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太复杂的世界线 ...

  •   祝白榆的母亲叫宋元宁,是宋家的嫡女。
      宋家如今是如日中天的世家大族,在朝廷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在十几年前,宋家靠着祖上荣光才勉强在朝中立足,族里没有任何人拥有实权。
      宋元宁嫁给祝谨的时候,祝谨只是个秀才,祝家就出了他这么一个读书人。如果放在现在的宋家,是决计看不上当年祝谨这种没背景没家世的女婿,可那时宋家日薄西山,大女儿选了个穷酸秀才也无所谓,好歹占点文人风骨,总比二女儿闹着非要嫁给诚王世子,结果过去才发现是个妾要好得多。
      后来祝谨中举了,又中进士了,再之后又被钦点状元了。
      眼看宋元宁嫁得好,宋家没管嫁给小诚王的宋元蕊,天天在外夸自家大女儿,从小聪慧过人、文采斐然,出落得亭亭玉立。
      要不怎么能让祝谨一见钟情呢?
      祝谨是十四年前的新科状元,那时先皇在位,他是先皇钦点的,放到现在来说就是两朝元老。状元这个名头一听就是从科举制来的,可祝白榆的外祖这个户部尚书是被举荐上去的。
      这个世界的制度混乱得祝白榆一阵头疼,干脆忽视。
      先皇早早立了太子,是皇后所生的嫡子,皇后也出自世家大族,所有人都觉得太子继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如今的皇帝是曾经的端王。
      端王生母出自宋家,是宋家家主的表妹,自小寄养在宋家,按辈分祝谨还得叫一声表姑妈,她进宫多年要位份位份没有,要宠爱宠爱没有,除了有个儿子之外在宫里就是透明人。她不受宠,连带着端王也不受宠,本来端王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闲散王爷,可惜有人注定就是皇帝命。
      皇后族中有人急着太子登基,早早给太子做好了龙袍,又在外到处宣扬新朝,本来这没什么,这皇位迟早是他的。而后又在东宫之中搜出厌胜之物,似是诅咒皇帝早死。这事把老皇帝气得两眼一黑,但不至于废太子,只是罚他闭门思过。
      恰逢此时,祝谨当时还是户部侍郎,作为钦差替皇帝东巡归来,不经意提起东海那边最近有几句儿歌,他觉得有意思,大概是是说乾兴弃,永平起,新朝总把旧朝替。
      乾兴是如今的年号。
      他问皇帝怎么突然想到要更换年号了,皇帝的脸更黑了。
      当时和太子斗得如火如荼的并不是端王,而是恒王,恒王的母妃是骠骑将军的嫡女,手握兵权。恒王一派得知此事后,又派人火上浇油,在民间给太子造势,说他马上要登基了。太子知道后命人抓捕造谣的人,越抓动静越大,最后闹了皇帝面前,太子让恒王来对质,恒王死不承认,最后两人在殿前大打出手。
      来汇报西北灾情的祝谨在旁边围观了全程。
      太子和恒王因为此事彻底撕破了脸皮,两人的斗争从暗地转到了明面,皇帝每天气得头疼,罚完这个罚那个,越罚这两人斗得越狠,连带着他们的家族也争斗不休,一时之间朝廷乌烟瘴气。
      皇帝问祝谨:“朕是不是真的老了?”
      祝谨叩了个头,没回答皇帝这个问题,而是说:“只望孤高唯云月,不识社稷遍哀鸿。”
      皇帝看了祝谨一眼,没说话,半晌才道:“爱卿东巡方归,车马劳顿,西北赈灾之事就不劳烦爱卿了,让恒王去吧。”
      祝谨垂首,行了个礼道:“陛下英明。”一旁站着的御史跟着行礼,只有户部尚书擦了擦额间的冷汗道:“陛下,国库如今亏空,这赈灾银两......”
      皇帝瞥了他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说:“此事既然已经交给恒王,你向他报备便是,不用告诉朕了。朕乏了,众爱卿退下吧。”
      在宋家的那位外祖上任前,原来这个户部尚书是恒王的人,多年来没少敛财。他临走之时狠狠瞪了祝谨一眼,刚出大殿,祝谨朝他一笑道:“大人不必如此看我,陛下已经同意我调去刑部了。希望不要太早再次见到大人。”说完他悠哉地走了,他女儿今天生辰,嚷着要他回去庆祝。
      户部尚书眼角狠狠一跳,他说这话什么意思?谁不知道刑部掌审判,他咒他下狱?
      恒王前脚离京,太子后脚就被派去修皇陵,皇后来求情,皇帝道:“既然吾儿这么盼朕早死,那就去修皇陵吧,什么时候修好,什么时候再回来。”说这话的时候,皇帝表情瘆人,皇后没敢再劝。
      朝中终于清净了,皇帝身边没有烦人的儿子,突然觉得少了点什么辅助政事,于是在自己的儿子中挑挑拣拣,把角落里的端王给挑出来了,给他安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差事。
      按理说,端王再有本事,没有母族支撑,顶多仗着圣眷和太子恒王三足鼎立,可惜他这个皇帝命太皇帝了。
      恒王赈灾途中被暴起的流民打了一顿,人没死,但是被救回来的时候断了一条腿,再也无缘帝位。
      太子就更离谱了,修皇陵修到一半,爱上了当地一个农女,要死要活地娶回来当太子妃,结果这个农女是个敌国细作,事情败露后自尽了,太子又是气愤又是悲痛,一病不起。而这个细作传回去的情报导致丢了三座城池,恒王的外祖带兵平乱,收复城池之后伤重不治,一命呜呼。
      恒王的母妃脱簪素服,跪在皇宫大门前,哭嚎让皇帝处置太子。皇帝将太子收押,由祝谨看管。
      太子在狱中待了三个月,只等到一纸废太子的诏书。
      再后来,太子疯疯癫癫地被封了个戾王,举族前往封地。
      而端王成了新的太子,五年之后继位,肃清朝堂,把废太子和端王的最后一点势力都铲除了。
      祝谨是众人眼中的纯臣,是绝对忠于先皇的,可端王登基后,不仅没有贬官,甚至将整个刑部独立出来,单独设置了廷尉府,让祝谨凌驾于百官之上,可随时弹劾别的官员。
      祝谨拒绝了当丞相,所以至今为止这个国家没有丞相,他也拒绝了国公、异姓王等一切封赏,就待在刑部。
      新帝也不恼,祝谨说什么他都照办,只给宋元宁封了一品诰命夫人。
      太子疯,端王瘸,诚王侧妃成了正妃,宋家家主宋誉堂成了户部尚书,直到此刻,才有人反应过来,祝谨是新帝的表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