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回 ...


  •   话说姜世豪大军既率领军队向东行进,姜皓之兵正好乘虚杀入,自铚城进拔荥阳,直至大林城下。

      大林守将丘大龙有七万兵马,分筑九城以相拒。陈青天从早上到下午,攻克三座堡垒。丘大龙恐惧,打开城门投降。姜皓于是进城,与诸将商议说:“吾想称帝,然后率兵攻打皇宫,你们觉得如何。”

      诸位将军都同意了,姜皓在大林国城睢阳南烧柴祭天登基为皇帝,年号为仁喜元年。任命陈青天为卫将军、徐州刺史,引兵向西,进攻荥陽。当时守荥陽的,乃都督杨馹。姜皓派人劝他投降,杨馹誓死不投降。”

      姜世豪听说报告大吃一惊,和骠骑将军吐星儿率领大军三十万,星夜前来救援。

      大林的士兵得知,都很害怕。陈青天解下马鞍喂饱战马,告谕将士说:“我自家乡来到这里,征服了无数土地,屠灭了不少城池。我的战士们,你们杀人家的父亲兄长,抢人家的妻子儿女,数之不尽。姜世豪的骑兵马上要到了,我们是他们的仇人。我们只有七千人,敌人有三十万,他们根本不会让我们活下去。敌人是骑兵部队,我们在平原交战只有死路一条。在他们到来之前,你们必须打下荥阳,爬上那座高高的城墙。”

      于是擂鼓助战,命将士登城功尖,将士们当即蜂拥着攻入城中。攻破荥陽后,杨馹诸将三百人,都被抓了,伏与姜皓帐前。”

      众人说:“陛下,望你杀了杨馹,满足众人心愿。”

      姜皓说:“杨馹,忠臣啊,不过也只能杀了他了,因为不杀不行。”于是斩了杨馹众人,且他们的心都被挖了出来,不久,姜世豪等人率兵包围城池。

      陈青天率兵三千,将他们打败。姜世豪、吐星儿都跑了。于是乘势攻打虎牢,守关将军朱文龙也跑了。姜皓大军占领了虎牢关,一路无阻,游兵直指洛陽。

      当时天子强大的军队都出去了,天子害怕,想要逃跑,有人劝帝去长安,中书舍人叶道淮说:关中地区荒凉残破,怎么能去那里,姜皓的军队不多,却乘虚而入,为何,这是因为我们用将不当,所以才有今日,若是陛下亲自率领禁卫军,以重金招募,多加奖赏,背城与敌决一死战,我等就是拼死,也会打败姜皓这支孤军的。若是陛下害怕,不如度过黄河,命大将军姜世豪,大丞相朱天荣各自率军前来会合,构成犄角之势,进讨姜皓的军队,一个月内,一定会取得胜利,这是完全之策。”

      皇帝采纳了叶道淮的意见,夜间,来到了河内郡郡城的北边。令叶道淮在烛光下起草了几十张诏书,公告天下,于是四方才知道皇帝在哪儿。
      姜皓得知逃跑,率兵直奔洛陽。临淮王姜彧、安丰王姜燕鸣率领百官,封存好官库,准备好皇帝专用的马车,出城迎接姜皓。

      姜皓进入洛陽,改年号为建文,大赦天下。任命陈青天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增邑万户。姜皓身边的将军侯玄镇守睢陽,作为后援。行台崔凤明率兵功之,城破后被斩首示众。

      上党王姜世豪等率四万军队攻下了大林,又分派费岚带二万人攻打虎牢城,姜皓派陈青天攻击费岚。姜世豪畏惧姜皓,打算北渡黄河,便对行台郎中、济阴人温玉峰说:“是想去洛阳,还是想随我北渡黄河?”

      温玉峰说:“国主因虎牢失守,才弄得如此窘迫。姜皓新来,民心还未安定,现在您如果前去攻击他,一定会成功。大王您平定了京邑后,再奉迎皇帝大驾,这乃是齐桓公、晋文公才有过的举动啊!现在您舍此而不为,却要北渡黄河,我私下里真为您感到惋惜。”

      姜世豪觉得温玉峰的意见很好,但却不能采纳,于是率军渡过了黄河。费岚攻打虎牢城,眼看就要攻取了,听说姜世豪向北渡过了黄河,认为这样一来自己便没有了后继援兵,于是便投降了陈青天。

      陈青天率军进击大林、林国两城,群攻下了。陈青天凭数千之众,从城出发至洛阳,共攻占了三十二座城池,大小四十七战,所向无敌。

      大永军听说他的军队到了,魂都吓破了;小孩听到陈青天的威名,也吓得不敢出声。费岚至京,姜皓引入,然后杀了他。他死后,姜皓的下属都高兴的不得了。孝德害怕,带着朱皇后逃走了,侍卫后宫皆安居如故。

      姜皓做的出色,大家都很欣赏他。不过没过多久,所有人都慢慢的讨厌他了。为何?因为姜皓志得意满,任用宠臣,日夜饮酒,丝毫不听良言,就连立下功勋的陈青天劝他,他都不听。

      朝士叶如风从洛阳逃至皇帝暂住的地方,皇帝问洛阳中的事儿。“叶如风说:“姜皓失败是早晚的事儿,不足挂齿。”

      朱天荣听说皇帝北出,即起兵南来,见皇帝于长子,劝皇帝南还,自为前驱。旬日之间,兵众大集,资粮器仗相继而至。聚兵河上,为克复京城之计。

      陈青天知道朱天荣的厉害,他对姜皓说:“现在不服皇上的人太多了,皇上必须想办法击退朱天荣,不然,我们必死无疑。”陈青天说了计划,哪晓得姜皓得意忘形,根本不采用。还数落了陈青天一顿,陈青天失望,告别姜皓,秘做准备。

      军副马佛念对陈青天说:“将军威震黄河、洛水,声震中原,功高势强,竟被姜皓辱骂。我觉得将军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韩信,为了以防万一,不如乘姜皓他们没有防备,杀了姜皓占了洛阳。”

      “陈青天说:“本将军不做,这太不地道了。”

      朱天荣与姜皓的军队相持于黄河之上。陈青天镇守北中城,姜皓亲自据守河桥南岸。

      陈青天三天之中打了十一仗,杀伤很多敌人。有一位夏州义士为姜皓镇守河中渚,他暗中与朱天荣串通好,请求为朱天荣破桥立功。

      朱天荣率兵赶到河桥,等到桥破之后,朱天荣的部队没有接应上,姜皓将通敌的士兵全都杀了,朱天荣怅然若失,非常失望。姜皓又派安丰王姜燕鸣沿黄河固守,大永军无船渡河,便商议打算回师北方,以后再想办法攻打姜皓。

      “黄门郎杨杆对朱天荣说:“大王您从并州发兵的时候,是已经知道夏州义士会来给您做内应所以才来的呢?还是想广泛施展您的雄才大略匡复帝室才来的呢?用兵之事,谁不是打散了再聚集起来,伤好了再继续战斗,何况现在我们并没有受到损失,怎么能由于这一件事没成功,便将所有的计划就都废弃了呢?当今天下百姓望眼欲穿,就看您这一次举动了。如果没有取得什么收获,您便很快又回师的话,那么就会使得百姓大失所望,各自考虑何去何从,谁胜谁负也就难说了。所以不如征调百姓的木材,多做一些木筏,间杂一些舟船,沿黄河排列开来,数百里中,都做出渡河的架势,首尾既然相距很远,这样就使得姜皓不知道该防哪里为好,一旦我军渡过黄河,一定立下大功。”

      “叶道淮对朱天荣说:“当今圣驾被迫外出,皇上忧虑,臣下应当感到羞辱。大王您拥有百万大军,辅天子而令诸侯,如果分兵制造木筏,各个分散渡河的话,破姜皓的军队易如反掌,为何却舍此而北归,使姜皓又得以修治城池,整治兵器,在四方征集兵员呢?这真是如同养虺成蛇,后悔不及啊!”

      “朱天荣说道:“黄门郎杨杆已经谈了这一计策,本将军要跟大家商议一下。”

      “刘子琳对朱天荣说:“大将军放心,不出十日,黄河以南一定会平定。”

      伏波将军、正平郡人杨跟他的族人住在马渚,他自动说家里有几艘小船,请求作向导。

      戊辰(十八日),朱天荣命令车骑大将军朱文德和大都督贺天胜率军捆绑木材做木筏,从马渚西边的硖石这个地方夜渡黄河,袭击了姜皓的儿子领军将军姜冠明的部队,并抓获了姜冠明,安丰王燕鸣的士卒们知道了这一情况之后,便纷纷溃散奔逃。

      姜皓失去了依据,只好率部下数百名骑兵向南逃走,陈青天收拢步兵、骑兵共几千人,结队向东逃归。姜皓原先攻取的那些城池,全都又投降了大永。

      朱天荣亲自率军追击陈青天,正赶上嵩高河发大水,陈青天的队伍死的死、逃的逃,差不多全没了,陈青天于是剃光头发、胡须,打扮成一个和尚,从小路逃出汝阴,回到了建康,大林王朝任仍按功授他为右卫将军,封永兴县侯。

      中军大都督兼领军大将军杨允入宿殿中,扫洒宫庭,封闭府库,出迎永主于北邙,流涕谢罪,帝慰劳之。

      庚午,帝入居华林园,大赦。以朱文德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来军士及随驾文武诸立义者加五级,河北报事之官及河南立义者加二级。

      壬申,加大丞相朱天荣天元大将军,增封通前二十万户。

      中军大都督兼领军大将军杨允率军入宿于皇宫中,洒扫宫庭院落,封闭朝廷府库,至北邙迎请永孝帝,痛哭流涕地向永孝帝谢罪,永孝帝安慰犒赏了他。

      庚午(二十日),永孝皇帝入居华林园,大赦天下。朝廷任命朱文德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随同永孝帝从北方来的将士以及随侍皇帝的文武百官和那些未降姜皓的加官五级,河北向朝廷报告敌情的官员和河南坚决未降姜皓的官员加官二级。

      壬申(二十二日),又加封大丞相朱天荣为天元大将军,并增加封户,加上以前的封户,共二十万户。

      北海王自辕南出至临颍,从骑分散,临颍县卒江丰斩之,癸酉,传首洛阳。临淮王复自归于永主,安丰王燕鸣携妻子来奔。

      临淮王回到皇帝身边,皇帝没有问..。于是下诏解严。有一天,他收到了边庭文书,报称韩宏侵扰幽、蓟,丑虎称帝,以燕飞为太傅,进攻岐州。

      朱天荣见皇帝说:“臣请求北上,以讨伐余贼。仍留在姜世豪、朱文龙在京辅政。又铜鞮伯叶风在山东二年,捉假王七人,又在济南杀了邢果然,因立了大功,皇帝授他三司之职,授任晋州刺史。

      第二天,朱天荣便起程,皇帝亲自送他到郊外,文武百官都聚集。朱天荣返回晋阳,派大都督侯元到蓟州讨伐韩宏,不过朱天荣只给了他七百骑兵。有人认为不行,朱天荣说:“侯元善于随机应变,这是他的长处。而且,我相信他不会让我失望。”

      侯元花了二月,完成了使命,朱天荣任命侯元为平州刺史。

      当时万俟丑虎妄称帝号,关中动荡,朝廷十分担忧。朱天荣打算派贺明岳前去讨伐。

      贺明岳私下对兄长贺天胜说:“万俟丑虎拥有秦、陇之兵,足为劲敌。如果我劳而无功,责罚跟着就到;倘若定期将其荡平,又恐招致谗言。”

      贺天胜说:“你打算用什么计策保住自己?”

      贺明岳说:“请朱氏派一个人担任元帅,我当副职,就可以了。”贺天胜认为有理,就向朱天荣请求。

      朱天荣大喜,于是任命朱天虎为使持节、督二雍二岐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任命贺明岳为持节、假卫将军、左大都督,又任命征西将军代郡人侯莫张跃为右大都督,与贺明岳都担任朱天虎的副手,前去征讨。

      当时赤水蜀地的贼人,派兵隔断道路。朱天虎的部属,不满二千人。等到军队驻扎在潼关时,朱天虎面有为难之色。贺明岳说:“蜀地贼人不过是一群草寇,您尚且迟疑不决,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将如何作战?”

      朱天虎说:“今日之事,完全委托给你,你为我制定方略。”于是进兵,贼军在渭水以北抵抗,大败贼军,缴获战马二千匹,军威大振。

      朱天虎与贺明岳进抵雍州,朱天荣又接着派军到达。当时万俟丑虎自己率领大军围攻岐州,派其大行台尉迟敬道、仆射万俟仵一齐向武功推进,南下渡过渭水,围攻栅栏。

      朱天虎派贺明岳率一千名骑兵赴援。而尉迟敬道已攻克栅栏,返回岐州。贺明岳用轻装骑兵八百人北渡渭水,活捉其县令二人,俘虏甲长四百人,杀死百姓,抢掠民财,向尉迟敬道挑战。

      尉迟敬道率步兵、骑兵共二万人,到达渭水北岸。贺明岳率轻装骑兵数十人,隔河与尉迟敬道交谈。贺明岳称扬国威,尉迟敬道自言强盛,彼此辩驳几句。

      尉迟敬道傲慢无礼,让传令之吏把话转达贺明岳。贺明岳怒道:“我与尉迟敬道说话,你是什么人,竟敢同我对话?”传令之吏依恃隔河,答话无礼,贺明岳举弓便射,传令之吏应弦而倒。当时天色已晚,各自退回。

      贺明岳在渭水南岸,悄悄地把精锐骑兵几十人分在一起,随地形埋伏下来,次日,自己率领百余名骑兵,隔河与贼军会面。

      贺明岳缓缓推进,原来埋伏下的骑兵随贺明岳前进,骑兵人数逐渐增多,贼人猜不出有多少。

      行了二十多里,到水浅可渡之处,贺明岳便驰马东走,装出要逃跑的样子。贼军以为贺明岳逃走,就扔下步兵,向南渡过渭水,以轻装骑兵追赶贺明岳。贺明岳向东跑了十几里,根据山冈横立的地形埋伏下兵马等待敌军。由于道路险峻,贼兵无法齐头并进,只得前后变成一条长线,有一半已经绕过山冈东面,贺明岳于是回身交战,冲在士兵前面。

      在突然攻击下,贼兵退走。贺明岳命令部下,凡是贼人下马者,一律不准杀害。贼人看见这种情况纷纷下马。一小会儿就俘虏三千人,马匹也无丢失,于是活捉尉迟敬道。又渡过渭水,到达北岸,收降步兵一万余人,缴获其军用物资。万俟丑虎随即放弃岐州,向北逃向安定,在平亭设置栅栏。

      朱天虎这时才从雍州到达岐州,与贺明岳会师。军队到..水、渭水之间,向远近扬言道:“如今气候渐渐炎热,不是打仗的时候,等到秋天凉爽时再来。”

      万俟丑虎听说,信以为真,就分别派遣各军,分散队伍,在岐州以北的百里细川务农,派太尉侯伏侯元风领兵五千,在险要之处设置栅栏。其千人以下立栅者有数处,边作战,边耕田。

      贺明岳得知其兵力分散,就与朱天虎悄悄严加戒备。下午,秘密派遣轻装骑兵先行切断退路,而后各军全部出动。到天色将明,已经攻克侯伏侯元风的栅栏,随即活捉侯伏侯元风。将俘虏全部释放,其余各栏也都一一投降。昼夜前进,直达安平城下。

      丑虎弃城逃走,贺明岳率领轻装骑兵追击。来到平凉,贼军形成队列,副将侯莫张跃单骑冲入敌军中,生擒了万俟丑虎,于是大喊:“抓到丑虎了!”大家都退避,没有人敢反抗。后面的骑兵越来越多,于是大破敌军。官军行至城下,城中萧燕飞开门投降。两个逆贼解到京师,萧燕飞被赐死,万俟丑虎在东市被斩首示众。论平贼之功,任命朱天虎为侍中、仪同三司,任命贺明岳为泾州刺史,侯莫张跃为渭州刺史、步兵校尉。

      上官耀跟从贺明岳入关,因功升任征西将军,行原州事。当时关、陇地区百姓过得困苦,上官耀贴告安抚,大多百姓看到,都感激喜悦,说:“早遇使君,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这是上官氏得到关中认可的根本原因。

      再说叶风平定山东,忽然得到圣旨,职升仪同,迁任晋州刺史,非常高兴,忙别了同寅文武,赶回并州。一天,到了晋阳,天色已晚,就往上一党一坊来。陈杉杉接见,上前祝贺道:“恭喜升值,妾身为你高兴。叶风听到,非常高兴。”这个时候叶城八岁,女儿叶燕燕十三岁,陈杉杉抱出儿子来见,叶风笑着说:“我出门时,你还藏在母亲肚子。”

      设酒共饮,各诉离情。陈杉杉将儿子出生胸有龙鳞的事儿告诉了叶风,叶风听到,吓了一跳。警告她不要泄露。

      第二天,进见朱天荣,参拜完毕,首先祝贺明岳立下大功,其次感谢推荐自己。朱天荣非常高兴,对叶风说:“你去晋州,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叶风低下头听令,于是启奏说:“叶风蒙大王委托,不敢不尽心竭力。但是必须有人辅佐,才能尽到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愿大王任孙飞为晋州长史,安荣为主簿,卫峰、库敢军、窦远为副将,若是如此,我定不让大王失望。”朱天荣答应了,叶风谢完,离开了,拜望亲友,皆设宴相留。忙了几天,正要打点起程,忽然刘芳侍奉朱天荣的命令来报告说:“大王听说你有一女叶燕燕,与世子朱菩提年貌相当,想让你的女儿嫁给世子,故此,让我来做媒。”

      “叶风说:“大王怎么知道我有一女儿?”

      “刘芳说:“王府有一相士张文德,为大王最信任的人。从前见过令爱一面,知道她气质不凡,不出三年定能成为皇后,所以大王听说,就想让自己儿子娶汝令爱。”

      “叶风说:“有些事情不能相信,再说了,我家女儿太丑了,配不上世子,请兄弟回去禀告大王,就说我令爱不配嫁给世子。”

      刘芳见他不愿,就离开了。叶风来到陈杉杉房中,将事儿说了。“陈杉杉道:“朱天荣残暴,恐难保我们富贵,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女儿嫁给他。”“叶风说:“只怕刘芳解决不了,我必须亲自去见他。”说完,便即上马往太原府来。

      话说叶运德不想让自己女儿嫁给世子,又恐怕刘芳办事儿不利,亲自上马来见天元大将军。

      当时刘芳还没出府,叶运德禀见,朱天荣便召入,对叶运德说:“难道我朱天荣的儿子配不上你叶风的女儿?为什么拒绝我的命令?”

      “叶风说:“大王请听我言,我想到大王功名盖世,天下无敌。长子将继承大业,除了皇室名媛、皇家淑女,谁都配不上世子。叶风女儿出身贫寒,何敢攀鳞附凤?大王,你的女儿,需嫁皇室。”

      朱天荣听他说完,大喜道:“你既然不想,我也不勉强。”遂与刘芳赐坐共谈。又对叶风说:“晋州重地,你最好赶快去,也不必再来见我了。”

      叶风拜谢而出。次日,与众人直奔晋州。来到晋州上任,叶风恩惠人民,抚恤军事,处事公正,晋州百姓人人感动喜悦。

      一日,陈杉杉对叶风说:“我在这里安居乐业,不知父母他们,是否还安全。我想到达平城探望一次。”

      “叶风道:“不必了,我派子君前去迎接一家到这里就行了。”

      安子君前去,不到一月,就将陈家夫妇接过来了。父女相见,都非常高兴。

      “陈内好道:“高郎日后定成大事,恭喜女儿找了个好男人。”

      “叶风说:“我现在就是个手下,别夸我了。”

      说完大笑。于是任命陈山为都督,令顿丘郡君嫁给窦远,陈内好夫妇看到陈杉杉妹妹嫁给好男人,也非常高兴。”

      晋州有一居民,姓穆,名思远。生了一个女儿叫穆金莲,十七岁,容貌美丽。相邻居住的人李文兴想娶她,思远不同意,李文兴画了画像,献于汾州刺史朱文德。

      朱文德看了,欲娶此女,李文兴作为硬媒介,就派人去她家将她绑走。思远为了女儿,豁出去了,来到刺史衙门喊救。

      叶运德唤进,询问详细,当即命令安荣领轻骑兵二十追去,抓住李文兴,令女回家,叶风不怕后台,竟将李文兴问罪。穆思远虽已伸冤,还是害怕氽朱文德不肯干休,再来抢夺,便让中央孙飞转达,情愿奉献小女,让小女做叶运德小妾。

      叶运德来问陈杉杉,陈杉杉说:“这个女孩已经断还归宗,要是在娶她,恐会惹人非议。还有,可别说我妒忌。我不是那种女人。”

      叶运德说:“我又不害怕,娶她又有何妨,况且此女有倾国倾城之貌,且还不惧势力,娶了她,将来生一儿子,必定胜风。”

      “陈杉杉道:“既然丈夫旨意娶她,那就娶她好了。”

      “叶风高兴道:“夫人,你真是我的好夫人。”“陈杉杉道:若那女子能帮到夫君,娶她又有何妨,妾同意你娶她。”“叶风喜道:好,说得好。”

      次日,叶风迎娶穆金莲。朱文德听后,甚是生气。”

      一日,来到晋阳,朱天荣正在赐宴。朱文德也一起喝,对朱天荣说:“叶晋州那混账,他,他抢夺我的女人,请,请叔叔为我做主。”

      “朱天荣说:“那种女人就给叶风好了,你想要女人,找别的吧!”

      “朱天荣饮酒半酣后,对众人说:“若是没有我,谁可以主宰军队?”

      大家说朱文德可以。

      朱天荣却说:“朱文德虽然作战勇敢,但是率兵超过三千,就会指挥不当,能替代我者,只有叶运德,因为,我打心里就觉得他军师才能不亚于我。”

      又对朱文德说:“你不是叶风的对手,对他客气点,听到了没有,不然,你会付出代价的。”

      朱文德一听,心里非常不舒服。

      朱天荣喜好打猎,不管寒暑,使军队列队四面围狩,令士卒一定要整齐划一,行动一致,即便遇到艰难险阻,也不得逃避。如果一只鹿逃出去,必定会有几个人因此而处死。有一士兵看到老虎后吓得逃开了,朱天荣对他说道:“你怕死吗?”当即便将那个士兵斩杀了,从此每次打猎,士卒们便如同上了战场一般。有一次在一条幽僻的山谷中发现了一只老虎,朱天荣命十几个人空手与那只老虎搏斗,而且不能损伤老虎,死了好几个人,最后才擒获了老虎。朱天荣以此为乐,他的部下却为此吃尽了苦头。”

      太宰姜世豪曾很随意地对朱天荣说:“大王已经建立了丰功伟业,现在四方安定无事,正应该兴修德政,休养生息,按着季节行围打猎,为什么一定要在盛夏时狩围打猎,伤害自然的和谐之气呢?”

      朱天荣挽起袖子说道:“张太后,身为女主,行为不正,推奉天子,乃是做臣子的常节。葛云之徒,本来都是些奴才之辈,乘时发动叛乱,好比是奴婢逃跑,擒获了就是了。近来我等受国家大恩,却还未能统一海内,怎能说是已建立了功勋业绩!如果听到朝内官员还是松松垮垮,今年秋天想与你整顿兵马,到嵩山围猎,让那些贪官显贵到围子中与虎搏斗。然后再出兵鲁阳,扫平三荆之地,将南方蛮贼一并擒获,向北镇抚六镇之后,回军的时候,再铲除汾州界内的胡匪。明年,挑选精锐骑兵,分道出兵长江、淮河,萧湛如果投降的话,给他一个万户侯;如果不投降,便率数千骑兵直渡江、淮,将其擒缚。然后我与你侍奉天子,巡视四方,这才可以称得上是建立了功勋啊。现在如果不频频围猎的话,士兵们就会懈怠,怎么能够再用呢!”

      朱天荣秘密让北方人担任官职,这事让姜世豪知道了。

      姜世豪附奏上报,永孝帝看了奏,说:南方人有实力担任,但北方人,根本无能力担任啊。

      姜世豪不高兴地说:天元大将军有功于陛下,有些事儿,就是陛下也不能违背。”

      永孝帝态度严肃地说:“如果他还有点人臣的节操,就不该胡搞。

      姜世豪不敢言,告辞了。”

      朱天荣见奏不允,大怒说:“天子由谁拥立,现在就不用我说了吧?”

      先是散骑常侍叶乾进喜欢行侠仗义,他的兄弟三人:叶仲达,叶云德,叶子温,皆英勇无比。尤其是叶云德,其武艺绝伦,人们称他为楚霸王,他们与皇帝有些交情。黄河混乱,叶乾进聚兵在黄河、济水之间,多次打败朱军。皇帝派人过去招纳,于是他们一同入朝。

      皇帝封叶乾进为黄门侍郎,叶云德为散骑常侍。

      朱天荣知道他们的手段,上奏皇帝说:“这等人都曾是叛贼,不应当官。“皇帝不得已,解除了他们的职务,放他们回乡,皇帝内心非常愤怒。朱皇后容貌举世无双,初入宫,皇帝十分喜欢,然她性烈如火,又很嫉妒,六宫的嫔妃都非常害怕,很多妃子,甚至都见不到皇帝一面。

      当时三月中旬,皇帝看春天的景色很好,带了几名内侍,步入御花园游玩,在千秋亭上凭栏观鱼。有宫人前来对皇帝说:“紫华宫赵贵人求见圣驾。”皇帝令她进来,其进来拜毕。

      永孝帝问:“你怎么知道朕在这里?”

      赵贵人说:“妾身不知道陛下在这,路过此处,得知陛下在此,特来拜见。”

      皇帝赐坐,和她谈论过去的事情,命宫女摆酒一起喝。这个贵人,皇帝还是有点喜欢的,不过因为皇后,她不敢太宠,生怕皇后生气,害了自己。皇帝对她说:“朕不知你入宫几年了?”赵贵人回答说:“已有二年。”

      永孝帝说:“朕虽贵为皇帝,但很多大事儿,朕都不能擅自做主。”说完落泪。过了一会儿,赵贵人拜退,皇帝也回宫。那知道朱皇后已经暗中得知这件事儿,设宴对饮,见皇帝沉默不快乐,朱皇后说:“今日谁惹皇帝不高兴了?”

      “皇帝说:“朕懒得饮酒,没有不高兴。”

      “朱皇后说:“陛下,不知是不是千秋亭上赵妃用言不当,冒犯了陛下,所以才使必须爱不快乐。算了,明日我给她点眼色瞧瞧好了,让她知道知道,不是什么人都敢冒犯臣妾的男人。”

      “永孝帝说:“赵贵人没有冒犯朕,皇后误会了。”

      “朱皇后道:“她擅自出宫,一定冒犯了陛下,宫中有制度,陛下,为了以防万一,可不能不说实话。”

      皇帝见皇后说话不当,拂衣而起,皇后安坐不动。皇帝心中更加愤怒,于是回宫去了。

      第二天,朱后来到九华殿召集诸位妃、贵人,下令说:“紫华宫赵贵人自恃旧宠,骄傲放纵不守法度,擅自进入御花园,私自与皇上对饮,如此无法无天,该当处死。”

      于是拘捕赵贵人,令下人将其勒死,把尸体埋在苑内。诸妃见了,大惊失色,暗暗流泪回宫。皇帝听说赵贵人被勒死,非常伤心,但畏惧朱天荣的权势,只能忍耐。因想到文龙是他叔父,或可劝说皇后。但皇后下人得知,告诉了皇后,皇后派人先将其请了过来。朱文龙拜见皇后,皇后赐其入座。“朱皇后问:“为何入宫?”

      “朱文龙说:皇后娘娘,你有时候太毒辣了,应该学着善良一些,不然久后,陛下会不高兴的。”朱皇后大声怒道:“天子若没有我父亲的帮助,能坐上大位。”

      “朱文龙说:“皇后娘娘,在下告辞。”

      朱文龙离去,来殿对皇帝说:“臣奉陛下的旨意劝说一番,皇后一听,决定改过。”那知道朱皇后因为皇帝不高兴,越来越凶悍,完全不把天子放在眼里。”

      外有朱天荣,内有朱皇后,永帝夜夜闷闷不乐,丝毫不顾国家社稷。好在贼寇还没有平定,暂可安生。可天下若是平定,皇帝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临淮王告知陛下,关陇已经平定,皇帝对临淮王姜惑说:“该死的。”姜惑见永帝不高兴,说:“陛下,怎么了。”

      永帝担心被他人发现什么,就说:“汝等真是不容易。当时城阳王姜徽、侍中李或在旁边,都知道皇帝的心意。皇帝觉得河阴之事,恐早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暗有杀死朱天荣的想法。

      朱天荣又奏称:“参军许周劝臣取九锡,臣厌恶他,已将其打法了。”

      永孝皇帝知道朱天荣希望得到特殊的礼遇,永孝皇帝称赞他的忠心,但背地里更加讨厌其,巴不得他早点死去。

      于是召见心腹老臣侍中杨杆、李或、尚书右仆射姜罗、城阳姜徽、胶东侯李星云、济阴王姜夜明、尚书叶道淮等人入宫,秘密商议。

      “杨杆说:“我有三个策略,请陛下裁决。”“永孝帝问:“什么策略?”

      杨杆说:“秘密率领人马,将在京逆党全部施行死刑。发兵据守太行山,断绝敌军进犯之路,如果敌军率军敢来,与之决一死战。密写诏书,告知外将,若配合圣上,救驾成功,将来官升三级,陛下,你觉得如何。”

      永孝帝帝说:“敌人很强,恐怕不妥?”“杨杆说:“前几天朱天荣请求入朝,望看皇后。不如让其入宫,秘密埋伏,骗他入宫,除了他。除荣之后,大赦天下,安抚党羽,陛下,你觉得如何。”永孝帝说:“万一不成,朕可能会丢掉性命。”

      济阴王晖业说:“朱天荣若来,必会防备,恐怕不好对付。”

      到了晚上,众人还是没有方法。皇帝命令众人退下。众官离去,到太极殿北,忽然看见红灯堵塞道路,众官派人去探望访视,是朱文龙坐在殿西廊下。众官大为震惊,众官都不想见他,但朱文龙已派人来请他们,众官不敢不去,于是到西廊向文龙施礼。

      朱文龙问:“不知众官在宫议论什么,这么晚才出来?”城阳王说:“天子闲暇无事,召我们闲谈消遣。又因为天元不接受九锡,陛下妄赐天元九锡,故此,谈论了很久,不知不觉到了晚上。”

      朱文龙冷笑说:“皇帝要赐天元九锡,应先与我交谈。你们与皇帝商议一天,其中定有隐情。”说完,起身就走。众官听了,都变脸色而散。朱文龙归府,写信告知朱天荣。信中说:“堂兄小心,陛下可能要图害我等,望你日后多加谨慎。”

      朱天荣看到书信内容后,大笑道:“朱文龙,你太胆小了,他们有胆子吗?”那时候姜世豪回到并州,朱天荣将书信给他看。

      姜世豪看了后,对朱说:“书信内容,大王不可不信,皇帝多少想掌握大权,大王,望大王日后谨慎。”

      “朱天荣说:“城阳王等人乃庸奴,安敢作乱害某?如果皇帝心中有变,等吾女怀孕,生下太子,我到京师废黜天子,立外甥为帝。如果不是太子,陈留王是我女婿,就扶他做皇帝。兄弟以为如何?”

      姜世豪说:“以大王的雄武,有什么事不能成功?且待入朝,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吾虽不才,愿助大王一臂之力。朱天荣非常高兴”。次日,复以书示北永公主。

      北永公主大惊说:“大王不能不考虑。昔日黄河之事,京师百官皆难忘去,所以心生害意是情有可原的?皇后深居宫中,外面的事儿,她是不知道的。大王,大致上我已了解,不如大王暂住晋阳,看清朝廷动静再说。况且,外有朱万义、朱子元、朱天虎雄兵二十万,各据一方,内有朱世文龙、司马子芳、朱元龙秉理朝政,他们是大王的心腹,有他们在,大王怕什么。”

      朱天荣说:“天下大事不是你女人所知,我难道害怕一个小皇帝?”于是不听北永公主的话,召集将领,安排人马,带了小妾、世子、王府寮属,亲自率五千骑兵,行到京师。

      朱天荣离开晋阳,一路上暗想:“朝中文武皆因吾权过大,才臣服吾。”

      于是令人写信,投送百官,说:“投顺者,可活,不顺者,亡。莫要吾大军兵临城下,杀尽尔等。”

      众官得信,心中恐惧,有些胆小的怕死,辞官归乡。

      中书舍人温玉峰献书于永孝帝,永孝帝希望他们别来,当看到信时,就知道他们一定会来,神色忧虑。武卫将军奚毅为人刚强正直,永孝帝待他很好。

      一日,他见皇帝一个人坐在龙椅上,上奏说:“臣听说朱天荣入朝恐将有变易,陛下知道吗?”

      “永孝帝假装说:“朕不知道。”

      奚毅说:“朱天荣定有诛帝之心,臣虽是他的部下,但断然不会助纣为虐,紧急情况,臣牺牲性命,也会保全陛下。”

      永孝帝说:“朕保天元必无异心,当然,卿的忠诚,朕也记在心里。”

      奚毅退,召城阳诸臣,对他们说:“天元将至,何以待之?”众大臣皆劝因其入而杀之。”

      永孝帝问大汉王朝末年杀董卓的事,温玉峰向帝陈述。

      皇帝说:“王允若赦免凉州人,断然不会闹得支离破碎。”沉思了很久,对温玉峰说:“办好了,咱们不一定会死。朕宁愿做高贵公,也不愿做常道公。”

      群臣见皇帝心意已决,都劝陛下杀了朱天荣与姜世豪,杀二人后,在赦免其党。”

      这时,京师人心惶恐,大声说朱天荣入朝一定是来篡位的,又说皇帝一定会杀了朱天荣,道路众说纷纭,朱天荣在途中不知道这些。九月初一,朱天荣抵达洛阳,把军队停在城外,皇帝派遣官员出来迎接。

      次日入朝,见皇帝在太极殿,赐宴内廷,世子朱菩提也入来殿参拜皇帝,宴罢出宫,回到相府。众官都来拜见。

      朱文龙、司马子芳一人进内拜见北永公主。第二天,朱天荣又入朝,皇帝又赐宴,这次准备杀他,不过姜世豪还没有召到,所以不敢行动。”

      朱天荣的行为不好,每次入朝见皇帝老子,都不把皇帝老子放在眼里,只喜欢在殿中抚摸他的宝剑。在西林园的宴射上,邀请皇后丶众妃,每次皇帝射中,朱天荣都忍不住跳舞,身边大臣表面吹嘘,内心却觉得他怪。酒热的时候,就会坐下来品赏。若日落回家,就会与左右一起唱歌,左右不服从,就会杀了他们。

      朱天荣还有一爱好,就是喜欢看手下使劲头碰头,不从,也是杀。如此残暴的朱天荣,也难怪皇帝要准备杀他。有一次朱天荣对皇帝说:“人们都说陛下想要害臣。”

      皇帝说:“外面还有人说卿要杀朕呢?这难道要信吗?”

      所以朱天荣每次见圣,都只带几十人,还不携带兵器。先是长星出中台,扫大角。朱天荣问这是什么意思。“太史令回答说:“这是除旧布之兆。”

      朱天荣以为是祥瑞,非常高兴。

      朱文龙秘秘写信递给朱天荣,劝他赶快行动。

      “朱天荣说:“等到姜世豪到,请永孝帝去嵩山狩猎,胁迫其去北迁。”

      侍郎朱瑞密写信递给奚毅,其看到后,又写信呈给圣上。九月戊子,姜世豪抵达洛阳城。皇帝出城迎接,朱天荣与姜世豪进入大内,奔西林园赴宴。”

      酒至半酣,朱天荣奏说:“近来朝中大臣都不练习武艺,现在天下尚未安定,军师不能荒废。陛下应该率领五百骑兵,去嵩山打猎,操练将士。”

      “永孝帝听了他的话不自觉惊吓,就说:“最近朕的精神不好,至于去嵩山,过几日再谈。”

      宴饮结束,二人离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