信某些心术不正之人的话。”

      “是。”

      进了后院,萧平被带去见掌事冯华。冯老翁话多,即使有杨济打预防针在先,萧平也忍得难受。

      “……咱们书肆的书,版本优,册数足,远超市面上的便宜货,不少人打咱们主意。咱们这薪水丰厚,一天管两顿饭,三伏天管冰,三九天给炭,茶随便吃,笔墨纸砚不花你们一文钱。有一条务必记住,书肆的书,在书肆,可随便翻随便看,但散班回家,半片纸都不能带,门口有人彻查,被逮住,这个月就白忙活了。记住了?”

      “记住了。”

      冯华交代完条条框框,方唤杂役领萧平去西厢丁号房。

      抄书房分东西两厢,各六间,都坐满了人,萧平打各屋窗前经过,扫见人人都伏案奋笔疾书。

      丁号房坐了七八个人,杂役向众人介绍了萧平。杂役说到“新来的”时,萧平注意到,各人脸上的表情都很微妙,活似被夺了骨头的狗。

      杂役把萧平领到靠窗的几案前,向丁号房房长交代几句就走了。

      萧平想同诸位正式打个招呼,手一叉,却发现,大伙都低下头,根本没人理他。

      房长笑呵呵地:“坐,萧郎君。这是今早新来的简牍,还没分下去,正好,你先练练手。”

      萧平坐下,摊开简牍,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呆了许久,他掐掐眉心,运口气,握起了笔……
      ***
      日影偏西,散班时间快到了。

      冯华差人去叫杨济。

      一进屋,杨济就察觉冯掌事脸色不对。只见他看着一张写满字的纸,眉头深皱,纹路深得想让人套上犁犁平。

      “萧平是你大力保举的,你说他五岁能文,七岁能书,是乡里有名的神童?”

      杨济明白铁定出事了,却不知出在何处,只诚恳说:“是,乡里无人不知,师弟的字飘逸出尘,有右军遗风——”纸推到眼前,杨济满眼嫌弃。“何人所写?如此不堪。”何止不堪,比狗爬还难看。

      “便是那飘逸出尘,右军遗风!”冯华唾沫星子溅上了杨济的脸。

      杨济震愕:“不可能啊……”

      冯华拍案:“杨济啊杨济,亏老夫如此信任你,你竟连我都坑,你良心喂狗了吗?这样的字拿出去,书肆明日就关门了!”

      散班,人都走差不多了,萧平负手在院中踱来踱去,急了一脑门汗。忽听门帘响,杨济从冯老翁房中出来,一脸恹恹的。

      萧平底气不足地喊了声:“师兄。”

      杨济心底腾起怒火,面上却努力隐忍着。“先回家。”
      ***
      晚间,萧平被杨济叫去书房。

      “说吧,怎么回事?”

      萧平一揖到底:“师兄,对不住,我还是回乡下吧。”

      忍了多时的杨济终于发作了。“你再说一遍?我费这么大周章,动用了那么大人情,就为了让你有出息,你就这么报答我?”

      萧平红着眼:“师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已经不是以前的萧平了。”

      “你说什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初入建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