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为方便起见,本书一律采用1石=10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10勺,1勺=10撮。(文献资料来自百度)
【注2】宋朝粮价受到丰歉、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神宗熙宁七年( 公元1047年)年, “明令诏告三司,以上等梗米每石为钱一千”,一石粮食价格在一千钱。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知枢密院章惇上书称:“凡内地,中年百石斛斗,粗细两色相兼,共不直二十千钱,若是不通水路州、军,不过直十四五千而已。”内地广大地区正常年景的粮价是每石200文,偏僻的地方更便宜,银石40至150文。元祐初,右司谏王觌上奏请求提高京师常平米粜价,当时开封府诸仓出粜常平米价钱是“每斗六十文至六十五文省”。他希望“京师常平米,一斗其价,以百钱为定”,也就是说将官方粜价提高到每斗100文省,是适应当时情况的一般价格。为方便起见,本书将首都汴京的米价定为粳米一石一千文,而全国平均米价则为200文一石。(以上资料参考程民生著《宋代物价研究》)
【注3】宋代货币之复杂,为中国历史之最。其一,币种繁多,铜铁钱币、纸钞、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取代钱帛并行的货币制度,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特点之一;其二,陌制杂乱,官方通用的是省陌,又称官陌(即一贯为770文),此外又有足陌(即一贯为1000文),市陌(因地区而异,因行业而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提到,“都市钱陌,官用七十七,街市通用七十五,鱼肉菜七十二陌,金银七十四,珠珍、雇婢妮、买虫蚁六十八,文字五十六陌,行市各有长短使用。”一般来说,官方用钱除了明确陌制外,都应是官陌即省陌;其三,贯文不清,宋朝钱币基本单位是贯、文,有的钱数单位用贯,有的单位用钱即文,打个比方,1贯=1000文,那么“九百九十九万钱”就等于9990贯。但如果没有标明单位是用贯还是文,就很难判断到底是多少钱,两则之间有1000倍的差别;其四,价格二元制,宋代的商品价格分为官价和民价两种。官价是官方制定有利于官方的价格或调控市场的价格,通常多是禁榷物品和控制商品,如盐、金银、粜籴粮食等。与之相对的民价,就是市场价,与官价的相对稳定相比,其特点是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起伏不定。所以,本书采用的币制为官陌(省陌)一贯=770文,足陌一贯=1000文。(以上资料参考程民生著《宋代物价研究》)
【注4】为方便起见,本书采用一个假设: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足陌)=7700文铜钱(省陌/官陌),虽然金银铜的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但这样的假设基本上很合理的。(文献资料来自百度)
【注5】在宋朝以前,米线(米粉)被称为“粲”(can)。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记载了一种“粲”的做法:把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调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钻孔之竹勺,粉浆流出为细线,再入锅中,以膏油煮熟。这是最早的米线。由于宋朝之前的人只能吃粗粮充饥,“粲”成了一种昂贵的食品。到了宋朝,“粲”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开始用常见的大米来制作,民间把它称为“米缆”。宋朝诗人陈造(1133年-1203年)在《江湖长翁诗钞·旅馆三适》中写道“粉之且缕之,一缕百尺缰。匀细茧吐绪,洁润鹅截肪”。这表明在宋朝的都城汴梁,人们已经能够享用到米线。“米缆”一词一直沿用到明朝,文人李元阳所著《云南通志》中写到“食有米缆”,记载了云南人吃米线的情形,这也是关于云南人吃米线的最早记载。因此,可以确认在宋朝,米线已经存在,并且可能已经出现了加入猪肉、鸡肉等食材的米线做法。(文献资料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