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第二十七章
“宋举人,长岁说明日带着孩子们去上啥实践课,所以您这两日都不必去书院上课。”
练叔赶在夜幕前来了南坞巷子。
“什么实践课?”
刚吃完晚膳,宋举人牵着澄辉在外边散步,刚好在路口这遇到练叔。
“他们说的我也不懂,好像是要去城外给难民送绿豆汤。”
练叔挠挠脑袋,这还是出门前听见孩子们说是多熬点汤才知道的。
宋澄辉听着是大家要一起出去,心头意动,轻轻晃了晃牵着的大掌。
宋举人低头看去,小孩鼓着眼满是期望,
“敢问他们明日在何处布施,我也想带着澄辉去看看,也能帮点忙。”
练叔有些犯难,皱着眉头憨笑一声,
“这个我也不是太清楚,反正该是在救助所附近。
若是宋举人想去可明个下午寻个不太热的时辰去看看。”
说完后瞧着天色不早了,练叔抱拳道别,架着驴车转头回书院。
因着明儿个有安排,书院厨房这会儿还热闹得紧。
“这锅里是最后的绿豆了,煮完这一锅就赶快回去睡觉,别明个起不来才是。”
梨叔坐在厨房木桌边,手撑着脑袋,神色困顿。
旁边小路乖乖巧巧的蹲着,脑袋跟着人转。
一群小孩精力十足,洗豆子、烧火、装罐,跑的比狗都快。
“好的梨叔,您放心吧,我们会把厨房收拾好的。”
这会儿轮到不归搅拌锅里。
双手抓着勺子,眼睛一刻不落的盯着,生怕误了时辰。
长岁在房里写信。
明日要带着孩子们去城外,如今外边难民救助所有府兵看守,长岁怕贸然去了会有不妥。
上回怀谨送的那块玉石,除了两侧的字,下面还藏了个小图案。
后来才知道,那是怀谨特有的图案。
若是有急事,在信上盖上印章后可直接送到怀谨手上。
写明明日的安排后长岁将笔搁在笔架上,举起纸吹了吹。
信纸印着烛光,显得有些空。
事情简单,只右侧写了几列字。
想了想长岁放回书案上就着玉石压好,提笔落下,
“桃子好吃吗?”
纸张被裁剪的很整齐,若是仅从右侧看来,定认为是一封严肃的报信。
但若不小心扫到了左侧,怕是觉得是谁胡乱添上去的,不似一人所写。
墨迹晾干后,长岁左右对折一番,平整的放入信封。
怀大人亲启。右下角压上印泥。
、
孩子们准备的是消暑汤,于是到了下午午时过后才驾着驴车缓缓出城。
城外干活的官兵百姓做的热火朝天,一大片木棚也能看出些大概的样子。
烈日晒得城墙地面直冒热气,好在带了些大伞布盖子。
靠着城墙根儿撑起布棚,就着车驾子搭了两个木台。
练叔带着青石在右边儿,长亭和青木几人在左边。
周围人多,长岁没让小孩们乱跑。
站在车驾子前面,学着长岁把手放在嘴边,对着那边高喊。
旱灾传的突然,府城百姓大多没反应过来,见着难民难免有些不适。
这几日城里城外除了官府每日施粥,还未曾见过哪家人来发送东西。
干活的男人们容易渴,听着有人送避暑汤不免缓缓停了手,一个接一个的看过来。
有好奇、有意动,但那些大人没发话,他们一时也不敢停。
躲在木棚下的妇人小孩们也看着这边,特别是年纪小些的,在听到冰凉甜爽的时候已经抑制不住的咽口水。
长岁见没人过来,弯身从桶里拿了个碗,“青石,给我装半碗。”
梨叔在街上买了几个小木勺,青石这会儿拿着利索多了,麻利的给人舀上。
右手端着碗,左手牵着青叶,朝一个官兵走去,
“各位大人,我们是城里百姓。
这几日听说大人们忙着为外来百姓修建这救助所,甚是辛苦。
我等出不了什么力,所以也只能做些消暑的茶水来给各位消消乏,还请大人们莫要介意。”
说着长岁端着碗往前递了递,那官兵看着却惊恐的摆摆手,朝后退了两步。
前两日有个欺辱百姓的小兵才被罚了军棍,现在还躺着呢,他们可不敢轻易拿这些。
“你们若要善施是你们自己的事,不必在意我等。”
说完友善的笑了笑,抱拳行了个军礼,“公子这是做善事,我等敬佩不已。”
长岁见人不似作假,手还是端着汤朝前递,“大人说笑了,不过这碗汤不值什么钱,还请大人、”
“不用不用,待会府衙会来人分发热水,这碗汤公子您还是给那些孩子们吧。”
既然这般,长岁朝人躬身,“那便辛苦大人们了。”
互相点头示意后,长岁牵着孩子去了木棚。
脸上还是留着温和的笑意,心里却奇怪。
这倒是奇了,往日遇到这些事,那些官兵衙役哪次不是趾高气昂的,这回看着倒是真心。
木棚子里都是些妇孺,长岁没进去。
把碗给青林端好,轻轻拍了拍孩子肩背,稍稍鼓励一番。
小孩是惯常做活的,汤端的很稳,但是面对那么多陌生人还是有些害怕。
在屋里看了一圈,选了一个看起来很温柔的婶子,双手向前一递,
“我们是青松书院的,哥哥姐姐们煮了很多绿豆汤,大家都可以去喝,不要钱。”
说完小孩憋了憋,没笑出来,抿着嘴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拿着大眼睛直溜溜的盯着人。
大婶怀里抱着个小孩,看着不过一两岁。
见自家娘亲没动作,小孩伸了伸手,碰着碗口,差点打翻了碗。
青林踉跄两步,没说什么,倒是大婶有些惶恐,往小孩手上拍了一掌。
哭声响起,棚子里瞬间乱起来,大家不禁往身后缩了缩。
青林吓得有些呆滞,但看着小孩被婶子捂着脸哭,又怔愣着把碗递过去。
大婶也舍不得自家孩子,拍过之后就轻轻拂着孩子。
这会儿见青林又送了过来,想了想还是颤颤巍巍的伸出手。
汤里放了糖,虽然方才折腾那一遭已经没了凉爽气,但小孩还是喝的欢。
见人喝的高兴,青林脸上勾起两个笑涡,侧身朝外边指了指,
“我们的布棚在哪,还有很多,大家都可以去。”
“我们都可以去吗?”
问话的是个大婶,面上看着经历过不少风霜,沟壑很重。
青林看着人点头,“哥哥姐姐们说都可以领一碗。”
大婶眼里带着希冀又有些害怕,“那、你可以领我们过去吗?”
“可以!”终于得到回应,小孩笑的很高兴。
看着有人站起来,青林蹦蹦跳跳的跑到长岁身边,拉着手,“长岁哥哥,我们带他们过去。”
看着小孩高兴,长岁回头看见有人跟着出来,面上不自觉扬起笑。
来的大多是妇人小孩,长亭他们前面排起长队。
平时寡言的不归这会被迫站在队伍旁边喊道,“大家有杯碗的可自己带着,我们这备的茶碗可能不太够。”
渐渐的青石这边也来了人,说是府衙来人说可中途歇息会。
长岁觉得自己被嫌弃了。
长亭那边儿人多用不上他,青石这边和练叔配合的很好,就连青林都嘻嘻哈哈的带着小孩儿玩。
只有自己,伸手帮忙被嫌碍事,转个身的功夫,周围一圈连个脚都站不进去了。
默默在心里擦擦泪。
没事,我自己玩儿。
抱着手臂在棚子后边儿站了会,长岁无聊的乱瞅。
听说刚才府衙来人了,也不知道是谁。
今天早上他赶着时间把信送到怀谨府上,也不知看到没。
这边棚子聚的人多,显得有些嘈杂,也不免有些引人注意。
怀谨今早上收到宅子里传来的信,本以为是护林送回来的,拿到信封看到怀大人亲启几个字才发现图案好像有些不同。
信里说到书院准备去城外布施,脑海中回现出那群孩子的模样,倒也符合性子。
信纸左侧只有几个字,怀谨细细看来,眼光落在书案旁的空竹筐上。
竹兜放在那一直没收拾,里面还有几片蔫了的叶子。
怀谨高声唤来护旗,“城外救助所搭的如何?”
“目前已够城外百姓居住,但邑州府那边的人还没传来具体的消息,所以现在还在搭。”
邑州知府向圣上诉苦,说是邑州前几年才遭了灾,本也不富裕,如今收不了太多难民,祈求圣上开恩。
圣上也无法,从国库拨了些银子让怀谨去收些百姓来。
接人的车队前两日才出发,等回来怕是还得一旬左右。
“今日下午出城去看看。”
“是大人。”
护旗低头退出书房。
怀谨前几日也来城外看过,行事低调,并未告知往来官员,今日也是如此。
“怀大人怎一个人在这?”
长岁在人身后拍了拍怀谨肩膀,旁边站着护林。
天气炎热,长岁为着方便把头发全部撩起来扎的高马尾。
怀谨转身看见他脸上的笑意,恍惚了一瞬。
“尤公子。”
“尤公子没去施汤?”
那边热闹的模样,这人该是喜欢的。
长岁半张开手,无奈的说,“插不上手。”
没说自己把碗撞翻的事儿。
太阳晒的人难受,怀谨带着人往城墙边挪动,
“书院怎得想起来善施消暑汤了?”
“小孩儿们的主意。”
“我看着救助所修的挺多的,为何现在还在修建?”
怀谨跟着转头看去,“过段时日还有百姓会送过来。”
长岁睁大眼睛看着人,“这么多人府城能容得下吗?”
前段时日才修缮了河道,现在建桥那边也没停工。
“暂时能行。”怀谨话说的很轻,望着救助所微微点点头。
“那这些百姓、之后会如何?”
长岁问的自然,但仔细想想还怪熟悉的,长亭好像也是这么问的。
许是觉得问的太多,长岁没等人回答转过话头,
“怀大人怎得没动员城内百姓来布施?”
人越来越多,仅凭官府一己之力怕是会撑不下。
“嗯?尤公子何意?”
怀谨本是看着长岁唇角有些干,想着是不是自己也该去领碗避暑汤过来,突然听到长岁这么说,多了份好奇。
长岁轻咳一声,“我此前见过别处出现灾祸时都会有人专门捐款捐粮来救助百姓。
虽然会费些钱财,但也是个难得的宣扬名声的机会不是,大人您觉得呢?”
怀谨垂眸细细想了一番,官府不过帮着递个意思,想必城里大部分的老板都不会拒绝。
但、
见人没甚反应,长岁侧身抬起一只手指着做工的那边儿,
“怀大人您看,就拿贺家来说,百年世家,多少木材石料。
且我又听说,那贺家老爷自来乐善好施,在百姓中颇有声望,想必如今出了这些事,那位贺老爷肯定不会拒绝。”
看着怀谨看过来的眼神,长岁定定心神,眼里很坚定的表明,我只是说说,没有其他意思。
贺瑞廷还在牢房待着,怀谨命人看守的严,在里面的待遇如何,全看他如何说。
江南那宅子的事儿现在没来得及细查,但、贺家的牵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
贺家在府城盘踞已久,不可能没得其他有牵连的人。
怀谨是正派,但也不傻。
瞧见长岁眼里诚挚的笑意,也跟着挑起嘴角,
“尤公子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