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相谈甚欢 ...

  •   朱哥叹了口气,说道:“后人很难达到金庸的水准了。语言风格来说,金庸是新文化运动末期那种白话文略带一点文言韵味,现在能写好的不多;武打情节来说,金庸有几十年看戏的功底才能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经历来说,金庸成长在中国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现代人无法比拟的。还是个成功的媒体人。政治上也有建树,参加了香港基本法的草拟,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
      “还有,金庸知识渊博,见解不凡。金庸的写作技巧,无论是大局还是小细节都很有大家风范。后人要达到他这样的高度不是没有可能,只是难度太大了。”
      “嗯,有一年的国庆节,我的时间都花在《倚天屠龙记上了》。感觉那些武打场面太吸引人了,光明顶之战,又到武当山之战,再到万安寺之战等等。高潮一波接一波,根本舍不得放下书来,有时候连吃饭都忘记了。”
      “《倚天屠龙记》有几段我很感动,‘东西永隔如参叁’那段,小昭与张无忌诀别走,书里这么写的,‘两人之间的海面越拉越广,终于小昭的座舰成为一个黑点,终于海上一片漆黑,长风掠帆,犹带呜咽之声。’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都要哭了。”
      “还有结尾,张无忌回头向赵敏瞧了一眼,又回头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枝笔掉在桌上。这三人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恩恩怨怨。看到这里,我也是百感交集。金庸的小说出彩的地方太多了,才华横溢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哎哟,你看得比我仔细多了。我爸爸说过他们从前看《射雕》时的盛况,全厂人挤在一个大房间里看一台电视。”
      “这个我也听说过了,那会儿改革开放没几年。可能是天生命苦,我更喜欢来这样的地方吃饭,很自在,高档的地方感觉很拘束。”
      “好,那以后我们就找这样的地方。”李梦举起纸杯,“来,朱哥,敬你一杯。”
      听到还有“以后”,朱哥一阵欣喜。他对李梦越来越有好感,而且不管说什么话题,两人都能聊到一起。
      “金庸的小说我看了好多遍了,每隔一段时间又会想起,再找来看看。”
      “哦,书我看过一遍,后面是电视剧看的多。”
      “你想不想听,我发现金庸小说里有些逻辑问题。”
      “都认识这么久,还这么见外?你一定是对我有意见,我怎么就惹到你了?”说完嘟起了嘴,一副生气的样子。
      朱哥笑笑,仰头把纸杯里的啤酒一饮而尽。“是我不好,我自罚半杯。”
      “《倚天屠龙记》里,“宝刀百炼生玄光””那一章,长白三禽把屠龙刀放到炉子去熔炼,温度得有多高,刀里藏着的写在丝绢上的兵法岂不是早就化为焦炭了。
      “这个,说的通,却是有这么回事。”
      “还有,《射雕》里,郭靖第一次遇到周伯通,说起了九阴白骨爪……”
      “我知道,就是梅超风五指把人脑袋戳几个窟窿的阴毒武功。”
      “嗯,郭靖也是这么认为的,周伯通说《九阴真经》是玄门正宗,只是因为陈玄风和梅超风二人偷走下下卷,没有得到打基础的上卷。他们误以为书中写的:‘五指发劲,无坚不破,摧敌首脑,如穿腐土。’的意思就是在人脑袋上戳几个窟窿,其实摧敌首脑的意思是攻击敌人的要害。
      “这有问题吗?我没看出来。”
      “是的,书中周伯通分析的是对的,可是几百年后,到了《倚天屠龙记》里,“新妇素手裂红裳”那一章,周芷若用九阴白骨爪在赵敏肩膀戳了五个窟窿。周芷若从倚天剑里得到的九阴真经肯定不是残缺的,就算她也练错了,也不可能错的与梅超风一模一样。”
      “这个……这个……似乎是这么一回事,你又开始一本正经的胡扯啦,我没找到毛病,我下去再好好请查证,不能让你一再得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