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万佛寺(十) ...

  •   这个寺庙承载着承载着金田村的习俗,不像殷淮曾见过的那些,分了几个不同的大殿。
      它外表不算金碧辉煌,内里异常朴素,只有一个正殿和旁边两个侧殿。

      正殿供奉了三尊佛像,身形高大、面容慈和。
      侧殿中似乎是什么菩萨,总之她是一个都认不出来。

      她隐约知道,这似乎是不太合理的……
      但是都到这个地步了,还要求它严谨、合理,这个行为本身就很不合理。

      没有第一时间去读守则,殷淮先是跟着其他人先把贡品换上新鲜的,然后在蒲团上跪下来拜了佛祖。
      开始打扫后,她才拿着抹布走到这柱子前,细细擦拭尘埃,同时阅读起自己的目标。

      ——万佛寺游览守则——
      亲爱的香客们,万佛寺是一个包容万千、价值极高的寺庙,但不管是村民还是游客、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以维护万佛寺的安宁:
      1、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不得高声喧哗。
      2、不得身着黑、红、深色衣物。
      3、进门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
      4、缘左右两侧进入,以示恭敬。
      5、除佛经佛像与供物,其他事物不得带入殿内。
      6、殿内只可右绕,不可左旋。
      7、不可用杀生手点香。
      8、心怀恭敬。
      9、虔诚许愿,或能有一眼。
      如与村规冲突,请以本规则为准。
      如违反规则,诚心悔者过可受谅解,违规不驯将有惩处,最后,祝您旅途平安。

      其中,表面上与村规的的冲突,没有。
      但不妨碍殷淮得出个结论:那份刻在石头上的村规,就是有问题。

      不只是开头隐藏的两个字,村规整体都显得较为奇怪。
      相比之下,这份明显更加正规,更加符合这个地方的环境与氛围……当然,也不是说一定完全正确。
      但至少其中有几条,很符合寺庙的标准。

      看完后,殷淮有所猜想的同时,还到处擦灰,想要寻找其他的“守则”,但没什么收获。
      看来一个地方只会有一个这样的东西?

      这个区域清理干净,那边就有人招呼她,于是她顺势向左靠过去。

      突然,殷淮停下脚步,开口询问,“我是不是违规了。”

      那村民对她的停滞感到奇怪。
      手里的的竹叶掸子上已经沾满蛛网,他拎着甩了甩,疑惑问道:“违规?什么违规?”

      不过两秒,他恍然:“哦……你说那个规矩啊,那个今天不算,明天才算。赶紧的,这儿落了好多灰下来,来擦擦。”

      殷淮左右看了看,确实没有什么不对,自己也没感觉到危机……依言上前清理,她状似闲聊般问道:“今天不算,为什么?”

      “庙还没正式开呢,要开了才算。”
      憨厚村民正找了个长杆,把竹叶掸子绑上去,准备去够屋顶下的蛛网,“今天是来给菩萨佛祖扫屋的,顾不了那么多,先整干净才是正事儿。”
      “不过咱糙是糙,该讲究还是得讲究,明天可就不能像今天这么随便了。”

      沉默片刻后,殷淮提出请求:“那这规矩拍下来拿回去给其他人看看吗?我怕,那几个不清楚规矩的同伴,明天冲撞了佛祖。”

      “嗯?”
      村民发出一声鼻音,侧头看了她一眼,还是点点头,“可以的,是该这样。”

      因为之后还陆续有不少村民上来加入各部分的劳动,清扫工作非常顺利。
      几个小时后,在众人的努力下,大殿整体恢复了干净整洁,殷淮也抽出空隙拍了照片。

      同时,柴火也已堆满了整个棚子。
      寺庙后面的敞口屋子里,正在尝试使用经过修复的灶台,看其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已经完成自己部分的村民们扎成人堆,在一旁围观,时不时点评几句灶台的烧火和排烟效果。

      殷淮混在人群中,看他们热火朝天的点火。
      而后拿着一把拧得紧实的枯草,在锅中来回擦拭,直至锅中没有异物,又倒入清水再次清洗。

      如此反复几遍,明天做饭的锅就干净了。

      周村长立在人群之外,仔细看着这一过程。
      等到确认没有问题,他高兴的围着最外面的那个个灶台走了几步,而后声音洪亮的宣布:
      “好了!今天我们的事情就结束了,明天早点起来,先来摆桌子,摆好了就放炮!”

      村民们很给面子的鼓起掌,殷淮同样。

      事情结束,众人各自收拾好器具,锁上大门,周村长又带着他们原路返回。

      这次回去的人比来时更多,也更加热闹。
      这样的大环境下,严峰苍白的脸色在其中有些格格不入……他虽然出来帮忙了,但情绪还没有真正的缓和,没跟任何人说话。

      殷淮视线放在他身上一会儿,发现并没有失去控制的趋势,也就不再关注,转而观察其环境。

      发现寺庙旁边的竹林里,早上还枯叶覆盖的地面,此时已经伸出来一些嫩绿的草芽。
      送出一种雪融春生的意境。

      ……

      傍晚,金田村的大空地上,村民汇集,人群的最前面有个石台,捋着胡须的村长正站在上面。

      这是在开会。

      说是开会,其实也就村长自己在讲,不过看样子村民都听的很高兴,面带笑意,时而鼓掌。
      殷淮听了一会儿,发现内容没什么营养,就离开了。

      今天晚上,村民倒是没有包揽他们的伙食,大家都是端的边角料回家,不仅仅是他们,连村民都是随便煮煮就对付一顿。
      留了满肚子的期待,等着明天开宴。

      因此,晚上是殷淮和中年妇人周娟一起做晚饭。
      她一如既往的不爱说话,所以沉默是厨房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沉默里她似乎有些尴尬、有些局促。

      殷淮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缓解她的情绪,好在今天的食物简单,很快就做好了,没有让这位妇人难受太久。

      饭桌上,边吃殷淮就边把手机拿出来,给他们看万佛寺的规矩。
      同时不忘对他们叮嘱两句,不要去挑战规则。

      “我们知道的,知道的,淮姐姐不要担心。”
      李姜似乎早先就听说过了,她还顺着殷淮的话还补充了一些。

      略一想,殷淮就找到了她的信息来源:应该是从李姓老人和李柿那里听来的。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但没有李姜知道得详细,互有补充。

      吃过饭,感受着回升的温度,殷淮还就着艰难的环境洗了个澡。
      过去这么多天,因为过于寒冷,洗澡的时间间隔较长,今天又劳动了一下,很不舒服……

      等到一切结束,躺到床上,盖上被子。
      殷淮才听着李姜的呼吸声,开始回想今天的遭遇。

      在殿内不够谨……
      明明刚看了规矩,为什么会不过脑子的直接向左走?思来想去,殷淮也没能得出一个结论。

      而且,游览守则里要注意的不少,最好提前理一理加深印象,以防突发情况下错误应对。

      明天至少得穿一个浅色的衣服,沿着门的右侧进入,先迈右脚……杀生手是什么?
      还有不知道叩拜有没有什么没有言明的忌讳……不不,我不一定要上香……

      竹林里那些不认识的植物也奇怪,长得太快了,它是否也有特殊的含义?

      很多问题找不到答案,不过答案不重要……殷淮叹口气,想到今天依旧是空号的号码……能打通毛师傅的电话,坐车离开才是要紧事。

      思绪纷飞间,困意袭来,她的意识很快就沉入梦境。

      ……

      第七天,积雪消融,今天是万佛寺开庙的日子。

      天刚亮,村子里就热闹起来,妇人的喊声、男人们的吆喝声……

      因为他们也要参加,同样是早早就起床,开始拾掇自己。

      但他们似乎不是很想一起走。
      严峰今天是要和殷淮做相同的工作,所以紧紧跟在她身后,其他人则直接分散去找他们各自熟识的人,打算一同上山。

      其实在一起更好……她张了张嘴,面对几个背影,终究还是没有把这话说出口。

      村长点了殷淮,让她和昨天见过的那部分女性村民一起,候在厨房打下手、端菜。

      严峰则是跟着男性一起等着摆桌放椅,听到这个分工,他的脸色更加灰白。

      考虑到这人在之后还算听话,没闹出什么幺蛾子,也没说出她不爱听的话,于是找了个时机宽慰他:“你遵守规则就好,不要慌乱,今天我们就能离开了。”

      他抿着嘴微微点头,但没有回答。

      重新投入使用的石板路,相较昨天,好走了很多。
      今天端菜的多是妇人,就殷淮一个小姑娘。

      她们一路交谈一路问,问殷淮的家庭情况、学业情况、恋爱情况等等。
      虽然问得多,但言语和措辞并未让人觉得冒犯,所以殷淮也真真假假的回答了,收获了不少的怜爱与关心。

      趁此机会,殷淮隐晦的询问了她的困惑,妇人们同样热心的回答了。

      “上香?每个人都要上,不然不能吃饭。”

      “拜佛的姿势不标准也没啥,咱们都不是文化人,到时候有个老辈子还在那儿教你怎么拜的,不要担心。”

      “你说竹林底下的草?哈哈哈,小姑娘,那可不是什么草,那东西我们这儿叫扁竹叶,它叶子跟竹叶一样长长扁扁的,它其实是种花,就这两天要开了,好看的嘞……”

      随着路途的缩短,万佛寺的一角呈现眼前,正如妇人所说,铺了满地的白花相当好看。

      它们一串接着一串,盛放在从长扁叶子中伸出的枝条上。
      形似鸢尾,却更加小巧,白色打底,黄色斑点和蓝色条纹点缀其上,香味浅淡,几乎没有。

      繁茂却并不喧宾夺主,花朵和青翠竹林一起簇拥着寺庙,各色和谐。
      凸显出一种昨天还没有的、能洗涤心灵的安宁感。

      殷淮回头望去,来路上人头攒动。
      有几位上了年纪、头发花白的老年人被人搀扶着走在中间,前面是扛着桌椅和其他物件的壮年男性,后面是各个年龄的香客结伴而行。

      他们正说着、笑着,缓慢上行,准备参与进万佛寺的盛宴。

      殷淮跟着其他人一起去收拾厨房,食材也到了,顺带安置好。

      很快,那几个老人抵达这里。
      他们互相间不用开口,熟练度拿上东西,开始各自干活,同时嘶哑着声音分给她们其他的工作。

      有人烧火,有人去石磨上加水加豆子……殷淮还是端菜。
      但这些活得等她们先去拜完佛再来做。

      检查了自己的衣物,嗯,浅色的,然后检查了衣兜,确定里面什么都没有……手机早被她放在厨房的篮子里了,殷淮充分相信“不可偷盗”的威慑力。

      从大门右侧大跨步走进大殿,她就看见,已有老人等候在此。

      前面有三个人,他们上香叩拜时,姿势都各有不同……在姿势上好像确实不那么讲究,不用非常标准,不过上香三人上的都是不同数量的香。
      这点肯定有什么讲究……

      终于轮到她,老人眼皮一掀,看了一会,问她:“不是村里人?”

      殷淮点头。

      “那你听着,我给你讲。”
      老人说话并不热络,但条理清楚、嗓音和缓,
      “上香有规矩,三炷为己,六炷为两辈,九炷福三代,我们这里不上十三炷香。”
      “烧香要先点,不用杀生手,就是要用你不常用的那只手点香,然后那只手拿香,另一只拿烛……”
      “烧香后叩头,膝盖、手肘、头着地,以头敬顶礼……”

      殷淮认真听完,老人又问她,
      “你烧几炷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万佛寺(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将于6.19从21章开始倒v,看过的小伙伴就不要买了。 以及后续修文只多不少(看过的小伙伴也不要买了……修的内容包含错字和表述、逻辑,但修不出什么花来 跪倒jpg.) 无限流预收:《回家,但被直播间截胡》 求收藏!
    ……(全显)