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二十四章 ...

  •   月色掩映在云层中忽明忽暗,母女两人并肩前行。萧夜提灯走在她们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
      “阿晴,你怎么非要我出来一趟啊?”萧后很是疑惑。
      杨晴浅笑:“母亲,你到了就知道了。”
      到了归来客栈,萧圭景已经备好了热茶和膳食。
      “母亲,您先坐下。”
      萧后坐下来,喝了碗热茶暖了暖身子。
      “母亲,女儿让人带您来此,是想让您见一些人。”
      “见谁啊?”看着女儿神神秘秘的样子,萧后朝四周看看,除了坐在一边的萧夜,也并没有看见什么人。
      杨晴坐在母亲身侧,微微笑了下。萧夜见时间差不多了,拍了拍手。与此同时,站在门外的杨侑和杨侗深吸了一口气,有些紧张。
      “杨侑,你先进。”
      “不不不,还是你先进吧。”
      “我有点紧张。”
      “那我就不紧张了?”
      “你等等,让我缓一缓。”
      “行,不着急。”
      见半天没有动静,杨晴喊道:“都够了啊!磨蹭什么磨蹭?还不赶紧给我滚进来!”
      萧后笑着拍了拍女儿的手:“阿晴,别急,许是他们紧张。”
      两人推门进来,萧后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两人齐齐跪了下来。
      “孙儿杨侑,拜见祖母。”
      “孙儿杨侗,拜见祖母。”
      萧后听见此话,猛地站了起来,看着跪拜俯首的两人,有些不敢置信,想要扶他们起来的手都是在颤抖着。
      杨晴扶着萧后坐下:“母亲,您别激动。仁谨仁时,快起来吧。”
      两人直起身来,依旧跪着。
      萧后看着陌生又熟悉的面容,顿时泪如雨下。当年去往江都之时,这两个孩子才十二三岁,一个守洛阳,一个守长安。谁料一朝天翻地覆,从此再无音讯。当时传来两个孩子的死讯,真的是痛不欲生,以为他们杨家的孩子就这么……
      哪知道……如今竟然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跟前。
      “阿侑,阿侗,你们……你们……”萧后声音颤抖,“你们都没事,好、好、好……”萧后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母亲,小心哭坏了身子。”杨晴急忙给萧后擦拭眼泪。
      “祖母,我们没事。当年,是小姑姑派人救了我们,这些年来隐姓埋名,生活在江南一带。”杨侑红了眼圈,强忍着泪水,“祖母,我好想你。”
      “祖母……”杨侗已经哭了出来。
      萧后搂着两个孙儿,一时间竟是止不住泪水。
      “母亲,我们一家团圆是喜事,怎么还哭了呢?”杨晴笑着劝慰,自己却也眼眶微红,眸中含泪。
      “对对,是喜事,不能哭。”萧后拿帕子擦了擦了泪水,赶忙扶起两个孙儿,“快坐好,快坐好。”
      杨晴看了眼萧夜,萧夜会意,朝门外叫道:“岁岁,进来吧。”
      新岁自己一人进了屋内,还有些忐忑,小心翼翼的看着杨晴。见杨晴眉眼含笑,温柔的看着自己,鼓了鼓勇气,走到萧后跟前跪下行礼:“孙女杨亿拜见祖母。”
      萧后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子,急忙将她扶起来:“你就是阿暕的女儿?”
      “是。”新岁敛眉轻声回答。
      “母亲,当初收到您的传信,我就立即派了暗卫前往扬州、江都寻找。当年江都宫变之时,她母亲刚生下她便撒手西去,是兄长身边的侍女趁着一片混乱护着她逃出了府邸。后来我的人找到了她,因为身子孱弱,便养在了扬州,这几年才好了些。”
      萧后拉着孙女看了又看,满心欢喜。时间长的让坐在一旁兄弟俩都打趣道:“祖母这是更稀罕孙女,不要我们了。”
      “你们说的,这孩子是我们杨家这一辈里如今唯一的女孩,当然稀罕了。”萧后直接将孙女搂在了怀中,抱着她不撒手。
      “母亲。”
      “嗯?”
      “您想要见一见……您的外孙吗?”杨晴问她。
      “当然要见了!”萧后看了下女儿,笑了,“阿晴,他们是你的孩子,身上流着一半我们杨家的血脉,我们是一家人,没什么的。”
      见此,萧夜叫洵安他们几个进来。
      “孙儿杨仁,拜见祖母。”
      “孙儿杨信,拜见祖母。”
      萧后连忙叫两个孩子过去,拉着他们上下打量:“真没想到,都长这么大了。想当年我们离开东都,这孩子才多大啊。”
      见李恪和李愔有些犹豫着,杨晴直接叫他们两个过来:“母亲,这是恪儿,这是小愔。”
      萧后看着几个外孙乐的合不拢嘴:“好,真好。”
      “当初,听闻李家起兵,我心中悲怒难平,便让他们两个随我姓杨,送他们离开长安,与李家再无关系。”杨晴抬眼看着长子与次子,“这些年我身在长安,没能陪在他们身边,是仁时和仁谨将他们两个教养长大。”
      “祖母,孙儿姓杨,便是杨家人。”洵安认真道。
      言合也紧跟着说:“祖母,孙儿也一样。”
      李恪看着这一幕,突然有些紧张。察觉到李恪的动静,杨晴温声道:“没事的。”又对母亲说:“母亲,这两个小的可也是您的亲外孙,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瞧你说的。”萧后招呼两个孩子过来,“让我仔细看看。”
      李恪小声唤她:“外祖母。”
      “哎,真乖。”萧后笑的开怀,“这双眼睛,和阿晴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外祖母,那我呢?我呢?”李愔也凑过来说。
      “这小家伙,古灵精怪的,跟阿晴小时候一样。”萧后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头,“长得和阿晴小时候也像。”
      “那是,我和阿娘是最像的!”李愔得意洋洋的。
      萧后笑得合不拢嘴了:“这性子也像!”
      杨晴垂眸微笑。
      “阿晴,你也不早告诉我,这次我出来,连一个见面礼都没有给他们。”萧后嗔怪道。
      “母亲,我们一家团圆,见面礼什么的,就没必要了。”杨晴眉目温和,“母亲,如今对于长安来说,仁时、仁谨,新岁,还有洵安和言合,他们都是不存在的。恪儿和小愔,在他们眼中,现在也是如此。”
      萧后听了,认真道:“你放心,我都知道的,政道那里,我也会暂时瞒着他的。”
      “嗯。”
      “阿晴,谢谢你。”
      “母亲,这些本就是我该做的。”
      “改朝换代,你在长安的处境本就是如履薄冰,还要费心去救他们的性命,我知道,这些年你很不容易。”萧后叹了口气,“阿晴,真的谢谢你。”
      “都是一家人,而且,我在长安过得还好,李家人也并没有怎么为难我。”
      杨晴就坐在一旁,和萧夜静静的看着萧后和孙儿孙女们闲聊。
      直到天色将明,才将萧后送了回去。
      “母亲,您放心,这段时间我们就在定襄,相见的时间还多着呢。”
      “嗯,好。”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女儿,还有“死而复生”的孙儿,还有活泼可爱的孙儿孙女们,萧后现在满心欢悦。
      十一月底,杨晴收到了从长安来的飞鸽传书。
      “阿晴,怎么了?”见杨晴一脸凝重,萧夜急忙问。
      “孟夏阁杨文传来了消息,李世民对突厥用兵了。”杨晴将信丢进了炭火中。
      “这么快?”
      “嗯。”
      “那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那姨母她……”
      “如今看来,他们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返回长安了。”杨晴沉声道。
      萧夜坐下来,神色凝重:“那我们呢?”
      “我们就在这里待着,先看看情况再说。”杨晴叹了口气,“静观其变吧。”而后提笔书信一封,立即命人送到萧后手中。
      “对了,那恪儿和小愔怎么办?带兵的人会不会见过他们?”
      杨晴想了下:“去告诉萧圭景,让他时刻注意前方的动向,及时来报。”
      “好。”萧夜记下,“阿晴,你不想恪儿他们两个回长安吗?”
      “嗯,不想。”杨晴抿了口茶,“最起码,不是现在。或者,我希望,他们能永远和那个地方没有关系。”
      “恪儿?”萧夜听到门口的动静,出来一看,竟是李恪。
      杨晴听到声音,也急忙出来。
      “阿娘。”李恪声音很轻,扑进了杨晴怀中。
      “阿晴,我先回去了。”
      “嗯。”杨晴带着李恪进了屋里。
      李恪抱住杨晴:“阿娘,我不会去长安的。”
      “你都听到了?”
      “嗯。”李恪点点头,“我都听到了。”
      杨晴轻笑:“恪儿,来日之事,谁也不能准确预测,谁说未来会不会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呢?”
      “我知道。”李恪声音闷闷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对于阿娘说的那个地方,有些记忆都已经模糊了。
      “你才十岁,就是小孩子。”杨晴脸上一直浮现着浅淡的笑意。
      “我不是,小愔才是。”
      杨晴拉过李恪抱住他:“恪儿,我们游历天下,谁知道会不会遇到什么人,遇见什么事。这些,皆是未知。”
      “阿娘,我知道的。”李恪靠在母亲怀中,“但是阿娘你放心,我不喜欢那里,不会去那里的。”那里怎么说呢,虽然也有很多对他很好的人,可是总是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杨晴笑意温和:“嗯,我相信你。”
      李恪搂住母亲的脖子,倚在她的怀中,眉眼弯弯:“阿娘,我们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呢。大漠、草原、冰原、雪山、森林……好多地方呢,我们都要去的!”
      “嗯,都要去。”
      李恪想了想,突然眼睛亮闪闪的:“阿娘,等有时间了,我们向北方去吧?”
      “北方?我们现在不就是在北方吗?”
      “我说的是更北的地方。”
      “更北?那会很冷的。”
      “我不怕冷的。”李恪思考着,“我听说,极北之地,冰原广阔,但是会有天穹之上的五彩斑斓。阿娘,你听说过吗?”
      “我倒是在一些游记上见到过。”杨晴想了想,“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了?你是在哪里听说的?”
      “这是这几天我跟大哥上街听到有人闲聊的,所以我就想去看看。我觉得,那样的景色,肯定很好看、很精彩。”
      “好,有机会,我带你们去看。”
      李恪笑开了眼,开心的点头。
      接下来一段时间,萧圭景几乎是每日一封信传来告知前方的情况。
      是夜,定襄王宫。
      “母亲,您找我有事吗?”
      萧后取出了一个匣子,轻轻的抚摸着。
      “母亲,这是……”
      “这是你父亲的遗物。”萧后叹了口气,“当初事发突然,我只来得及收拾了这些,这些年来一直带在身边。”
      杨晴坐下来,看着这个匣子,不语。
      “其实吧,人已经不在了,就算留着这些,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萧后苦笑一声,“阿晴,这些,就当做是他这个做祖父、外公的,给他的孙女、外孙们的见面礼吧。”
      “母亲,你……”杨晴看着萧后将这个匣子交给自己。
      “阿晴,现在外面的局势我也知道,只怕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又要分别了。”
      “母亲,你别这么说。”
      “阿晴,我又不是傻子。”萧后笑着看着女儿,“阿晴,如今的情形,我们都很清楚。返回长安,不过是迟早的事。”
      “母亲,传国玉玺……”
      “玉玺在我手中。”萧后对于玉玺倒是很淡定,“等回了长安,我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把玉玺交给李世民。大不了,我就说玉玺在战乱中丢了,反正过了这么多年,又有谁知道在哪里。”
      “母亲,你这是什么孩子话。”杨晴有些哭笑不得。
      “我没有与你开玩笑。其实之前我也想过,若是有朝一日我真的回去了,若是李家对你不好,这玉玺我就不给他们了,随便找个地方扔了。反正这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李恪正拿着玉玺在盖印,这是刚才他在萧后的寝殿中看到的,就要过来玩了。
      “你这是在干什么啊?”杨政道很是好奇。
      “玩啊。”李恪指着纸张上的图案,“你看,我盖出来了一个月亮!”
      “那我来盖一个太阳。”
      “不行,明月的旁边是星辰,不是太阳。”李恪反驳。
      “可是月亮和太阳是交替出现的,为什么不可以?”
      “那样子不好看。”
      杨政道不明白:“怎就不好看了?一明一暗,一阴一阳,多好啊。”
      “反正我想要星辰。”
      “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我就叫星星啊。”李恪笑得很是得意,“怎么样?我阿娘给我取的,好不好听?”
      “就叫星星吗?”这应该是小名吧?
      “嗯哼,我阿娘说,我大名杨照星。”
      “照星。”杨政道念了一遍这个名,“夜空月照星,那好吧,那你就盖一圈星星吧。”
      “好啊。”李恪拿着玉玺盖了一圈,“给你,你不是想要盖个太阳吗?”
      杨政道拿出一张干净的纸张:“来吧。”
      看着上面的字,李恪好奇的问他:“你认得上面的字吗?”
      “嗯,这是篆书,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始皇命李斯铸传国玉玺,此后历朝不少帝王都以此玺作为帝王之位正统合法的的象征。”杨政道给他解释。
      “有这么厉害吗?”
      “这个要分人了。有些人对传国玉玺视若奇珍,有些人则是不以为意。”杨政道把它放到一边,“更何况,古往今来改朝换代,玉玺不过就是一个正当的名头而已。”
      “这样啊。”李恪拿着它在纸上“哐哐哐”的摁了好几下摁成一个人脸张开放到杨政道脸前,“你看,像不像你?”
      杨政道气的把纸揉成一团砸到他身上:“我才没那么丑呢!”
      这边书房里,表兄弟俩玩的开心。
      “母亲,其实李世民对我不错,李渊他这些年也并未为难我。”
      萧后看着外殿书房的方向:“政道尚在腹中,便没了父亲,甫一出生,便失了母亲。杨家血脉,带给他的只有颠沛流离、背井离乡,若是有朝一日能回去,安定下来,倒也不错。”
      “母亲,其实我也想过,反正长安那帮人也没有见过他,我就带他离开。可是仔细一想,对于政道来说,这并不一定是好事。”
      “世间万物,各有其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阿晴,告诉阿侑他们,他们如今立于世间,自由自在。我希望,日后那些事情,与他们不会有任何关系。”萧后想到了这两个孙儿,“他们在动乱之中,被推到了不属于他们的位置,但也因此付出了不少。只愿日后,他们能够自由自在的。”
      “母亲,你放心吧。”杨晴答应道,“他们如今,已经是自由自在的了。阿侑现在可是个用毒高手。”
      “毒?”
      “嗯,当初在长安时,他被李渊下了毒,我本想着给他找个人教他一些保命的医术,谁料他一头扎进了毒经里。”说起这个,杨晴就有些心虚,毕竟现在杨侑玩毒那简直比他吃饭还顺溜,连带着恪儿也有样学样的。
      “这样也好,能保护自己。”萧后点头,“阿晴,时候不早了,你回去吧。”
      “好,母亲,您早些休息。”杨晴站起来,想了一想,又叮嘱道,“母亲,宿云、宿雾,沐幽、沐浔,她们会一直保护你和政道的。沐曲、沐怀也会一直在暗中保护你们的。”
      “嗯,我知道的。”萧后看着眉宇间尽是沉稳的女儿。想想当年,她还是那般明媚开朗。
      “阿晴,现在,你也算是另一种的得偿所愿了吧。”
      “什么?”
      “你以前,不是一直嚷着要去走遍天下吗?”
      杨晴脸色一红:“年少时不知天高地厚说的话,母亲你也记到现在啊。”
      “可是天之高,地之厚,又有谁真的能量出来呢。”
      “说不定千百年之后,会有人量出来的。”
      “或许会吧。”萧后认真的看着女儿,“阿晴,如今你们自由自在的,就很好。去过你们向往的生活吧。我只愿你们平安顺遂、潇洒自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