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三十一章 ...

  •   来年秋日,在他们经过淮水时收到了杨晴的信,大致意思是让李愔回去一趟,她要检查李愔这一年多的长进。
      李愔:“……”糟糕,玩嗨了,课业什么的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李恪笑的一脸开心,同情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去吧,好好努力。”
      李愔哭丧着一张脸:“哥,救我。”
      “唉,这件事,哥哥也是有心无力呀!”李恪装模做样的叹气,“小愔,前面的路,就要你自己去走了!哥哥也帮不了你了!好好努力!”
      李愔很是不满:“不是凭什么啊?为什么只检查我一个人的啊?那我哥他们呢?就没有他们的份吗?就是只针对我一个人是吧。”
      “小姑姑的意思,洵安他们的性子她清楚,不用特别、刻意的督促,但是你不一样。再加上他们三个估计是管不住你的,所以她需要检查一下。你这也在外面玩了一年多了吧,该把心思收一收了,又不是小孩子了。”来接李愔的是杨侗,这一年多的时间杨侗也是没少在外面跑,过的也是无比舒心自在。
      李愔泪眼汪汪的看着四位哥哥。
      “唉,我也很想帮你,可是这是小姑姑要考你,我们大家都无能为力呀。”杨侗也是叹息,“小愔,收拾一下,我们走吧。你放心吧,我听小姑姑的意思,你也不小了,如果这一次你过关了,估计以后她就不会再这么督促了。”
      李愔:“……哇!”为什么啊!为什么啊!为什么啊!问题是我这一次不一定能过关啊!
      静。
      李愔本来不想哭的,本来就是装模作样的,结果看着这四个人齐刷刷的盯着自己无动于衷,终于哭的真心实意了。这一哭,可就像河水决堤怎么止也止不住了。
      “大哥,小愔好像真的伤心了。”
      于是,三人轮番上阵哄了好久,李愔终于停止了哭泣,抽抽噎噎的:“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啊啊啊啊啊!”
      “别哭了啊!赶紧去收拾东西!”杨侗受不了这直冲天灵盖的声音。
      于是,李愔眼含热泪、一步三回头、不情不愿地去收拾行囊了。
      “兄长,阿娘现在还在扬州吗?”
      “对啊,她说你们这也不在家,回去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就在扬州住下了。”杨侗看着弟弟们,“说起来,你们这不在,还真是没什么意思。”
      “那……我也一起回去吧。”
      “啊?”洵安和李恪很是惊讶。
      “我这也有许久没回去了,对了,新岁呢?”
      “啧——”洵安和李恪很是同步。
      “新岁刚带着她的朋友去了扬州,你还记得晏溪吗?她们两个也是在一起玩的很开心呢。行吧,你去收拾吧,一会儿出发。”
      李恪朝他挥挥手:“等过年我们回家找你们啊!”
      这个年终究是没有回去,洵安和李恪到颍川郡的时候,收到了杨晴的消息。杨曦病了,杨晴让他们两个去看看。
      “怎么是我们两个?”洵安看向前来送信的杨侗。他一路奔波,现在还有些疲惫,坐在那里休息。
      “哦,萧素羽有孕了,仁时和她现在在岳州住了下来,言合和新岁他俩……嗯你们懂的,然后小愔这段时间在家也是折腾的,小姑姑身子有些不舒服,墨宸叔叔要照顾她,所以就只有你俩了。正好,你们两个不也挺近的呢?”
      “阿娘怎么了?她身体不好吗?”一听到杨晴有些不舒服,李恪赶忙问他。
      “不是什么大问题,休息一阵就好了。”杨侗摆摆手,“小姑姑就是被那家伙气的。不是我说你们,真是把他给惯的,出去了这一年,更加无法无天的了!”
      洵安转移话题:“那你呢?你也去吗?”
      “我和你们去一趟永平寺,亲眼看看姑母怎么样了,然后回去向小姑姑禀报情况。”
      “那……现在走吗?”李恪问他。
      “你们可以吗?”
      “我和大哥没问题的。”
      “那行,你们先启程,我休息一晚,这一路赶来我有点累了。”现在吧,杨侑有媳妇有孩子的、言合和岁岁也正是刚刚袒露心意日日黏在一处、李愔这小子四处折腾的……唉,都是忙的,忙吧,忙点儿好啊。
      “好。”李恪应下来,收拾好后和洵安一起启程去了洛阳城郊的永平寺。虽然说永平寺位于城外,但是香火旺盛。而且为了自己阿姐在这里能过得舒服一些,杨晴更是年年往永平寺捐钱。所以,杨曦在永平寺过得还算不错,也有自己独立的院子,还有杨晴专门选来照顾她的人。
      “洵安见过姨母。”
      “照星见过姨母。”
      杨曦脸色苍白,声音有些虚弱:“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与我说一声。”
      李恪没等杨曦开口,就上前为她把脉。
      “恪儿,怎么样了?”洵安急忙问他。
      李恪停了一会儿,这才舒了一口气:“大哥你放心吧,姨母只是忧思过重,再加上风寒未愈,气血不足,这才会看起来很是虚弱。大哥,那你先照顾姨母,我去熬药。”
      “好。”
      洵安在杨曦身边坐下:“姨母,可是有什么令你忧心的事情吗?”
      杨曦笑着摇头:“哪有你们说的那么重?我无甚大碍的。”人生于世,生老病死,最寻常不过了,有什么好担忧的。
      洵安继续询问:“姨母,若是有什么,您可以说出来的。”
      “放心吧,我真的没什么事的,阿晴就是关心则乱,觉得我真的病的多重似的。”杨曦拍了拍大外甥的手,“我自己的情况我会不清楚吗?你们呀,不要太过于担心了。”
      杨曦正在病中,难免有些精神不济,用了一碗清粥就睡下了。
      洵安出门,找到了负责连络萧后和杨曦、杨晴之间的暗卫。
      “属下孟冬阁平然,见过大公子。”
      “姨母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长安的事情。”
      “长安?”
      “前段时日是老夫人身体不适,所以娘子才会格外忧心,再加上娘子本来风寒未愈,这知晓了消息,一时焦急,熬夜失眠,胃口不好,所以这才加重了风寒。”平然回答。
      “祖母病了?”听到这个消息,洵安轻蹙眉头,“我们怎么不知道?那祖母现下如何了?”
      “老夫人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那就好。”洵安这才舒了一口气,“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
      李恪熬好了药,端了进来。
      “大哥。”
      “嘘!姨母睡着了。”
      “大哥,你先叫姨母起来把药喝了吧。”
      被叫醒的杨曦叹了口气:“你们这两个孩子,我都说了我真的没什么大碍的。”
      “大哥,麻烦你拿纸笔来,我这就写信告知外祖母和阿娘姨母的情况。”
      洵安就要起身,杨曦伸手拦住了他:“行了你们两个,我怕了你们还不行吗?”说完,端起药碗吹了吹,然后一饮而尽,“嗯?这下满意了吗?”
      李恪接过药碗,将一颗蜜饯果子递给杨曦:“姨母,给。”
      杨曦微笑:“你这孩子,倒是挺细心的。”
      李恪又对洵安说:“大哥,我写几味药,你去帮我买回来。”
      “好。”
      杨曦诧异:“还要喝药?”
      “姨母,阿娘特地嘱咐了,要让我和大哥等你病好了之后再回去,你呢,就安心养病,我和大哥会照顾好你的。哦,对了,兄长估计明日回到,他会看过您的真实情况如何,然后回去如实汇报给阿娘。姨母您要是不想让阿娘整日为你忧心的话,那就按时喝药、安心养病。姨母你放心,我的医术是阿兄亲自教的,一定会药到病除的,您就放心吧!”
      杨曦抽了抽嘴角,杨侑教的?阿晴不是说这小子是玩毒的吗?他教的医术靠谱吗?
      “那要是这样,你们岂不是赶不回去过年了?”这没几天就是年底了,他们要是待在这里,那肯定是赶不回去了。
      “我们在一起过了多少年了?姨母,现在呢,就是你的身体最重要。”洵安安慰她,“你呢,好好养病啊。”
      第二日,杨侗也赶到了。
      “姑母。”杨侗行礼。
      杨曦颔首:“嗯,起来吧。阿晴怎么样了?”
      “小姑姑身体一向好,只不过是被气到了,没什么大碍的,姑母放心。”杨侗回答后又看向了李恪,“如何了?”
      李恪如实回答了。
      杨侗点头:“那姑母安心养病,您这里的情况我会向小姑姑说清楚,让她放心的。”
      杨曦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她那性子呀……你告诉她,我会按时喝药的啊。”现在这几个孩子,一个个的是真会拿捏自己。
      “兄长,你这就要回去吗?”
      “嗯,我这次来,主要是看一看姑母情况如何了,然后我还要去一下长安。”
      “长安?兄长你去那里做什么?”
      “是祖母和政道的情况,小姑姑叮嘱我了让我去看一眼,放心吧,我会注意好的,就是看一眼就走。你和洵安照顾好姑母就行了。”
      李恪点点头:“兄长你放心吧,这里有我和大哥呢。”
      “嗯,那我走了。”
      接下来的时间,李恪和洵安就悉心照料杨曦,直到她完全好起来为止。
      “照星,你现在有空吗?”
      “姨母,怎么了?”
      “是这样的,这寺中时常会有人来求医,只不过寺中的大夫这几日不在,一时间也找不到新的大夫,我想着你会一些医术,要不要去帮下忙?”
      洵安刚要出声回绝,李恪就答应了下来:“可以呀,反正姨母也好的差不多了,我也有时间,那我就帮帮忙吧。”
      出了门,洵安拉住他:“恪儿。”
      李恪知道洵安在担心什么,安慰他说:“大哥,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更何况,总不是世上所有人都是恶人的。你就放心吧,我能处理好的。再说了,不是还有大哥你帮我吗?对吧。”
      看着已经快和自己一般高的弟弟朝自己撒娇,洵安叹了口气:“你多小心,有什么事情立即和我说。”
      “嗯,一定会的!”李恪笑起来眉眼弯弯,“大哥,我想吃云酥斋的点心了。”云酥斋,是杨晴在洛阳的一家铺子,目前是由季春阁杨令在打理。
      “行,我去给你买。”
      “谢谢大哥!”李恪欢快的说。
      李恪这几日忙的脚不沾地的,杨侗已经启程回了扬州,洵安正在看杨晴在洛阳所有铺子这几年的账本。杨曦见外甥这样忙碌,就给他找了一个小帮手。
      “这个……未免也太小了……吧?”李恪看着眼前四岁大一点的小娃娃,不太确定的看向杨曦,“姨母,您……确定吗?”
      “嗯,确定。”杨曦肯定地点头,“寺中经常会收养一些无父无母的孤儿,有的孩子运气好了会被一些人家领养回去,有的夭折,有的留在寺中……如今寺中的孩子就这一个,你别看他小,但是很是机灵,帮你跑个腿、送个东西什么的绝对没问题。更何况,我也想让你教一教他,这样他日后长大了也不会什么不懂,最起码能够生存下来。”
      李恪看着这个孩子,虽然小,脸还灰扑扑的,但是一双眸子很是清澈,这一点倒是挺合自己眼缘的。
      “好。”李恪应了下来,领着小娃娃走了。
      “你叫什么名字啊?”李恪温柔的问他。对于小孩子,李恪最是有耐心了,尤其是这个长得还挺清秀的。
      “没有名字,但是大家都叫我小二十。”小娃娃小声回答。
      “为什么?”
      “因为我是第二十个被捡回来的,听住持说,我是一出生就被丢在这里的。”
      听此,李恪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阵心疼,伸手轻柔的抚摸着小孩子的头。哪知小娃娃避开:“很脏的。”
      李恪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动作轻柔的抚上小娃娃的脸,“我带你去沐浴,好不好?”
      小娃娃眨眨眼,看着李恪,还是点了下头:“好。”
      在小娃娃沐浴的时候,李恪又叫平然去城里买了几身新衣裳。看着沐浴更衣、焕然一新的小孩子,李恪眸光微动,还挺好看的。
      当天晚上,洵安就过来了。
      “大哥?你不是在看账本吗?”根据杨安叔叔说的,他不是应该在账本的海洋中遨游吗?有空回来了?
      “我听杨令说,你今天让平然去买了几身小孩子的衣裳?”说完,洵安目光带着审视的意味看着坐在李恪手边的娃娃。
      小娃娃吓了一跳,有些害怕的往李恪身后缩了缩。
      “嗯,这是姨母找来让他帮我的。”李恪拉着洵安坐下,“大哥你不要板着一张脸嘛,这样子小孩子看到了会害怕的。”
      洵安点了一下弟弟的额头:“你呀!”又看向这个小娃娃,放缓了神色,声音柔和:“你叫什么?”
      “我没有名字。”小孩子的声音有些颤抖,“只是住持他们都叫我小二十,说是我是第二十个被带回来的。”
      洵安忍不住皱眉:“小二十,这也太敷衍了吧?”
      “那……我给你取一个名字,可好?”李恪看向小娃娃。
      闻言,小孩子的眼睛亮了,立即点头。
      “大哥,你有什么想好的吗?”李恪侧过头,问洵安。
      “你不是都说了你给他取吗?”
      李恪略一思索,开口说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便取‘千里’二字,希望你日后能够走过万水千山,看遍世间万物。如何?可还满意?”
      “那为什么不能叫‘万里’呢?”小孩子提出真挚的疑问。
      “那……你自己觉得那个更好听?”李恪让他自己选择。
      “那,还是‘千里’吧。”
      这几日忙完之后,李恪也闲了下来,教了几天这孩子,才发现这小娃娃悟性是真不错。
      李恪教他的第一天,小千里就一口一个师父叫上了。李恪虽然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反对。
      “师父,这是什么啊?”千里好奇的拿着李恪随手放在桌案上的小锦囊。
      “防身的,拿去玩吧。”李恪正在给杨政道写信,随口说道。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李恪再仔细一想,也没什么不对的,自己身边防身的东西不少,也没什么。
      “哎!等等,小孩子还是不要玩这么危险的东西。”看见小千里倒出来了一堆细小的银针,李恪急忙拿了过来,“你先去练字吧,就写我刚教你的那些。”
      “照星,你给谁写的信?”杨曦正好看到李恪让平然带信去长安,就随口问了一句。
      “给表哥呀。”李恪笑嘻嘻的,“姨母,你就放心吧,我绝对没有给外祖母告状的。”
      杨曦伸手点了下他的头:“你呀!”这段时间里,但凡自己表现出一点儿不想喝药的迹象,这小子立即叫小千里拿来纸笔就要给母亲和阿晴写信告状,真是的。
      “我现在好得差不多了,你什么时候回去?”
      “这几天吧。”李恪想了下,“大哥应该快忙完了,等他忙完了我们就该回去了。”
      此刻,正埋在账本的大海里的洵安麻木的看着眼前一摞又一摞比人还高的账本,满是无助:“还有这么多啊!”
      “是的,还有这么多。”杨令回答,“毕竟这是这几年的所有铺子的账本。”
      洵安:“……”我好难啊!突然就想念小愔了,毕竟他在做生意这上面那可真是天赋异禀,尤其是算账这一块儿!
      “那他呢?”杨曦看了下正在乖乖喝粥的千里。
      李恪想了下:“要不,我带走?反正他都叫我师父了。”
      杨曦摆摆手:“这是你的事情,不过如果你真的想好了,就要认真负责。”
      “姨母,我知道的。”
      “对了,我听平然说,你昨日在山林里救了两个小孩子?”杨曦看向外甥,语调柔和。
      “嗯,我正好碰见,就顺手救了。”李恪陪着她说话,“姨母,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了?”
      “没什么,只是觉得,阿晴把你们的教的很好。”
      “行侠仗义、扶危济困,本就是我们心中所愿,。这些年走过那么多地方,也确实救了一些人。既然遇上了不平事,那自然是要尽力而为。”
      “哪里是一些?阿晴给我的信中都说了杨少侠你的事迹了。”
      “姨母,你就别这么调侃我了,你这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李恪耳尖有些微微泛红。毕竟他觉得,他们做的也就是一些小事而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