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九恒山 ...

  •   蛮姜这几日潜心里研究术法、符咒,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赵颐真在他隔壁半夜三更还能感受到他屋内轻微的活动气息。
      修仙问道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无解的,也不是谁随便就能踏入仙途的。赵颐真仔细的回想了自己入道是在何年何月,惊觉已过三百个年头,他不还是存在这人世间,再看容颜未改,不知还有多少个年岁要他去迈入。
      夜未央时他敲响蛮姜的房门。
      蛮姜正画完一张符咒,听见敲门声知道是师父来了便亲自过来开门,其他师兄敲门他只是用手一指门就开了。
      他把师父请进来坐下道:“师父,您这么晚了怎么还没休息?找弟子何事?”
      赵颐真看他在屋里捣鼓,桌子上还摆着法器、符箓,便道:“怎么还在弄这些?”
      蛮姜捡起来一张符箓道:“我想提升些修为多学些术法,这样就可以保护师父了。”
      赵颐真完全没有料到他会这么回答,神色颇有些惊讶,随后笑道:“为师不需要你保护,目前还没有人能伤到我。不过你想提升修为也得精气神三者合而为一,如何保存精气神,就是要睡觉休息,你都忘了?”
      蛮姜这几日是觉得力不从心,虽已结丹,可还没成真神仙呢,从而惭愧的低下了头:“师父······我知道了。”
      赵颐真点点头:“那便好,现在熄灯休息。”
      他正要起身离开被蛮姜叫住:“师父,您能再坐一会吗?”
      赵颐真疑道:“还有何事?”
      只见他吞吞吐吐道:“恕徒弟无礼,您年岁何几?”
      赵颐真未想到他会问自己这个,自己这年岁说出来估计要吓到他,便道:“你还知道自己无礼呢?”
      眼见蛮姜有些尴尬之色:“我只是觉得师父容貌俊逸,年纪轻轻就当了师父。但您修为高深,剑法了得,就连二师兄都不是您的对手,想必是苦修了很多年。弟子很是疑惑,修道真的能长生不老,或者是成为神仙?”
      赵颐真此时有些牙疼,这叫他怎么回答?
      “你整天都在想些什么?这几年的经白念了。”
      他抓起蛮姜的手放在他的下腹道:“自己摸摸这是什么?”
      蛮姜摸着自己的腹部,这里一团温热,每一刻都在护着他身体的七经八脉,使他三日不食都无甚大碍,这便是他修的结果。再去问师父这么蠢的问题,没被揍一顿,那是师父性子温和。
      他恍然道:“金丹,师父我明白了。”
      赵颐真点点头:“为师入道修行三百年,至于长生不老什么的这个事说不准,天上的恒星都有陨落的一天,谁又能真的与天同寿,与日月同寿。”
      想不到师父已经修行三百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英俊少年,从七年前山下救他那时起蛮姜内心十分敬爱师父,他很想知道师父以前的事迹,便道:“师父,您能和我讲讲师祖吗?您是怎么入道的?为何我们澄清派不多收一些徒弟壮大师门?”
      赵颐真是如何入道的,虽是第三代掌门但是他和师祖都没见过,唯一能了解到的便是藏书阁里的那本澄清派历代掌门简介,这个蛮姜早看过。
      “这些你不是在藏书阁里都看过吗?”
      澄清派祖师出身医药世家,自幼熟读百家经典,发现唯有道家与医药互通,道祖的天人合一,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与医者仁术略有形同之意,他便苦心研学将医药与术法相结合,一边治病救人,一边潜心修道,找到九恒山创立澄清派。
      当时收的弟子很多,能真正跟着他修行的没几个,大都觉得清苦,不是上山采药就是打坐念经,弟子们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没几个能坚持十年的,最后只剩赵颐真师父师叔几个人待在山上了。
      祖师羽化的时候将掌门之位传给了赵颐真的师父,那时他还未入门,他师父看着同门的师兄弟接连下山,决定以后收弟子得经过自己得考验才能让他入门。
      这样一来收徒弟就更难了,有时候他看上人家,人家却不愿意拜师。导致最终只收了七个徒弟,只有赵颐真一人秉承了师门。
      蛮姜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您到底是如何入道的?”
      赵颐真看着他缓缓神道:“你想什么呢?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经历凄苦。我本就是九恒山脚下长大的,小时候因顽皮误入山中迷路,被进山采药的师父所救,在观里待了几天,认得几个字识得几味药材,师父便要收我为徒。他老人家专门下山寻得我父母同意才入门。”
      蛮姜松了口气:“原来是这样,看来入道修行还是的看机缘。”
      “也可以这么说。”
      此时夜已经深了,赵颐真起身来到竹榻上坐下道:“来和为师一起打坐。”
      “是,师父。”
      蛮姜现已结丹便很快入定,起初内里一片空白,弹指间光明乍现,目视千里。正当他惬意的神游其中时,师父踏云而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在打坐的时候见到师父。
      他欢喜叫道:“师父!您怎么会出现?”
      赵颐真道:“为师来看看你灵识里都有些什么?是否与平日修行相对。”
      蛮姜疑道:“师父,您看见了什么?”
      赵颐真轻叹一声,对这个徒弟很是无可奈何,他内心清明不错,不晓得为何自己的相会在这里。他一挥袖那个跟他一摸一样的相霎时消失的无影无踪,连蛮姜都毫无察觉。
      “没什么,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你内心清明,三元安静。很好。”
      给蛮姜解了疑惑,他念了句口诀,道:“现”霎时其他几个徒弟同时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几个徒弟纷纷疑惑:“师父,小师弟,怎么是你们?”
      褚青甫双指探到自己的天冲道:“我们这是在小师弟的灵识里。”
      商陆格外惊讶道:“我刚才睡觉来着,怎么会到这里?”
      关河令双手抱懐:“我在守殿,还有一个时辰天就亮了。”
      “······”
      “无妨,这夜太平。”
      赵颐真合并双指在虚空画了一法阵,在蛮姜的灵识里画出一个通灵的法阵,道:“如今蛮姜已结丹,日后修练若是有疑惑的地方可在此念诀召唤为师,将来不管身在何处都能通过此阵联络。”
      灵识为修道之人内心最真实的一面,善恶邪念都会在此呈现,赵颐真也找过其他徒弟,但是都没有像蛮姜这样阔达、明净的,他们或多或少的执念,善恶纠结在内心深处而不知觉。
      此阵法在蛮姜的灵识里除了他师父别人无法销毁,而赵颐真是可以看见他灵识里的每一件事。
      此时花薪酬叹道:“师弟的灵识也太过清明了。”
      华京唐第一次同意他的说法:“是啊。”
      赵颐真未对他们的话作出平价,只道:“平日里为师叫你们守殿,你们守得阳面却未曾看见阴的那面。所谓两仪、乾坤阴阳之说,也可称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昼为阳,夜为阴。凡是肉眼可见为阳,不可见为阴。你们可观这夜里山间有何物?”
      这夜无月色,一片漆黑,他们只见澄清观殿门外的一盏长明灯。
      弟子们茫然不解之际赵颐真恨不得每人给个脑瓜子:“念决!”
      愣头青徒弟们这才恍然抬起手并二指:“天地玄黄,而生无极,易有太极,是生两极,两仪四象,照我清明。现!”
      顿时眼前景象大变,山体与树木杂草变的透明,日常可见高大树木在他们眼前犹如水镜可轻易透过。几人值殿全凭的是感知,与事物即将到来前的预兆,能这么清楚的看见还是头一次。
      原来山里除了他们道观还藏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道观四周竞围了这么多的生灵。白天他们偶尔可见山里的小动物到观里偷吃东西,没想到这会竞学着他们盘腿打坐,道观里的炁正好落在它们身上,像是沐浴了清泉一般惬意。
      还有一些没有实体的地缚灵,这些就不敢靠近道观,它们被道观里的五雷符咒劈的老远,可是又迫切的想冲进去。不知这些地缚灵是怎么出现的,只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山里寻找能带它们出去的活物。
      眼下它们跟在一只误入山林的家猫后面,家猫的眼睛发着黄绿的光,靠进山时自己留下的气味寻找下山的路,被这些地缚灵纠缠着已经在山里穿梭了夜一,它没有进食,天亮时若再找不到路它很可能透支体力倒在山里的某棵树下。
      今日关河令值殿,他一剑下去打散那些地缚灵,家猫摆脱束缚立马转身循着气味找到下山的路。
      道观建在山顶,与之相接的后山竟被法阵压着,也不知镇压的是什么。
      蛮姜看了一会方圆百里的地方,唯独他们道观后边与别处不太一样便疑道:“师父,后山里封印的是什么?怎么从来没听您说起过?”
      商陆急着道:“对啊,师父,您从来就不让我们去后山,也不让我们去后山采药,那里到底有什么?”
      赵颐真神色黯淡,不知如何说起:“那里关着的是你们的师叔,我的大师兄。”
      “什么?师叔?”
      徒弟们震惊不已,愣怔一会反应过来,就算是师父不说他们也猜到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大事,并且过去了很久,没有人记得。难怪师父总叹家门不幸,他们已经脑补出一部坎坷的仙门修真录,与邪魔歪道浴血奋战,大师兄深受邪魔摧残,无奈之下师父大义灭亲,将师叔镇压与后山,故事的最后是现在的师父隐姓埋名,收了几个不成器的徒弟,过上了混吃等死的日子。
      赵颐真一摆手道:“有什么好奇怪的,我跟你们说,你们的师叔可厉害了,我都打不过他,你们可别去招惹他,他脾气大的很。”
      “是,师父。”
      赵颐真没想到徒弟们这么听话,完全未料到他们打的是什么鬼主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