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 终于入住新 ...

  •   陶真晓早料到沈红照会这么问,一脸正经地回道:“要是我私下找小红教我,不就成了我占小红便宜了嘛。”
      [私下找我教就算占便宜吗?我又不是白教。]沈红照这么想着,也没提什么报酬人情这种话。
      坐下后,她拿起一只炭笔,在带着湿气的木板上试划了几下,对真晓道:“那我们先学你的名字吧。”
      陶真晓野心大:“小红会背三字经百家姓那类书籍吧,如果小红不觉得麻烦,咱们就学那类书的字吧。”
      沈红照有点意外地看了学生一眼,便低头写字:“我是没什么问题,学三字经不光练字,还要会背哦。”
      她启蒙的时候,先生就是教的三字经。
      真晓笑道:“自然,三字经那类书念起来有节奏感,内容本身还有故事,容易联想带动记忆,学起来不那么枯燥,感觉好背。”
      沈红照抬头,清眸闪过惊讶,微微点头对学生道:“那我们开始吧……”
      黄昏的时候,陶真晓向沈当家的问候过后才离开。
      “谢谢小红,明天我可以再来找你吗?”
      “可以,反正我每天都没事干。”
      沈红照站在门口目送陶真晓离去,眼神复杂。
      “怎么样了?她这半天能把自个的名字记住一个字就不错了。”
      同样整天没事干的沈风涵凑到堂妹身边闲聊,还是有些好奇陶真晓这纯村姑的学习情况,开始觉得堂妹这先生做的也挺有趣的。
      沈红照看向堂姐,老实道:“何止一个字,人家三字经背了上百字,学会五十个字了。”
      沈风涵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骗人。”
      沈红照没说话,拢了拢衣裳,转身回屋里去。
      “真的?”沈风涵脸色变了,跟上堂妹的脚步凑过去,打听教学细节。
      陶家。
      “真儿,你这是干什么?”凌氏看女儿从屋外拿一块大木板进来,不由好奇。
      “娘,饭还没做吧,我今天忘记时间了。”真晓忙告罪,边把大木板放在火堆旁的地上。
      凌氏也不生气:“饭都是现成的,热一热,烤一烤就好了。听分儿说你去沈家了?”
      真晓抬头冲母亲一笑:“对,我找沈伯伯教我认字了。”
      凌氏惊讶:“你找人家当家的?人家怎么说?”
      女儿没回她的话,只见女儿拿着小黑炭棍子在木板上比划,画出好多错综复杂的线条,好像画出一个字来了。
      凌氏也不认字,也就是见过。
      真晓写完抬头看母亲:“沈伯伯叫沈红照教我,等咱们家有机会再学,还不如现在寻找机会,欠人情就欠人情,以后再想着怎么还吧。”
      她转头看在一旁好奇围观的弟弟:“分儿,你照着写,这个字是咱们家的姓,‘陶’。”
      今天除了三字经,陶真晓特意请沈红照教她写了自己的名字。
      西朝国的文字跟她前世的繁体字有点像,但笔画比繁体字多,每个字都很费墨水。
      好在真晓骨子里不是文盲,理解能力非一般人,认真学了半天,能记下了大概五十个字。
      凌氏愣了一下,随即惊喜道:“真儿真是懂事了,得给沈家准备礼品才行,唉,咱们家什么也没有……”
      凌氏愁了,但这是喜悦的烦恼。
      天黑后,陶家男人一同回到家,就见家里的俩孩子蹲在地上,手里拿着黑木炭在木板上划来划去。
      凌氏忙把好消息告诉家里的顶梁柱,脸上的笑容久久不散。
      当家的陶请福开怀大笑:“哈哈~真儿有本事了,先学会要紧,谢礼的事咱们再想办法。”
      乡下人也是注重礼节的,不会忘了回报人家。
      陶佳文饶有兴趣地看着儿女练字,含笑打趣道:“真儿,你就学了半天就教分儿,没写错吧?”
      他看木板上比划的字就是一团线条,也看不懂是个啥字。
      陶真晓抬头,鼓着腮瞪了父亲一眼:“我都学会五十个字了,背得下三字经上百字了。”
      就是字的比划多了,难写,分散了她的记忆力,不然她能把三字经一半给背下来,想她前世也是个大学生,那英文单词可比三字经难背多了,三字经才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
      “会写五十个字啦!”陶佳文惊奇。
      他不会认字,但知道半天就学会五十个字很了不起了,单看儿女练习的这一个字,他就觉得难记难写费脑子,他宁愿干一天活也不愿学习。
      陶请福欢笑着:“呵呵,没想到咱们家的真儿是个才女。”
      “哼!”真晓娇嗔地瞪了家人一眼,拍拍手起身,去洗手吃饭。
      为了不忘记白日刚学会的字,加之学习的兴奋,入夜后,陶真晓还在练习,一刻不松懈。
      自从学习认字之后,陶真晓觉得生活有趣多了,做事也更有干劲了。
      日子忙碌而充实,时间飞快,这天,十二月三十,官府来人,向村子里分发了种子,好让村民们过年之后试着下种子。
      西朝国,正月十五开始过年,一直到正月底,正月结束,年节也结束。
      自上次雨天之后,老天就没再下雨,还时不时出一下太阳,露露笑脸,村民一刻不停,都想在过年之前入住新家。
      邻居杨家的房子已经建好,陶杨两家只管合力建造陶家的宅子。
      村民获得的宅地大小都一样,建宅的材料又都可以赊账,大伙也就不省什么了,除了个别人家,村子里建的宅子大小、格局都差不多一样,有了经验之后,宅子建造的速度也快多了。
      正月十日这天,陶家主屋完工。
      天公还算美,一直没下雨捣蛋,两日后,陶家人终于搬入了新家。
      主屋有四间房,这是造宅之前全家商量出来的宅子结构。
      有堂屋,两侧屋,还有堂屋后面的一间小屋,这样的话,厅堂就小了,但这不影响日常生活,空间够一家五口人坐下吃饭。
      左右两侧屋,一间做爷爷的卧室,一间是父母的卧室,弟弟跟爷爷一屋,厅堂后面的小间是真晓的房间。
      分晓没因为自个没单独的房间而委屈,父亲说,姐姐没两年就会出嫁,到时候房间就是他的了,况且,以后他要去城里读书,能住更好的地方。
      小小的房间里,陶真晓坐在简陋的木板床上,静静感受这份安宁,有个像样的房间睡觉,才拥有真实的安全感。
      生活,终于安稳下来了。
      正月十五。
      这天傍晚,天慢慢暗下,冷风呼啸,村子里不见一道人影,家家户户都点燃了灯火,散发着温馨的气息。
      陶家奢侈的点了两盏油灯,全家围着不断腿不缺角的木桌子吃饭。
      饭桌上难得的丰盛,多了荤菜,有五个鸡蛋,另外都是素的,主食是大白馒头,管饱。
      陶佳文一直想逮野味解解馋,可惜一直没逮着,这蛋是当家的为庆祝入住新家和过年,特意去镇上买的,两文钱一枚呢,这已经是便宜的了。
      陶真晓就很想问问爷爷,他还剩下多少家庭资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