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赏罚 ...

  •   叶温辞眸光寒凉,盯得叶思华不禁一颤。他恍惚间想起了自己说得乃是七皇兄大忌,方才他将父皇赏赐的白玉麒麟扳指拿出来,七皇兄可是觉得他是在炫耀?

      清阳听得云里雾里的,好端端的这件事情怎么又和未来的七皇妃扯上关系了?

      叶思华整理好方才被拉扯得褶皱衣袖,低垂双眸不敢望向叶温辞。然叶温辞声音依旧冷漠,问道:“此事又怎么与宋大姑娘扯上关系?”

      宋家世代乃从商,宋清纭又是怎么与父皇的头疾扯上关联?

      洒落在亭子的阳光忽而退却,只见一大片厚重的乌云不知何时出现,将炽热的太阳遮得严严实实。

      蜻蜓轻吻长满了莲花的水面,鸟雀低飞,一股雨水的气息悄然而至。

      叶思华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解释道:“我听皇祖母所说,宋大姑娘不知从哪儿得了个治疗头疾的偏方。正好常嬷嬷又去宋府教导宋大姑娘规矩,这不宋大姑娘便让常嬷嬷将偏方告知皇祖母!”

      皇太后爱子心切,陛下的头疾发作。皇太后可谓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奈何宫中的太医无能,这么多年都无法根治。

      曾经皇太后也曾广招天下贤士,企图为陛下找到缓解头疼的偏方。但不论怎么治,陛下的头疾仍然是反反复复。

      这一回,宋清纭主动献上偏方。哪怕不知管不管用,但看到皇帝饱受头疾的折磨皇太后于心不忍。

      于是便死马当成活马医,不知是不是巧合,皇帝的头疾确实有所缓解。

      叶思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然告知,末了他想起了什么,缓缓说道:“宋大姑娘这么做,可是别有苦心?”

      在祈福殿,得知皇帝的头疾因着宋清纭给的偏方有所缓解。皇太后虔诚地谢了满殿神佛,叶思华赶到之时,一直听皇太后和身边的心腹兰芝姑姑直夸宋大姑娘。

      结合近来朝堂的事情,难不成这宋大姑娘是为自己未来的夫君铺路了?

      叶思华想到此,忍不住笑着道:“看来皇兄这一回着实是找了个贤妻!虽说父皇赐婚前,皇兄你与宋大姑娘素不相识。然而,在婚约已下之时,宋大姑娘便这般为皇兄你着想,想来她是打心眼里喜欢你!”

      叶温辞望着乳白色大理石暖玉棋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方才叶思华说的话可是真?

      他们如今虽然还不是夫妻,然而她便想着替叶温辞缓和与皇帝的关系?

      谁人不知晓,皇帝与叶温辞两人父子关系愈发僵硬。父子两都很倔强,谁也不肯先低头。

      清阳蓦然想起京中有关宋大姑娘的事情,开口说道:“听闻宋府很是看重宋大姑娘,日日请夫子教导宋大姑娘。属下还曾听说,宋大姑娘甚至能把《女德》《女戒》倒背如流!”

      暴雨毫无征兆落了下来,阴暗的天空忽而出现一道煞白的闪电。刺眼的白光划破天际的宁静,方才还在半空飞翔的鸟雀顿时不见身影。

      一道闷雷落了下来,暴雨匆匆忙忙地落了下来。水榭的檐角被暴雨冲刷,发出嘈杂的声响。

      急切的雨水中,有一小厮披着雨笠快步地往水榭走了过来。小厮身上已然被暴雨淋湿,见到叶温辞之时,他恭恭敬敬地福了福身。

      唯恐身上的雨水将怀中的书信打湿,小厮小心翼翼地将身上的雨笠脱了下来。将手中雨水甩了甩,随后才将信封递给叶温辞。

      叶温辞将略微湿润的信封拿了起来,天光昏暗,连同信封的字迹也看得不太清楚。他站了起身,将书信护在怀中,背脊遭雨丝入侵也并不在意。

      看着自家七皇兄神情严肃,叶思华不免走了上前,狂风将其系在玉冠上的发带吹得摇晃。

      叶思华抬手,将宽大衣袖遮挡风雨,问道:“书信上写了什么?皇兄为何看了书信一言不发?”

      冰凉的雨水已然将叶温辞的后背全然打湿,他将书信攥紧在手心中。

      雨水滑落,融入书信的笔墨。墨色自少年指节分明的手指上滴落,随后与流出水榭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叶温辞双眸禁闭,不紧不慢说道:“父皇派吾与四皇兄一同前往关州治理水患!”

      关州水患一事牵连甚广,因着关州地势优越,通往京城的大运河。这几日,商船沉没在大运河的消息传遍京城。

      本以为只是一起寻常的事故,可因着关州水患的缘故,以至于大运河河道堵塞,连同商船难以运进京城。

      不过短短数日,京城物价纷纷上涨。关州水患牵连甚广,迫在眉睫。

      叶思华虽做一个逍遥皇子,然而朝中的事情依旧是略有耳闻。他早就料到父皇定然会重视关州水患一事。

      只是,叶思华万万没有想到,父皇竟然会派七皇兄与四皇兄一同前往治理水患?要知道,哪怕七皇兄早早得知水患一事,没有陛下授意也不敢贸贸然独自前往。

      而这一回,倒是破天荒头一回!叶思华不知道多久没有听闻,父皇派遣七皇兄了。

      想起父皇的转变,叶思华将被雨丝打湿的衣袖放下,幽幽说道:“看来未来的七皇嫂与七皇兄可谓是心有灵犀!连着皇兄积压在心中多日的心事也一并解决了。”

      叶温辞望着水榭外漫天大雨,心头忽而想起了那一道迷人的乌沉香。

      ……

      因着宋清纭献上医治头疾偏方的事情,皇太后又让人赏了许多赏赐。常嬷嬷命人将赏赐抬到葳蕤阁的时候,马氏眼都亮了。

      只是,马氏哪怕再愚钝也明了如今的形势。可以看出,皇太后确实对宋清纭这个未来的皇孙媳格外重视。

      马氏凑了个热闹,看着闪闪发亮的首饰珠钗别提多眼热了。一饱眼福以后,马氏眼红着走出了葳蕤阁。

      常嬷嬷看着亭亭玉立的少女,慈祥说道:“姑娘有心了!有了姑娘提供的偏方,昨夜圣上睡得很是踏实。太后娘娘心里念着姑娘的好,于是便让老奴将这些东西送过来。”

      太后出手阔绰,先不说面前这一堆价值不菲的金银珠宝。就说上次赏花宴中,宋清纭拔得头筹太后赏赐的那好几箱银两,都将葳蕤阁略显空荡的库房塞得半满。

      说起这偏方得来也巧。宋清纭记得,那时候她才八岁,她娘亲带着她在江南外祖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

      不知是不是因着舟车劳顿,在来江南的船上颠簸不已,宋清纭的娘亲好长一段时间都患有头疾。

      若非前世嫁入皇室,宋清纭还不知晓皇帝的头疾发作起来与她娘亲的头疾一般,可谓是无药可治,只能深受折磨。

      也是那时候,宋清纭将她在江南外祖家的结识的一位温润少年教给她的偏方献了上去,这才让皇帝的头疾有所缓解。

      想起往事,宋清纭心头一颤,如若没有记错的话。江南那个如同小太阳炽热的少年还曾赠予她一个小玩意,或许便留在库房中。

      说完一番好话以后,常嬷嬷并没有忘记自己来宋府的真正目的。她让寓春和望夏将赏赐都抬去库房。

      看着有些失神的宋清纭,常嬷嬷将衣袖挽了起来,扬声说道:“说起来,姑娘也快嫁入皇室了。太后娘娘派老奴来,为的就是教导姑娘规矩。”

      来了宋府好几日,常嬷嬷又因着皇帝头疾的事情奔走在祈福殿与宋府之间,尚未真正教导宋清纭规矩。

      皇家规矩众多,然而看着面若桃花的宋大姑娘,常嬷嬷不知怎的很是有信心。

      常嬷嬷笑着说道:“皇家规矩极多,姑娘日后嫁入皇室定然要循规蹈矩。趁着时候还早,老奴今日便教导姑娘进宫的规矩。”

      宋清纭的神思被常嬷嬷的一番话拉回了现实,如今正式学习宫规,那便说明离她嫁入皇室的日子愈发近了。

      可每每想起入了皇府后日日面对的就是一块千年不化,怎么也捂不热的冰块。

      永河郡主说得不错,叶温辞着实是一块不化的冰块。只可惜,她前世醒悟得实在是太晚太晚。冰块始终是冰块,又怎么会被捂热呢?

      加上前世不得善终的结局让宋清纭很是纳闷。

      不知怎么,宋清纭脑海中忽而又想起年少的时候那个热情洋溢露出浅浅梨涡的少年。

      常嬷嬷这次来还带了几个朝廷命妇,这几位夫人宋清纭也知晓,也算是宫中的老人了,可谓是最懂规矩的。

      望着几双慈眉善目的眼睛,宋清纭心中忽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若,她怎么也学不会宫规,那岂不是说明她不适合嫁入皇室。

      或许,到时候她会因着不合规矩还没有嫁给叶温辞便被休弃。

      常嬷嬷并不知晓宋清纭心中想得什么,她站了起身,正色道:“姑娘是嫁与七皇子成为七皇妃。宫中长辈众多,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皆要入宫为太后娘娘,圣上以及皇后娘娘等一众长辈请安。既然如此,这行礼便格外得重要!第一课,老奴便要教导姑娘如何行礼!”

      话音刚落,常嬷嬷手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把木制的长棍。别看这木棍看着细小,可被常嬷嬷拿在手中却显得格外得可怕。

      常嬷嬷一改先前慈眉善目的模样,只见她将木棍缓缓地举过头顶,面色严肃说道:“宫中规矩,有赏便有罚!姑娘已然受过不少赏赐了,可却未曾知晓宫中的惩罚。既然太后娘娘已然发话,那老奴自然会秉公办事!”

      细小的木棍在常嬷嬷手中摆动,只见常嬷嬷笑着说道:“姑娘若是做的不好,老奴必定会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赏罚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